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要讲好故事

2021-08-26张秀梅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11期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讲故事融媒体

张秀梅

【摘要】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存在协同发展。如何在这样的时代立足,获得观众的青睐,进而取得长足的发展,电视民生新闻的突破点在于讲好故事。本文具体分析,电视民生新闻为什么要讲好故事,应如何讲好故事。

【关键词】融媒体;电视民生新闻;讲故事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11..051

1. 媒体的概念

所谓的融媒体,就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将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发展。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其次,电视民生新闻围绕生活选题,以普通民众为受众。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必须讲好故事才有机会重现往日光辉。而要想讲好故事,必须从多个方面着手。要在选取有故事性的题材之上,运用多种手段讲好故事,并对记者、主持人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2. 电视民生新闻为什么要讲好故事?

融媒体时代,新媒体的冲击,要求电视民生新闻必须发挥专长,讲好故事。传统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相较于纸媒,优势浑然天成。可视性和娱乐性,使其迅速聚拢了一批忠实的观众。定点打开电视机,收看节目,成了很多观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电视民生新闻,也是乘着这股东风,迅速发展。而进入融媒体时代,新媒体以超快的速度、海量的信息以及轻松娱乐的方式,获得了大量的关注,抢走了大批的受众。新闻网站,第一时间发布消息,传播速度堪称无可匹敌。微博微信,既有文字描述,又可发照片播视频,全方位的调动了受众的感官系统。短视频,随手一拍随时记录,将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融为一体。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电视民生新闻应该从什么地方着手,才能改变颓势重新获得关注呢?这就要求电视民生新闻必须发挥所长,讲好故事。为什么说讲好故事是关键,这还的从民生新闻的内涵谈起。

2.1 民生新闻的关注点,要求电视民生新闻必须讲好故事

对于民生新闻的内涵,业界和学界一直以来并没有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民生新闻与新闻消息有着本质的区别,民生新闻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和生计。大到生老病死、小到衣食住行都是民生新闻关注的内容。从诞生之日起,电视民生新闻就同普通人最为关注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问题绑在了一起。而讲述这一类的问题,仅仅从新闻六要素出发,简单说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显然是不够的。如果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呈现,电视民生新闻则更加富有生命力。

2.2. 受众的需要,决定了电视民生新闻必须要讲好故事

电视民生新闻的选题主要集中在,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决定了其主要的受众群体就是普通老百姓。普通老百姓,不论是居住于城市大街小巷上的市民,还是劳作在田间地头的老乡,他们的文化层次不一,接受能力也是参差不齐,这就对传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哪一种表达方式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讲故事的方式,无疑是一种好的选择。古往今来,讲故事都是受众范围最广、最易接受的传播方式。

3. 电视民生新闻应如何讲好故事

3.1 融媒体时代,依然是内容为王的时代

按照騰讯公司给出的数据信息来看,用户最为关注的并非是新闻类的信息,其读取率仅为19%。而另一类内容的读取率却达到了81%,这就是生活类内容,类似于生活百科、感情资讯等。这也说明了,即使在融媒体时代,受众需要的并非是初级的内容,而是经过精心挑选和开发的内容。对于电视民生新闻而言,好故事就是好的内容。不论扶危济困的帮忙类题材,还是依法维护权益的题材,好故事才是核心。

3.2 选取好的故事,是讲好故事的基础

通俗来说就是,要选取有故事性的题材。我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没有好的故事,即使说的天花烂坠,也只是文辞的堆砌,难引起兴趣。好的故事则自带打动人心的力量。这就需要在选题时,做好筛选和把关。河北广播电视台农民频道《非常关注》栏目,有一个专门帮助老乡售卖农产品的版块——记者跑销路。关注记者大海小丁,天天奔走在田间地头,帮助有困难的老乡售卖农产品。这一板块关注度高,也深受观众们的欢迎。要说受喜爱的原因,与其说是售卖的农产品质优价廉,倒不如说是天天都在讲动人心弦的故事。家住石家庄藁城的梁春凯大叔,经营着一片桃园,可是却遭遇了滞销的难题。他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靠着一张板凳行走。在行走都成问题的情况下,他坚持不放弃,自力更生打理一片桃园。不论是从他自己改装的自行车,还是打扫的整洁干净的家,我们都能看出梁大叔身上自强不息的精神。故事播出后,大家被梁大叔的真实朴实以及自立自强感动了,争相购买桃子。在这一事例中,我们也会发现,故事的内核是多么的重要。选好了故事,节目就成功了一半。

