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需求的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科技服务平台发展模式研究

2021-08-24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21年4期
关键词:服务平台京津冀装备

冯 时

(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北京 100044)

0 引言

近年来, 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以互联网+、 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科技创新。 各地区、 各行业纷纷开展科技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实践,对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发展与服务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任志宽等从平台运行体系的角度将科技服务平台分为资源服务平台、技术研发平台、技术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化平台五大类[1];王佩等根据平台投资方出资比例和运营决策权将平台划分为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2];李珗等提出了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单点响应、多点组合、网络共生等三种典型集成服务模式[3];许吉黎等提出了“三核驱动”、“点轴延伸”、“集群网络” 等三种省域科技创新体系发展模式[4];游静、祝子丽等通过对国内已建成的区域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研究, 指出了现有区域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共享不足、 管理与创新机制不健全、平台对接效率偏低等问题[5-6]。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产业核心集聚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研发、设计和制造基地。 整合京津冀区域装备制造业科技服务资源,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探索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发展模式,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产业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推动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装备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对于京津冀地区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科技服务的发展现状与需求分析

1.1 京津冀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迅速。如表1 所示。三地之中,北京市科技服务业的营业收入、法人数量、从业人员、技术合同成交额等指标均居于首位。且北京的科技服务企业发展规模、服务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化程度高,科技服务企业所有制多样化。天津市的科技服务机构发展迅速, 数量不断增加, 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服务网络。河北省的科技服务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但产业门类较为齐全,并基于科技咨询服务中心, 整合河北省科技服务资源建立了科技咨询业协会。

表1 2018 年京津冀地区科研与技术服务业主要指标统计

1.2 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的科技服务需求分类

装备制造业的科技服务需求与服务种类多种多样, 本研究结合京津冀装备制造企业在生产、运营与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求,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科技服务统计分类的基础上将当前京津冀地区装备制造业对科技服务的需求划分为了产业动态信息服务、技术改造服务、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服务三种主要类型。

(1)产业动态信息服务。 产业动态包括科技动态、产业资讯、研究文献、多媒体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等,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与实践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产业资讯信息的来源十分广泛,但信息资源的质量良莠不齐,企业很难从繁杂的信息中快速获取有价值的资讯。 在国家大力推动自主创新的战略形势下,京津冀地区的创新主体需要有效获取高质量的产业资讯资源, 以实现基于产业资讯进行各种科技决策。

(2)技术改造服务。 近年来,随着装备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京津冀装备制造企业对技术改造、设备升级的需求也愈加明显。 迫切需要科技服务机构提供专业化的企业评估诊断、发展战略咨询、技术发展分析、技术改造方案等一系列服务, 以确定企业的技术改造方向, 推动企业完成转型升级, 全方位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强化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3)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服务。 京津冀装备制造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产能不足、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能力未能充分发挥。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迫切需要加强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加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研发设计,提升高端产品生产能力,调整产业结构。

2 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科技服务平台发展模式分析

2.1 京津冀现有装备制造业科技服务平台分析

根据科技服务平台的资源组织方式、资源类型、服务类型和服务模式,可以将京津冀地区现有的装备制造业科技服务平台的发展模式分为基于资源集成的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基于制造服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基于政策引导的区域科技服务平台和基于专业服务的典型领域科技服务平台等四个主要类型。 平台的主要特点见表2。

表2 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科技服务平台模式分析

2.2 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科技服务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于对现有的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科技服务平台模式特点的分析, 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科技服务平台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3 点:

(1)科技服务资源缺乏一体化整合。 在京津冀地区内部,科技服务资源的分布并不均衡,科技服务资源质量良莠不齐,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梯度差异。而能够一体化整合京津冀地区装备制造业科技服务资源的科技服务平台尚未建立。 三地之间科技服务机构受到自身资源、 地域分布的影响,科技服务辐射范围较短,跨区域科技服务难度较大。

(2)科技服务平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由于缺乏区域科技服务资源的整体配置与动态组织思路, 京津冀的科技服务资源整体利用效率不高, 科技服务平台资源同时面临着资源端使用率低和需求端供给不足的矛盾。

(3)科技服务平台可持续运营能力不足。京津冀现有的科技服务平台整体商业化、市场化水平不足,盈利模式较为单一,平台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有限。

3 基于需求的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科技服务平台发展模式构建

3.1 基于需求的科技服务资源分类整合

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科技服务平台应当汇聚科技服务资源、整合科技创新要素。 重点整合线上、线下的科技服务信息资源、生产资源、技术资源、专家资源与服务机构资源。 以“科技资源集中整合、服务项目分类配置”的方式,基于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科技服务需求,对科技服务资源分类、筛选、整合,建立涵盖京津冀科技服务主要需求的科技服务资源库。

