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子痫前期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1-08-25季芳张琳

中外医疗 2021年18期
关键词:硫酸镁子痫尿蛋白

季芳,张琳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山东枣庄 277000

在2015年的指南当中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进行了重新调整,并且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划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等。而子痫前期指的是患者在妊娠20周之后收缩压在140 mmHg以上或(和)舒张压在90 mmHg以上,且尿蛋白≥0.3 g/24 h,随机尿蛋白≥(+)。子痫前期的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在现阶段的研究中尚不明确,而血管内皮损伤被认为是子痫前期发病时产生的主要病理变化,患者在这一阶段内的血管能力会大幅减弱、降低。由于子痫前期在胎盘娩出之前无完全痊愈的可能性,因此治疗过程中会采取抗高血压药物配合解痉挛药物以控制疾病的进展,以取得稳定的治疗结果。该次研究将2019年1—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2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不同药物在子痫前期治疗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2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进行划分,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7.5±0.1)岁,孕周30~37周,平均(34.2±0.2)周。对照组患者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7.7±0.3)岁;孕周33~37周,平均(34.0±0.2)周。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得到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展开,患者与家属均知晓相关研究的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子痫前期的临床诊断标准,收缩压在140 mmHg以上和(或)舒张压在90 mmHg以上,尿蛋白在0.3 g/24 h以上。

排除标准:患者伴有其他脏器功能疾病引起的器官系统受损或精神疾病等。

1.2 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接受常规的住院检测和治疗,并保证充足睡眠,取左侧卧位休息,每日休息时间需要保持在10 h以上,目的在于减轻子宫对腹主动脉、下腔静脉产生的过分压迫。在综合分析患者孕周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之后,如果某些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那么需考虑是否需要提前终止妊娠,减少风险事件的出现。另外,为了改善全身脏器的功能与胎盘的血氧含量,为患者提供每日30 min的持续低流量吸氧,2次/d。在饮食保障方面,以蛋白质较高和热量较高的食物为主。为促胎肺成熟,每12 h肌内注射一次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41021924)5 mg,持续时间为2 d。之后两组患者全部选择5 g硫酸镁注射液 (国药准字H20023385)静脉用药,融于10%葡萄糖溶液20 mL进行静脉推注,然后以1 g/h的标准进行静脉滴注维持,治疗时间为7 d。

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 (国药准字H32026198)20 mg,2次/d。

另外在治疗环节使用心电监护仪对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护。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与24 h尿蛋白水平,结合指标数据进行对比讨论。

疗效评判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超过10 mmHg到正常范围或者舒张压下降20 mmHg以上,无尿蛋白情况发生;有效:下降不足10 mmHg但到正常值或舒张压下降10~20 mmHg但未达正常范围,尿蛋白减轻得到改善,无效:尿蛋白未减轻甚至加重,血压、尿蛋白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与尿蛋白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压与尿蛋白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血压与尿蛋白对比(±s)

组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24 h尿蛋白(g)观察组(n=26)对照组(n=26)t值P值138.04±10.03 152.63±9.97 5.253<0.05 89.72±6.60 104.40±5.99 8.398<0.05 1.50±0.23 1.84±0.26 4.994<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3 讨论

现代研究当中并没有明确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且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当前已知的子痫前期基本病理变化,即产生损伤之后未能启动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动员机制,让血管内皮得到修复。当前公认的子痫前期病因包括炎症因素、免疫因素、营养因素和遗传因素等。

高血压、尿蛋白与水肿现象是子痫前期的传统主症类型,后续的研究工作当中将蛋白尿和血压升高两项指标作为子痫前期的主要判定依据,且蛋白尿可以被认为是子痫前期的首发临床表现,也会出现在子痫产生之后。如果部分患者蛋白尿情况不明显,那么配合其他器官系统受损情况也可以诊断为子痫前期。

常规治疗应该以镇静治疗、有指征的降压治疗为主,让患者能够保障其休息时间。在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理改变为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使得血管对血管舒缩因子的反应性产生变化,尤其是在血管紧张素方面,敏感性会明显加强,因此对NO的反应性降低引起全身范围内的小动脉痉挛情况[1]。从这一角度分析,解痉挛药物对于子痫前期的治疗而言意义显著,例如该次研究中使用的硫酸镁。值得一提的是,使用硫酸镁不仅可以对子痫前期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降低再次发生子痫的风险。在部分患者分娩过程当中也会应用到硫酸镁,产后子宫收缩让血液短时间内回到母体血液循环当中,也会让血压出现不稳定波动引起抽搐等,在分娩后的72 h之内,很多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选择硫酸镁治疗。硫酸镁治疗过程当中利用镁离子来阻断肌肉和神经传导,接触骨骼肌的痉挛状态,松弛外周血管并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在利尿、增加子宫血流量方面的功能性同样比较明显[2]。但单纯使用硫酸镁而言对于子痫前期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例如在改善患者自觉症状与水肿消除方面并不够明显。

因而抗高血压药物的作用也不可或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控制血压药物选择较多,例如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甲基多巴等,通过抑制外周交感神经的方式来起到降压目的,尽管我国市场并未使用此类药物[3-5]。在该次研究中所使用的硝苯地平是一种钙离子通道阻断剂,作用在于抑制钙离子的内流并扩张全身的血管,让平滑肌更加松弛,且不会对循环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另外硝苯地平还可以对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产生抑制作用,改善患者的子宫微循环状态,最大化地避免对围生儿的不利影响[6-7]。子痫前期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当患者的病情能够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使用解痉挛药物配合抗压药物进行治疗,其预后效果会更加稳定[8-9]。例如在部分研究当中,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以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人群起到预防作用,且合理补钙可以让细胞膜的结构保持稳定,控制膜离子通透性,减少Ca2+的内流集聚,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的发生率[10-11]。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收缩压(138.04±10.03)mmHg、舒张压(89.72±6.60)mmHg、24 h尿蛋白(1.50±0.23)g低于对照组(152.63±9.97)mmHg、(104.40±5.99)mmHg、(1.84±0.26)g,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的(69.23%)(P<0.05)。这与郭慧[12]的研究结果:研究组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的(75.00%),类似。

综上所述,子痫前期患者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让患者的血压和尿蛋白始终处于稳定水平,以此为基础改善母婴结局。

猜你喜欢

硫酸镁子痫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怀孕了发生子痫前期的9大元凶!
12例产前子痫患者的急诊救护
孕中期母血PAPPA与PIGF在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作用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HSP70、NF-κB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