APP下载

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和思考

2021-09-10黎长丽

启迪·上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中教学方法阅读教学

黎长丽

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基本课程,它也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一门品德教育性课程。语文课教学离不了阅读,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学生们只有会阅读,才能从阅读中学习到更多语文知识。阅读在语文课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功效。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一个关键任务,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塑造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准。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阅读指导课让学生们对于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引起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快乐,引导学生注重积累,注重阅读感受和体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为高中语文阅读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高中语文教师带来教学上的参考。

一、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阅读是语文课教学中的一种关键阅读方式,是将无声音的文字转化为有声音的语言表达,重现文章内容所蕴涵的观念内容的教学主题活动。教师的朗读抑扬顿挫,能将学生带到情景中,既有利于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创作者的情感,又有利于学生在朗读、诵读、诵读中感受诗的浑厚、浑厚的特性。获得了优良的教学实际效果。教师在布局诵读以前,对文字的剖析尽可能留意语言表达的调合,语气的转变。读书的规定也不可以太严苛,让学生在读书以前没有一切的思想包袱,全部读书的过程是一种轻松自在的心理状态。如教学白居易的诗歌《琵琶行》时,学生诵读时挑选一首诗意相仿的诗歌《夜筝》进行相互配合,这样能够大大的扩展想象的范畴,提高领悟力,激起设计灵感,净化处理心态,营造情景。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聆听,提高学生诵读实际效果,使学生在了解语言表达内容和感悟语言表达艺术美的过程中,尽可能引起学生的审美观感情,进而产生一种语感,提升诵读的感召力,提高对著作的了解,激起阅读的兴趣爱好。提升语文课阅读课的教学构造。

二、选用多元化逻辑思维教学。

单纯性地授课既枯燥乏味又欠缺感召力,大部分学生对于此事提不起来兴趣爱好,再加上僵硬的教学方式,学生语文课阅读的主动性无法激发。应用各种各样教学方式,影片著作、歌曲歌词等,解读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以吸引住学生的目光,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授课方式中,寻找自己阅读的立足点和兴趣爱好点,进而培养积极阅读的习惯性,逐渐完成个性化阅读。比如:学习高一《记念刘和珍君》的时候,先让学生自己看文章,对文章中的人物角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然后,教师找来和此相关的影片给学生看,学生特别喜爱,看了后怀着激情地组织学生开展比照探讨。针对著作中的角色,学生们踊跃发言,能够谈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体会与了解。在深层次探讨后,教师作为闻者对学生们的看法开展归类梳理。自此,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有更深入的体会,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让他们深层次体会人物角色的内心深处,去体会著作的观念,角色的个性化。在这类状况下,学生们受到了非常大的鼓励和各个方面的锻炼,语文课教学不会再僵硬,而是充满了魅力。

三、进行针对性的阅读。

高一学习中,规定学生把研究的阅读技能应用到高考阅读题中,对高考阅读题开展针对性阅读训练。虽然高考阅读考题的回答是开放的,但仍有非常大的局限,尤其是受文章内容观念内容、创作者见解心态的牵制。因此,规范阅读是高一学生的关键任务,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最好是可以将阅读和训练有效融合在一起。这种学习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们更为高效的进行阅读和思考,对教师和学生的素养规定也愈来愈高。教师不会再是传授知识的权威者,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他们应当具备较强的决策能力、协调能力及其对外开放民主化、协作宽容、公平自由的教学心理状态。比如:在教学高一《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由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积极地探寻学会思考、质疑问难,互动交流协作,重视小结。有目的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总得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明白学生在课堂中的重要性,学生是主体。

四、提出有针对性的阅读问题。

教师能够从提出的问题的来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程度。高中教师若不熟练提问技巧,其教学中就难以取得实效。要提升阅读效率,就务必科学研究提问的艺术,设计好课堂教学提出问题。要提升语文课阅读教学构造,教师务必保持清醒地了解研讨式教学的指导方针,精心策划一两个可以推动全部课文内容阅读的中心问题,加强学生的慎重考虑,深入理解课文的特性、关键和问题。了解的过程,事实上便是提问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困难的过程。只有把握住基本矛盾,才可以提升文字,才可以处理其他次要矛盾。比如:在教学高一《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用不同的维度拆分,组合自居,这样既有可操作性,又不失其序性,让学生们进行更多的阅读和了解。当今许多高中语文教师所选用的语文课阅读教学方式,从时代特征、作者介绍等,这类教学方式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和逻辑思维发展,也非常容易造成教学总体目标过度零散和模糊不清。提出问题要设定好,务必兼具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两层面的特性,因人有所不同的,因人施教。

总之,阅读教学要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准、学习情况、及其思索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高中语文教师要擅于发觉和提炼出教材内容中存在的不足,留意把握住课文内容中的题眼、中心句和重要句,要懂得利用突破点来掌握创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方法,指导学生深层次了解中心观念,掌握阅读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兵.走出高中语文阅读课的误区[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7:57-59.

[2]舒博.探索高中语文阅读的方法[J].神州,2017:216-216.

[3]劉强.高中语文阅读解题技巧研究[J].南北桥,2017:82-82.

[4]伍上尧.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东西南北:教育,2017:125-125.

猜你喜欢

高中教学方法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