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环境美学的口袋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2021-08-27焦杨潘飞白益双杨珊

艺术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生态

焦杨 潘飞 白益双 杨珊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與人的和谐统一关系遭到破坏,各种城市病出现,威胁着市民的生存环境。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空间,具有优化城市生态的作用。本文基于环境美学,探究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设计,分析口袋公园的现存问题,提出口袋公园景观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环境美学;口袋公园;景观设计;生态

中图分类号:TU9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3-0-02

1 环境美学概述

20世纪60年代,随着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人居环境质量受到影响,人们逐步掀起保护环境的运动。环境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走进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等领域,成为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1963—1966年,英国学者罗纳德·赫伯恩先后发表了《对自然的审美欣赏》与《当代美学及对自然美的忽视》,为环境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环境美学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干扰了人们对事物整体性的看法,技术对自然环境的割裂,使其审美概念变得片面,缺乏对整体的审视;另一方面,以艺术审美的眼光看待自然景观难以适用,自然无固定的形式与界限,无法用艺术的眼光审视欣赏。赫伯恩的环境美学突破了以往的审美模式,明确了艺术审美与自然审美的差异。艾伦·卡尔松提出了环境美学的新理论,即科学认识理论,其主张在自然科学知识的帮助下,揭示自然现象和环境真实的审美特性。阿诺德·柏林特为建立环境与美学之间的联系,找到了一种新的介入方式,即参与美学,将主体置身于环境之中,倡导环境中参与式体验的重要性。陈望衡主张环境美学的实践应用,在环境的审美价值上,从哲学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问题。

环境美学以生态与人文景观为核心,强调使用者以审美的眼光通过自我参与的方式追求自然景观之美。将生态观念融入城市公园建设,通过功能与审美的统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优化城市自然景观,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从城市口袋公园面临的诸多问题、设计的人性化与多元化、提升城市活力等方面入手,以环境美学的视角,坚持促进城市环境空间持续健康发展的理念,探索城市口袋公园建设的新内容、新方法。

2 口袋公园景观面临的问题

口袋公园,顾名思义指占地面积较小的城市景观空间,其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下,常呈斑块状散落在城市中,具有服务于周边城市居民的作用,属于公共开放空间。口袋公园不止是单独空间,其和周边环境甚至整个城市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相比范围较大的综合性城市公园,口袋公园工期较短,功能要求简单,犹如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因此让市民参与其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018年,北京充分利用城市拆迁腾退地和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计划建成50处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杨莉珊委员建议,充分利用城市边角“零碎地”,见缝插针地打造精致而美丽的口袋公园。通过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引导此类公园的建设和发展。口袋公园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城市规划部门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口袋公园景观的建设上。

如今部分口袋公园中的景观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城市活力缺失、景观缺乏人本尺度等。城市口袋公园与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处理好公园中的景观问题刻不容缓。

2.1 城市活力缺失

随着景观空间功能性的缺失,有些户外的功能转移到了室内,加上当代网络的发达,部分居民对社区户外景观的需求明显下降,他们更愿意待在家中,减少户外活动。街区中的人有所减少,进而导致城市公共空间丧失一部分活力。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对社会环境造成了创伤,破坏了城市长久以来形成的多样性,使城市丧失了活力,造就出一系列简单粗糙、令人乏味的城市景观。

2.2 功能性缺失

随着周围居住环境的变化,部分社区公园的物质环境已难以满足当下人们的需求。特别是在功能上,由于不同时代的人对物质的需求不同,加上原本的基础设施未得到有效更新,部分街区在物理环境层面产生了一些问题。其中,老社区的现状如下:盲目追求绿化效果,没有给居民留出足够的休闲娱乐空间;休闲设施少且陈旧;进出不便;老社区和部分道路绿地品质不高。

2.3 设计千篇一律

城市口袋公园景观亟待优化提升,1967年,世界第一个口袋公园——佩雷公园的问世,为城市公园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此案例包括后来一些成功的作品,都被所谓的设计师肆无忌惮地模仿、抄袭。当前,口袋公园存在如下现象:不同场所缺乏创造力,没有景观该有的独特个性;局部与整体形式混乱,色彩、线条、动静等方面衔接不合理,表现不统一。

3 基于环境美学的口袋公园景观的作用

环境美学是口袋公园景观设计的研究前提,口袋公园是环境美学理论在景观设计上的实践运用。物质生活及生存需求在当下社会是最容易满足的,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高层次需求是人们现在不断寻找和追求的,这正与人们对环境的需求相符。口袋公园景观设计应该从根本上体现美学的本质,不仅仅以观赏为目的进行设计,而且需要关注居民对理想生活环境的审美感受。

3.1 缓解城市居民的精神压力

在快节奏的现代城市里,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开始追求高层次的精神体验。近几年,城市口袋公园数量急剧增加,功能也不断完善,同时呈现出从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居住区内无论是私人景观空间还是公共空间,都应给人提供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的机会,让人感受自然环境带来的精神体验。不同自然景观植物的合理搭配,能给人以视觉、嗅觉等感官体验。口袋公园以特殊的方式成为人们与自然环境对话的庇护场所,从而缓解城市居民的精神压力。

3.2 活化老城区,形成独特的地标景观

城市活力是人们对城市最真切的感受,是城市空间的直观反映。随着原有邻里交往空间的消失,很多老城区的整体规划缺乏前瞻性,城市活力消失,因此口袋公园成为居民之间交流活动的新场所之一,重新建构了以人为核心的、带有生活习惯和文化核心的交往空间。要激发公众的参与性,提高居民的积极性,使他们愿意参与进口袋公园建设中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进而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提升居民的活跃度,重新活化城市。

