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台市牟平区邹家庄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探讨

2021-08-27仇玉珠于淑欣胡贞贞

艺术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乡村景观保护发展

仇玉珠 于淑欣 胡贞贞

摘要: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是自开始评选传统村落以来广大学者关注的热点,但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探索的成功案例尚不完备。乡村的生产力结构、人员组成、生活方式等让城市治理经验无法套在较为特殊的乡村治理上,这阻碍了乡村发展。探讨在保护乡村特色的前提下让乡村平稳健康发展的方法是当前的一大难题。本文以烟台市牟平区邹家庄村为例,通过分析村落当前的区位、环境、民俗、建筑等概况以及现有开发模式和节点的优缺点,结合村内格局,进一步提出保护与发展的开发策略,提高村民公共空间的生活品质,打造富有特色的乡村景观及旅游环境,以期为其他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邹家庄村;发展;保护;乡村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3-0-02

1 村落概况

1.1 区位环境与历史文化

邹家庄村位于烟台市牟平区东南部,昆嵛山横贯南部,支脉向东西延伸构成山丘地带,中部平坦,三面环山,形成山谷,名叫将军谷,因谷中奇石“将军石”而得名。村庄主要山峰有昆嵛山脉的烟霞山、岳姑顶等。邹家庄村从西到东的山名为:石凤坡山、月牙口山、岸石顶山、将军石山、双顶石山、鹰嘴石山、乌龟拜佛石山、牛担山、嘈南顶、猴坑石、得儿尖山。目前邹家庄村对外的交通道路只有一条柏油公路,公路向西北通往038县道,距离国道、政府、省道分别为11公里、7.5公里、5公里。

村庄外部空间环境优美,景观层次丰富。邹家庄村位于群山山谷下游位置,是典型的胶东腹地山村,东西向河流从村落南部经过,村落沿沟溪北侧依水而建。

邹家庄村现有居民130户,户籍人口298人,常住人口220人,村内的产业主要为種植业与旅游业,村内主要经济作物为苹果。邹家庄村四周较为闭合,村域面积较小,为523亩,耕地326亩,村落周围地势较为起伏,四周种植的都是果树。邹家庄村与王石夼、孔庄三村相连。

邹家庄村建于清初,据传,一个姓邹的小伙子从云南逃荒来到此处,在西店子村一户李姓地主家做长工。李姓地主家大业大,有大量土地和山林,但他有一个瞎眼的女儿,看邹姓小伙子为人老实忠厚,干活踏实,就想把女儿嫁给他。邹姓小伙看中了现在邹家庄村这儿的山林,结婚后,就在山脚下开垦田地,勤劳耕作,繁衍生息,村庄也以邹姓命名为邹家庄。目前,邹姓仍然是村里唯一的大姓,占全村人口的98%。

1.2 空间格局及传统建筑

村庄周边农田环绕,村内有河流沿东北绵延向西南流出。整个村庄均为历史街巷,其中传统建筑大都保存完整,重点地区为村西北处和东南处。村内有两条南北纵向的主路,宽约6米,其他道路都是与之相连,宽窄不一的2条巷道沿河呈鱼骨状分布。

邹家庄村现存较好的传统建筑主要为家庙与传统民居。邹家家庙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建筑门楼较为宽阔,规格较高,门楼下碱整石砌筑,上门为整齐排列的灰砖,墀头为灰砖斗状排列,门檐则用传统特有的小瓦进行拼搭,并配有精致兽面半瓦当和滴水,凸显庄严肃穆,侧面山墙檐高于正面屋檐。院落由正房和东厢房两部分组成,下碱皆为錾刻精细的大方石块砌筑,上身抹灰,厢房砌有腰线。正房面阔三间,配有三个大窗,屋顶为小瓦,正脊、垂脊皆有砌筑的花纹样式。过去邹家庄村内的仪式庆典皆在此地举行,甚是隆重。

村内散布的传统民居为单门独院,院门位于东南位置,为三合院格局。正房三间,东侧为厢房,西北角为柴房,均为全石到顶结构,小部分是青石筑基,上身石灰抹面,板门形式屋门,大方直棂支摘窗。抬梁式木结构,硬山屋顶,透风屋脊,小瓦屋面,大门临街搭建。建筑屋檐有兽面半瓦当和滴水。现存门楼檐下有着考究的门簪和跑马板,虽然已有残损,但从生动的荷花、菊花纹样中仍能领略到木雕师傅的精心镌刻和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建筑设计整体古朴典雅,具有极强的时代感。

