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碳’’蓝图引领5G、IDC高质量发展

2021-09-07姜红德

中国信息化 2021年8期
关键词:碳达峰工信研讨会

姜红德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上线交易,这标志着我国朝着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在这样一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日子里,中国绿色新基建系列学术论坛第一期专题研讨会如期在北京召开。研讨会紧扣时代脉搏以“双碳蓝图引领5G. IDC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上海社科院绿色数字化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所、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电子工业出版社华信研究院等五家国内高端智库机构共同举办。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原司长、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闻库,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原司长刁石京,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智库主任李雪松,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王振,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陈清华等知名专家出席研讨会并先后致辞。上海社科院绿色数字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李易全程主持研讨会。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景晓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朱日和训练基地原政治部主任杜汉明、北航国家大学科技园董事长李军、工信部电子五所潍坊研究院院长谢成屏、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信息技术部应用开发管理处处长卓贤林、工信部电子工业出版社学术分社社长董亚峰、上海社科院绿色数字化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赵辉、 《中国信息化》杂志执行社长熊伟、北航天汇科技孵化器副董事长王慧波、伟仕佳杰集团高级副总裁陈晨等产学研专家应邀出席研讨会。

闻库在致辞时指出,当前,碳达峰、碳中和已上升为国家意志,百行百业都将为此做出应有的贡献,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底座,无论是5G还是IDC业界都要主动求变、应变。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数字化发展路径,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协助行业降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经济成本。

刁石京在致辞时表示,当前中国数字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以算法、算力、数据与传输为核心的5G. IDC等新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支撑中国数字经济的核心抓手与核心引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早在2020年3月份召开会议时就明确提出,要加快5G. IDC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吹响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李雪松认为,中国绿色新基建系列学术论坛是中国智库界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快速响应。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创造了经济增长奇迹,要归功于数字经济,而要持续做优做强做大数字经济,就离不开在5G. IDC领域的持续投入与壮大。

魏亮在致辞时指出,近年来,我国数据中心始终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但是与欧美先进地区相比,能效水平还存在巨大差距,还有很多努力与提升的空间。基于此,工信部近日出台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对绿色低碳着墨甚多,这必将全方位促进我国数据中心绿色转型发展的提速与落地。

王振在致辞中首先回顾了绿色数字化发展研究中心发起成立背景——今年3月27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上海社科院共同在沪发起成立绿色数字化发展研究中心。经过短时间的运转,绿色化与数字化融合发展协同并进的新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绿色数字化发展理念渐渐从边缘走向舞台中央,未来必将为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与实践支撑。王振指出,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深入践行,北上广深等超级大城市对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尤为关切,也相继出台了很多收紧措施,表面上看这似乎与促进数字经济大发展有所矛盾,但事实上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他建议,除了要想方設法提升能耗效率、积极拥抱新能源之外,国家有关部门也应该组织力量深入研究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本质区别,借此对数据中心的能耗核算方法进行优化甚至改良。

陈清华通过云会议方式表示,从关键基础设施视角比较,中国5G强、IDC弱,美国IDC强、5G弱。他强烈建议,我国政府应该持续加大投入与支持力度,这样才能既保持5G持续领先又力争IDC迎头赶超。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数字经济研究室主任蔡跃洲,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院长朱伏生,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能源安全与新能源研究室主任、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秘书长刘强,中国电信集团政企信息服务事业群工业行业事业部二部总裁陆晋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郭亮,广州赛宝计量检测中心副总经理王景,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潘京津博士等七位资深专家分别展开了深入浅出的演讲。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原产业研究室主任史炜、全国信标委信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王立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高昆仑、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产业促进二处处长何建吾、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武清、秦淮数据首席技术官王海峰等专家围绕前面七位资深专家的主旨演讲进行了热烈评议,同时也各自分享了自己与会的心得。

李易最后总结 人类每一次文明的飞跃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革命,新基建就是支撑数字文明实现飞跃的关键基础设施。与此同时,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求变、应变。中国绿色新基建系列学术论坛第一期专题研讨会圆满落幕,第二期专题研讨会正在酝酿筹备之中,六家联合主办智库希望围绕新基建领域的热点难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现新矛盾、解决真问题,通过举办一系列专题研讨为中国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智力贡献。

猜你喜欢

碳达峰工信研讨会
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福建举行
魏群夫散文创作研讨会纪要
研讨会莫变“演讨会”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清单研究
用好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倒逼机制开拓内蒙古绿色发展新未来
浅谈“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的发展与公平问题
工信部强制下架23款APP
工信部发布人工智能三年产业规划 促进AI未来加速落地
走向新世纪雕塑创作与教学研讨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