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林清玄散文中的传统文化意蕴

2021-08-27徐广艳

艺术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林清玄意蕴散文

摘要:温一壶月光下酒,用岁月在莲上写诗。林清玄认为散文是最适合他的,是最自由的。林清玄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意象,将散文的抒情性与佛学和道家的哲理思想紧密结合,融情于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给读者以美的思考和享受。

关键词:林清玄;散文;传统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I20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2-0-02

林清玄生于宝岛台湾,是我国的散文大家。读先生的散文,总觉清新温暖。文字虽平淡,却富有禅意,总能让人在浮躁中倾听到内心真实的声音,不知怎的就打湿眼眶。先生并未过多地在散文中着墨自己的挫折与不幸,只是以不染之心将佛教、道家思想经由种种表意之象娓娓道来,景情合一,抒发出内心的真实情感。

1 佛思禅蕴

佛思禅理对林清玄的散文创作有着很深的影响。历史上,禅宗六祖慧能作“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语,将禅宗的教义展现得淋漓尽致,佛思禅理,般若慧根,于冥思中顿悟出处世之道[1]。幼时,因父亲信仰佛教,林清玄跟随父亲四处参拜,与佛结下不解之缘。学生时代,他时常信步到后山的庙里,独自静坐冥想。而立之年,捧得文学大奖的林清玄,只觉生活了无生趣,于是皈依修行,隐居了两年后才下山。种种经历,使林清玄对“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传统佛家超脱避世的态度不同,林清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赞同以积极的“入世”态度“醒着”生活[2]。在创作过程中,林清玄以一颗菩提之心,融合佛思禅理与生活体悟,对当代人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给予人文关怀与现实出口[3]。在《木鱼馄饨》一文中,在深夜的巷口,林清玄遇到了一位卖馄饨的旧人,当被问及为何用清醒的木鱼声代替扰人的吆喝声,旧人只答,这样可以让醒着的人听到他的声音,也不至于打扰了熟睡者的美梦。小人物的善意与美好令人动容,他们的柔软心是慈悲,也是智慧。在《卖茶老妇》中,在金色夕阳的映衬下,老妇仿佛笼罩了一层光辉,她不说话,只是用心冲好一杯茶,再缓缓地踱回去。她虽只用一只眼看这个世界,但沉稳的脚步和温暖的眼神是如此平静,让人不由得沉浸在静谧美好的氛围中,这是另一种静默而庄重的美。作者在此篇中用了多个“一”字,佛曰: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象征着缘起,预示着缘灭,是菩提还是烦恼,亦在一念之间,由此成生死涅槃、烦恼菩提悉皆不二[4]。

2 道骨仙风

道家主张“上善若水”,意为圣人如水般,面对名利不争不抢,随遇而安。道家把人类视为自然中的一部分,上善若水,柔弱胜刚强[5]。林清玄十分认同老子“上善若水”的思想,他以水为师,常在散文中以水寄情。在《以水为师》一文中,常枞弥留之时,老子前去討遗教,常枞不言,只张开嘴巴给老子看。老子看到坚硬的牙齿全部掉光,而柔软的舌头依旧完好,便悟出柔的处世之道。上善若水,水是最柔软的东西,却也能抵挡住最坚硬的东西[6]。在坚硬的世界里,柔软的力量更容易打动人心,对人有情,对万物有情,用感恩的心感受所有的美好,你的心也将温暖而有力量。修心如水,既平静,又流动,既柔软,又坚硬。在《在云上·贼光消失的时候》中,先生写水,说水有许许多多的源头,但具有澄明、润物,不易被改变的本质,寄予了人拥有水一样高洁品性的希望,纵然身处黑暗,内心却华光一片。在《水月河歌》中,林清玄带着孩子坐小火车到淡水,去河口看夕阳。沿途风光却不似往昔,龙山寺的茶摊早就被赶走,古董店的好古董全部被卖光,竹器店里的东西也不如以前精致,河口的海岸边已经没有人垂钓,连夕阳照在海面的颜色都变了。从前的镜花水月,万般美好,似乎从未存在过,然而这仅仅是因为一条河。先生感叹,“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若琉璃”,当这个世界的水不再明亮而清澈,作为一个小人物,要在浑浊的世间独善其身,只有保持自身的清明。这是先生的散文对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的体现[7]。