1.3 民俗特色

邹家庄村村民日常主食以面食为主,作为胶东人,胶东饽饽更是村民逢年过节必备的食品,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会蒸上一锅香喷喷的枣饽饽,过大年的时候蒸饽饽,期盼来年的日子蒸蒸向上、红红火火。邹家庄村的饽饽相较于当地其他地区更为质朴大方,是普通馒头的四五倍大,因大饽饽的储存时间不长,如果蒸多了吃不完,放凉后可以放在冰箱冷冻保存,保质期在一个月左右。吃的时候可以切成片,也可以切成块,搭配菜肴,香甜美味。

2 村落现状保存情况与问题

邹家庄村2018年被评为第五批山东省省级传统村落,村庄整体保存较为完好。道路系统较为完备,覆盖全村,历史环境要素散布在整个村中,建筑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特别是传统民居。但有些有村民居住的历史建筑改动较大,村民随生活条件改变院内布局,运用现代材料进行翻盖翻新,特别是对屋顶的翻新,村民大多用红瓦翻新、装饰历史建筑,趋于现代化。无人居住的历史建筑布局完整,大多保存完好,部分建筑出现了局部的坍塌。不管是有人居住还是无人居住,这些建筑或多或少地保存着邹家庄村的历史建筑特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

2.1 村落建筑保护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

村落建筑只沿两侧街道进行粉饰,村落内的建筑没有具体的保护利用方式,特别是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没有提上日程。一些传统建筑没有得到及时的维修,出现屋顶坍塌、房屋破漏、门窗损坏、院中杂草塞道的景象。

2.2 村内风貌特征偏现代化,肌理有待加强

村内部分房屋为近些年新建的二层建筑,大部分民居建筑也逐渐用现代材料进行加盖、翻新与维修,对村落的整体风貌破坏较大,村内留存的一些老建筑被新建的建筑包围,现代施工技术如深挖地基、钢筋水泥、彩钢瓦屋顶逐步改变了村落原生自然的空间风貌。近几年,村内主持修建了水泥路和沥青路,方便通行的同时也破坏了原有的村落环境。

2.3 民俗文化流失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之变化,世代传承的民俗较难维持。原来的一些生活用具如石磨、石碌碡等粮食加工工具现在已经较少使用,现代化的加工工具代替了这些古老而传统的器具和生活方式。

2.4 景观资源缺乏挖掘

邹家庄村三面的山以及山脉中的象形石可以吸引游客,游客的目光不仅仅停留在山脉的高耸与走势上,还能观赏邹家庄村的山水风景。穿村而过蜿蜒的河流,映衬着山脉走势,再加上自然古朴的历史建筑,造就了山水人家的一派景象。邹家庄村在景观资源的开发方面还有所欠缺,此外,邹家庄村的种植资源也尚未被挖掘。

3 村落开发模式与节点

由于村民自身经济条件以及资金投入有限,目前村内开展了一些建设工作,开始向旅游业靠拢,村中现有开发模式为邹家庄村、王石夼与孔庄身处山谷之中的三个村共同打造将军谷景区。

邹家庄村中会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豆腐坊、杏福广场以及进行路面道路硬化。游客中心由村委改建,被建在村北处村委大院的南部开口位置,紧挨着门朝南的咖啡厅,为游客提供落脚地,咖啡厅对面为停车场。豆腐坊建在村中沿河道的西岸,在村西主干道旁,宣传老孙婶的“明星豆腐”产品,让游客体验从磨豆子到压豆腐的传统豆腐工艺。紧靠豆腐坊北侧为村内古井,南侧为景观平台,紧靠河道,游客可在此观赏河道景观。杏福广场建在村中沿河道的西岸位置,由抛光的大理石铺设主游览道路,并选用鹅卵石进行填充,沿河道布置廊亭和一个探出的六角亭,河道中放置小型人鱼托珠的石像。

村内引进外来资本,由出资方打造一间民宿,院内延续现有格局,并适当加入水泥镂空元素作为遮挡,放置的小品为当地石块和石质饲料槽,房间内进行刷白处理,墙面手绘毛笔字,檩条涂黑,室内陈设为一般茶室布局,另一侧延续村中炕的形式,打造成休息室,剩余房间尚未布置完成。

村中模式与节点有很多的优点以及不足,其优点为多村结合共同打造品牌形象,能够提升品牌的宣传力度和抗风险力度,同在一条路线上的村庄串联成线性景观带,从而创造一种开放、沟通的景观环境。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的设计也满足了游客的需求,豆腐坊、杏福广场也为村内提供了游玩赏景的休闲场所,民宿整体风貌与村中风格较为统一。良好的道路条件也使来往车辆在村中畅通无阻,基本达到了村落发展的要素框架。

