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联合易罐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复发、疼痛情况及行走功能的影响

2021-08-31潘鸿锥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21期
关键词:直腿电针腰椎间盘

潘鸿锥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病变,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作息改变及我国人口老龄化,腰椎间盘突出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成为困扰着人们日常生活的问题[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大多表现为腰腿部疼痛、乏力,其中以坐骨神经痛最常见,这种长期疼痛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容易使患者出现焦虑或抑郁情绪,甚至使患者无法正常行走或产生生活厌烦感和孤独感[2-3]。目前,西医上常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等药物治疗该病,其副作用较大,并且停药后病情容易反复;而中医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归属于“筋骨痹痛”等范畴,其病变部位主要为督脉所循行,因此采用中药、电针、温针等手段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4]。其中电针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指标的常用措施,主要通过电刺激患者的穴位和肌肉,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其病情,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5]。易罐作为一种由火罐演变而来的治疗手段,其罐体由硅胶材料制作,可用来提拉肌筋膜,质地较软,可随意塑形,具有较强的吸附力,能够根据身体的活动来改变,通过负压牵拉刺激局部软组织和皮肤,疏通经络,缓解紧张的肌肉筋膜和受压迫的血管神经,从而舒缓疼痛、消除疲劳[6]。温针亦作为治疗该病的常用措施,具有针刺合艾灸的双重作用,有疏通经络和温经散寒等作用。因取穴少且疗效较佳,受得医生与患者的欢迎,但因为治疗过程存在烟味重难闻且容易出现烫伤等情况,具有一定的缺点。本研究选择在本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分析电针联合易罐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复发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及行走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理论基础,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患者90例。纳入标准:符合文献[7]《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并伴有坐骨神经痛;伴有腰痛向下肢、臀部放射等表现,直腿抬高试验结果为阳性,经腰椎MRI及X线片确诊。排除标准: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腰椎骨折、肿瘤、结核、滑脱等疾病;晕针;合并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3.8~67.5岁,平均(42.7±8.9)岁;病程0.5~6.4年,平均(3.1±0.6)年;第4~5腰椎处35例,第5腰椎~第1骶椎处9例,第3~4腰椎处1例。研究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24.2~69.8岁,平均(43.1±9.5)岁;病程0.6~6.5年,平均(3.3±0.7)年;第4~5腰椎处33例,第5腰椎~第1骶椎处11例,第3~4腰椎处1例。两组年龄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法治疗。针刺选穴、取穴与治疗组第一步相同,选用长60 mm,直径0.35 mm毫针,常规消毒,进针得气后加艾柱。研究组,第一步电针治疗,方法如下:选取肾俞(双)、大肠俞(双)、秩边(患)、环跳(患)、环中(患)、臀部阿是穴等单侧两两配对。充分暴露患者穴位,常规消毒,予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华佗牌,规格:Φ0.35×(45~60)mm]针刺入穴位,提插捻转得气后,采用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G6805-2A型,上海华谊医用仪器厂生产),疏密波疏波频率2 Hz,密波频率15 Hz,刺激上述穴位,以见到患者肌肉收缩运动为佳,1次/d,30 min/次。第二步针电治疗后给予易罐治疗,取髂胫束、委中穴、髂腰肌、腰方肌、腰俞穴、命门穴、阳陵泉穴、承山穴等位置进行易罐治疗,内翻易罐,让其中央位置和患者的腰部皮肤接触,然后外翻易罐,确保其边缘能够紧贴皮肤后再松手,待易罐完全吸附在皮肤上后,指导患者做10 min拉筋运动,最后为其拔除易罐,1次/d。两组均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两组随访时间6个月,记录其复发情况。(2)疼痛评分:均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根据文献[8]McGill疼痛量表进行评估,疼痛量表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现时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不痛:0分,轻微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9分,疼痛无法忍受:10分。(3)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包括进食、修饰、穿衣、洗澡等10项内容,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4)对比两组治疗后直腿抬高实验正常时间、行走功能改善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复发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6个月,其中研究组2例复发,复发率为4.44%,对照组9例复发,复发率为2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P=0.014)。