3 表意之象

古人善用意象寄托自己的情操和追求,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传情达意的重要方式。例如,宋代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善写花,不论是早期抒写闺怨情愁,还是后期慨叹故土家园,花这一意象贯穿始终[8-9]。又如,清朝词人纳兰性德,柔弱敏感,在他的眼中,杨柳、落花、芭蕉等皆是有性情的生物,因此将其反复写进词中[10]。而崇尚中华传统文化的林清玄,也是一位善用意象来寄托情感的作家。在《激情的蔷薇》中,林清玄由蔷薇花的瞬间绽放和无声凋零想到了不同的生命追求,昙花一现虽美得不可方物,却易逝,难以恒久。“人心之花,未待风吹已自落”,人的心就好比这世间的花儿,风儿还没有吹,它就已经凋落了,人心易变,从前陪伴身旁诉说种种的良人,如今也形同陌路,各自天涯[11]。人的感情也是如此,一刹那的升温如夏天的蔷薇花般不可遏制,但激情散去往往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难留体面。细水长流,平淡从容,未尝不是好事。在《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中,一株野百合默默抗争,独行其道,终成断崖上最耀眼的一抹色彩。“尽心、尽性、尽伦、尽制”而近乎完美,要自然地生活,自由地做事,使心灵获得宁静,不为欲望所制,只做好自己[12]。在《雪中芭蕉》中,林清玄由芭蕉在大雪里也有动人的翠绿之姿,能经霜雪而不萎谢,想到了伟大的艺术家王维。伟大的灵魂就如同傲立雪地的芭蕉,能破土而出,寒冰又有何可畏?

4 乡土情结

作为中国的“乡土之子”,费孝通先生说,中国是乡土性的。为何用“乡土”来定义中国呢[13]?首先,中国村落繁多,无论是被密布的水网分割的江南水乡,还是高原风沙堆砌而成的塞北窑堡,都各具姿态。其次,中国是多民族聚居的人口大国,从古至今农业生产一直是头等大事,土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4]。鉴于此,国人的血脉里总有强烈的家国意识和深沉的乡土情怀。虽然家庭并不富裕,但童年的林清玄有父母的呵护和兄弟的关爱,生活总是呈现出幸福的面貌。在《长途跋涉的肉羹》一文中,父亲千辛万苦从凤山提回来肉羹,一家人在昏暗的烛火下分享。因为肉羹承载着父亲跋山涉水沉甸甸的爱,所以十分美味,以至于过了30多年,都再没有吃过比那更好吃的肉羹。林清玄的作品中,除了有对家风乡风的描摹,也不乏家国意识。作为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台湾作家,这种家国情怀既有对乡愁情思的刻画,也有海峡两岸间的文化寻根。乡愁是萦绕在海湾那头人心中的一缕情思,在林清玄的笔下也时常被提及。如在《月光下的喇叭手》中,作者在一个寒冷冬夜,借着几分酒意,和一位骊歌送葬的老人谈起他飘零的过去。言语间,他知晓了老人是怎样离开他深爱的大豆田和老祖父,从大陆辗转流落到这里的。老人说:“故乡真不是好东西,看过也发愁,没看过也发愁。”林清玄说:“故乡是好东西,发愁不是好东西。”两个人怀着同样的寂寥,信步四下无人的街道,只觉醉后方知酒浓。因为对那片土地爱得深沉,离开时才觉万分思念。点到为止的乡愁,没有形状,却充满了整条街。在那个夏天里,先生总说最想吃的是故乡的小红西瓜。在那鲑鱼回乡的河流中,先生总可以照见自己思乡的愁容。

