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农用泵种类及发展趋势

2021-09-06尚怀元董晓丽侯永胜董云雷

农业工程 2021年7期
关键词:泵站植保潜水

尚怀元,董晓丽,侯永胜,董云雷,崔 康

(1.山西天海泵业有限公司,山西 运城 044001; 2.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3;3.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3)

0 引言

泵是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所抽液体能量的机械,广泛应用于国民生产各个领域[1]。经过7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农用泵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基本覆盖了灌溉、植保、施肥等作业领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产品可靠性差、产品规格少、集成控制功能不够完善等方面。目前在我国农业领域,灌溉提水用泵保有量最多,水肥一体化用泵次之,植保用泵最少,本文介绍了这3个领域农业用泵的发展情况及趋势。

1 灌溉用泵

根据2019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年报的数据,全国已累计建成日取水≥20 m3的供水机电井或内径≥200 mm的灌溉机电井共511.7万眼。全国建成各类装机流量≥1 m3/s或装机功率50 kW及以上的泵站96 830处,其中大型泵站383处,中型泵站4 330处,小型泵站92 117处。常用于农田灌溉的水泵包括自吸泵、轴流泵、混流泵、斜流泵、贯流泵和潜水电泵等。

1.1 自吸泵

自吸泵是最早应用于农业灌溉的泵型。20世纪80年代,市场要求自吸泵质量小、作业灵活、动力配套方便,因此生产企业选择2.2~8.8 kW拖拉机或柴油机配套开发产品;2000年左右,为配套大喷枪的使用和移动作业需求,生产企业选择18.4、29.4、47.8和58.8 kW拖拉机动力进行配套产品开发。目前,已形成与汽油机、电动机、柴油机配套的农业常用自吸泵系列产品(图1a)。由于受用户群体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产品售价偏低、制造工艺落后、关键部件质量较差,造成产品总体质量落后。随着国家“节水增粮”“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一系列农业基础建设项目实施,以及农田电网日益完善,与电动机配套、流量覆盖面较宽的系列化立式自吸泵产品(图1b)逐渐进入农田灌溉领域。自吸泵与立式自吸泵的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自吸泵的优点是省去每次启泵灌水环节,缺点是比同类型的离心泵效率偏低,主要生产企业分布在江苏、浙江等地。

图1 自吸泵Fig.1 Self-priming pump

表1 自吸泵主要技术参数

1.2 长轴深井泵和井用潜水电泵

20世纪80年代,研制成功JC系列长轴深井泵(图2a),该类泵是以地面上的柴油机或电动机为动力源,经变速箱变速、换向,驱动长轴带动水泵旋转实现提水功能。长轴深井泵对井壁的直线度要求较高,主要用于提取≤150 m深的地下水。之后,随着电机防漏电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对其水力模型和结构进行优化,井用潜水电泵(图2b)及配套潜水电机研制成功。井用潜水电泵以流量大、扬程高、效率高、传动简单、对井壁直线度要求低和易于维护等优点,成功取代长轴深井泵,成为农业灌溉提水的主力产品。

图2 长轴深井泵和井用潜水电泵Fig.2 Long shaft deep well pump and submersible pump for well

井用潜水泵按部件材质分为铸铁、不锈钢两种类型,不锈钢多用于井径<200 mm的产品。按潜水电机冷却介质分为充水式、充油式、屏蔽式和干式等,充水式潜水电机在农业上应用广泛。目前,全国有近1 000家企业生产井用潜水电泵,年产量200万~300万台,共计1 130个规格,机座号小到75 mm,大到1 000 mm,最高扬程达1 000 m,最大流量达1 450 m3/h,还向海外大量出口。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浙江、辽宁、山东、山西和河北。