2.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2周后,两组VAS、PRI、PP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VAS评分PRI评分PPI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5) 7.34±1.55 3.41±0.88* 6.54±1.12 3.14±0.40* 2.98±0.41 1.97±0.25*研究组(n=45) 7.30±1.58 2.09±0.46* 6.60±1.10 2.53±0.32* 3.00±0.36 1.48±0.14*t值 0.121 8.917 0.256 7.988 0.256 11.472 P值 0.904 <0.001 0.798 <0.001 0.806 <0.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对照组(n=45) 56.37±7.55 74.57±9.01 10.386 <0.001研究组(n=45) 56.58±7.78 82.46±9.85 13.381 <0.001 t值 0.130 3.965 P值 0.897 <0.001

2.4 两组直腿抬高实验正常时间、行走功能改善时间对比

研究组直腿抬高实验正常时间、行走功能改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直腿抬高实验正常时间、行走功能改善时间对比[d,(±s)]

表3 两组直腿抬高实验正常时间、行走功能改善时间对比[d,(±s)]

组别 直腿抬高实验正常时间 行走功能改善时间对照组(n=45) 25.48±4.95 20.43±4.05研究组(n=45) 18.21±4.17 16.80±3.64 t值 7.535 4.472 P值 <0.001 <0.001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中主要的症状之一是坐骨神经痛,长期疼痛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容易使患者出现焦虑或抑郁情绪,甚至使患者无法正常行走或产生生活厌烦感和孤独感。在中医上认为寒、风、热、湿邪流注经络,湿邪黏聚不化,寒邪凝滞收引,寒湿侵袭致腰腿经脉不通,不通痛。又由于外邪侵袭,机体正气不足,行于经络,气血痹阻,腰部受累导致痹痛。或者由于患者用力过度,导致局部筋脉挛痛,致使经脉不通,不通则痛[9]。

针刺疗法作为常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治疗手段,刺激相关穴位可以达到舒筋活血、通经活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微循环的效果,从而明显地缓解疼痛[10]。随着电针治疗技术迅速发展,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治疗中开始普遍运用,电针密波可以消炎镇痛,提高疗效,其特点主要包括:电针可以激发各个经脉间的经气感应,起到沟通经脉的经气的作用;和其他针刺治疗手段相比,电针治疗选择的穴位少而精,方便临床的疗效观察及总结;采用电针治疗刺激面大,利于针刺通经接气,提高了针刺强度,针感强烈;此外,电针治疗的取穴少,其对应的进针的次数少,患者进针的痛苦相应减少[11-12]。易罐疗法是钟士元教授在应用肌筋膜牵拉疗法的原理上使用,治疗原理与传统拔罐疗法机理相似,故推断易罐运动疗法对局部组织的反复刺激,可提高痛阈,增强患者对疼痛症状的耐受[13]。本研究发现,随访6个月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两组VAS、PRI、PPI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更低,而研究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直腿抬高实验正常时间、行走功能改善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是易罐吸附在身体躯干和髋、膝、肩﹑肘等关节附近并能牵动皮肤及其下方的肌筋膜起到松弛肌筋膜、解痉止痛、降低末梢神经张力的作用;此外,电刺激加易罐可发挥肌肉泵的作用,让肌肉节律性收缩舒张,改善微循环、减少炎症因子聚集,最终达到止痛的效果[14-15]。

综上所述,电针联合易罐疗法可显著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的疼痛情况,降低其复发率,改善生活自理能力,且安全性高,易于操作,在临床上可广泛使用。

猜你喜欢

直腿电针腰椎间盘
不同电针参数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加强膝盖锻炼 提高耐寒能力
为什么医生让“直腿抬高”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加强膝盖锻炼,提高耐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