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太钢走出去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应对策略

2021-08-25郎丽丽

对外经贸 2021年7期
关键词:太钢不锈钢一带

郎丽丽

(南京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14)

一、引言

钢铁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支柱性作用,对于整个国家的产业发展都有着重大影响。但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所面临的产能过剩现象越来越严重,国内钢铁消费能力有所下降,钢铁产能利用率低,太钢作为全球不锈钢行业的领军企业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钢铁行业必须“走出去”才能冲破困境。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太钢的发展带来了重生的机会。通过研究太钢近年来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情况,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太钢所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为太钢集团“走出去”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二、太钢集团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34年,简称为太钢集团,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长期以来始终坚持发展以不锈钢为主的特殊钢,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以新制胜,重点产品在造船、汽车、大型电站、“神舟”系列飞船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拥有80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30多个品种替代进口。近年来太钢积极探索转型发展,淘汰落后的机器设备,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钢铁上下游产业链,笔尖钢、手撕钢、双相不锈钢等大量高精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引起广泛关注,销量不断增长。太钢与法国、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80多个国家有着长期的贸易往来,尤其是不锈钢材在国际上广受好评。全球权威财经杂志财富中文网公布的2020年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中,太钢排在第147位。

(一)出口产品

太钢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科研创新,在不断加大自主研发的同时积极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国际化经营方面,太钢生产的一系列产品紧密对接“一带一路”,铁路车轮用钢、纯铁扁钢、磁轭钢等多种产品相继中标国际国内重大工程。2014年,太钢获得中国工业大奖,成为山西省首家获得该项荣誉的企业。2018年太钢又自主研发出一项可替代进口的产品—— 手撕钢,并于2020年再度获得中国工业大奖。太钢近年来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形势,成功生产出笔尖钢、双相不锈钢、新能源汽车用高牌号硅钢、手撕钢等优秀产品。

(二)进出口额

2011—2017年,太钢的进出口总额呈现不断波动的趋势,其中进口总额整体上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出口总额呈现上升的趋势。2014年出口额增长率出现一个质的飞跃,进出口总额达到29.6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占到贸易总额的59.49%,首次实现贸易顺差。2015年出口额稍有下降。2016年全年钢材产量为1028.18万吨,其中不锈钢产量同比增长2.58%,但出口量有所下降。2017年太钢不锈钢出口量首次突破百万吨,达到101.89万吨,出口总额达17.68亿美元。2018年全年产钢量为1070.38万吨,出口钢材109.59万吨,相比上年有所下降。2019年太钢产钢量为1085.88万吨,不锈钢产量为417.6万吨,出口钢材93.97万吨,其中不锈钢出口量占比74.26%。由图1可以看出太钢集团近几年来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出口量稳步上升,由逆差逐渐转化为顺差。

图1 2011-2017年太钢进出口贸易总额统计

三、“一带一路”给太钢发展带来的机遇

(一)为太钢拓展国际业务、开展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空间

“一带一路”沿线分布着60多个国家。近年来,南亚、东南亚以及西亚国家对于钢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家更是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而这些国家中普遍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存在困难。太钢应该积极抓住机遇,也可以通过政府牵头,进而与这些国家开展项目合作。

太钢集团借助于“一带一路”提供的大平台,积极参与到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来。文莱淡布隆跨海大桥项目对钢材质量要求非常高,太钢研发生产的不锈钢螺纹钢筋成功达到该项目要求并在招标过程中成功中标;同时太钢已成功向“一带一路”重点建设项目——中俄东线天然气项目提供了X80管线钢4.8万吨。

在资源进口方面,亚洲地区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该区域横跨中亚—蒙古、特提斯—喜马拉雅、环太平洋等三大成矿域和西伯利地台、塔里木—中朝地台、阿拉伯地台、扬子地台和印度地台5个成矿区。太钢可以在出口钢材的同时与国外一些矿产资源丰富的企业进行合作,为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并与其达成资源供应方面的合作,为本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资源进口渠道。

(二)加强与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提高产品质量

近年来太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始终将人才和创新作为集团发展的推动力。为了激发员工创新的激情,太钢建立了职工创新工作室,让职工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成功推动了创新科研成果的涌现。但与欧洲发达国家相比,太钢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仍显不足。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其中东亚和欧洲的许多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与丰富的人才储备。太钢要积极与欧洲一些国家展开技术方面的合作,通过外派相关人才到这些国家取经、或者聘请人才来企业进行指导等方式,将两方的科研技术、生产设备等优势相融合,共同参与到“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中来。

(三)促使太钢走低碳发展道路,打造绿色品牌形象

近年来太钢不断在低碳发展的道路上摸索,逐渐淘汰落后的装备,积极引进环保设备,在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资源消耗总量和污染排放量仍居高不下。钢铁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钢渣等固体污染物不易处理,严重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所以,太钢必须在环保方面继续努力。

“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非常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钢材质量问题,尤其是欧洲国家。只有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绿色环保的不锈钢产品,才能满足国外的需求。绿色环保的钢材不仅能够提高其使用年限,减少使用数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同时也会在无形中起到宣传太钢的效果,有利于打造绿色品牌形象。

四、“一带一路”倡议下太钢面临的挑战

(一)沿线国家的国情差异大,政治法律风险及信用风险大

一带一路涉及65个国家,这些国家分处不同的大洲,历史传统、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也比较大,各自形成了独特的法律体系及政治经济模式,例如在宗教信仰方面,欧洲地区以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为主,而中亚和西亚地区的大多数人则信仰伊斯兰教,宗教信仰对一个国家的影响非常大,在不知不觉渗入到这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来。其次,每个国家在对待法治方面的态度及标准也各不相同。太钢虽然积累了丰富的对外贸易经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国际贸易人才,但在面对沿线国家的政治、法律冲突时,仍然要认真研究该国的政治及法律制度。

