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防治

2021-08-31公培涛山东省临沂市种畜场276001

兽医导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营养物质泌乳碳水化合物

公培涛/山东省临沂市种畜场 276001

奶牛酮病,又称奶牛醋酮血症、酮尿病和酮血症,是奶牛泌乳早期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正常的代谢发生障碍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营养不良,泌乳量下降,乳汁、血液和尿液中有特殊气味为主要特征,还会继发受孕率低下等情况。本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生,冬春季节圈养的奶牛发病率较高,而放牧奶牛很少发生;营养良好、缺乏运动的高产奶牛发病率较高,泌乳期奶牛临床酮病的发病率可5%左右,亚临床酮病的发病率高达34%,绝大部分病例发生在泌乳前的两个月。患病奶牛还会继发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养殖场只能对发病牛进行淘汰处理,严重损害了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重视奶牛酮病。

1 原因分析

1.1 饲养管理不当喂养奶牛的饲料大多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这两种营养物质分别来源于细料和粗料,若养殖户在日常投喂时掌握不好粗、细料的搭配比例和投喂量,会导致奶牛蛋白质摄入过多,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足,导致奶牛出现血糖浓度降低、脂肪堆积过多,诱发奶牛酮病。长期饲喂青贮类饲料也会诱发奶牛酮病,因为这类饲料含有丰富的丁酸,导致奶牛产生大量酮。若给奶牛饲喂质量差或霉变的饲料,或突然更换饲料会打乱奶牛的消化功能,造成体内酮体堆积,代谢紊乱,最终引发奶牛酮病。

1.2 营养失衡饲料营养结构不合理,钴、钙、磷比例失调,也会诱发奶牛酮病的发生。因为饲料中缺乏此类微量元素会打乱三羧酸循环,丙酮酸不能正常代谢,引发酮病。妊娠后期的母牛,若饲粮中缺乏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类营养物质,会造成机体能量的摄入和消耗不平衡,诱发奶牛酮病。泌乳高峰期的母牛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摄入的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不足,导致机体血糖浓度下降,从而诱发奶牛酮病。

1.3 奶牛过于肥胖养殖场大部分奶牛主要是圈养方式饲养,缺乏运动,造成机体内脂肪大量堆积,打乱了内分泌功和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导致脂肪代谢失调从而引发奶牛酮病。部分养殖场没有严格管理制度,将泌乳期和干乳期的奶牛养在一起,饲喂营养丰盛的饲料,导致干乳期的奶牛摄入过多营养物质造成肥胖,导致酮病的发生。

1.4 其他疾病因素奶牛酮病还可由其他疾病继发而来,如创伤性网胃炎、子宫内膜炎、乳腺炎、瘤胃积食或其他产后疾病。此外,饲料中毒会使奶牛消化系统代谢机能减退,血酮的含量升高,继而诱发奶牛酮病。

2 临床症状

临床奶牛酮病可分为消化型和神经型两种症状,有时两者会同时存在。

2.1 消化型此种类型最为常见,发病率高,但病死率低,发病奶牛初期主要变现为消化功能减退,食欲减弱,只采食少量干草,拒绝食用精饲料和青贮饲料,继而食欲废绝,反刍活动减弱。泌乳量下降,乳汁品质不佳,有异味,甚至会出现泡沫样,严重时可下降35%以上。病牛精神沉郁,体重日渐消瘦,被毛粗乱无光泽,皮肤缺乏弹性,松弛。有时会出现异嗜癖,舔食圈舍地板、墙面或污水。排便次数及排便量减少,粪便干燥,排尿量也减少,病牛的汗液、尿液中有特殊的丙酮味。

2.2 神经型此种类型较为少见,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比较低。奶牛突然发病,盲目行走或转圈,走路摇摆不定,严重时四肢叉开或交叉站立。部分病牛异常兴奋,横冲直撞,举尾乱跑,甚至啃咬自己的皮肤,类似疯牛。有的病牛食欲废绝,不愿进食,空口咀嚼,磨牙流涎,反刍停止。有的病牛精神沉郁,四肢无力,趴伏于地,嗜睡,甚至昏迷。

2.3 亚临床症状泌乳量高的奶牛容易发生本病。基本上不表现临床症状,但泌乳量会降低,一般降低1%~9%左右;繁殖能力下降,不易受孕,甚至会继发子宫内膜炎。

3 奶牛酮病的治疗措施

奶牛酮病的治疗原则为补糖抗酮,提高血糖浓度。主要的治疗措施有下列3 种。

3.1 替代疗法

3.1.1 补充葡萄糖可给病牛静脉注射浓度为50%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l,这个方法是补充葡萄糖最快的,但葡萄糖容易随尿液流走,因此2h 后需要再补充1 次,一天2 次,连续注射数天即可达到治疗效果。也可以1 次性给病牛静脉注射2000ml 的 50%的葡萄糖注射液,但不太容易实施。

3.1.2 补充生糖先质养殖场或养殖户可以将丙酸钠、丙二醇或甘油加等量(125g~250g)水混匀,病牛口服,一天2 次。此类药物既可以作为生糖先质,又能有效避免瘤胃发酵。

3.2 激素疗法

3.2.1 注射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降血糖激素,它可以调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促进蛋白质、脂肪和糖原的合成,阻止脂肪酸代谢。通常通过注射方式来治疗奶牛酮病,方法为:皮下注射200~300IU,肌内注100~200IU。

3.2.2 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有一定的关系,它可以刺激糖异生,提高机体的血糖水平。治疗奶牛酮病的具体方法为:静脉或肌肉注射0.5g 氢化可的松,肌肉注射10~20 mg 地塞米松,每天一次,间隔4~6d 再注射一次。

3.3 其他疗法首次可以使用水合氯醛30g 加水灌服病牛,之后用7g,每天2 次,连用数天。维生素B12和钴制剂对奶牛酮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 预防措施

加强妊娠奶牛和泌乳奶牛的饲养管理,保证摄入合理且足量的营养物质;定期对奶牛进行酮病检测,若发现乳汁、汗液、尿液中酮体的含量异常,要及时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治疗措施;投喂青贮饲料前,应检测饲料中丁酸的含量;奶牛产子前可以饲喂适量玉米粉或大麦片,以保证摄入的糖足量;合理配比精饲料和粗饲料、适当添加微量元素均能有效预防奶牛酮病。

5 结语

综上所述,引起奶牛酮病的原因很多,但也可防可控。因此,掌握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对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营养物质泌乳碳水化合物
荷斯坦牛乳中尿素氮和泌乳持续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西兽医防治母猪泌乳障碍的探讨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水是刚断奶仔猪最重要的营养物质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鉴别母猪泌乳量的几个小妙招
说说碳水化合物
减肥不能吃碳水化合物?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有益于长期减肥
试分析高中生物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