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足部中药熏蒸治疗产后足跟痛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

2021-08-31徐晓茜沈红邓梦烨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熏蒸产后常规

徐晓茜 沈红 邓梦烨

产后足跟痛于产妇中表现出较高发病率,因为足跟疼痛会导致产妇呈现出步履艰难现象,其对产妇生活以及工作会造成严重影响。通常在产后1个月表现出足跟痛症状,在劳累后疾病症状严重程度有所增加。对于产后足跟痛患者而言,疾病出现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对此临床确定有效方法针对产后足跟痛患者展开对应治疗意义显著[1-2]。常规温水足浴方法运用,难以获得理想效果,无法将产妇足跟痛症状进行有效缓解;在此种情形下足部中药熏蒸方法运用表现出显著价值。本次研究将笔者所在医院2020年1-11月收治的80例产后住院期间出现足跟痛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分别探析采用足部中药熏蒸方法及温水足浴方法完成足跟痛治疗可行性,以实现产后足跟痛患者有效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2020年1-11月收治的80例产后住院期间出现足跟痛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1)纳入标准:①产后足跟痛疾病获得有效确诊;②患者于产褥期呈现出肢体关节麻木重着或者酸楚疼痛现象,更为严重表现出屈伸不利情况。(2)排除标准:①呈现出足部溃疡现象;②呈现出皮肤过敏现象。治疗组(40例):年龄20~45岁,平均(33.22±2.25)岁;常规组(40例):年龄21~44岁,平均(33.23±2.26)岁。两组产后足跟痛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会同意批准签字。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温水足浴方法完成足跟痛治疗,时间为30 min/次,频率为1次/d,治疗时间为睡前。治疗组:采用足部中药熏蒸方法完成足跟痛治疗,用药处方:当归、桃仁、丹参、红花、桂枝、醋乳香、炒陈皮、川芎、透骨草、鸡血藤、海桐皮、延胡索、白芷、醋没药、姜活各10 g,益母草15 g;上述处方水煎后于中药熏蒸仪中放入,对患者小腿以及双足进行熏蒸,时间为30 min/次,频率为1次/d,治疗时间为睡前。对于两组均实施为期2周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产后足跟痛患者的产后足跟痛治疗总有效率、足功能评分及不同时间段NRS(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评分。

1.4 疗效判断标准

依据NRS评分结果展开两组产后足跟痛患者疗效评定。痊愈:完成3 d治疗后对患者实施NRS评分,结果为0分,并且足部可做到自如活动,未表现出刺痛感现象;显效:完成3 d治疗后对患者实施NRS评分,结果为1~2分,并且足部可做到自如活动,表现出刺痛感轻微,完成5 d治疗后对患者实施NRS评分,结果为0分,足部可做到自如活动,未表现出刺痛感现象;有效:完成5 d治疗后对患者实施NRS评分,结果为2~3分,足部活动期间表现出刺痛感获得缓解;无效:完成5 d治疗后对患者实施NRS评分,结果为4~6分,足部活动期间表现出刺痛感未获得缓解[3]。

对于两组产后足跟痛患者足功能展开maryland评分,越高分值,对应产后足跟痛患者足功能恢复效果越优[4]。

对于两组产后足跟痛患者疼痛程度展开NRS(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评分,分值为0~10分,越高分值,对应产后足跟痛患者越严重足跟痛程度[5]。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2.0展开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后足跟痛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治疗组产后足跟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常规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后足跟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例(%)

2.2 足功能评分对比

治疗前,治疗组产后足跟痛患者足功能评分同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产后足跟痛患者足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后足跟痛患者足功能评分对比 [分,(±s)]

表2 两组产后足跟痛患者足功能评分对比 [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n=40) 68.73±3.86 96.29±2.25常规组(n=40) 68.65±4.18 89.83±2.55 t值 0.088 12.014 P值 0.929 <0.001

2.3 不同时间段NRS评分对比

治疗前,治疗组产后足跟痛患者NRS评分同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后足跟痛患者治疗后1、2、3、4周NR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后足跟痛患者不同时间段NRS评分临床对比 [分,(±s)]

表3 两组产后足跟痛患者不同时间段NRS评分临床对比 [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1周 治疗后2周 治疗后3周 治疗后4周治疗组(n=40) 7.55±0.39 2.75±0.47 0.87±0.28 0.55±0.12 0.49±0.05常规组(n=40) 7.53±0.49 4.61±0.73 2.49±0.85 1.69±0.55 1.42±0.43 t值 0.201 13.549 11.448 12.807 13.587 P值 0.840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中医分析,筋伤及骨痹为足跟痛疾病归属范畴,其病因病机体现为风寒湿痹、肾精不足及气滞血瘀方面,此种疾病出现气血亏虚以及肾精不足表现出显著相关性,对此确定有效方法针对产后足跟痛患者展开对应治疗意义显著[6-10]。中药熏蒸方法有效运用,能够获得显著消炎及镇痛效果,可将患者软组织深部微循环显著改善,对于炎症吸收进行显著促进,最终获得确切产后足跟痛疾病治疗效果[11-12]。

本次研究发现,治疗组产后足跟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常规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产后足跟痛患者足功能评分(68.73±3.86)分,同常规组的(68.65±4.18)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产后足跟痛患者足功能评分(96.29±2.25)分,高于常规组的(89.83±2.55)分(P<0.05);同唐晓峰[13]在研究中表现出一致研究结论,其研究观察组产后足跟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前,观察组产后足跟痛患者足功能评分(68.72±3.85)分,同对照组的(68.64±4.1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后足跟痛患者足功能评分(96.28±2.24)分,高于对照组的(89.82±2.53)分(P<0.05),充分说明足部中药熏蒸方法有效运用,可确保镇痛效果及消炎效果获得充分发挥,可将足跟痛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将患者足功能及足跟疼痛程度显著改善,最终获得上述理想结果,充分证明足部中药熏蒸方法运用于产后足跟痛疾病治疗中可行性。

综上所述,足部中药熏蒸方法有效运用,可使产后足跟痛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增强,并且将其足功能有效改善,将足跟痛程度显著缓解,最终实现产后足跟痛患者有效预后。

猜你喜欢

熏蒸产后常规
关于粮食熏蒸安全距离问题
常规之外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熏艾草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