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六大林草产业 守护绿水青山底色

2021-09-09刘忠友李爱华内蒙古敖汉旗林业和草原局

内蒙古林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山杏全旗经济林

刘忠友 李爱华 内蒙古敖汉旗林业和草原局

赤峰市敖汉旗生态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成为全国林草战线的一面旗帜。国家有关部委先后授予敖汉旗“三北防护林体系一、二、三期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治沙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全国科技兴林示范县”“全国林业宣传先进单位”“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200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敖汉旗“全球500 佳环境奖”。2003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原国家林业局授予敖汉旗“再造秀美山川先进旗”称号……这些荣誉使敖汉人民鼓足了再造秀美山川、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也成为敖汉旗对外交往的一张“绿色名片”。

良好的绿色底色已经成为敖汉人民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当前,保持这一厚重的绿色底色,推动全旗林草业提质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的生态环境、优质的森林食品、愉悦的森林文化享受的新需求,已经成为新时期敖汉各界尤其是林草行业攻坚克难的一个重大课题。 为此,“十四五”时期,敖汉旗将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现有林草产业基础,坚持集中集聚集约原则,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理念,着力培育六大主导产业,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培育六大主导产业

林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强化品牌建设,大力发展鲜果、山杏、沙棘、食用菌等精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条。20世纪80年代以来,敖汉旗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并大力发展沙棘、杏仁等加工产业。全旗现有以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内蒙古沙漠之花生态产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果品加工企业4 家,主要产品有沙棘、杏仁系列饮料、沙棘油、沙棘茶和多种沙棘富硒产品,年产值达1 亿元以上。依托敖汉旗丰富的山杏、沙棘资源,采用标准化种植技术,提升山杏、沙棘精深加工水平,构建完备的销售网络体系、健全的科技支撑体系及政策保障体系,突出敖汉旗山杏、沙棘原生态的特点,建设集山杏和沙棘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山杏和沙棘产业基地,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敖汉山杏”“敖汉沙棘”“敖汉文冠果”等绿色品牌,使山杏、沙棘、文冠果等产业成为敖汉旗的绿色支柱产业。

草产业。采取人工种草和秸秆利用相结合的措施,引进推广优良草品种生产和加工技术,扶持和培养草产业加工企业,壮大经纪人队伍,打造敖汉旗草产业品牌。将在国道111 线以北乡镇苏木实施50 万亩人工种草工程,其中,种植以苜蓿、沙打旺为主的多年生牧草20 万亩,以青贮玉米为主的一年生青贮饲料30 万亩。每年计划种植10 万亩,覆盖11 个乡镇苏木和1 个种羊场,包括四道湾子镇、萨力巴乡、新惠镇、牛古吐镇、下洼镇、玛尼罕乡、黄羊洼镇、古鲁板蒿镇、长胜镇、木头营子乡、敖润苏莫苏木和种羊场。

对现有人工草地,主要种植紫花苜蓿、沙打旺等多年生牧草。对群众自愿种草的耕地,既可种植紫花苜蓿、沙打旺等多年生牧草,也可种植青贮玉米等一年生饲料。对适宜林草间作、拟进行退化林分改造的地块,推广文冠果行间种植紫花苜蓿等林间种草复合经营模式。

碳汇产业。坚持以生态建设为引领,以林业碳汇项目建设为载体,推进林业经济转型,实现敖汉旗“森林面积扩大,蓄积增加,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愿景。树立碳汇理念,完善交易流程,推动碳汇交易高质量发展。

2020年1月,敖汉旗人民政府与北京天德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战略框架协议”,标志着敖汉旗林业碳汇项目正式启动。组建注册成立敖汉旗绿涛森林碳汇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全旗林业碳汇项目开发。2020年4月,敖汉旗政府与北京天德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服务合同” ,制定了《敖汉旗开发林业碳汇项目实施方案》,开展完成了碳汇林地外业小班数据调查和内业数据整理工作,为碳汇项目规划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

敖汉旗现有林面积580 万亩,纳入符合开发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条件的乔木林面积279 万亩,涉及16 个乡镇苏木、4 个国有林场,共4.3 万个小班。每年每亩林木固碳量按0.25 吨计算,全旗年固碳量预计69.75 万吨,碳汇计入期30年。现价每吨按30 ~50 元计算,全旗预估收益6.2775 亿~10.4625亿元。