此外,一带一路沿线的大部分国家非常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长,投入的人力、财力多,资金回收速度也较慢,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

(二)铁矿石及各类资源价格受进口限制,影响了盈利空间

由于我国的铁矿石资源质量较低,每年都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2019年我国从澳大利亚和巴西两国进口的铁矿石资源分别占到了我国铁矿石资源进口总量的67%和19%。2020年12月份普氏铁矿石的价格达到了每吨170美元的高位,用钢成本不断上升。太钢通过开采尖山等大型矿山、二峰山等中小型铁矿、袁家村铁矿及郭家庄铁矿等,为其提供了丰富的铁矿石及其他各类资源,但并不能满足太钢未来的发展需要。从目前形势来看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另外受四大矿商的高度垄断以及不合理的定价机制等因素影响,未来铁矿石价格不确定性很强,依旧面临着大涨大跌的可能性。

我国主要从印度尼西亚以及菲律宾进口镍资源。2019年,我国进口镍矿砂及其精矿5613.2万吨,与上年度相比增长30.3%,其中从这两个国家进口的镍资源总量就占到了总进口量的95.9%。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菲律宾部分产镍地区停工停产,印度尼西亚部分企业也调整了产量,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新冠疫情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镍矿产量的未来走势如何也无从得知。我国铬铁资源的进口国主要集中在南非、哈萨克斯坦及印度。2019年我国进口铬矿石总量为1589.8万吨,较上年增长10.9%,而当前世界上主要的能源出口国不断加强对铬矿资源出口的管控力度,这将给太钢进口铬铁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

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一直处于低迷期,国内对于钢材的需求疲软,钢铁行业的利润率也随之下降。2017年,太钢产钢1050.26万吨,不锈钢出口量仅为101.89万吨,近90%的产品投放于国内市场。2019年我国的钢铁出口量有所下降,太钢当年的钢材出口量为93.97万吨,同比下降14.35%。2021年我国钢铁行业受新冠疫情、国际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总体需求会保持稳定,但是上升的空间并不大。

(三)出口中容易发生贸易摩擦

太钢由于相对低的出口价格以及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和其他国家发生贸易摩擦。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太钢先后经历过来自美国、俄罗斯、印度、巴西、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欧盟等多个国家的贸易摩擦案件。2017年5月又遭到一家马来西亚钢铁企业的起诉,指控太钢以远低于内部市场的价格向马来西亚倾销产品,太钢被征收2.68%的反倾销税。在2018年中美贸易战摩擦的情况下,我国钢材出口量大幅下降。

五、“一带一路”背景下太钢“走出去”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与其它国家的能源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能源支持

近年来,太钢虽然也不断在本省发掘新的能源,提高铁矿石及各种能源的自给率,但是由于山西的矿产资源开采管理制度越来越严格,很多小型的矿产开采公司都已经倒闭或面临倒闭的局面,不少大型矿山也进入开采末期。“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正好破解了太钢的难题。俄罗斯、乌克兰及印度等国家拥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拥有丰富的镍资源及铁资源,“一带一路”战略为太钢与这些国家的企业之间实现能源贸易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对于稳定能源价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注重复合型高科技人才培养,加大产品创新力度

在现代社会,一个企业要想提高市场份额占有率,仅仅依靠产量的高低远远不够,产品的技术含量才是企业立足于国内外市场的王道。太钢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大人力资源的储备,加强与高校的人才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完善奖励机制和晋升渠道,对于高科技人才要设立阶梯型的成长模式,定期开展与其它相关企业的人才交流活动以及培训课程,使企业的高科技人才更快地掌握一些钢铁技术前沿的知识,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加强研发团队建设。对于一些国际先进的钢铁核心技术,太钢要加强与这些国家的人才交流,对于部分垄断技术,如果确实有必要,可以通过资金来购买其相应的设备,尽快掌握钢铁行业的核心技术。

(三)培养国际贸易人才,完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近年来,太钢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时有发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太钢必须加强国际贸易方面的人才培养。在人才招聘方面,要完善人才招聘体系,从海外知名院校引进一批具备外贸经验的优秀人才。在人才培训方面,太钢要着力培养一批具备国际化经营能力的人才,对其进行专业化培训。对高层管理人员要重点培养他们的全球化战略眼光,通过将这些人员安排到境外工作,迅速掌握这些国家政治、法律环境、风俗习惯及贸易政策等相关规定,从而推进海外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合理利用出口信用险

在开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常常由于东道国政治、发生战争、企业破产、汇兑限制等方面的因素,导致出口企业的货款收不回来。而出口信用险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弥补这些企业的收汇损失,能够帮助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更好地走出去,实现外贸结构升级。该险种能够为企业的安全收汇提供一定的保障,同时也有利于银行向各类企业发放贷款。太钢在向可能发生收汇风险的国家出口钢材时,可以通过购买出口信用险减小企业的损失。

猜你喜欢

太钢不锈钢一带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80t不锈钢GOR底吹转炉工艺设备改造
山西太钢“手撕钢”将用于国产折叠屏手机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不锈钢微钻削的切屑形成与仿真分析
OCr18Ni9不锈钢的微小孔钻削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太钢生产出国产首套CAP1000核电站用不锈钢
国内功率密度最大中频感应炉太钢热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