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师改作能力弱化现象探析

2021-09-10陈文忠

科学与生活 2021年7期
关键词:历史教师作业批改弱化

陈文忠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进行了深入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课堂教学的延续——作业的批改却没有相应的追加投入,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的同时教师批改作业的能力也日趋弱化。本文从教师、学校和学生三角度对高中历史老师改作能力弱化这一现象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历史教师 作业批改 弱化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多年来, 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是如何改进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等。窃以为也应包括历史作业批改的改革,以鼓励、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增进师生情感交流,利用教师的“外因”推动学生的“内因”来落实教学目标。一般来说,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主渠道,而作业应该是其延续和补充,因为作业其实是可以对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并促其发展的。问题是现在的高中历史老师中存在着一个正在被忽视的但却有日趋普遍之势的严重现象,那就是历史老师们的批改作业能力正在逐渐弱化

一、弱化表现:

我们知道,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现实是很多教师不愿花很多时间去改作业。久而久之会导致老师批改作业能力的逐渐弱化。这具体表现为:一是改作很随意,作业批改没有形成常态化,想改就改,不想改就不理。二是该作不规范,简单地打个勾或写个好,连日期都懒得写。三是该作水平低下,具体表现为不会写评语。一是因不知道常用的有几种作业评语而不会写,有也是“优”“认真”等简单的一、两个字或一个分数而已。遇到心情不好或学生作业比较差劲时,可能还会不顾及学生心理打上一个大大的红“×”。二是滥用鼓励式评语,不管学生作业质量如何,但凡上交的一律写很好。三是不会或很少记录作业批改情况或写改作日记,即便有也很少进行反思,而坚持撰写改作日志并有针对性地反思自己教学情况的少之又少。

二、弱化原因:

弱化原因是多方面的。老师自身专业水平的高低、对历史作业的认识态度、学

校评价的制度设计等都有关系。

主观上来看,主要是历史教师对历史作业的重要性和高考导向认识不足。其实,批改作业就其实质来说实际上就是学情调查,通过改作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同时,在改作中掌握学生学习的个性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辅导。然而很多历史老师的认识还停留在“历史学习就是‘背多分’”的层面上,这在很大程度上跟高考命题有关系。因为从这两年的高考历史卷来看,给人一个错觉:那就是“让勤奋的同学不吃亏”,言外之意就是记忆好就能得高分。诚然,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高考命题已变得比较灵活,但万变不离其宗,就如英语,如果单词记不住就一切免谈,同理,如果历史史实都记不清楚的话,自然就无法进一步去理解材料所要表达的意思。很明显:记不住是不行的,但仅有记住是不够的。这就说明必须学会运用,而学会运用的一个途径就是作业,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技巧。所以,将历史学习归结为记忆背诵的观点显然已经过时了。

就客观方面来说,跟学校的教学评价有关。任何一所学校,对老师的改作都是有明确规定的。在期中期末评价的时候,对老师的改作情况都要进行检查打分,而在进行检查的时候,不可否认的一个现象就是:看老师们作业改了几次,基本上对作业批改的质量是没有可操作的评分标准的。换句话说就是:看数量不看质量。要说改作质量的差别,也就是认真与不认真两种,且在期末绩效评估方面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差别。这就难免会形成这样一种认识:与其累死累活地批改作业拿那么一点绩效分,倒不如让自己放松点。基于以上这些认识,老师们也就不会再去钻研学生作业该怎么批改更有效的问题了。久而久之,其改作能力也就日趋弱化了。

三、弱化危害:

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历史老师往往会利用课程资源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但如果不注意作业批改很有可能會前功尽弃。我们知道,现在的历史作业往往比较灵活开放,打上对、叉等标记的传统作业批改方式已很难把老师的评判及指导意见表达清楚,不能有效地传递教学信息。历史作业往往比较耗时间与精力,因为它除了要理清思路外还要注意语言的组织问题,而且书写还比较费力。如果学生花了半小时做了历史作业,却只得到老师花一秒钟画的一个“×”或“√”时,想必学生也不会去认真思考“×”在哪、为什么“×”或是否已经全对了之类的问题。这样就很有可能对学生产生误导,要不就会打击其积极性。久之,必然的结果肯定是学生对作业的敷衍,因为他明显感到不对等与不平等,很有可能因此进而上升到对老师上课的抵制而影响了学业成绩。而更严重的是因老师形象的下降而影响到学校声誉,要想扭转就更不是小问题了

四、应对策略:

如何让老师爱上改作?窃以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建立长效的作业跟踪制度。可以由学生对老师布置作业的内容、批改情况等进行登记监督,比如是全批全改还是小组轮流批改、有针对性地写评语还是简单钩过等进行记录,视教师所任教班级数定期抽查,将结果作为期末绩效评估的一个参考依据,以过程记录促结果公正,尽可能地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平。尽管这看起来对老师有点苛刻,似乎缺少了人文关怀,但人都是有惰性的,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正如有人说的那样:成功是被逼出来的。

第二、通过改作技巧竞赛促教师观念或认识的改变。作为上级主管部门,教育局相关科室可以举办相应的技巧竞赛比如现场改作技巧比赛等,把它纳入到历史老师基本功中,作为教学技能之一进行考核。通过类似活动的组织举办,逐渐对老师进行认识上的渗透,使其在不断提高改作技巧的同时,在认识上也慢慢地转变观念,把改作由自觉行为慢慢地改变为自发行为。

第三、健全制度,建立作业批改量化标准。因历史作业的特殊性,特别是主观题,它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答题时可能会出现五花八门的想法,就如改小作文一样。而且,历史老师一般任教的班级都有四、五个,如果单从作业批改的量上来说,势必会造成改作时间上的大量消耗,全部面批显然是不切现实的。尽管也可以轮流批改或让部分优秀的学生代劳,但改作效果肯定不及老师,同时也使得老师无法掌握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不利于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故建立一种能够折算作业量的量化标准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4年第3期,《历史作业批语浅议》 张群玲

浙江省永嘉县上塘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教师作业批改弱化
永续债的资本弱化问题探析
浅析当代藏语使用弱化问题及其对策
当前历史教师亟待提升的五种能力
莫让批改作业成为你的“包袱”
探讨新课程下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
巧用评语,优化数学作业批改
论教育科研对历史教师成长的作用
高中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策略研究
数学作业批改中评语使用的探究
静美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