3.3 推动景观人性化发展

城市景观设计一般是以人为本的设计,设计师在表达自己设计理念的同时,注重设计的起始点与归宿,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满足大众体验过程的多元化需求。人性化原则是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能从美学的角度,使设计服务于人的行为,促使使用者与景观和谐相处,使人们享受现代化的城市环境。超尺度的城市空间会给人带来更强的孤独感、漂泊感,小尺度的城市空间如口袋公园更加具有安全感、私密感,能使空间更充实更舒适,让人感受到慢节奏的城市生活气息,从而使居民更乐于使用。人性化原则下的景观设计,对城市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的发展将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3.4 促进城市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在环境美学理论的指导下,口袋公园景观设计需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今天,环境美学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公众参与式体验方式对推动城市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以公园景观内不同的自然、人文景观为载体,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自然,正确运用规律,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对自然环境的审美水准,实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

4 基于环境美学的口袋公园景观设计策略

分析口袋公园景观设计,可以总结出口袋公园景观设计的策略,发现人与环境之间复杂的双向关系,具备多种生活体验功能,也具备审美和文化的功能。我们要遵循环境美学理论指导城市口袋公园设计,使城市口袋公园成为人们宜居的环境空间。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环境美学理论研究,进行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设计呢?

4.1 合理布局空间

在城市口袋公园景观设计中,从美学的角度出发,让口袋公园与周边建筑及景观风格形成统一整体。为体现环境美学的科学性,利用区域的地形、地貌特点,依托环境,使公园景观的造型、色彩、材质等相互呼应。结合口袋公园的概念特点与居住区所在地的民俗民情,包括地域文化,对口袋公园进行科学布局,使设施的数量平衡,合理配置景观小品等元素。此外,景观设计师们还要注意城市口袋公园功能和美观之间的联系,让各功能空间相互联系,交织成网,渗透到各个景观功能区,塑造出富有合理性与美观性的景观空间。

4.2 满足多元化设计的需求

在环境美学视角下,人作为环境设计的核心部分,需要将人的多元化需求放在首位。随着物质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精神世界出现多元化需求,在享受城市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人们也会对城市注入感情。要吸收多元化设计风格,在设计的过程中打破原有的模式,把握当代公园景观的发展趋势,兼顾人文关怀、历史文脉与使用者需求,使公园景观呈现更多的精神风貌,带给使用者更多的情感体验。小巧的公园搭配不同的铺装样式、色彩、质感,呈现多样化的形式,能丰富景观场所的语言与形式,给人带来视觉享受与精神欢愉,形成轻松舒适的氛围。提取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区别于不同的地域,融入公园环境艺术中,能形成一种传承历史、独具风格的特色景观。根据景观空间的多元化特征,不同的空间能满足使用者不同的心理与生理需求,多元化绿地空间能提供更加环保、舒适的活动场所,丰富城市绿化空间形态,提高环境质量。

4.3 细部设计遵循美学原则

环境具有自我发展的客观性,在设计规划景观的同时,要尊重自然,根据其发展规律和特点,科学地改造空间环境。城市口袋公园的建设不仅是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重新定位,要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保护好自然环境。细部设计上更要满足人性化的要求,注重人们情感的丰富性,关注不同人群的需求。功能空间划分为私密性、半私密性与公共性空间等层次,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空间的特有功能。便利的交通流线是景观公园必不可少的要素,景观入口的设计要满足居民的生活习惯,在交通设计中也要体现人性化,根据每个口袋公园的实际情况,在不同浏览路线的设置上做到人车分流,保证居民的通行与游览安全。

4.4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环境保护的使命是让人更好地生活,创造美好环境。其使命与环境美学的研究方向相同,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一個整体,让人们更好地生活是二者共同的目标。我们要把环境看作一个客观存在的自然体系,要尊重自然环境,口袋公园作为城市与自然的连接点,要避免对环境进行过多的人为破坏。在实施过程中,设计师要遵循共生原则,选择绿色无污染的材料,同时加大投入,推广绿色建筑理念,使其得到广泛的应用。人类与自然环境没有主客之分,我们要发挥自身主体性与环境的双向创造作用,由自然环境到人,再将人类自身生命个体存在价值置于自然之中,走人与城市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之路。

5 结语

一座城市提供给居民的不仅仅是宜居乐居的生存环境,更是生存环境的场所认同感与归属感。口袋公园具有小而精、便于聚集的特点,如同城市的“肺”,具有净化城市空气的作用,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功能多样、形式各异的街角空间。口袋公园是城市居民亲近自然不错的选择,依据环境美学理论,城市建设应坚持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处理好自然文明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虽然环境美学理论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但它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角度,使我们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优化城市空间与口袋公园结构,将城市建设与口袋公园相结合,能彰显城市口袋公园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望衡.环境美学是什么?[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7(01):101-103.

[2] 祁佳莹.城市交通型口袋公园设计初探以上海市虹口区东长治路旅顺路公共绿地为例[J].中外建筑,2018(5):158-161.

[3] 王哲生.环境美学视角下的城市公园设计[J].大舞台,2013(10):146-147.

作者简介:焦杨(1980—),女,山东济南人,博士在读,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城市营销。

潘飞(1997—),男,山东淄博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白益双(1997—),女,山西晋中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杨珊(1995—),女,河南新乡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探讨现代景观设计中意境的体现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