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二指肠溃疡采用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策略及效果研究

2021-08-25赵世俊

中外医疗 2021年18期
关键词:阿莫西林胃酸三联

赵世俊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消化内科,甘肃武威 733000

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慢性溃疡疾病,发病原因与感染幽门螺杆菌(Hp)有关。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习惯发生变化,暴饮暴食等诱因,导致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与复发率显著提高[1]。临床以药物治疗为主,通常以去除Hp感染与胃黏膜保护等治法为主,三联疗法更利于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在疗效与安全性上都是单独用药不可比拟的。随着消化内科疗法的深入研究,联合治疗的用药选择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利于提高整体疗效,实现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益持续改进[2]。该研究以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到该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0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应用内科方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10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患者经过临床检查确诊,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临床资料缺失、脏器功能障碍、恶性病变、精神意识障碍、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随机分组,各51例,对照组平均年龄(49.2±4.3)岁;男27例,女24例;平均病程(3.24±2.14)年。 研究组平均年龄(49.7±4.5)岁;女23例,男28例;平均病程(3.16±2.35)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三联疗法干预,给予甲硝唑片(国药准字H43020225)口服治疗,0.2 g/次,2次/d;给予阿莫西林胶囊(国药准字H20003350)口服治疗,0.5 g/次,2次/d;给予枸橼酸铋雷尼替丁胶囊 (国药准字H3202 4881)口服治疗,0.15 g/次,2次/d;三联疗法持续治疗1个月。

研究组给予新的三联疗法干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国药准字H10960172)口服治疗,20 mg/次,2次/d;给予阿莫西林胶囊(国药准字H20003350)口服治疗,0.5 g/次,2次/d;给予克拉霉素缓释片(国药准字H20073 784)口服治疗,0.5 g/次,2次/d;三联疗法持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分为显效 (嗳气与反酸等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显示溃疡彻底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胃镜检查显示溃疡面积减少幅度超过50%)、无效(症状无改善,溃疡未见好转)3项。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统计两组Hp根除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Hp根除率为94.12%(48/51),对照组为70.59%(36/51),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14,P=0.002)。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08%)高于对照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对对比[n(%)]

2.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研究组反酸、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情况对比[(±s),d]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情况对比[(±s),d]

组别 反酸 腹痛 腹胀 恶心呕吐对照组(n=51)研究组(n=51)t值P值6.38±1.27 4.27±0.28 11.587<0.001 6.95±1.27 3.04±0.34 21.239<0.001 7.71±2.21 3.21±0.11 14.523<0.001 7.62±2.41 4.32±0.52 9.559<0.001

2.3 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

研究组复发率为3.92%(2/51),对照组为15.69%(8/51),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1,P=0.046)。研究组不良反应率(5.88%)低于对照组(1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率比对对比[n(%)]

3 讨论

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与Hp感染及自身免疫能力等病因有关,超过80%的患者病因为Hp感染,其中胃溃疡患者Hp感染占65%。十二指肠前壁溃疡的患者占比大。十二指肠溃疡疾病发作时,有明显的胀痛与灼痛等腹部疼痛症状。十二指肠溃疡疾病有发病率高与易复发的特征,不同患者的临床反应存在差异性,进一步增大了消化内科治疗的难度[3-5]。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在刺激性食物或负面情绪等致病因素作用下,会进一步促进疾病发展与恶化,发生出血与穿孔等并发症的概率增大,生理功能与生活质量随之发生较大变化[1]。因此早发现与早治疗意义重大。

临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病症,以缓解胃酸侵蚀情况、提高十二指肠溃疡黏膜的自我保护作用与质量、预防Hp感染等目标为主,以有效改善十二指肠溃疡病症,从而控制疾病发展,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生命质量[6]。临床以药物治疗为主,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王洁萍[7]采用多药联合治疗方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患者的溃疡面愈合时间及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优于应用单药治疗方案(奥美拉唑)治疗的患者。该次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减慢胃酸分泌速度与降低用药不良反应等系统性的治疗,更利于提高疗法的安全可靠性[8]。在药物治疗中,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主要包括奥美拉唑与雷尼替丁;解痉止痛的药物以抗胆碱能药为主;抗菌药物以庆大霉素或夫诺沙星等。消化内科的治疗,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疾病,应当避免刺激性食物,定时定量进食,戒烟酒,保持良好情绪,注意劳逸结合[9-10]。根据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实现医疗资源优化与高效利用,减少患者家庭与社会的负担。

