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编儿歌 寻找童言

2021-09-10余婧

启迪·上 2021年4期
关键词:童言毛豆儿歌

摘要:儿歌是3-6岁学龄前儿童最先接触的文学体系,儿歌的内容通俗易懂,节奏轻快明了,十分吸引幼儿。本文站在幼儿儿歌创编的现状角度,对幼儿园儿歌及其创编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给出具体解决策略,为幼儿创编儿歌能力的提升提供积极经验借鉴。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通过有效的运用儿歌,使幼儿更好的生活与成长。

关键词:儿歌、儿歌创编

儿歌属于民歌的一部分。儿歌以其通俗易懂的内容,轻快明了的节奏深受家长和幼儿的喜爱。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幼儿来说,都具有无法替代的教育价值。但是在现代教育中,儿歌的运用方式往往被异化。基于此,本论文以儿歌为基础,研究儿歌在学龄前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的运用方式,从创编儿歌入手,通过多种情境下儿歌创编的利用,最有效的找寻童言,找寻初心。

一、追寻价值,乐趣童言

按照儿歌的形式分类,可以大致分为九类。在此其中,游戏歌与幼儿的游戏活动紧密相连,幼儿一边念唱游戏歌一边游戏,儿歌给幼儿的游戏带来了更多的趣味。在笔者访谈中教师也提到,大部分的集体游戏都会以儿歌来进行组织和穿插,这样游戏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同时有些儿歌里往往会包含简单的游戏规则,这些规则能够辅助幼儿更好的进行游戏。如早上做完早操后,教师经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集体游戏,边念儿歌边进行,像《切西瓜》:“切,切,切西瓜,今年的西瓜圆又大,我把西瓜一切二。”或者像《炒毛豆》:“炒毛豆,炒毛豆,炒好毛豆翻个身。”诸如此类的儿歌数不胜数,儿童对此类游戏也是乐在其中。简短明了的儿歌和趣味的活动结合,使空洞的概念具体化,高深的道理简单化,繁琐的事物简易化,使幼儿在思中学,乐中学。数数歌在教学活动中也经常出现,通过数字与儿歌的精妙结合,在数数唱唱中打开了幼儿的抽象思维与早期的数概念,深受教师喜爱。与其不谋而合的是问答歌,通过其一问一答的形式,幼儿在同伴互动中懂得了很多知识,在问答中激发儿童的想象和思考,给平淡无奇的讲述增添了一丝趣味。

儿歌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篇幅简短,结构单一。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知比较单一,认知形式也有限,所以,儿歌的篇幅应该简短巧妙,内容应该浅显易懂。我们常见的儿歌,大部分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其篇幅如此简短,也方便幼儿记忆和传唱。第二,语言活泼,节奏明快易唱。儿歌主要通过游戏的方式传播,儿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得其成为组织游戏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幼儿对于知识的汲取是十分渴望的,富有律动感、节奏鲜明、活泼可爱的儿歌语言很容易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第三,内容简单,思想浅显。当母亲在新生儿的摇篮旁陪伴颂唱儿歌时,儿歌开始慢慢的进入幼儿生活中。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从感知到模仿,幼儿开始念唱儿歌,并从中体验美。但儿歌所表达的内容一般都易于幼儿理解,或者纯粹地讲述事件,或者用简单有趣的语言来表达普通的道理。

二、探索实践,寻找童言

儿歌的价值不是在于能给予儿童什么,而是让儿童在儿歌的意境中能体会什么。在过程中要儿童处于主体地位,要让他们带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索,用儿童化的语言去总结。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自主创编的教育也是十分有效的,创编出适合学龄前儿童的儿歌,需要教师有极高的创编意识和创编精神,在创编的过程中,不仅是师幼互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幼儿积极动脑,自主探究的过程。

儿歌的创编可以运用在各个环节,入园和离园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比较大型的活动,我们可以利用儿歌编创清晨欢迎曲,使平淡的问候变得生动有趣。如我们的欢迎曲可以借鉴《新年好》曲调,歌词可以变为:“早上好啊,早上好啊,小朋友们早上好......”如果老师能面带笑容的站在门口唱欢迎曲迎接每一位幼儿,幼儿一定会带着愉悦的心情开启一天的美好生活。离园活动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结束环节,经过一天丰富的活动,幼儿的身心都进入整理放松阶段。在离园前的一小段时间里,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唱念近期所学过的儿歌,帮助幼儿平静心情,以美好的心情回家。

在生活環节穿衣服的日常过程中,我和幼儿编的儿歌是:“小手抓住小领子,平铺盖好小房子,小小老鼠,爬出洞洞,我的小脚。伸出洞洞。”在午睡这一环节中,我们编的是:“吃完中午饭,擦擦小嘴巴,我们午睡开始啦,脱衣服,盖被子,钻进被窝睡觉了。”教师可以用儿歌教学的方式让幼儿更快的学会自己上厕所,可以在集体活动中渗透有关上厕所的儿歌,如:“小朋友,要牢记,进出厕所守规则,莫要推来又挤去,看清标记不滑倒,卫生安全要记牢,争做文明好宝宝。”帮助幼儿理解上厕所时安全第一的原则。或者在幼儿盥洗的时候,可以配合儿歌的方式让盥洗的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教师与幼儿共同创编,幼儿积极参与,这样幼儿不仅对儿歌的内容记忆深刻,如果是生活规则类的儿歌,幼儿同时也会学习到一定的基本生活常识,在游戏中学习,领悟儿歌的真谛。

作为学龄前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形式,儿歌以其简单的言语,通俗易懂的含义,易被接受的形式,深受幼儿喜爱。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指出:“万物皆有其特殊的生长规律,成人亦是,儿童亦是。”因此,儿童的教育要儿童化。儿童要置身于其喜爱的“童话”中,才带来心理认同感,使其童年生活充满趣味,让“童言”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宋维妮.儿歌的教育价值研究——基于儿歌文本内容的调查分析[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1:1~28

[2]黄路明.儿歌与学龄前幼儿语言能力发展[D].广西.广西大学.2008:1~62

[3]李利芳.儿歌研究的多元走向——我国20世纪前期儿童文学研究理论综述[N].湖南科技学学报.2007-2(2)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思贤(机关)幼儿园 余婧

猜你喜欢

童言毛豆儿歌
烧毛豆
毛豆姐姐的信
黄鼠狼的秘密武器
识字儿歌
睡觉儿歌
竹兄弟
毛豆称象
小公园里的“电影”
儿歌6首等
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