山杏林基地

经济林产业。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科学规划高效节水丰产经济林,大力推广栽植苹果梨、黄太平苹果,在南部地区推广栽植南果梨、寒富苹果、新苹红苹果等品种,并推广大苗建园技术,提高经济林建设的集约化水平。

全旗将新增高效丰产经济林19.2 万亩。其中,新增高效水果丰产经济林5 万亩,到2025年,全旗高效水果丰产经济林面积将达到11.34 万亩,总产量达5.5 亿斤以上,收益达11.5 亿元以上,仅此一项全旗人均可增收1700 元;新增干果类丰产经济林10.1 万亩,全旗高效丰产干果类经济林面积将达14.3 万亩,总产值达0.5 亿元以上,全旗人均可增收100 元 ;全旗原有旱作经济林100.6 万亩,产值达5 亿元以上,全旗人均可增收900 元。

种苗产业。充分利用全旗土地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林草种苗产业。优先建设乡土优良品种基地,其中山杏基地4000 亩、文冠果基地6000 亩。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全旗林木种苗基地达到1 万亩,年供应苗木稳定在1 亿株以上,其中供应良种苗木达到200 万株;林木采种基地达到1 万亩,其中良种苗木基地达到1000 亩,年产林木种子达到50 吨;优良牧草种子基地达到5000 亩,年产优良牧草种子70 吨以上。

生态旅游产业。利用全旗“南山北沙”的独特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全球500佳”的世界生态品牌,主动融入赤峰市旅游平台,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产业。

采取以整体规划、开发、运营的方式,让企业和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林场生态、经济的开发。依托国有林场丰富的林地资源,发展“林园综合体”,打造新惠林场热水汤东山康养建设综合体、双井林场林园综合体、三义井林场沙地公园、大黑山自然资源教育基地。以生态修复为主,体现“林业经济+观光度假”等多元复合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山杏丰收在望

沙棘产业

强化政策扶持和保障

文冠果采摘

发展设施林果业

加强政策扶持。认真贯彻落实林草产业政策,对符合政策规定的林草工业企业,在税收、信贷、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与林(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同的优惠政策;对新建的林草产品流通企业、森林旅游企业及林草产业中介机构,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若干政策的规定》,给予有关优惠政策;积极争取落实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相关项目和政策。

加强科技保障。推动敖汉旗林草企业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药用植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沙棘、文冠果、山杏等新品种引种、标准化栽培、良种选育、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攻关,逐步建立科技与产业相结合的创新机制,不断提高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尽快制定敖汉旗山杏、沙棘、文冠果等经济林的地方标准,推进标准化生产进程。积极引进深加工技术与机械设备,对林草机械设备研究和推广应用实行补贴制度,大力推广林业科研成果和适用技术,引进配套先进技术和设备。努力提高林草产业的科技含量及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林草产业向优质、高产、高效发展。加强林草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和引进林草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高新技术人才,提高林草产业化发展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大扁杏产业

樟子松林苗一体化模式

强化资金保障。坚持争取国家金融、财政资金与企业自筹相结合的原则,将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的资金有机结合。在所有制结构上,采取独资、合资、联营、股份制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林草经济体制,努力突现林草产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加大对林草产业的投入,大力扶持林草产业发展。认真落实国家林业贴息贷款,允许林业生产经营者以林木抵押申请银行贷款。允许龙头企业按照国家金融政策,进行民间融资,积极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面向市场直接融资或发行企业债券、上市,支持林业企业通过企业重组、股份制改造、并购等方式增加资本、壮大规模。扩大农村小额贷款规模,简化贷款手续,改资产抵押为信用贷款或联户担保贷款,扩大小额信贷的覆盖面,适当延长贷款期限,为培育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兼顾的后续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今后,敖汉旗将继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加快林草融合发展步伐,以增加农牧民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壮大集体经济为工作重点,不断探索林草建设新思路,谋划林草产业融合发展新途径。

林下食用菌采摘

发展林下养殖业

猜你喜欢

山杏全旗经济林
山杏苗繁殖技术
经济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敖汉旗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山杏种子的冬藏处理
山杏容器苗装杯技术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山西开全国先河 将立法促经济林发展
轮流主讲抓实旗委中心组学习
杭锦旗:系列“微”党课初显成效
依托沙漠风光探索旅游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