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汉平原黑杨良种壮苗标准化培育技术

2021-09-07樊孝萍张亚东黄国伟张新叶

湖北林业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江汉平原松土杨树

樊孝萍 张亚东 黄国伟 张新叶

(1.湖北林科院石首杨树研究所 石首 434400;2.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武汉 430075)

江汉平原地处长江中游和汉江的中下游,位于湖北省的中南部(29°26′~31°10′N,111°30′~114°32′E),西边从宜昌枝江开始,东边到武汉,北边到荆门钟祥,南边与洞庭湖平原连接,总面积大小约4.6万km2。江汉平原以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量大、日照时间长、四季明显。平均年降水量在1 100~1 400 mm之间,其中4~9月的降水量大约占到年降水总量的72%。无霜期243~275 d,1月平均气温2~4 ℃,7月平均气温27.8~28.8 ℃,这些气候条件都极有利于农林业发展。江汉平原除了部分地区有少量海拔较低的平缓岗地以及低山丘陵外,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主要是海拔较低的湖积冲积形成的平原,平原整体上从西北向东南呈轻微倾斜状,河湖众多,水网密集,水资源丰富。土壤以水稻土和潮土为主,经调查分别占到平原总面积的48.81%和33.01%,成为江汉平原最主要的土壤类型。

江汉平原水热条件丰富,是南方型黑杨最适宜的栽培区,自20世纪70年代黑杨派杨树引种成功以来,在湖北省获得了迅猛发展,但杨树良种壮苗作为最关键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湖北省杨树产业的持续良性发展[1-2]。良种壮苗是培育速生丰产林的基础,目前江汉平原及长江滩地等黑杨宜林地区的良种壮苗远满足不了生产需要[3]。一是杨树优良品种更新换代慢;二是苗木培育质量差,目前一级苗出圃率在20%左右,生产上大多是二、三级苗造林;三是繁育技术没有标准化,选育出的优良新品种得不到标准化规模化繁殖,推广应用速度慢[4]。因此,对湖北省适宜推广的南方型黑杨良种进行标准化培育模式总结,对促进湖北省杨树产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1 选地和整地

在江汉平原地区,黑杨良种育苗圃地应选择排水条件好,地势平缓,灌溉设施齐全,土层较厚,土壤肥沃,同时交通发达的地块。一般选择沙壤或沙壤-粘土,这类土壤透气性好,排水快。pH值6.5~7.5较为适宜,肥力中等以上,土层厚度1 m以上,地下水位1 m以下,离水源、电源较近。

整理地块是育苗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土地深翻使土壤疏松,减少病虫害和杂草,提高土壤理化性能,改善地下微生物活动环境,熟化土壤,提高肥力,有利于后期苗木的快速健康生长,提高苗木质量和产量,增加经济和环境效益。

1.1 浅耕

耕作深度18 cm左右较好,一般在起苗3日内或者作物收获后完成,这样可以保持土壤湿度,同时消除病害虫害,减少杂草滋生,以后深翻土地时阻力降低,提升深翻效率。

1.2 深耕

结合实际情况和土层深厚选择合适的翻地深度,通常耕地深度超过35 cm,在入冬前对土地实施深耕,深耕时施肥改良土壤,可施腐熟农家肥15 000~22 500 kg/hm2,或饼肥2 250 kg/hm2、复合肥750 kg/hm2。

1.3 整地

一般在春季扦插育苗前进行精细整地,随耕随耙,及时平整。同时结合整地,用硫酸铜或敌克松60~75 kg/hm2进行土壤消毒。

1.4 作床

床面宽1.2~1.5 m,步道宽30 cm,床面要做到平整、土壤碎细。苗床高出步道15~30 cm,苗床四周开设排水沟,沟深低于步道30 cm。

1.5 覆膜

苗床耕整后铺设黑色地膜,在覆膜之前要喷洒芽前除草剂,然后膜的两边必须用细土压实,防止杂草丛生。

2 采条与插穗处理

2.1 种条选择

最好采用1 a生枝条,2 a生也可以,选无病虫害、冬芽饱满、水份充足、生长健壮、木质化程度高的枝条作为插穗。

2.2 采条时间

2月上旬~3月上旬,采后确保种条不失水。

2.3 插穗规格

插条粗度以0.8~2.5 cm最佳,用人工或机械利刃截条,下切口选在一个芽的基部,切口马蹄形,上切口距顶芽上端1 cm,切口水平,保证顶芽完整。插穗长度15~20 cm,3~4 个芽。插穗每25~50根捆在一起,每捆挂标签注明品系名称。插穗制作完成后,及时淋水保湿或用湿沙埋藏至扦插前浸水时。

3 扦插育苗

3.1 扦插时间

2月下旬~3月上旬。

3.2 插穗处理

扦插前将捆好的插穗置于3‰~5‰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水溶液中,保证插穗完全浸在水中,浸泡 2~3 d,注意插穗不要出现白色不定根。

3.3 扦插密度

每床扦插2列,苗床留边20 cm,按20 cm(沿苗床方向)×60 cm(苗床垂直方向)扦插。扦插密度40 000~50 000株/hm2。

3.4 扦插方法

采用引锥打孔直插法。即先将地膜打孔,确保地膜上穿孔小,打孔不可太深,以插穗下部正好能接触孔的底部土壤为宜,插穗顶部露出土壤1~2 cm,扦插后紧土并浇透水一次。确保插穗上部露在黑色地膜之外。

