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草地贪夜蛾常态化防控机制的构建思路

2021-09-08廖贡献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玉米种植

廖贡献

摘 要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为害性极强的害虫,对我国粮食生产构成极大威胁。因此,防治草地贪夜蛾并形成常态化防控机制,需引起足够关切与重视。阐述了玉米草地贪夜蛾的发病机理和现实为害,重点分析了构建玉米草地贪夜蛾常态化防控机制的思路和办法。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玉米种植;常态化防控;药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3.4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8.018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新传入我国且为害性极强的害虫。防治其为害,对保障农业安全和粮食稳产豐收具有重要意义。对草地贪夜蛾的有效防治,必须建立起常态化、动态化防控机制,形成“治早、治小、保幼苗、保心叶、保产量”的工作模式[1]。要注重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及繁衍机理的研究,形成系统防控策略。

1 玉米草地贪夜蛾的特性及为害

草地贪夜蛾,是近2年新传入我国的农业害虫,它主要以幼虫啃食作物叶片造成植株损伤。成虫前翅深棕色,后翅白色,边缘有窄褪色带,雌蛾前翅呈灰褪色或灰色棕色杂色,环形纹和肾形纹灰褪色,轮廓线黄褪色;雄蛾前翅灰棕色,翅顶角向内各具一大白斑,环状纹后侧各具一浅色带,自翅外缘至中室,肾形纹内侧各具一白色楔形纹;卵通常100~200粒堆积成块状,多由白色鳞毛覆盖,初产时为浅绿或白色,孵化前渐变为棕色,多产于叶片正面,适宜温度下2~3 d孵化;幼虫一般有6个龄期,体色有浅黄、浅绿、褐色等多种,最为典型的特征是末端腹节背面有4个呈正方形排列的黑点,3龄后头部可见倒Y形纹;老熟幼虫常产在2~8 cm的土壤中化蛹,有时也在玉米果穗或叶腋处化蛹,蛹呈椭圆形,化蛹初期体色淡绿色,逐渐变为红棕及黑褐色。

观察发现,草地贪夜蛾无滞育现象,适宜发育温度为11~30 ℃。30 d左右即可完成一个世代。雌、雄虫均可多次交配,单头雌虫可产卵块10块以上。成虫的寿命约12 d,从幼虫到成虫一个世代生物周期为30 d左右。一年内可繁衍多代,一头雌蛾一生可产下1 500多颗卵,因此具有繁衍数量大、繁衍周期密集的特性,且世代重叠严重,这给防控工作增加了难度,从而提高了防控成本[2]。草地贪夜蛾还具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通常成虫一个晚上可随风飞行100 km以上,它喜温暖湿润环境;由于温室效应的产生,随着地球的升温,它也随暖湿气流移动,从最初适生的美洲地区,迁移到非洲、亚洲,直至我国几乎全境,并在我国完成定殖,成为我国又一农业重大害虫,对所在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是玉米的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严重威胁着全球粮食安全[3]。

草地贪夜蛾卵孵化后,以幼虫群集在玉米心叶取食幼嫩组织和玉米果穗,使玉米植株造成损伤,从而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啃食玉米果穗造成玉米产量直接损失,重则导致玉米作物大面积减产。目前玉米是草地贪夜蛾的主要寄主,由于草地贪夜蛾具有适生区域广、迁飞能力强、繁殖速度快、暴食为害重的特性,因此构建常态化防控机制,对减灾保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 玉米草地贪夜蛾常态化防控机制的构建思路

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生长具有极大为害性,轻则影响玉米生长,重则可能导致大面积玉米植物死亡而减产。因此,建立常态化防控机制,减轻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的不利影响,意义重大。

2.1 加强监测预警,提高对草地贪夜蛾的预见性

草地贪夜蛾传入我国多年,并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定殖繁衍,常态化的监测与防控,已成为长期控制草地贪夜蛾的重要手段,县乡农技部门要加强日常田间调查观测,充分利用虫情测报灯、性信息素等监测工具和手段开展日常虫情监测,及时掌握草地贪夜蛾发育进度,并对低龄幼虫盛发期和动态进行预测预报[4],为各级政府指挥防控和农民及时有效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2 有效控制幼虫数量,切实降低下代成虫基数

