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素及质量控制对策

2021-09-02王光玉

运输经理世界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路基施工人员

文/王光玉

1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公路施工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由于国内公路施工技术还不够成熟,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公路建设质量,相关部门要注重规范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进行优化与利用。另外,由于我国地形及地质面貌方面具有典型特征,因此我国的施工技术与其他国家施工技术存在较大差异;同时,我国公路项目在建设中还极易受到天气、气候、地形等方面的影响;公路施工涉及不同的省市、地形等,施工单位的地点具有流动性,对施工单位各方的协作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只有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施工方法选择,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

2 公路工程中施工技术要素探讨

2.1 施工人员管理

施工人员与工程管理人员作为工程项目中最重要,且能够直接接触到工程建设的成员,与工程完成的质量、工程建设的进度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公路项目的建设过程当中一般会涉及工程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技术顾问与工程现场的监督管理人员等各个环节的负责人员,这些工程相关人员所具有的技术能力、工程基础认知与专业水平等也都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直接影响。目前国内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优秀管理人才,公路建设项目方面也不例外[2]。国家在人才教育方面不断投入大量资金,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普及,为交通道路建设提供了大量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根据相关调查不难发现我国公路工程的施工单位由施工人员与施工管理人员组成,其中农民工在施工人员中占比很大。但因农民工所拥有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相对较低,因此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无法解决一些深层技术难题。同时,部分建筑企业并不重视对于员工专业技能的培训,导致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能力可能不足以完成企业所分配的工作,相关部门下发的关于企业项目的管理措施在公司内部也难以推行。因此,当下公路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不但会影响到市场的秩序,还会对工程落成后的质量造成影响。若想有效提升公路建设的效率与质量,首要任务就是培养足够优秀的团队,保障我国公路的全面建设。

2.2 填土施工技术要素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关于填土的一系列工序应重点关注;在一些地形特殊的地区开挖所得到的一些淤泥、冻土等没有达到使用标准的土质,应将其换为采购的标准土,以此确保公路路基的质量。另外,还要依据实际的地形利用有效的排水措施,更好地维护路基的性能,为公路可能出现的滑坡、坍塌以及下沉等情况提供预防措施,具体措施例如:在公路旁选取合适的位置开挖边沟或出水口,及时将积水排出,边沟没有开挖标准,一些容易产生积水的路段要注意,可以根据后续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整,加深外侧的边沟深度,使积水能够通过公路边沟的设计顺利排出,流出路基[3]。

2.3 填筑路基施工要素

路基的填筑标准要求其填筑的每一层的松铺密度和横坡度都能够在一个标准数值范畴内。路基填筑大多选用优质砾类土、砂砾土等粗粒土,而地基开始填筑的位置大多以地下水位与路基的落差在50cm 以上为准才能进行。在填筑完成进行压实的过程中,路基已经处于一种连续施工状态,此时的路基要尽量避免阳光直射与降雨的侵袭。

若施工途中水分监督显示路基的含水量超过了标准值,则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天气、地形等因素,选取风干、晾晒等适宜当地的手段牢牢把控土层的含水量,并将其控制在一个基准线上下。另外,有效的压实办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压路机,以保障路基的施工质量。

2.4 路面施工中的技术要素

路面施工大多选择沥青或水泥混凝土,但因其性能与功效各不相同,所以分别适宜不同的地形。沥青的材料降噪功能好、路面施工周期较短,能够很快投入使用;而水泥混凝土的路面足够牢固,也不易与其他物质产生反应,其性能足够稳定,耐用性也较强。施工单位要依据当地地形、行车量等综合评估,选择适宜的材料进行公路修建[4]。

3 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对于施工质量的管控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措施,以便于有效提高施工质量,进一步保障公路工程的科学合理。

3.1 提高施工流程性控制水平

公路工程建设要求施工团队对相关流程的把控更加严格。通过对工程的监督管理,并针对公路施工过程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严格管理,从而使公路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联系得更加紧密、更加流畅,提高工程质量。同时,工程施工中实行严格的管控制度,根据工程进行状况完善相关条例,也有利于从侧面提高工程流程的完整性。这种以制度保障施工的办法能够有效规范施工流程的标准与水平,对于强化施工管理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3.2 做好工程实施阶段的质量监督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督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施工过程的监管能够更加及时地发现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质量处于可控范围内。施工监督作为施工单位掌控监管的第三方力量,需要具有专业的知识与能力,能够根据工程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性意见。当前,我国施工单位对于施工管理的部分还不够重视,因此要做好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还需要相关部门给予制度规范;企业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强化施工监管力度,进而提升整个工程的质量水平。

3.3 建立健全的工程制度准则

公路工程建设是否具有足够健全的工程制度以规范施工单位行为对于工程质量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制度管理中,我们需要特别重视的是工程质量制度建设是否被有效规范执行、制度建设是否可能存在一些漏洞或不足。施工管理队伍在企业工程管理制度的具体建立上也有可能会借鉴成熟企业施工管理队伍过程中的某些制度内容,并结合自身工程施工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在一些大型突发性交通事故上,采取有效措施紧急应对,将规章制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予以补齐。另外,健全的公路工程质量制度管理还需要不断搭配严格的质量管理手段,在现行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执行程序中以公路工程管理制度要求为主要标准,加强制度管理,提高公路相关管理人员对于公路工程管理制度的正确认识与高度重视,进而达到不断提高公路工程质量的主要目的。最后,在建设工程管理制度建设内容中,我们还需要特别重视工程权责比例分配制度与绩效激励管理制度的综合引入,合理分配施工单位各个部门的权责,落实责任到人的制度。以过程权责统一分配制度方式进行的施工制度过程管理,更加有利于确保施工各过程环节制度内容的清晰,促进不同过程环节管理工作制度有效性的不断提高;另外,施工过程的相关管理人员对于施工个人以及岗位职责意识也能够得到较好的提高,同时还有利于调查追究施工过程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处理,从而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激励管理制度的有效贯彻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工作主动积极性,在工程激励管理制度下还能提高施工人员个人建筑工作管理能力、工程专业技术水平与建筑施工服务质量,有利于建筑施工管理过程的有效管理。

3.4 加强相关人员专业素质与岗位意识

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监理建设的专业操作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施工监管操作人员都应该具备较高的相关专业技术素质。由于公路施工对于技术质量上的要求相对较高,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出行安全,因此公路施工人员需要具备相对较高的专业素质,只有经过正规专业化技术学习或专业培训且已经取得专业合格技术证书的行业专职人员,才能进行公路施工建设操作。但是,当前建筑施工从业队伍中还普遍存在一些相关工作人员技术专业性低、工作实践经验与实际工作综合能力相对不强的情况,需要定期进行统一的岗前技术培训与施工专业技能考核,以此不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施工专业技能,增强岗位责任感的意识,进而有效提高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施工管理质量,促进建设施工质量管理与建设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有效性的不断增强。

4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于公共交通的要求越发严格,在公路工程当中投入的资金也不断攀升,公路的建设质量与使用年限等都在随着我国施工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因此,我国相关单位要注重行业规则标准的完善,公司企业要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社会也要给予监督与关注,以此不断推动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路基施工人员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地铁运营期轨行区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研究
路基换填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实践
施工企业项目招标管理浅析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