5 景情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素来崇尚“合一”思想,这一思想给社会注入了理性思考和人文精神[15]。无论是庄子倡导的天人合一式的人与自然本一体的存在关系[16],还是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化的认识与实践高度统一的知行观,都体现了“合一”思想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独特价值[17]。而景情合一则是“合一”思想在古典美学领域的发展和升华,它概括了一种自由、自觉、有意识的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关系,即感情与景物产生联结,寄情于景,融情于景[18]。在艺术家的眼中,一切事物都可以产生美,成为美的东西,林清玄的创作中也不乏景情合一、天人合一式的审美意蕴。如在《金色印象》一文中,作者见到水牛红色的瞳孔甚感疑惑,农人只告诉他因为水牛被穿了鼻环,从此只有下田耕作的命,它们没有流泪,只是红了眼。望着水牛,先生不禁感慨动物也是有情感的,失去自由的它们或许不再有真正的快乐[19]。先生羡慕鸟,羡慕它们自由自在的模样,遇见一片芦苇便可随性潜入,但每每想到鸟儿被圈禁在鸟笼中,供人把玩,又觉了无生趣。在后工业时代,人们对技术理性的片面崇拜带来了巨大的灾难[20],通过征服自然索取更多的资源,但如果超出自然的承载力,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21]。因此,重归自然,呼唤精神家园的回归又被重提[22]。又如在《冷月钟笛》中,初夏的夜里,那古老的城池、喧嚣的津渡、消瘦的摆渡老人和那弯悬挂在夜空中的冷月,沈葆桢的半身铜像和刻写着他在海防史上的不朽证言让人深感震撼。历史的风云已经过去,我们无法亲历其中的血雨腥风,但千百年来抗拒倭寇、保卫国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信心一直存在,并且会给我们的民族带来永远的光明和希望[23]。历史的波澜和悲壮都被先生融入凉风冷月之中,意境虽清冷,字里行间却流露出阳刚之气。

6 结语

温一壶月光下酒,用岁月在莲上写诗,烦恼写在沙滩上,人间有味便是清欢。林清玄的散文中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蕴,融入了佛教、禅宗以及道家的哲思,以传统文化中的表意之象寄情达意,散发着独特的生命力与美感。

参考文献:

[1] 韩立坤.由“思议”而“静默”:冯友兰哲学方法论的程序解读[J].湖北大學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1):50-58,172.

[2] 康玲玲.《人间世》庄子的生命哲学[J].汉字文化,2020(04):33-34.

[3] 于婉华.试析生态美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J].今传媒,2018(12):151-152.

[4] 丁徐清.融贯及其限度:太虚唯识思想探微[J].河北学刊,2018(04):48-52.

[5] 宫亚星.周敦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回应[J].汉字文化,2019(10):137-138.

[6] 叶朗.从老子“反”的思想述其体系的展开[J].大众文艺,2019(11):250-251.

[7] 何如意.老子“道法自然”的伦理思想及其生态启示[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4):22-30.

[8] 孔越.易安词中“花”的意象探析[J].汉字文化,2019(12):25-26.

[9] 邵雨秋.浅析不同时期李清照笔下诗意美的形成原因[J].汉字文化,2021(8):77-78.

[10] 严雪珂.浅析纳兰词的题材内容[J].青年文学家,2018(23):71-72.

[11] 王雪薇.吉田兼好《徒然草》的自然物象及其自然观[J].大众文艺,2018(14):38-39.

[12] 韩立坤.儒学本体论如何统摄科学?——以“良知坎陷”为中心[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20-25,120.

[13] 李瑾.从《乡土中国》看农村基层文化发展[J].汉字文化,2020(8):183-185.

[14] 于婉华.试析《论十大关系》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启示[J].汉字文化,2020(12):143-144.

[15] 马焕兰.新时代条件下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黄河之声,2018(21):143,145.

[16] 倪铭英.奥波德《沙乡年鉴》土地伦理思想探析[J].安徽文学(下),2018(12):93-94.

[17] 吴剑文.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当代价值[J].大众文艺,2020(02):201-202.

[18] 何如意.美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价值及培养机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1):136-137.

[19] 金婷,刘中亮.佛教中的动物生态伦理思想[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2):42-48.

[20] 梁苗.启蒙理性退化与文化沉沦[J].文化学刊,2018(11):85-90.

[21] 宋琳.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及其启示[J].汉字文化,2020(08):170-171.

[22] 倪铭英.精神家园的生态回归[J].青年文学家,2019(09):167,169.

[23] 于婉华.浅析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对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启示[J].汉字文化,2019(12):127-129.

作者简介:徐广艳(1997—),女,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林清玄意蕴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林清玄不平凡的人生
林清玄:我30岁后才想明白的事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马嵬》(其二)颔联意蕴辨
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