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市临潼区农情信息田间定点监测工作开展现状及改进措施

2021-09-06

乡村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监测点西安市监测

王 敏

(西安市临潼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陕西 西安 710600)

1 开展农情信息监测工作对西安市临潼区农业生产的意义

积极开展农情信息监测工作,并将相关信息上传至农业农村部农情信息定点监测调度系统,可有效提高农情信息报送的及时性、数据的准确性和指标的针对性,实现农情信息采集规范化、传输网络化,为上级部门研究生产形势、制定相关政策和技术措施、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可靠的信息数据,充分发挥农情信息对粮食生产的指导作用[1]。

临潼区建立农田环境情况数字资料库,可以直观比较不同年份同一月份的气温和墒情差异,对于记载临潼区农田环境变化具有历史意义。临潼区建立小麦、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数字、影像、图片资料库,以备日后查阅,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更多、更可靠的信息资源。结合田间环境信息和苗情信息,能准确分析作物生产面临的不利因素和发展形势,提出可行的田间管理意见,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对于临潼区实施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发挥着极大的推进作用。

2 西安市临潼区农情信息监测工作开展现状

2.1 专人负责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把农情信息监测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该项工作由局级1名干部和农技中心1名技术人员具体负责。负责人员均是本科以上文凭,专业知识丰富、业务能力较强,每月10日、20日、30日能定时、定期、保质完成监测工作[2]。

2.2 科学选点

西安市临潼区是一个农业大区,耕地面积4.93 万hm2。粮食主产区地势平坦,海拔360 m,有效积温4 431 ℃,常年降雨量590 mm,无霜期217 d;土壤类型为壤土,耕层厚度18~20 cm,土壤肥力高,灌溉便利。当地采取小麦、玉米两茬轮作种植模式,其中小麦常年种植面积3.40万hm2,平均667 m2产量500 kg,玉米常年种植面积2.67 万hm2,平均667 m2产量550 kg。临潼区是农业农村部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先进区县。工作人员经过实际考察,反复比较,仔细斟酌,并与农户协商,最终决定选取具有地域代表性和科技辐射带动性的两家种粮大户的田块作为监测点:栎阳街办、安李村种粮大户杨伟峰种植田地,油槐街办、南杨村种粮大户郝新民种植田地[3]。

2.3 严格完成采集任务

临潼区农情信息监测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冬小麦、夏玉米生育期间,根据调度月历,在每月10 日、20 日、30日,监测人员定时定点深入田间,利用农情信息定点监测仪器,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及时采集、处理、传输田间环境监测信息。监测数据涉及监测点的名称、监测时间、气温、空气湿度、地面温度、0~20 cm土壤墒情等(见表1)。同时,定点调查对应作物(小麦、玉米)的生育情况。调查项目涉及监测点的名称、监测时间、作物类型、作物生育期、667 m2总茎数、单株分蘖数、667 m2有效穗数、穗粒数以及植株个体的株高、叶龄、长相等(见表2)。调查结束后,将调查数据、图片上传至农业农村部农情信息定点监测调度系统,不可提前或延误,更不可缺漏。

表1 环境监测信息

表2 夏玉米长势调查表

开展监测工作时,难免会遇到刮风下雨、田地灌溉时间不久等情况,监测人员要保护好监测设备,避免监测设备被雨雪淋湿而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率。另外,监测工作会受到网络信号、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监测仪器进行重复接线、调试,直至获得准确的数据信息。

2.4 及时汇总与分析农情信息

据统计,临潼区每年完成环境监测28 期、冬小麦长势调查及产量要素构成调查13期、玉米长势调查及产量要素构成调查9期。监测人员要及时汇总与分析农情信息,并将相关信息发送给上级部门,为上级部门提供可靠的农情数据和信息,第一时间指导农户田间生产[4]。例如,2020年谷雨前后,阴雨相间、气温较低,为小麦病虫害发生和流行创造了条件。此时,小麦陆续进入了抽穗期,是产量结构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病虫害高发危险期。因此,农业部门及时提出技术指导意见,立即开展小麦中后期以条锈病为主的病虫害“一喷三防”工作,遏制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蔓延,努力将损失降至最低,以实际行动维护临潼区的粮食生产安全。

3 西安市临潼区农情信息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监测队伍需要壮大

西安市临潼区农情信息员数量少,且其在完成监测工作的同时需兼顾单位其他工作,加之路途遥远、配套车辆不足,导致监测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给监测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不便。

3.2 监测点偏少

西安市临潼区仅设置2个农情信息监测点,这对于一个粮食种植农业大区来说是不具备全面性的,降低了采集信息的可靠性和代表性,不能切实指导全区农业生产。

3.3 工作沟通不及时

监测任务内容的变化、互联网地址的更换应急时通知信息监测员,以免影响监测工作的开展。但当前临潼区存在上下级业务部门沟通不及时问题,造成田间监测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3.4 奖励激励机制缺乏

农情信息监测工作专业性强、工作环境辛苦,但是相关部门没有设置一定的奖励措施和评优激励,造成监测员工作主动性不强[5]。

4 西安市临潼区农情信息监测工作改进措施

4.1 合理增加监测点

在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地力和不同苗情的区域增设监测点,使农情监测数据具有覆盖性和代表性,更加科学地指导作物不同生育时期的田间管理工作,为农业生产服务。

4.2 建立健全培训制度

县、乡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农情信息员业务知识培训,聘请专业人员传授工作方法和经验,提高农情信息员的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和传播能力。

4.3 建立激励制度

将农情信息工作纳入部门目标管理责任制,出台农情信息工作奖励办法,对在省、市、县农业信息网站和报刊上刊登文章的信息员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农情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

4.4 加强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管和指导

上下级业务部门加强沟通,各业务部门至少有1 名具体负责人参加农情信息监测会议,这样才能互相交流和学习,确保农情信息的报送及时、高标准完成,从而不断提高农情监测工作水平。

猜你喜欢

监测点西安市监测
基于FCM聚类和漏失模拟的给水管网压力监测点布设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基于社区网络的大气污染源定位算法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THE NEW STRATEGIES OF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THE NEW STRATEGIES OF ENGLIS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123的几种说法
西安市检察院依法对白雪山案提起公诉
济南市细颗粒物(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研究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