从传统的三联治疗方案入手分析,甲硝唑有理想的抗菌作用,适用于治疗消化道等部位的厌氧菌感染,既可以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也可以治疗Hp感染的慢性胃炎,但不能长期服用,以减少药物引起的消化道反应与神经系统症状等,发生用药不良反应应当停止用药,通常在停药后能够自行恢复。阿莫西林属于青霉素类药物,有理想的杀菌作用,穿透细胞壁的能力强,能够作用于细菌细胞壁,从而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治疗Hp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的治愈率高,联合雷尼替丁或奥美拉唑等药物,更利于提高Hp清除率,进一步证实了Hp持续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及复发的密切关联[11]。临床应用阿莫西林的不良反应率为5%~6%,通常以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为主。长期大量用药易出现菌群失调的不良情况,易出现耐药菌等引起的二重感染,因此对有过敏性疾病史与脏器功能不全等患者慎用[12]。过度酸负荷也是发生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因素,需采取抑酸为主的综合抗Hp感染及保护胃黏膜的药物疗法。而雷尼替丁属于H2受体阻断药,可以与H2受体结合抑制胃酸的分泌;因此雷尼替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作用机制,以阻断胃腺细胞的H2受体与抑制胃酸分泌及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为主,但抗酸效能低于奥美拉唑。

从新的三联治疗方案入手分析,奥美拉唑的作用机制,与H2受体拮抗作用不同,属于全新的抗消化性溃疡病。对于胃黏膜壁细胞的作用,有一定的特异性,从而有效降低臂细胞中的H+-K+-ATP酶的活性,达到基础胃酸与刺激引起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该酶有质子泵的称谓,因此奥美拉唑又被称作是质子泵抑制剂,是阻断胃酸分泌的最终步骤,在抗酸效力上是雷尼替丁等药物不可比拟的。克拉霉素在根除Hp感染率的效果最强,是其他药物单独治疗不可比拟的,根除率在15%~54%,细菌对其耐药率低。克拉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细胞核胆白50S亚基础的联结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对蛋白质合成有抑制作用,从而发挥抑菌的作用。随着pH值的增大,抗菌活性随之增强,尤其是在8~8.5 pH值时活性最强。阿莫西林对十二指肠黏膜血流有增加作用,对胃肠黏膜内前列腺素E水平有提高作用,从而发挥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胃酸损伤十二指肠黏膜,以及对黏膜防御损伤功能,是十二指肠溃疡不能忽视的病因[13]。因此应当从整体性的角度用药。合用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的疗效更加显著,且不良反应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阿莫西林口服吸收迅速,1~2 h可达到血药浓度的高峰,在酸性较低时,更利于发挥作用。克拉霉素经胃肠道迅速吸收,对生物利用度无影响。口服奥美拉唑后,0.5~7 h血药浓度达峰值,可分布至肝肾与胃及十二指肠等组织,主要与血浆蛋白结合,在体内几乎完全以代谢方式进行消除[14-15]。为确保整体疗效与安全性,联合用药的时间应当间隔1 h。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Hp清除率与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Hp清除率70.59%与治疗总有效率76.47%(P<0.05);表示三联用药方案,更适用于治疗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新的三联用药方案在临床应用价值上更加理想,值得深入研究。研究组的反酸与腹泻等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原因分析为:奥美拉唑是目前公认治疗消化性溃疡最佳的药物,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缓解上腹部疼痛与反酸等症状[16]。阿莫西林对Hp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有良好的抗菌作用[17]。克拉霉素可根除Hp与减少胃酸分泌[18-19]。联合应用更利于发挥协同作用,冷幸新等[14]通过研究发现,将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与克林霉素联合应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6.88%,其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的患者(75.00%),治疗方案的针对性与综合性更强。相比较于传统三联用药方案,新的三联治疗方案的优越性更强。研究组的复发率与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92%、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15.69%和不良反应率19.61%(P<0.05)复发率与Hp的根除率有关,复发率低表示新的三联治疗方案更具有理想的近远期疗效。不良反应与对症性及安全性有关,表示新的三联治疗方案的安全可靠性更强。为切实发挥三联用药方案的作用价值,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用药前应当明确掌握患者用药禁忌,全面评估患者病症[19-20]。治疗中加强病情观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合理控制药物剂量与用药时间等,实现医疗服务效益持续改进[21]。

综上所述,新的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加速临床症状恢复,降低不良反应率与复发率,值得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阿莫西林胃酸三联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如何让胃酸“老老实实”?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常觉得胃酸烧心,五种食物可以调理
探讨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2∶1)有关物质的测定
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溶出度对比研究
乳饮品中耐胃酸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