3.2 科技服务资源组织

为了克服现有的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科技服务平台的问题,要基于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构建覆盖京津冀地区的科技服务网络和动态的科技服务资源组织模式。

(1)构建跨区域科技服务网络。以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科技服务平台为主站, 分类整合已有的科技服务机构线上平台,建立“主站+分站”的科技服务线上平台体系。 拓展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科技服务平台的服务资源与服务项目,提升平台综合科技服务能力。依托线上资源对应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企业等线下资源,构建广泛的线下科技服务站点网络。 通过科技服务与资源调配流程化、 标准化管理的方式强化科技服务效率与科技服务区域覆盖率。

(2)基础科技服务自助共享模式。针对服务流程或服务内容较为固定的的基础性科技服务, 采用自助服务模式。 用户可以在平台界面针对性地检索平台资源池中储备的相关科技服务资源并选购科技服务, 选购完成后即可依托平台与科技服务机构对接, 并由线上平台或线下科技服务站开展服务。 主要的基础科技服务信息有:第一,科技资讯信息,包括产业动态信息、区域动态信息、项目申报信息、项目需求信息等;第二,生产资源信息,包括基础材料参数信息、基础零部件参数信息、仪器设备参数信息、装备资源信息、培训课程信息等;第三,文献信息,包括文献数据信息、标准数据信息、工程图纸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等;第四,服务资源信息,包括服务案例信息、重点企业信息、服务机构信息、高校院所信息等;第五,使能性工具服务, 包括绿色制造评估工具、 智能制造评估工具、文献专利分析工具、设备装备评估工具等。

(3)高端科技服务个性化定制模式。针对用户需求较为复杂的高端科技服务,采用个性化定制的服务模式。用户在平台科技服务资源的个性化定制页面填写个性化服务需求并提交。平台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针对性地匹配科技服务资源和科技服务机构, 并协助用户开展服务对接和服务方案定制, 对接完成后即可由线上平台或线下科技服务站开展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的主要类型有:第一,个性化报告定制,包括技术分析报告、市场分析报告、情报分析报告、政策分析报告等;第二,专家咨询服务,包括产业规划咨询、区域规划咨询、智能制造咨询、绿色制造咨询、科技服务咨询等。

(4)平台科技服务资源更新机制。 平台运营机构要建立服务质量反馈和服务内容更新机制。 运营机构要监督、协调科技服务供需双方的对接和服务过程,收集双方对科技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的相关反馈意见与评价,并对科技服务效果进行跟踪与定期回访调查。以科技服务的反馈信息确定平台的科技服务质量与用户的科技服务需求。在充分了解科技服务反馈的基础上对科技服务项目进行定期改进,对平台的科技服务机构进行定期考核。 平台的维护机构要在运营机构的支持下对具有时效性的科技服务内容定期、及时更新,确保科技服务相关信息的有效性。

3.3 科技服务平台运营

由于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科技服务平台的公益服务性质,其建设、运营与发展应当被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整体规划,与京津冀一体化的其他项目协同推进。平台的各参与方地位平等、合理分工,采取各司其职、优势互补的方式开展平台运营。 由专业化的互联网公司负责平台系统维护,由综合性科技服务机构负责平台管理;由纳入平台体系的各企业、高校、科技服务机构共同提供科技服务资源与科技服务项目;重大决策由平台的各参与方、合作方协商决定。平台的盈利渠道则应当多样化,可以包括会员会费、科技服务费、资源发布费、宣传推广费等。

3.4 科技服务平台推广

科技服务平台的推广模式应当采取传统推广、 政府机构合作推广、代理推广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首先可以通过人员推广、 电话推广、 广告推广等传统方式,对企业进行针对性宣传,重点突出平台的技术优势、差异化服务特色、平台激励措施等核心优势形象。 其次,可以通过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展推广会、 座谈会等方式或以政策激励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入平台。最后,还可以通过代理推广的方式,与专业化的推广代理商开展合作,由代理商发展平台成员。

4 结论

本研究提出了以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科技服务需求为引导,整合分类京津冀科技服务资源,自助服务与个性化定制相结合、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科技服务发展模式,并对该模式下平台的资源整合、资源组织、运营推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相比现有的装备制造业科技服务平台,基于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科技服务需求构建的科技服务平台能够集聚和梳理装备制造业优质科技服务资源, 贴近区域装备制造企业发展需求和区域产业发展要求, 专业化的分工模式和多样化的盈利模式能够强化平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于篇幅限制,未对科技服务各领域的具体服务模式进行深入探讨, 将在今后对装备制造业科技服务平台的资源组织与服务优化进行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服务平台京津冀装备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港警新装备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防晒装备折起来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