1.3 大中型泵站常用泵

泵站主要承担提排与自排、提灌与自灌、提水与蓄水相结合的综合灌排功能。泵站设计依据泵站设计规范(GB 50265)、泵站更新改造技术规范(GB/T 50510)、潜水泵站技术规范(SL 584)、小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技术规范(DB34/T 2389)开展相关设计规划工作,所选择水泵应具有效率高、流量大、扬程低等特点,常选择混流泵和轴流泵,以及衍生出的其他泵型(图3)。其中,混流泵采用双吸结构用于增大流量;采用中开形式,便于维护。另外,将混流泵和轴流泵与潜水电机相结合,形成用于河流、大坝提水的新产品,主要包括湿式全贯流潜水电泵和斜拉式双速潜水电泵。

图3 大中型泵站常用泵Fig.3 Common pumps in large and medium-sized pump stations

(1)湿式全贯流潜水电泵(图4),最大流量20 m3/s,最大扬程15 m,在广西和福建推广应用。

图4 湿式全贯流潜水电泵Fig.4 Wet full tubular submersible pump

(2)斜拉式双速潜水电泵(图5),由潜水电泵、井筒装置、导流管、自动耦合装置和车轮部件组成,载泵滑车通过斜坡轨道滑入水中,与出水管自动耦合、密封,实现快速供水,泵流量0.84~1.70 m3/s,扬程13~37 m,转速包括740和590 r/min两种规格,配套功率300~600 kW,在内蒙古巴彦淖尔河区古城乡、陕西泾惠渠三原西郊水库泵站推广应用[2]。

图5 斜拉式双速潜水电泵Fig.5 Cable stayed two speed submersible pump

这些新产品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建设工期短和投资小等优点,成为近几年泵站水泵选型的热点。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湖南、湖北、浙江和福建。大中型泵站常用泵主要技术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大中型泵站常用泵主要技术参数

1.4 一体化泵站

一体化泵站是将水泵、动力装置、启动柜、自耦装置、阀门、拦污清污装置、控制系统和服务平台等,在出厂前全部或部分集成在底座平台或容器内,有效提高首部装配精度及运行可靠性,减少现场工作量,缩短施工工期。一体化离心泵站如图6所示。围绕一体化泵站,制定了一体化预制泵站(DB37/T 2855)、一体化智能泵站应用技术规范(DB32/T 3390)、输水用中小型一体化泵站(T/CAQI 57)等一系列标准。移动泵站是一体化泵站的一种类型,即将水泵、动力装置、启动柜等集成在一个具有移动功能的平台上,实现移动作业的目的。农用移动泵站分为以拖拉机为动力的移动泵站(图7)和箱式移动泵站(图8)两种。对于地块分散、水资源丰富地区,小型移动泵站结合定位、信息化、远程控制技术及灌溉制度,实现灌溉作业远程优化调度,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初期固定资产投资,提升应对突发灾害中给排水需求的能力。

图6 一体化离心泵站Fig.6 Integrated centrifugal pump station

图7 以拖拉机为动力的移动泵站Fig.7 Mobile pump station powered by tractor

图8 箱式移动泵站Fig.8 Box type mobile pump station

未来,随着人力成本不断上升,一体化泵站和移动泵站将在灌溉提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天津、湖南、山西和河北等地区。

1.5 小型潜水电泵

小型潜水电泵(图9)主要指功率<22 kW,流量1.5~250 m3/h,扬程3~130 m的潜水泵,具有质量小、作业灵活等特点,主要用于地表微小规模提水,单独使用或与移动平台组成小型移动泵站。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辽宁、山东、山西和河北。

图9 小型潜水泵Fig.9 Small submersible pump

1.6 水轮泵

水轮泵(图10a)是利用高山地区水流水头,通过转轮将水流势能转换为动能,带动水泵叶轮(图10b)旋转,实现山区提水灌溉的目的。近几年,通过在转轮轴上配套发电机组,实现灌溉和供电综合利用功能,其应用领域正向泵站、水坝和有高程差河流等场景拓展,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以水头4 m,流速>7 m/s,装机功率200 kW水轮泵为例,原始投资160万元,建成后年发电收益为320万元;或可驱动水轮(流量0.4 m3/s,扬程40 m),满足266.7 hm2(4 000亩)灌溉面积用水需求。水轮泵主要在湖南、广西、江西和广东等地推广应用。

