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研究

2021-08-31曹倩宋淑莉郭娟云宝鸡市中心医院胸外科肿瘤内科陕西宝鸡7008

贵州医药 2021年8期
关键词:控制组胸腔外科

曹倩 宋淑莉△ 郭娟云(宝鸡市中心医院,(.胸外科;(.肿瘤内科,陕西 宝鸡 7008)

在恶性肿瘤中,肺癌较为常见,且其发病率近几年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在治疗该病症的过程中,目前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外科手术,而如何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则成了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1]。对于肺癌患者而言,采用手术治疗时,其机体会受到较大的创伤,其术后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从而对其术后恢复造成影响,所以需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加以干预[2]。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应用,主要依据循证医学,将各项护理措施在多学科协作下进行优化,以达到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目的[3]。本研究分析了肺癌手术患者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对术后患者的康复影响,现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0月于我院就诊的肺癌手术患者80例,根据其就诊单双号分组,单号为控制组,双号为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5~75岁,平均(57.5±8.3)岁。控制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6~74岁,平均(58.3±7.8)岁。入选及排除条件[4]:均符合肺癌诊断标准;患者均行单叶肺叶切除术;均知晓本次试验,且自愿参与。排除合并其他肿瘤、慢性基础疾病者;多叶肺叶切除者;严重脏器功能异常者;合并糖尿病者;姑息手术者;精神疾病者。本试验符合伦理学要求。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

1.2方法 控制组应用常规护理:术前晚通便灌肠,12 h禁食6 h禁饮;术中行常规全麻,采用常规手术切口,术中不严格限制补液量,不做加温处理;术后第2天开始进食,胸腔引流液<50 mL/24 h,拔除胸腔引流管。试验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术前对患者心理状态、疾病认知程度予以了解,与患者和家属积极交流沟通,做好心理疏导,提供针对性解答,介绍成功案例,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告知患者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相关知识,让其了解各步骤所需时间和具体方法;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有效咳嗽;木前6 h禁食4 h禁饮;术中采用全麻;术中尽量避免胸壁肌肉,行外侧小切口,采用4-0可吸收线对切口行皮内缝合,注意观察切口情况;将切口上下缘肋间在关胸前进行游离,之后冷冻肋间神经,以缓解术后切口疼痛,注意选择液态CO2为气源,持续90 s,探头温度-70℃~50℃;术后采用静脉镇痛泵+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术后镇痛;术后当日床上活动,术后第1天床旁活动,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术后第3天拔出胸腔引流管,增加活动次数,胸腔引流管3~4 d拔除;术后6 h进半流食。

1.3观察指标 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5](NRS)评估两组术后6、12、24、48 h的疼痛程度;恢复情况包括术后导尿管留置、首次排气、下床活动、住院、胸腔引流置管等时间;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胸腔积液、肺不张、肺炎;满意度通过发放自制问卷调查,分为不满意、满意、一般等。

2 结 果

2.1两组NRS评分比较 试验组术后6、12、24、48 h的NRS评分均明显优于控制组(t=3.5121、3.7451、4.3124、3.2141,P<0.05)。

表1 两组NRS评分变化比较分]

2.2两组恢复情况比较 试验组术后导尿管留置、首次排气、下床活动、住院、胸腔引流置管均明显优于控制组(P<0.05)。

表2 两组恢复情况比较分]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胸腔积液1例、肺不张1例、肺炎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控制组切口感染3例、胸腔积液2例、肺不张3例、肺炎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7.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控制组(χ2=4.021,P<0.05)。

2.4两组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不满意2例、一般10例、满意28例,满意度为95.0%;控制组不满意8例、一般12例、满意20例,满意度为80.0%。试验组满意度明显优于控制组(χ2=5.1241,P<0.05)。

3 讨 论

作为一种新型的外科护理模式,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主要以循证医学为基础,通过优化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促使在多个临床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腹部外科手术,其优势在于缩短恢复时间,加快恢复进程[6]。针对肺癌手术患者,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进行干预,其与肺癌常规围术期护理措施相比,主要优势在于可帮助患者及早下床活动,可将引流管、导尿管等早期拔除,同时还能帮助患者减少相关并发症,减轻应激反应,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在实施此种护理措施的过程中,关键在于优化术前饮食,且术中使用小切口,严格控制输液量,则可减轻应激反应和呼吸机损伤,同时还可减少心脏负荷,以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术中加温处理各种输注的液体,并对患者做好保温护理,对于促进患者机体康复具有积极作用[7]。本文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6、12、24、48 h的NRS评分、导尿管留置、首次排气、下床活动、住院、胸腔引流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均明显优于控制组(P<0.05),表明肺癌手术患者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与黄春英[8]的文献基本接近。

综上所述,肺癌手术患者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患者疼痛,减少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其术后康复,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控制组胸腔外科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食管癌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机探讨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探讨心理干预应用外科急腹症治疗的效果
胸腔积液中CRKL的诊断价值
给商品起名字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七年级外来务工子女负性情绪调查与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