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校园共享经济项目研究——基于“园共享”小程序

2021-08-25王伟梅袁瑞笛

对外经贸 2021年7期
关键词:搜索

王伟梅 袁瑞笛 刘 薇

(哈尔滨金融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一、项目研究背景

资源闲置浪费已成为当今社会必需面对的严峻问题,特别是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出现大量“买回=闲置”情况,长此以往的恶性循环,造成大量闲置物品的积压,不仅占用空间,还造成资源浪费。2016年,共享单车掀起了共享经济的热潮,将共享经济应用于校园,有利于解决校园内的资源闲置问题,将闲置物品二次乃至多次利用,使物品价值最大化,为物品所有者提供经济利益,为物品使用者提供便捷,将校园的闲置物品“动起来”。

共享经济是信息化时代的新经济形态,共享经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绿色经济的发展,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将闲置资源充分合理进行分配、协调,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需求的不断扩大[1],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无穷的创新动力。共享经济实质上更加符合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发展原则和现实条件。近年来,共享经济伴随社会的发展已经在众多经济方式中崭露头角,社会中多方面的共享经济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校园共享经济模式尚未在各大高校被普及,此时将共享经济引入校园也是新契机。

二、项目内容与创新

(一)项目研究内容

以校园共享经济为背景,搭建“园共享”小程序平台,阐述了校园共享经济的三个组成要素:资源、学生、共享平台。开展了“学生—平台—学生”的共享模式,旨在降低物品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给广大学生带来便捷。

1.项目范围

(1)使用者范围:全国高校大学生。

(2)园共享范围:不局限于书籍、服装、文具用品等。

2.项目流程

(1)项目研发流程

研发团队于微信创建“园共享”平台,在各高校以校园共享市集中心,发放传单等宣传方式向大学生推广“园共享”小程序。

(2)项目操作流程

①各高校在校大学生在“园共享”小程序内进行实名注册,注册后可在平台内接收供求信息。

②该平台起到了连接供给方和需求方的作用,供给方通过平台发布闲置物品借出信息,并标注租赁金额、租赁时间、照片、物品破损程度等,需求方通过平台进行关键词搜索,找到所借物品,并与供给方进行沟通。

③待商洽完毕通过平台进行下单,预付破损押金(押金包含租赁费用,若有破损按破损程度从押金中扣除)。

④自行在约定地点供给方提供物品,需求方需要当场确认图物是否符合。需求方租赁完毕后还回物品(若逾期,租赁金额自行商定),由供给方评定物品破损程度,若有异议可向平台申诉。

⑤本次交易结束后,可由需求方在平台中晒出这次使用共享物品心得及照片。

图1 “园共享”小程序的流程

以上流程执行完毕后本次交易结束。

⑥说明

(a)平台对于租赁金额、时间提供参考标准,但具体金额、时间可由供给方及需求方自行商洽决定。

(b)平台提供破损程度标准。如:衣服,因非正常使用、过失、意外、食物或液体凝落等造成的商品的任何污渍,可清洗情况下根据清洗成本来赔付,不可清洗情况则按照商品售价的全额赔付。

3.项目运营模式

(1)对于平台而言,因为该平台面对的学生群体量大,商家可以通过给该程序注资来进行宣传。

(2)对于学生而言,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将自己闲置物品进行共享,可以降低该物品的成本,使商品流通起来。

(二)项目存在问题及创新

1.项目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发展共享经济进校园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缺乏集中规范化的共享平台

校园共享还仍未普及,目前存在的多为QQ或微信群中二手物品售卖租赁,没有官方规范化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服务,且各群聊分散信息不集中,缺少系统性,不能够维护资源的对接效率。

(2)共享经济进校园的宣传力度薄弱

共享单车等共享APP通过强大的网络力量在宣传方面做得很好,但是校园的共享交易平台的宣传通常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宣传效率低。因此,普及程度往往不尽人意。

(3)借入者道德素质参差不齐

某些共享物品在实际推广使用中遭到破坏,往往没办法保证借出物品的完整性,从而影响他人后续使用。

(4)供求双方职责不清

当借入方和借出方在交易过程中出现物品损坏时,双方各执一词,无法判断责任,易产生纠纷。

(5)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有86.5%的人表示自己有因为个人信息泄露而遭遇困扰的经历[2]。因此,平台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会担忧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6)押金退还问题

