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膀胱造瘘术后行TURP治疗中老年重度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分析

2021-08-25蓝开健洪旭伟陈少川

中外医疗 2021年18期
关键词:瘘术尿量经皮

蓝开健,洪旭伟,陈少川

汕头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广东汕头 515000

前列腺增生(BPH)是男性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也称为结节性增生[1]。前列腺增生是前列腺的良性疾病,会引起诸如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费力、排尿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常用的治疗手段是经手术切除增生组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和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是临床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常用术式[2]。TURP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3]。但是,对患有重度BPH的患者,因其手术耗时较长,加上患者为中老年以及基础病症复杂,手术耐受性较差[4],术后仍会有患者的排尿没有得到好地改善,会有尿频、尿不尽、泌尿感染等情况发生。TURP联合膀胱造瘘术可以保证手术视野清晰,有助于改善BPH患者术后的排尿问题。方便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20年7月收治的90例中老年重度前列腺增生症病例研究,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方便选取了90例中老年重度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非联合组45例和联合组45例。联合组患者: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6.33±1.17)岁;病程8个月~13年,平均病程(6.5±2.3)年。非联合组患者:年龄47~80岁,平均年龄(57.01±1.81)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病程(5.9±3.3)年。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45岁以上的男性;②具有良好的认知能力,能够独立在知情同意签字并完成问卷且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查;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前列腺抗原或经病理筛查排除的前列腺癌患者;④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8分[5]。排除标准:①45岁以下的男性;②认知障碍患者,无法通过自行签署知情同意书完成问卷的患者;③急性前列腺炎、尿道结石、尿路感染的患者;④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以及由同一团队的麻醉师和外科医生进行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实施TURP,联合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术前经皮膀胱造瘘术辅助治疗。具体操作如下。

1.2.1 前列腺电切除术 麻醉后,放入26F电切镜壳,经镜下置入30°电切镜,使用甘露醇作为灌注液充盈膀胱。在手术过程中,把握好膀胱颈到精阜的距离,电切前列腺至前列腺外科包膜,电凝止血,观察是否有活动性出血。放置22F三腔尿管,用0.9%的氯化钠溶液持续膀胱冲洗,视病情而决定拔出尿管时间。

1.2.2 经皮膀胱造瘘术 联合组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前,在腹部的正中线的耻骨联合上2 cm处,以F16膀胱穿刺针,经皮引导套管进入膀胱,并取出针芯以保留套管。然后,将其牢固的固定为手术期间的灌注液的引流通道,接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未联合组患者术中灌注液通过镜鞘自循环通道。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腺体切除的总体积、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比较手术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总分35分,得分越高表示临床症状越严重)、生活质量评分(QOL)(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环境、社会支持等方面评估,得分越低表示状态越好)、残余的尿量、最大尿流率等指标。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资料比较

从手术时间、腺体切除总体积、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来看,联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非联合组短,且腺体切除的总体积更大,术中出血量相比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资料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腺体切除总体积(cm3)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联合组(n=45)非联合组(n=45)t值P值101.2±10.2 121.3±9.6 9.626<0.001 7.4±0.6 6.9±0.8 3.354 0.001 110.2±11.4 154.3±15.4 15.440<0.001 9.0±1.0 11.5±1.2 10.736<0.00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IPSS、QOL评分、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比较

手术后,两组患者的IPSS和QOL评分显著降低,残余尿量明显减少,最大尿流率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非联合组相比,联合组的IPSS和QOL得分更低,残余尿量更低,最大尿流率比非联合组增加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表3。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IPSS、QOL评分比较[(±s),分]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IPSS、QOL评分比较[(±s),分]

组别联合组(n=45)非联合组(n=45)t值P值IPSS术前 术后t值 P值t值 P值QOL治疗前 治疗后22.38±3.45 23.41±3.28 1.451 0.150 9.05±3.25 11.25±2.98 3.701<0.001 18.866 18.407<0.001<0.001 4.23±0.65 4.15±0.58 0.616 0.539 2.00±0.66 2.78±0.77 5.159<0.001 16.149 8.946<0.001<0.001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残余尿量、最大尿流量比较(±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残余尿量、最大尿流量比较(±s)

