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苯三酚在宫颈性难产高龄产妇中的应用以及对产程时间、分娩出血量等的影响

2021-08-29何彦彦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24期
关键词:苯三酚高龄产妇难产

何彦彦

临床上将年龄在35 周岁以上的产妇称之为高龄产妇,此年龄阶段的产妇由于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也出现了相应的下降和衰弱趋势,这也导致其机体骨骼中的钙质大量流失,致使耻骨和髂骨骨化现象日渐加重,从而引起产妇骨盆径线缩小,子宫壁宫颈延伸性降低,对分娩过程尤为不利,容易引发宫颈性难产。因此,高龄产妇积极地做好预防和对症用药尤为重要,临床应对本症时,多采取静脉注射地西泮来扩张宫颈,虽然效果不错,但该药属于中枢镇静剂,有抑制胎儿呼吸循环的副作用,因此不建议作为首选用药。而间苯三酚属于一种新型解痉药,可软化和扩张宫颈,促进分娩,且不对母婴的心脏功能和呼吸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安全有效[1]。本研究分析间苯三酚在宫颈性难产高龄产妇中的应用以及对产程时间、分娩出血量等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0 年1~12 月收治的70例宫颈性难产高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产妇年龄、孕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①产妇及家属知情同意,愿意参与研究;②符合《妇产科学》第8 版对宫颈性难产的诊断[2]标准。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②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③药物过敏或药物禁忌证;④术前3 个月服用激素药物。

表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注:两组比较,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产妇地西泮(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2683)治疗,用量用法:告知产妇排空膀胱后,送入待产室待产,取左侧卧位,缓慢静脉推注10 mg 的地西泮,确保推注时间在3 min 以上,推注过程中密切监测胎心音变化。

1.2.2 观察组 给予产妇间苯三酚(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526)治疗,用量用法:缓慢静脉推注80 mg 间苯三酚,时间控制在3 min 以上。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情况(第二产程时间、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 h 出血量、术后3~24 h 出血量)、给药2 h 和4 h 宫颈扩张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DBP、SBP、HR)、性激素指标(E2、P、HCG)、炎性指标(hs-CRP、IGF-1 和VEGF)。采集5 ml空腹静脉血,放置试管中,保持室温静置1 h,放置于5000 r/min 离心机实施10 min 离心,分离血清,放置于-80℃备用。采取美国贝尔公司的BIO-Rod450 全自动酶标仪,以双抗体酶联免疫法检测hs-CRP、IGF-1和VEGF 水平,由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同时采取德国罗氏公司的cobase411 全自动分析仪和配套试剂,采取放射性免疫法,检测E2、P、HCG 指标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分娩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 出血量、术后3~24 h 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用药后的分娩情况比较()

表2 两组产妇用药后的分娩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产妇用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用药前,两组产妇DBP、SBP、H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产妇DBP、SBP、HR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用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表3 两组产妇用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用药后比较,aP<0.05

2.3 两组产妇宫颈开口直径比较 用药后2、4 h,观察组产妇宫颈开口直径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宫颈开口直径比较(,cm)

表4 两组产妇宫颈开口直径比较(,cm)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4 两组产妇用药前后性激素指标比较 用药前,两组产妇E2、P、HCG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产妇E2、P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CG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产妇用药前后性激素指标比较()

表5 两组产妇用药前后性激素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用药后比较,aP<0.05

2.5 两组产妇用药前后炎性指标水平比较 用药前,两组产妇hs-CRP、IGF-1、VEGF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产妇hs-CRP、IGF-1、VEGF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产妇用药前后炎性指标水平比较()

表6 两组产妇用药前后炎性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用药后比较,aP<0.05

3 讨论

宫颈性难产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难产类型之一,经长期临床研究发现,在所有的产妇中,高龄产妇出现宫颈性难产的频率最高,主要原因归咎于如下几点:①随着产妇年龄增大导致子宫细胞逐渐衰老,子宫纤维出现钙化现象,致使子宫弹性和收缩能力下降;②高龄产妇容易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出现过度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尤其是年龄偏大的高龄产妇,更容易因为担忧身体状况而产生分娩压力,从而诱发宫缩乏力,延长分娩进程,引发宫颈性难产[3,4]。宫颈性难产一旦发生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极有可能引起母婴宫内窘迫的病理现象,轻者导致胎儿发生不可逆的脑损伤,重者引发宫内窒息,致使胎儿胎死腹中,对母婴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因此围绕高龄产妇的分娩过程,积极探索对症处理方式极为关键。

临床在应对宫颈性难产时,多采取静脉注射地西泮来协助产妇扩张宫颈,促进生产分娩,而该品属于一种抗焦虑用药,与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苯二氮类(BDZ)受体结合,可促进组织释放γ-氨基丁酸,发挥抑制脑干网状结构、激发交感兴奋系统、镇静和抗焦虑的作用,同时还具备抑制平滑肌痉挛的功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分娩。但该药也属于中枢镇静药物,可产生抑制胎儿呼吸循环的不良反应,因此产科医师通常不首先使用该药物[5-7]。而本组研究中使用间苯三酚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35.85±3.22)min、止血时间(15.56±3.71)min短于对照组的(48.52±3.85)、(26.15±4.18)min,术中出血量(298.27±12.48)ml、术后2 h 出血量(98.14±10.56)ml、术后3~24 h 出血量(12.74±7.59)ml 少于对照组的(381.26±15.65)、(157.84±12.63)、(78.65±9.10)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4 h,观察组产妇宫颈开口直径分别为(4.56±0.27)、(6.56±0.71)cm,大于对照组的(3.15±0.18)、(4.15±0.23)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为:间苯三酚属于一种新型解痉药,可在产妇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发挥靶性作用,解除产妇平滑肌痉挛,调节高张性宫缩乏力,提升子宫收缩节律性和对称性,同时可进行性扩张产妇宫颈,消除宫颈水肿,促进子宫收缩,加速分娩效率,同时不会对产妇的心血管产生负面影响[8-10]。由研究结果来看,对宫颈性高龄产妇采取间苯三酚可有效缩短产程,减少术中和产后出血。用药后,观察组产妇DBP、SBP、HR 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产妇E2、P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CG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产妇hs-CRP、IGF-1、VEGF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本组研究为提高研究结果真实性,分别于用药前后检测了两组产妇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炎性指标和性激素指标,研究结果显示,产妇在分娩中的DBP、SBP 和HR 均有所增高,考虑因为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和压力引起,而在采取间苯三酚用药干预后,上述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出现明显变化,逐渐恢复至常规水平;同时hs-CRP 可诱发组织生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一氧化氮(NO),降低血液内的色氨酸水平,而IGF-1 是多肽生长因子,可促进和调控细胞分裂和分化,VEGF 属于促血管生成因子,可激发血管通透性,属于与机体生理反应和病理反应密切相关的炎性指标,经间苯三酚用药干预后出现明显下降;同时性激素水平也在用药后呈现阶梯式下降趋势,由此可以说明间苯三酚的确可有效增强血流动力,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性激素水平,提高分娩效率[11-13]。

综上所述,对宫颈性高龄产妇采取间苯三酚用药治疗,可有效缩短产程时间,减少分娩出血量,增强宫颈扩张情况,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广大医师采纳。

猜你喜欢

苯三酚高龄产妇难产
高龄产妇分娩中实施全面护理优化对分娩结局的作用研究
母牛难产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先娩后肩法在肩难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间苯三酚在冻融胚胎移植中的应用
高龄产妇能否生二孩,最好查查卵巢功能
探讨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治疗晚期流产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