图10 水轮泵及其叶轮Fig.10 Turbine pump and Impeller

1.7 灌溉用泵研究方向

灌溉用泵将向大型化、高速化、机电一体化,以及泵产品成套化、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方向发展,不断丰富品种、提高性能、延长寿命及提高可靠性。

2 植保用泵

统计显示,2019年我国机动喷雾机保有量达621万台,其中自走式植保喷雾机仅21.82万台,超过9 500万台背负式喷雾器亟待更新。2020年,我国销售植保喷雾机6.02万台、植保无人飞机1.53万台,无人机保有量达11万台左右。植保机械的发展,带动植保用泵产业的提升。植保用泵一般分为两类,一是电动背负式喷雾器和植保无人飞机用泵,二是自走式喷药装备用泵,其附加值较高。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和江苏等地。植保用泵主要技术参数如表3所示。

表3 植保用泵主要技术参数

2.1 电动背负式喷雾器和植保无人飞机用泵

电动背负式喷雾器和植保无人飞机用泵要求质量小、价格低、工作压力高,采用蓄电池供电。这种泵通常为直流小型隔膜电泵(图11),电压12 V,流量0.25~3.50 L/min,工作压力0.5 MPa。泵体以工程塑料为主,核心工作部件为膜片,常用材料为特氟龙、山道橡胶和聚偏氟乙烯等,具有噪声低、耐腐蚀、结构简单和允许干运转等优点。

图11 直流小型隔膜电泵Fig.11 DC small diaphragm pump

2.2 自走式喷药装备用泵

自走式喷药装备用泵(图12)要求作业效率高、工作压力高,一般采用专用动力匹配驱动。通常采用多缸柱塞泵,以汽油机或拖拉机为动力,通过带传动,流量0~50 L/min,工作压力≤5 MPa。泵体以不锈钢、黄铜或工程塑料为主,卧式结构。具有流量均匀、压力脉动小、振动小和装拆方便等优点。

图12 多缸柱塞植保泵Fig.12 Multi-cylinder plunger plant protection pump

2.3 植保用泵研究方向

背负式喷雾器及无人飞机用泵研究方向是进一步提高材料耐磨性、产品可靠性和流量稳定性;自走式喷药机用泵研究方向是通过三维受力分析,进一步提高柱塞耐磨性和密封性。

3 水肥一体化施肥用泵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具有肥效快、养分利用率高等优点,施肥方式可分为按总量施肥和按比例施肥。按总量施肥装置包括压差式施肥罐、重力自压式施肥装置;按比例施肥装置包括文丘里施肥器、注肥泵、全自动施肥机。其中,全自动施肥机配套施肥泵种类繁多,包括离心泵、潜水泵、隔膜泵、柱塞施肥泵、螺杆泵和比例施肥泵等。根据灌溉方式,水肥一体化作业分为两大类:一是微灌系统多采用施肥机或离心泵;二是喷灌系统多采用柱塞式施肥泵和隔膜泵[3]。

目前,水肥一体化用泵尚无相关标准,主要是参考现行水泵标准体系。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北京、天津、浙江和云南等地。水肥一体化用泵主要有3种应用模式:泵前吸肥、比例施肥和定量供肥。