传统的租赁交易在租赁期间支付的押金暂时存放于平台,由于同一时间点数万人在平台同时交易,大量资金聚集于平台中,押金需保证退还。

2.项目问题解决方案及创新

(1)共享平台规范

与各地高校合作在“园共享”小程序创建每所院校专属的界面,制定严密的规章制度。

(2)校园共享经济宣传

各所高校可以通过校广播、张贴海报、发放传单、寝室宣传以及校园共享市集中心等渠道加大校园共享宣传力度。

(3)信用

平台根据信用进行本校校园排行,对于信用高的供需求方进行优先借入借出。

(4)供求双方职责

若双方意见一致,则按其执行;若双方出现争议,则由平台进行定责。

(5)个人信息安全

平台通过运用我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对个人信息保护,且使用者皆为本校学生,因此不会出现个人信息泄露等情况。

(6)押金去处

预付押金由第三方保管。

三、项目预期成果

(一)项目预期成果

1.校园共享经济在致力于资源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交易成本的最小化。大学生作为共享经济消费的主体,节省开支是大学生选择共享经济的主要原因[3]。低交易成本可以吸引更多的潜在大学生消费群体,大学生通过体验本项目之后成为校园共享经济的一员。以较少的支出,获取多样化的服务与产品,实现校园共享经济改革目标。此项目是专门为大学生消费群体设计的共享交易平台,尽量同更多的投资者联合宣传,为大学生提供更方便规范的共享交易。

2.在项目开展的前两个月,主要集中于本校学生进行项目适用,积极开展项目宣传,收集项目反馈结果,如若反馈良好再将项目推广出本校,将项目推向本市各大高校。

3.在项目平台上,供需双方不仅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且在交易的过程中得到双方共赢,供需双方相互交易,学生可以是需求方也可以是供给方,使得项目平台循环运行。两个月内,通过广告费、流量费赚回平台运营的人工费、宣传费的成本,之后开始盈利。

4.在项目进行中期时,与知名度高的企业合作,用消费券等方式互相推广,吸引更多大学生应用本项目。

5.要做到真正符合大学生的生活所需,贴合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实现低消费高方便的生活理念。

(二)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

该项目两个月左右即可收回成本,并且随着营业时间与知名度的增加,每年的净利润也逐年增长,实现以业养业,具有长期的投资收益。校园共享经济也是当今共享经济高速增长的突破,通过主打高校学生个性化和便捷化的服务理念通过实践创新不断刺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刺激经济增长。

2.社会效益

通过一年的推广,大学生基本养成“以租为主的消费习惯”,降低了使用物品的成本,增加了绿色生活的号召力,整合闲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共享经济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福同享”情怀与经济息息相关。园共享经济促进了学生分享意识的提升,加速了高校教育体系的改进[4],在培养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方面有深刻的影响意义。校园共享经济平台提供的丰富产品及服务对高校学生的需求有着精准的定位,充分增强了大学生用户体验感的满足[5],提高了校园生活的满足感。

四、项目目的与意义

(一)项目研究目的

现如今,互联网的不断创新发展使经济共享成为社会新经济发展形式,但高校多缺乏共享经济的经济形式,该项目是为推动校园的共享经济可以改变学生的生活方式,低价购入或使用商品及服务,降低个人成本,将共享经济引进校园,给学生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为供给方带来报酬。

(二)项目研究意义

1.社会意义

旧物利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在不改变物品所有权的基础上,让更多的学生以较低的价格投入享受较多优待,从而压缩了学生个人用品中私人专用物品的相对空间,扩充了公共物品的概念与内涵,改变了学生的产权观念;校园共享使分享成为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培育当代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当代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经济意义

从供给侧来讲,推动共享经济进校园能够整合校园内线下的闲散物品,通过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物品使用权的让渡,促进商品流通,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动力;从需求侧来讲,降低消费成本,方便和满足学生的消费需求,提高学生的生活水平,校园的共享经济为富有创造力的学生提供了新形式的实务锻炼方式。

3.诚信意义

校园共享经济扩大了学生进行交易时的可选择空间、物品和服务。校园内的共享经济能有效地减少带有欺诈性的不公平交易,从而提高学生的交易质量。同时也引导广大学生重视自身信用,珍爱信用。

猜你喜欢

搜索
计算机技术在文检工作中的应用
入室盗窃案外围现场勘查的几点启示 
基于西洋跳棋的博弈程序研究
学科整合,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魂”
优惠信息检索与分析
精心设计享受乐趣
网上"搜索"泄密,女自领报复情敌引来血光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