3.5 挂牌标记

扦插后挂牌标记,包括品种编号、株号,绘制定植图。

4 留根育苗

截干起苗不留高桩,苗木出圃后,用杀菌剂、杀虫剂、土壤消毒剂处理圃地。春季萌芽前进行中耕并全面松土,行间施腐熟有机肥或者复合肥600~900 kg/hm2,然后用土壤覆盖。清理、疏通步道沟、排水沟,整平苗床。

5 苗期管理

5.1 灌溉

为保证扦插苗成活率,土壤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一般土壤含水量应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发现土壤水分不足时,应尽快浇水。平时可适当松土,增加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维持一定的地温,调整好温度、湿度、透气等之间的关系,促进穗条快速生根,还应该及时抹去多余的萌芽,保证穗条水分,降低养分消耗,以减少“假生根”现象,提高穗条生根率及成活率。

浇水要适时适量。扦插后必须马上浇一次透水,以后根据当地天气情况和降水情况酌情进行灌溉;当苗高生长至60~80 cm时,进行敦苗,即停止浇水。扦插苗生长的后期,要减少浇水,防止苗木徒长,促进枝干木质化,以利于越冬。

5.2 抹芽

插穗萌条长至10 cm高度时留2个萌条,到20 cm时保留1根生长健壮、靠近基部的萌条,其余萌条全部抹掉。留根育苗每桩也只保留1根靠近基部、生长健壮的萌条。定苗后及时抹芽,抹芽时避免伤害主干和叶片。从穗条萌芽到落叶,至少抹芽三次。对于留根育苗,每次抹芽时要先松土除草,后进行抹芽,以免除草时人为造成苗木损伤。南方型黑杨叶腋萌生能力强,形成侧枝多,应在侧枝木质化前及时剪枝抹芽,不然木质化后会费工而增加人工成本,同时也会损失过多自身养分,从而不利于苗木健康生长。

5.3 松土除草

根据“行间适当深松,株间近苗处适当浅松”及“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要清除圃地内全部杂草,阻止大量杂草争夺苗木的阳光、肥料、水分等。对于当年扦插的苗床,根据地膜破损程度及杂草情况决定除草次数。对于留根育苗床,及时观察杂草数量,每年保证除草松土4次左右,每次除草应该逐渐加大深度,做到苗圃无草荒、不板结,不伤根、不伤苗。当杂草太多,人工无法处理时,可选择环境友好型除草剂除草,但是必须注意保护环境,按照说明书适当使用,尽量减少除草剂使用。

5.4 施肥、追肥

在苗木完成定根以后,进行追肥,追肥的目的是改良土壤肥力,促进苗木快速健康成长。追肥应该结合圃地需肥情况和苗木生长期,科学分时施肥,提高施肥效果。总得来看,苗木在生根的时候最需要钾肥,进入快速生长期后需要大量氮肥,进入生长末期,为促进苗木木质化,可少量施入磷、钾肥。

5~8月上旬按照“薄肥勤施”的原则,结合除草松土和抗旱灌溉追肥3~4次。其中尿素2次,施肥量每次150 kg/hm2;复合肥1~2次,施肥量每次150~300 kg/hm2。雨前或灌溉前穴施或撒施,但叶片有水时不要撒施、以免烧灼叶片。第一年苗木追肥以点施为主,覆土后灌水,或雨前施入。9月以后不宜再施含氮肥料,可追施磷钾肥以增强苗木抗逆性。

6 病虫害防治

美洲黑杨苗圃主要病害有杨树叶锈病、溃疡病、黑斑病等;主要食叶害虫有叶甲、杨扇舟蛾、杨小舟蛾、刺蛾等,蛀干害虫有桑天牛,地下害虫有地老虎、蛴螬等。具体防治方法见表1[5-7]。

表1 美洲黑杨苗圃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7 苗木调查和出圃

7.1 苗木调查

地上部分生长停止后进行数据调查,分品系调查苗木质量,预测Ⅰ、Ⅱ级苗木产量。

7.2 起苗时间

苗木地上部分生长停止后至春季萌动前均可。

7.3 起苗方法

江汉平原地区采用截干起苗。在根蔸部2 cm左右处用锋利砍刀削断或用电锯截断,不削裂苗桩,不留高桩。

7.4 苗木分级

按苗木质量分级打捆,一般10 根/捆或20 根/捆,Ⅰ级(苗高≥4.5 m、地径≥3.5 cm)、Ⅱ级(苗高≥4.0 m、地径≥3.0 cm)苗用于造林。

8 苗圃更新与轮作

连续育苗4~5年后进行更新和轮作。挖出全部老根,与农作物或绿肥作物轮作1~2年后再重新育苗。

猜你喜欢

江汉平原松土杨树
基于GEE平台与Sentinel-NDVI时序数据江汉平原种植模式提取
跟踪导练(五)
清晨
高跟鞋
江汉平原辞
江汉平原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研究初报
江汉平原主推小麦品种抗渍能力研究
温室栽培黄瓜的土、肥、水管理技术
在庄稼地里松土时我发现一小节骨头
杨树上为什么会有许多“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