草地贪夜蛾的有效防治要立足于常态化思维,提升防治水平,及时开展田间检查,立足“早发现、早防治、治小、治早”理念,实现“保幼苗、保心叶、保产量”目标。对低龄幼虫快速处置,降低下一代成虫基数。根据该虫在当地的发生规律,开展有效的防治,消除其为害,确保玉米健壮生长。秉持常态化思维,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从玉米出苗开始开展田间调查,对低龄幼虫可用甲维盐、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高效低毒专用农药加以防治,可有效杀灭幼虫,减少成虫数量。

从技术途径来说,应在幼虫3龄前用药;在选用农药种类时,要优先选用环境友好型的生物农药,如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白僵菌等,可减少化学农药的残留和对环境污染;在发生较重、虫龄较大时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如甲维盐等,可快速及时有效控制虫量;同时要注意精准放药,不要随意加大农药的使用浓度和用量,避免作物产生药害和中毒,在田间虫口密度较低时,应采取带药挑治或点治的办法进行防治,对准心叶喷洒,提升药剂的杀灭效力。此外,还要注意对农民进行防控技能的培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正确引导群众选准药剂、看准时机、把准浓度,降低农药残留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确保玉米增产,同时保护环境。

2.3 组织开展统防统治,提升防治效果

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治工作的有效推进,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多策并举”的原则。在幼虫孵化始盛期,及时组织种植户开展统防统治工作,在较大范围内控制幼虫为害和繁衍,减少草地贪夜蛾北迁和本土繁殖虫口基数,减轻全国范围内的防控压力。

高质量的农药是草地贪夜蛾统防统治成效的重要保障。加强对农药市场管理,杜绝假冒伪劣农药在市场的流通,是玉米草地贪夜蛾常态化防控的强力推手;确保农药产品质量,是玉米草地贪夜蛾有效防治的良好基础[5]。此外,农业技术部门的技术服务活动,是有效防控草地贪夜蛾的强有力后盾支撑,是提升防治效果的有力保障。

2.4 综合运用生物及化学防控技术,提升防治能力

药剂是目前防控玉米草地贪夜蛾的主力军。综合运用化学、生物试剂,可提升药物防治效果,确保草地贪夜蛾防控安全有效。因此,必须综合运用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充分利用生物农药对人类和环境友好的优势,优先选用生物农药,结合化学药的快速优势,进一步提升草地贪夜蛾的综合防治效果。结合利用草地贪夜蛾的趋光习性,在成虫发生期,在田间安装频振杀虫灯来对其成虫进行诱杀,以减少下代虫源基数。

通过近年来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实践,使用甲维盐等化学农药及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白僵菌等生物农药喷雾处理,可有效防治其幼虫,减少为害。在农药喷洒过程中,注意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避免在中午烈日高温时施药,以免造成药物失效、作物药害、人体中毒事件。还要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延缓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的产生,以提高防控效果。

3 结语

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生长构成不利影响,对粮食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必须加以科学防范和处置。玉米草地贪夜蛾的有效防控,既要坚持农业科技的引领和指导,又要综合利用各类农艺技术,形成动态化、常态化全周期防控。要注重防控技术的有效落实,坚持“早发现、早防治、治早、治小、综合防治”理念,提升草地贪夜蛾的防控质量,为玉米稳产丰收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 赵志珍,许玉林,陶晓琴,等.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的为害及防控技术措施[J].江西农业,2019(20):13-14.

[2] 周保军.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的为害监测及防治对策[J].大科技,2020(24):131-132.

[3] 孟庆坤.草地贪夜蛾为害症状及防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0(17):102.

[4] 王丽娟.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村科技,2020(5):32.

[5] 丁海华,何美兰,刘会,等.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的为害及防控策略[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20):24-25.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草地贪夜蛾玉米种植
草地贪夜蛾对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玉米的危害和防治
新物种入侵—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方法
永靖县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技术策略
不同农药防治甜玉米草地贪夜蛾的药效对比试验
草地贪夜蛾对山东省玉米的危害风险及其监测防控研究进展
安徽省草地贪夜蛾入侵概况及其防治措施
玉米夺丰产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的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探析玉米高产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