对于记者而言,首先要有讲故事的意识,其次要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讲述普通人的故事。记者是事件的记录者,可以无限的接近事实。但是,对于电视民生新闻而言,仅简单的记录是不够的。记者也必须认识到,要用故事表达心中所想,引导社会舆论。因此,电视民生新闻记者必须把自己变成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把别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这就要求记者必须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去讲述普通人的故事。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社会的瞭望者”,因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话语权,这导致他们往往是从俯视的角度出发进行观察。而要讲好故事,必须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这就要求记者把自己也当成是一位普通人,尊重理解采访对象,默默聆听他们的讲述,并与他们进行平等的对话,以期达到共情产生共鸣。例如,《非常关注》曾经讲述的“离家的燕子”——李金平的故事。李金平家住邢台临西,八个月大的时候便被父母收养。父母并没有隐瞒她被收养的身份,并且投入了全部的爱和力量将其抚养成人。长大后李金平也十分孝顺,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并先后送走了养父母之后,她萌生了找寻亲生父母的想法。在李金平家的院子里,李金平慢慢的说着自己的故事,记者在旁轻轻的聆听,也让观众慢慢了解了一个懂得感恩又想寻根的女子。所以当李金平,经历重重艰难与亲生母亲团聚的时刻,所有人都流泪了,都为她的愿望得以实现而感到高兴。这就是好故事的魅力,故事的主角倾情讲述,记者静静聆听并将其呈现给观众。拉近主角与观众的距离,产生共情和共鸣,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3.3 要讲好故事,必须学会设置悬念和注重细节表达

提起讲故事,我们常常会想起茶楼的说书先生,他们总是能把一个故事讲的高潮频现跌宕起伏。让我们在听的过程中,不断的在脑子里浮现,“这是为什么”的疑问,狠狠的抓住听众的好奇心。并且在关键处,慢慢的细细的说,让听众详细体会其中的滋味。电视民生新闻要讲好故事,同样要利用观众的好奇心,并把细节表现的细致动人。在电视民生新闻的叙事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用到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推进事件的演进。如果只是单纯的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就会让观众觉得像流水账,实在乏善可陈。这就需要在关键的逻辑点,设置悬念;在感情充沛的地方,表现细节。在每一个关键点,提出问题,一问一答,逐步推进事件的发展。例如,《非常关注》曾经关注的沧州献县的九岁男孩郭二松。小松幼年丧父,与母亲、哥哥相依为命。哥哥在杂技学校求学,他一人肩负起照顾妈妈的责任。在生活的磨砺下,家务农活帮妈妈按摩,小松样样在行。放学的路上,小松会捡一些废品,积攒起来卖钱。他在一个捡来的泡沫盒里种上了蒜苗。小松说,蒜苗既能当菜吃又能当调味料,可以支撑他和妈妈好一阵的生活。记者通过种蒜苗的细节,表现出了小松超越年龄的成熟,而通过小松对种蒜苗过程的讲述,也能感受到孩子对生活的热爱。因此,细节是讲故事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着最能打动观众。

3.4 讲故事的过程中,还要注重运用多种元素,提高可视性和互动性

电视是一门视听综合艺术,音乐、画面、文字,都是可以使用的表达方式。电视民生新闻也可以综合利用,音乐、影视画面和字幕文字多种形式,表现内容表达情感。对于求助类的题材,还可以增加求助小视频环节,征集求助观众自己拍摄的小视频,在讲故事之前播出。让观众感觉得电视民生新闻的平易近人,提高积极性和参与感。

3.5 讲好故事要求主持人语言风格口语化、点评方式幽默风趣

电视民生新闻要讲好故事,也需要主持人在演播室做好配合。故事生动鲜活,不能盖一个死板的严肃的“帽子”。主持人需要用生活化的口语,把观众带入到故事中去,再运用幽默生趣的点评方式,让观众了解其中的深意,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除此之外,主持人也应该走出演播室,运用体验式的采访方式走进普通人的生活。2021年元月,新冠肺炎疫情突袭石家庄,市区采取闭环管理,市民们居家隔离,通过线上购买生活用品。非常关注主持人若彤,走进了超市,体验配货员的工作。向观众展示了从下单到收货,配货员送货员的辛劳。增加了市民对于他们工作的理解,缓解了居家的焦虑和矛盾。走出演播室,主持人依然可以为讲故事发挥自己的作用。

电视民生新闻要贴近生活,反映百姓的生活状态,在讲好故事的同时,必须要把我好度,保证真实性。尤其是面对重大的社会新闻时,必须严肃准确的表达,使得受众能够正确理解其中的深意,正确的引导舆论。

参考文献:

[1]印沁沁,《电视民生新闻如何讲好故事》,[J]传媒论坛,2019年24期

[2]鄭桂珍,《讲故事——电视民生新闻不可或缺的叙事方式》,[J]视听,2015年03期

[3]吴蔚,《“新”媒体“新”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媒介融合对策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6年20期

猜你喜欢

电视民生新闻讲故事融媒体
少数民族地区电视民生类新闻采访策略分析
媒介融合下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问题与发展前景
从“杂货铺”到“精品店”:电视民生新闻的定位探析
讲故事
听妈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