节点的不足之处在于游客服务中心室内装饰简易,不符合村落发展的定位,杏福广场景观不具有村落特色,整体材质的选择偏离村落,如抛光的大理石步道,木质廊亭、六角亭、人鱼雕塑,这些与传统村落格格不入。民宿室内线路为明线处理,影响了室内美观的效果。

4 景观资源的保护发展提升

4.1 村内典型民居院落的保护和发展设计

村中历史建筑无论是大方石块的基石材料、南北向的方位还是空间布局等皆为老一代人随自然而建造的,是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是其思想的体现,利用身边现有的资源材料,物尽其用,是智慧的体现。因此,不应该为了设计而干预村落的生长,应保持其最初的自然形态,从乡村发展中收获最初质朴的感动。

为此,根据每一栋建筑的年代、风貌、质量等要素进行逐一排查,将村内典型的民居院落分为保护修缮、维修改善、整治改造三个方面。保护修缮类建筑能反映出村内真实历史信息,对其进行复原,尽可能地保持原有格局形式,使用原工艺、原材料对个别构件或局部進行复原,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维修改善类建筑为一般现村民居住后期翻新翻盖建筑[1],修缮外观仿照邹家庄村内相似建筑的做法和材质,提炼当地建筑特色,对部分无法复原的设计一定的景观立面[2]。整治改善类建筑为村内风貌呈现不协调或者质量非常差的建筑,当建筑体量不十分突兀且对村庄风貌影响不大时,通过立面风貌整治使之与村内建筑风格相统一或者用绿植遮挡建筑立面,使其不影响整体风貌;当建筑体量较大时,尽可能地保持风格、材质等与保护修缮类建筑协调融合,装饰上要简单自然,烘托历史建筑。

4.2 民俗特色保护设计

在发展村落物质建设的同时要加强村内精神思想的建设[3],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村史馆作为乡愁的载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村内典型建筑家庙打造为村史馆,进行室内外景观提升。以村史、区位环境、民风民俗、产业特色等为基本板块,以邹家庄村的图片及文字、实物陈设、视频等资料形式,完整呈现村落的历程发展、风土人情、民俗风貌等,打造特色展示空间。

4.3 景观资源发展设计

村庄的景观设计并不是盲目的设计,盲目的设计只会破坏原有风貌,起到相反的效果,真正的设计要做到挖掘村庄丰富景观资源,提高村庄土地的利用率。要根据邹家庄村现有的景观进行提升,村落周边土地利用率低,有着得天独厚的三面环山的景色,可在村西南高地处打造户外拓展空间,集观景台、休闲户外活动、垂钓于一体,增加村落的趣味性;让村中历史景观与现代景观产生对比,使人可以俯瞰村中历史建筑,又能跳出村落观赏山中景色,既满足了现代人休闲娱乐的需求,又不破坏村内风貌。

可利用村西北部的农田发展种植产业,设计为采摘园。苹果作为邹家庄村的主要支柱产业,现目前只发挥了苹果的食用价值,而忽略了游客采摘苹果的旅游价值。可以将空间打造成以三两排苹果为一组的景观采摘场所,辅以硬地铺装和绿植,形成景观空间。

这里重点说的是景观设计,对于邹家庄村的支柱产业,可在打造景观的同时迎合时代特征运用网络宣传途径与活动方式,如认领苹果树、品牌推广、承接个性化定制等。

5 结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就形成了一方的景观。村落景观的形成取决于这一方的水土与人,本文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对邹家庄村进行深入的了解后,在充分挖掘邹家庄村概况的同时对其现状、模式与景观节点进行分析。

邹家庄村是一个十分好的案例,在设计前期通过自身的摸索探索出的模式符合村内实际,村庄各个景观节点较为完整,其长处远大于短板,开发的这些旅游资源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旅游影响,使其成为胶东内陆地区乡村旅游业的代表。可在现有基础上对部分景观作进一步改造提升,使之更完善。抓紧完善传统民居、特色建筑,开发景观资源,使其特色充分融入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之中。后期也要有充足的市场分析与宣传,要注重加强把握农产品包装定位,增加包装设计特色。本文总结对邹家庄村的探索及其经验,以期为乡村的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文超.济南章丘市杨官村传统建筑环境修复与利用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7.

[2] 刘亚伟.河南南太行山地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9.

[3] 黄江松.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研究[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9,21(06):7-11.

作者简介:仇玉珠(1996—),女,山东济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设计。

于淑欣(1996—),女,山东枣庄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设计。

胡贞贞(1995—),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乡村景观保护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试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
张家口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浅谈乡村旅游景观规划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