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血清脑丸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1-08-31郭珍陈娟王辉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四科陕西咸阳72000铜川市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陕西铜川727000西安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陕西西安7002

贵州医药 2021年8期
关键词:内皮素一氧化氮血流

郭珍 陈娟 王辉(.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四科,陕西 咸阳 72000;2.铜川市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陕西 铜川 727000;.西安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陕西 西安 7002)

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病因较多,主要包括血压改变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异常、血液流变学异常引起的微循环障碍、颈部和颅内血管痉挛或动脉狭窄,颈部软组织病变和颈椎病等(如肌筋膜炎)导致的慢性低灌注状态,在部分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也比较常见[1]。有研究[2]发现,慢性脑供血不足与阿尔茨海默病、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和血管性痴呆等疾病紧密相关。因而,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控制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进展。中医药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具有多靶点作用和整体论治的特点。养血清脑丸主治活血通络及养血清肝,主要用于血虚肝亢所致的眩晕眼花、头痛、失眠多梦和心烦易怒[3]。我院采取养血清脑丸辅助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42~83岁,平均(60.14±5.79)岁;病程0.4~12年,平均(3.19±0.74)年。对照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42~83岁,平均(59.37±6.14)岁;病程0.4~12年,平均(3.22±0.67)年。纳入标准: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患者的脑动脉的血流速度减慢、脑动脉硬化,而且伴有头痛、头沉或头晕等症状,磁共振和脑 CT检查没有发现明显的器质性血管病变;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伴有难以控制或急性的疾病患者;伴有其他的脑部器质性疾病患者;低血压患者;对倍他司汀和养血清脑丸过敏者;精神障碍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静脉滴注20 mg的盐酸倍他司汀,1次/d;观察组:联合口服养血清脑丸,3次/d,0.8 g/次。两组均治疗90 d。

1.3观察指标 疗效标准[4]:基本控制: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生活可以自理,症状消失,能正常进行社会活动;显效: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反应尚可,主要症状基本消失,生活可以自理;有效: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生活基本自理,症状减轻,但是智力部分障碍,反应迟钝;无效: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症状无改变。内皮细胞功能:治疗前后,抽取上肢静脉血3 mL,采取放射免疫检测血清内皮素水平,采取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水平,试剂盒均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公司。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后,常规检测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和血浆黏度。认识功能:治疗前后,采取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

2 结 果

2.1临床疗效 对照组基本控制10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6.92%;观察组基本控制11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87%。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血清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情况 治疗前,对照组血清内皮素(142.75±14.93)μmol/L、一氧化氮(34.67±5.29)ng/L,观察组血清内皮素(141.67±15.67)μmol/L、一氧化氮(35.14±4.93)ng/L;治疗后,对照组血清内皮素(90.43±11.27)μmol/L、一氧化氮(50.47±10.48)ng/L,观察组血清内皮素(78.15±10.26)μmol/L、一氧化氮(64.73±12.25)ng/L。治疗后,两组的血清内皮素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2.3血液流变学 治疗后,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和血浆黏度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比较

2.4Mo CA评分 对照组治疗前Mo CA评分(13.72±1.54)分,治疗后(16.38±2.24)分;观察组治疗前Mo CA评分(13.69±1.48)分,治疗后(19.14±2.97)分。治疗后,两组的Mo CA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

3 讨 论

中医将慢性脑供血不足归属于“眩晕”、“不寐”、“头痛”等范畴,其病机主要为肝阳上亢、血虚瘀滞、脑失所养,治疗应以平肝潜阳、补血化瘀、濡养脑窍为主[5]。养血清脑丸含有川芎、当归、白芍、钩藤、熟地黄、鸡血藤、决明子、夏枯草、珍珠母、细辛、延胡索等多种成分。其中,川芎可以活血行气以及祛风止痛;当归可以补血活血;白芍可以缓中止痛、养血柔肝及敛阴收汗;熟地黄可以益精填髓及补血滋阴;钩藤可以熄风定惊及清热平肝;决明子可以明目及通便润肠;夏枯草可以散结、清肝及利尿;珍珠母可以镇心定惊;细辛、延胡索可以除痹止痛及温经散寒。多种药物合用,能共奏镇心定惊、补血活血、除痹止痛的作用。养血清脑丸能抑制神经细胞出现凋亡,增加神经细胞的活性,使神经元突触的结构维持完整,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脑血流,具有抗自由基损伤的临床效果[6]。

研究[7]发现,多种活性物质均参与了血管的舒张和收缩过程,如缓激肽、一氧化氮、前列环素、血栓素 A和内皮素等,如果血管内皮受损,血栓素 A、内皮素明显增多,导致血管收缩及粥样斑块形成。因而,治疗脑血管供血不足的关键为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和血浆黏度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表明联用养血清脑丸能更好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治疗后,两组的血清内皮素水平明显降低,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血清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养血清脑丸能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其原因为,养血清脑丸能有效调养肝肾、养血清脑,控制血小板的聚集,具有较好的镇静止痛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的改善及血流量的增加,进而改善血流动力学;治疗后,两组的Mo CA评分明显升高,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表明联用养血清脑丸能更好的改善认知功能。其原因可能与养血清脑丸可以有效减轻血管痉挛状态、改善脑血管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加之倍他司汀对脑血管,特别是椎—基底动脉系统能产生比较强的扩张效果,两者联用可以增强其扩血管、促进脑血流、缓解血管痉挛的效果,改善脑部血液的供应情况,进而改善认知功能。

综上所述,养血清脑丸能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认知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内皮素一氧化氮血流
体外反搏对于狭窄动脉内血流动力学环境影响的高精度计算机仿真研究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应用吸入一氧化氮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运动凭什么能让血管变年轻
运动能让血管变年轻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探讨丹参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
高血压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内皮素在内耳损伤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