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LCC模型的南宁市人口与土地资源承载力关系分析研究

2021-09-09庞彩萍黄继鲜姚增响

绿色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南宁市承载力耕地

庞彩萍,黄继鲜,姚增响

(南宁师范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0)

1 引言

耕地是最宝贵的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粮食的主要来源,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问题[1]。我国是一个高度依赖土地、人口众多的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日益增长,根据相关部门预测,中国人口峰值将在2033年达到 人口高峰14.73亿人左右[2],对粮食需求持续增加。然而,城市的扩张导致大量耕地非农化,使得粮食安全问题和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3]。为解决粮食危机,协调好人口与耕地关系,研究南宁市人口与耕地承载力相联关系,对南宁市制定耕地保护政策,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计算方法,主要可以分为四类,基于“人口-土地—经济”结构计算土地资源承载力;基于土地生产潜力计算土地资源承载力;趋势外推法模型和生态足迹法模型[4];以及基于人粮关系以确定区域人口最大规模为核心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理论与实证研究是重要领域之一[5]。本文基于人粮关系,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角度出发,就城区,县域两个层面对南宁市进行分析,得出人口与土地承载力关联现状,以优化土地使用政策,更好地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南宁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南临北部湾,处于“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中国—东盟经济圈的交汇点,是广西的省会城市,全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金融中心。南宁市总面积2.21万km2,包括兴宁区、江南区、青秀区、西乡塘区、邕宁区、良庆区、武鸣区和横县、宾阳县、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在内的7区5县,其中市区面积为6479 km2,县总面积为15642 km2,境内以平地为主,面积为1037.33 km2,占全市面积57.78%,地势四周被山地包围,中间河流汇集。研究区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均降雨量达1300.0 mm。截至2018年,全市户籍人口为770.82万人,耕地面积为681.586 hm2,全年粮食产量为216.81万t。人均耕地面积为0.88 hm2/人,人均粮食占有量为281.27 kg。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南宁市的总粮食产量、各市县粮食产量和总人口、市县人口数据来源于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年鉴》、南宁市武鸣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3.2 研究方法

土地资源承载力一般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土地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即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其实质是研究人口消费与食物生产、人类需求与资源供给间的平衡关系问题[6]。因此可通过一定区域的粮食总产量及人口来计算土地资源承载力,其表达式如下:

LCC=G/Gpc[7]

(1)

LCCI=P/LCC

(2)

式(1)中:LCC表 示 土 地 资 源 承 载 力(人),评价的是区域人口与粮食产量的相互关系,其中G表 示 粮食总产量(kg),Gpc表示人均粮食消费标准(kg/人),根据有关学者对中国国情的分析以及对中国未来人口对粮食需求的预测,计算出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均消费食物标准目标:①2010 年达到小康社会,居民人均占有粮食391 kg;②2020 年达到全面小康社会,居民人均占有粮食达437 kg;③2030年达到向富裕阶段过渡的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2 kg[8,9]。结合南宁市基本实现小康社会,正在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的实际情况,因此可以将南宁市现阶段的人均食物消费标准确定为425 kg/人。

在式(1)的基础上,式(2)中LCCI表示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P表示实际人口数,LCCI表征的是区域实际人口与土地承载力的关系。根据不同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可以判断不同区域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所处等级(表1),从而对该区域人口和土地资源承载力关系做出分析,更好地制定耕地保护和粮食保障政策[10,11]。

表1 土地承载力分级评价标准

根据南宁各区各县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口,将土地资源承载力和指数计算出来,与表1进行对比,即可得出南宁市7区5县的土地承载力级别类型(表2)。

4 结果分析

表2 南宁市7区5县数据处理结果

由图 1可以看出,南宁市城区总体人粮关系明显失调,除邕宁区外,其余市区的人口都明显超载,土地资源承载压力大;5个县域总体的人粮关系达到平衡,土地资源承载力较好。根据图1分析可得,兴宁区、青秀区、江南区、良庆区人口严重超出土地承载范围,其中西乡塘区的土地资源承载力压力最大。西乡塘区位于南宁市中西部,交通路网发达,辖区内有地铁1、2号线坐落,有重要铁路枢纽站——火车站,还有快速环道、高速外环,交通十分便利;同时是南宁市的商贸交易大区,拥有钢材、家居农产品等专业市场,此外还聚集了广西80%的教育院校。交通、生活、教育的优势,使得西乡塘区成为南宁市建成区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然而辖区内的耕地面积只有442.19 km2,耕地数量少,种植农作物产量有限,因此土地资源承载力压力最大;青秀区是南宁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会展和信息中心,城市化集中程度高,种植的农作物较少,粮食产量低;兴宁区历史悠久,是南宁市最老的城区,商贸中心,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吸引投资、发展经济的政策,第一、第二产业得到发展,吸引了更多的人口流入,使得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数上升,人口超载严重;江南区是个后发展城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拥有南宁市最长的滨江水域,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形成的背景之下,江南区成为南宁市新的投资热土,江南区委、区政府为此提出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战略,使江南区的城市建设和第三产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因此,江南区耕地开垦较少,土地主要用来服务城市发展;良庆区和邕宁区的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气候温和,四季宜耕,土地利用率及复种率比较高,使得邕宁区和良庆区的粮食产量高于大部分辖区,且邕宁区城市化发展起步晚,使得其成为农作物生产的重要基地;武鸣区是起步最晚的城区,挂牌成为城区不过数年,耕地质量好,气候优越,是南宁市主要的现代农业发展基地,粮食产量高,不仅能供养辖区内的人口,还能销往各地。

图1 南宁市城区人粮关系

南宁市大部分县区人口与土地资源承载力持衡。横县农作物以茉莉花为主,是全国乃至世界的茉莉花茶生产基地和桉树种植基地,享有“中国茉莉之乡”,粮食作物种植较少,人口规模是所有县域中最大的,人口与土地资源承载力有失衡现象。

5 结论

从总体上看,截至2017年,南宁市的人口与土地资源承载力达到平衡状态,一半处于超载,一半粮食有余。从空间上分析,南宁市西北部土地承载力优于东南部,粮食都有盈余,这与其地势平坦,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水系发达,耕地质量好有着密切关系。人口超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南宁市的中心城区,人口总量大,粮食产量少,土地资源主要用来发展城市,建设用地与耕地矛盾突出,土地资源承载力压力大,需要从其他地方调入粮食。为保证南宁市的粮食安全,合理利用土地,本文结合南宁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现状,给出以下建议。

(1)严格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保护耕地,防止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2)根据强首府战略,南宁市现在及未来将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不可避免地发生城市外延现象,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严格把控农用地转用审核,控制建设用地指标,协调城镇开发边界与永久基本农田的关系。

(3)可加大对农用地的投入,提高土地生产力,实现农用地连片化经营。最重要的是遏制耕地非粮化趋势,制定并实施差别化管理,切实提高粮食生产积极性[12]。

6 不足

本文基于人粮关系,对目前南宁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简要分析,明确了现状,但是没有进行动态演变分析,无法科学地反映出南宁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变化趋势,以及没有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无法更好地为制定相应政策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南宁市承载力耕地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高邮市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内置加劲环T型管节点抗冲击承载力计算
超大断面隧道初期支护承载力学特性及形变研究
秋姑娘来了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听说你低估了一辆车的承载力
南宁市建设现代宜居宜商城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