组别联合组(n=45)非联合组(n=45)t值P值残余尿量(mL)术前 术后t值 P值t值 P值最大尿流平(mL/s)治疗前 治疗后211.38±104.39 209.01±103.58 0.108 0.914 35.64±11.28 43.58±13.25 3.061 0.003 11.228 10.627<0.001<0.001 9.25±3.24 10.23±2.98 1.493 0.139 25.46±3.05 20.01±2.64 9.063<0.001-24.437-16.479<0.001<0.001

2.3 治疗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在术后尿路感染、TURS综合征、尿路狭窄、膀胱痉挛、尿失禁等术后并发症方面总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治疗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症常见于中老年男性,由于身体机能的逐步衰退,加上基础病也比较多,TURP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也是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金标准,但是,患有严重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身体接受手术的耐受性较差,手术用时越长,出血较多,手术的难度和风险都比较高[6]。因此,寻找更完美的治疗方法也是泌尿外科的紧迫问题。在TURP基础上辅助以膀胱造瘘术可改善这一问题。临床研究显示,联合经皮膀胱造瘘术,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降低手术风险[7]。

TURP是医学界公认的前列腺增生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案。 随着其临床应用的增加,学者们发现,诸如术后出血和膀胱痉挛等并发症严重影响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8]。特别是对于中老年患者严重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治疗时间过长,术中有大量出血,对患者预后有很大影响[9]。BPH患者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包括长期尿道阻力和早期代偿性肥大以及膀胱逼尿肌的收缩性增加,而长时间的尿道阻力和逼尿肌持续性、代偿性收缩,就出现逼尿肌收缩功能受损[10]。电外科切除术术前膀胱造瘘术的结合有益于膀胱逼尿肌的完全休息,使逼尿肌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手术的预后。

该研究中,联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101.2±10.2)min、(9.0±1.0)d均比非联合组(121.3±9.6)min、(11.5±1.2)d短,且腺体切除的总体积更大,术中出血量相比更少(P<0.05)。原因可能是在TURP术前联合经皮膀胱穿刺造瘘术治疗,术中因回流通畅,术野清晰,在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可缩短手术时间,切除更多前列腺组织,减少出血。这与国内张义木等[11]研究结果一致。该研究中,手术后两组患者的IPSS和QOL评分显着降低,残余尿量明显减少,最大尿量显着增加(P<0.001)。与非联合组相比,联合组的IPSS和QOL得分更低(9.05±3.25)分、(2.00±0.66)分,残余尿量更低(35.64±11.28)mL vs(43.58±13.25)mL, 最 大 尿 流 率(25.46±3.05)mL/s比非联合组增加的更明显(20.01±2.64)mL/s(P<0.05)。这可能是因为膀胱造瘘解决了患者的排尿困难问题,并有助于术后前列腺功能恢复。在邓东成等[12]人的研究中发现的IPSS评分(10.14±1.23)分vs(8.43±1.26)分,残余尿量(29.19±6.81)mL vs(26.25±7.52)mL结果相一致。同时,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总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所以虽然中老年重度BPH患者手术风险大,但是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在TURP术前联合膀胱造瘘术完成手术,其安全性明显优于单独的TURP治疗。这与既往研究一致[11-12]。

综上所述,TURP术前联合经皮膀胱穿刺造瘘术治疗重度BPH患者效果显著,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瘘术尿量经皮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高频彩超在行动静脉内瘘术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应用自体血管移植行动静脉造瘘术13例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经皮内镜胃造瘘和小肠造瘘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临床药师在动静脉内瘘术中规范化使用抗菌药物的作用
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通道的临床观察
监测尿量能否预防急性肾损伤和判断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