3.1 泵前吸肥

灌溉水泵工作时,在吸入口产生负压,将水溶肥母液吸入叶轮内进行充分混合,通过管道输送至作物指定部位,但准确性稍差。常使用离心泵、井用潜水电泵和小型潜水电泵。

3.2 比例施肥

利用主管路或旁通管路水力驱动,将水溶肥母液按一定比例吸入进行充分混合,通过管道输送至作物指定部位,准确性较高。常使用喷射泵、比例施肥泵。

3.3 定量供肥

根据泵工作原理不同,定量供肥分为有差定量供肥和无差定量供肥。

(1)有差定量供肥。按照系统流量和压力条件,经过水力计算,选择离心泵将水溶肥母液按设定流量泵入管道,输送至作物指定部位。受系统压力变化,输入母液流量较预期有一定波动。常使用离心泵、井用潜水电泵和小型潜水电泵。

(2)无差定量供肥。按照系统流量和压力条件,经过水力计算,采用容积泵将水溶肥母液按设定流量泵入管道,输送至作物指定部位,泵入肥量不受系统压力变化影响。常使用隔膜泵、柱塞泵和螺杆泵。

3.4 水肥一体化施肥用泵研究方向

水肥一体化施肥用泵将向系列化、效率和可靠性提升、防腐材料的造型等方面发展。

4 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用泵和工业用泵之间不再存在明晰的界限。围绕泵领域存在的可靠性差、寿命短、效率低、产品规格少和集成控制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主要开展以下研究。

(1)提高产品可靠性。目前,通过CFD对水泵进行水动力学分析成为主要技术手段,通过商用泵水力设计软件CFturbo和反问题设计思路开发的设计软件TURBOdesign辅助设计,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探索轴用铬等材料的应用;引用自动化高精设备,提升加工制造工艺水平[4-6]。

(2)提高产品寿命。部分农业灌溉用水含砂量大,尤其是引黄灌溉区域和地下浅水层。马天兵等[7]研究表明,黄河流域某泵站通过叶轮涂层处理,寿命提高了3~4倍,但相关研究仍然不够深入。另外,研究集成式泵前过滤装置,也是提高泵使用寿命有效途径之一。

(3)提高效率。汪雨露等[8]提出合理匹配叶轮出口和导叶进口处流场,能够拓宽高效区范围;采用消失模、叶片涂层(如涂陶瓷)等新工艺,提高泵效率;通过引入磁流体铸铝工艺,降低定子和转子的铸铝缺陷,提升电机效率;集成高效泵和电机产品,提高泵机组效率。

(4)拓展产品规格。面向植保和施肥需求,研究小流量高扬程产品;面向土地流转和规模化农业,研究大流量低扬程产品,如以大功率拖拉机为动力,开发配套的大流量自吸泵。

(5)集成智能控制系统。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传统水泵正向智能水泵发展,通过集成智能终端,实现水泵运行智慧监控。

(6)向轻型化发展。大力研发高速泵,高速泵可使泵整体质量减小1/3左右,同时提高作业的灵活性。

(7)向社会化生产发展。产品自制件由个体生产向社会化协作生产转变,自制率由70%降至30%,生产成本降低的同时,产品质量也得以提升。

5 结束语

农业用泵是促进作物健康生长的重要装备支撑,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农业用泵主要应用于灌溉、植保和施肥领域,产品品种多样化。灌溉泵包括自吸泵、长轴深井泵、井用潜水电泵、轴流泵、混流泵、斜流泵、湿式全贯流潜水电泵、斜拉式双速潜水电泵、一体化泵站、小型潜水泵和水轮泵等,并有相关产品标准;植保泵包括直流小型隔膜电泵、多缸柱塞泵,并有相关产品标准;水肥一体化施肥泵包括离心泵、潜水泵、隔膜泵、柱塞施肥泵、螺杆泵和比例施肥泵等,目前尚无相关标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用泵将向提高产品可靠性和产品寿命及效率、拓展产品规格、集成智能控制系统、轻型化和社会化生产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泵站植保潜水
农田灌溉系统中泵站运行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水利工程中小型泵站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水利泵站施工质量管控策略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植保机
不论何处,芭蕾跳起来
快乐潜水
潜水去
鲸鱼会得潜水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