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植农机践于工程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机械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2021-09-06任曼妮马海乐周存山

农业工程 2021年7期
关键词:工科江苏学科

任曼妮,马海乐,周存山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0 引言

“重科学、轻工程”“重视工程理论知识,轻视工程实践能力”是目前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中学生工程能力弱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培养模型下的毕业生,难以满足新时代食品工业对人才的需求[1]。因此,以食品机械为特色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是立足国家战略、满足产业需求的必要途径。

1 食品机械专业特色建设和人才培养

1.1 面向国家重点战略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立足国家重点战略发展”是高校专业建设的服务定位,高校专业建设要主动服务国家提出的一系列战略目标,如“十四五”发展规划、“一带一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互联网+”等。以创新驱动发展,将“工业大国”建设成为“工业强国”是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2]。科技引领未来,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引领下,传统制造业倒逼升级改革,智能制造、精准制造将成为食品工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工业强国”的中国梦,亟待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食品工程类人才。

1.2 面向产业需求,培养食品机械特色的专业人才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食品机械是为食品工业、包装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行业提供装备的行业。近几年,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取得长足的进展,为食品机械工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但我国食品机械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尤其在高端装备和核心技术上,我国食品机械还处于弱势地位,创新能力、技术水平存在许多不足,仍存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等问题,这种状况既浪费资源又阻碍行业的健康发展。制约我国食品机械工业的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人才的缺乏,尤其是具备食品机械专业知识的创新型工程人才的缺失。

2 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江苏大学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具有浓厚的机械和工程背景的高校[3]。其前身是镇江农业机械学院,是我国最早设立农机专业、最早系统开展农机教育的高校。江苏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服务国家和社会,致力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研究型大学”。多年来在食品工程类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创新,着力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交叉整合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强化特色,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高质量食品机械领域人才,应着重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进行探索。以下从学科建设、工程实践、师资队伍和培养目的4个维度探讨食品机械特色培养模式。

2.1 学科建设:积极整合优势资源,推进学科专业特色发展

2.1.1 融合农机院校优势,推进特色学科专业建设

优势就是生命力,特色就是影响力。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依托江苏大学的工科特色和学科优势,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近年来,在学科建设方面硕果累累。江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农产品加工工程”先后于1986年、1993年获批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食品科学与工程”先后于1998年、2003年获批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点。“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是原机械部重点学科,江苏省“九五”“十五”和“十一五”重点学科、江苏省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立足国际标准,符合《华盛顿协议》国际互认条件,两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2020年评为国家一流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和重点专业。

2.1.2 借助学科交叉优势,探索“新工科”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双一流”建设是新时代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一流学科的建设途径多种多样,而学科交叉是其中重要的途径之一[4]。因此,2017年在复旦大学举行的“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达成“新工科”建设的“复旦共识”得到教育届的高度重视。“新工科”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如科学、工程、人文交叉的能力[5]。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以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和工程学为基础支撑课程[6]。

农机是江苏大学的特色优势,继续强化优势特色,不仅要跳“独舞”,也要跳“集体舞”,打造更强学科链。利用农机、工程学与食品学科交叉,打造食品机械特色培养模式。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优化专业布局、重组课程结构、整合课程资源、建设特色“金课”。其本科教育专业基础必修课程《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和《现代食品检测技术》为国内仅有的2门食品工程类课程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最近,《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获国家一流课程建设。

面向食品工业需求,依托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持续推进新工科专业建设,将工程教育理念、江苏大学农机优势深入实践于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打造食品机械特色培养模式。

2.2 工程实践:以提升学生工程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强创新实训平台建设

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国家自主创新和民族未来竞争力紧密相关。当前我国工程教育专业布点数多达1.4万个,占高等学校专业总布点数的1/3,其中工程类专业在校生超过300万人,每年工程类专业毕业生人数庞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迅速,但目前高校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工程实践流于形式等现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偏低,创新能力差[7]。实践促进创新,实践是创新的基础,是工程的本质。工程实践教育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性平台[8]。因此,加强工程实训平台建设,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学科建设有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如表1所示。同时,江苏大学具有装备精良的工程能力训练实验平台,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具有实物逐行扫描测绘、模型成型、机器人创新设计、化工过程控制,以及食品包装操作、工厂作业流水线过程模拟等训练系统[9]。有效开展虚实结合的工程实践教学,提高工程实践效率,增加了教学灵活性,有助于学生工程思维体系的构建和理解。

表1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科研平台

在工程实践教学中,江苏大学通过4个环节强化学生工程创新能力[10]。这4个环节是根据工程人才成长规律、层层递进、相互补充的原则。通过“认知实习—能力培养—科研训练—企业实战”的多元项目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工程实践的有效性,助力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破解食品行业人才工程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如图1所示。“认知实习”即利用学院实验中心,进行食品机械构造的认知实习;“能力培养”是利用江苏大学机电总厂,进行食品机械现代制造的能力培养;“科研训练”是利用江苏大学工程训练中心,进行食品机械现代设计方法的科研训练;“企业实战”是利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食品机械实际应用技术的实战训练[10]。

图1 工程实践教学的4个环节Fig.1 Four links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2.3 教师队伍:建设一支卓越的工科教师队伍

一支卓越的工科教师队伍是培养高质量工程人才的关键[11]。教师队伍建设是开展学科领域学术研究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提和保障,是学科建设的根本[2]。建立一支师德过硬、教学能力强、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的工科教师队伍,是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39人,其中专任教师125人,占教职工总人数的90%。博士生导师28人、硕士生导师92人;全职外籍教师4人。

为扭转人才培养中“重科学,轻工程”的现象,保证工程类课程的教学计划顺利实施,本学院配备工程背景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46%[10]。与在食品工程密切相关的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将工程系统知识、工程思想融入专业课的讲解中。为保证跨学科创新能力,聘请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本校相关学科教授、科研院所博士生导师为兼职教授。为切实提升学生工程实战能力,聘请12名企业技术总监为江苏省产品教授和江苏大学兼职教授。

本学院不仅聘请工程经验丰富的企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还鼓励本院青年教师到企业和科研院所挂职锻炼或开展合作研究,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校学习优秀课程,融会贯通,提升本学院的课程建设[12]。通过“校外领军专家学者”+“校内青年教师培养”的机制,建设一支卓越的工科教师队伍。

2.4 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程创新人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食品机械特色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在人才培养上。因此,要立足国际标准,以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既有工程理论基础和食品专业素养,又能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复合型工程创新人才。要求其在学科知识、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符合如下要求。

(1)学科知识方面:掌握跨学科的复合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

(2)专业素养方面:具有解决复杂食品工程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解决食品机械生产、工程设计和产品研发相关问题的能力。

(3)综合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具有团队意识,能在团队中进行良好沟通和交流,并承担个体或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3 结束语

依托江苏大学农机背景,发挥工科优势,整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资源,积极探索食品机械特色培养模式,是满足新时代食品工业发展对“新工科”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强烈需求。具有农机特色的食品机械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特性鲜明、素质过硬的综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工科江苏学科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学科新书导览】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数读江苏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