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与维生:生态意识的系统论审视

2021-08-23唐秀华陈全顺

宁夏党校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生态意识系统论建构

唐秀华 陈全顺

摘要:在系统论视域下,生态意识是一个深入到人类社会各个层面并包含着诸多要素与结构的复杂系统。从其生成来看,生态意识立足于生态存在,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不断演化并展现出其层次性特质,但同时也面临着失稳与偏离的障碍。从其构成来看,生态意识囊括了生态认知、生态思维、生态意志等诸多要素,时空混合结构、深表层混合结构、耗散结构等复杂结构及其各类外部环境。从其维生来看,应从整体涌现性、层次秩序性、目的指向性、边界开放性等层面着手,进而实现人类在生态层面的意识革新。

关键词:生态意识;系统论;建构;维生

中图分类号:Q98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91(2021)04-094-006

生态危机将人类社会带入到一种危险的境域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人类意识经历着更深层次的瓦解与重建。在思想层面,生态危机的根源可以理解为人类对自然价值的虚设进而产生利益冲突的关于生态意识建构的问题。这里的生态意识是指人类在将自然秩序与主体利益两者相契合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共同体发展意识。系统论作为一种分析范式的有效参与,能够为生态意识的价值审视提供一种整体性思维。

一、生态意识的系统生成论

在系统论看来,一切系统都是生成的而非既定的,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生态意识作为一个完整复杂的系统,同样有着自身的生成过程,就整体而言,生态意识生成于生态存在,在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演化并展现出其层次性特质,但也面临着失稳与偏离的障碍。

(一)生成基础:生态存在

生态存在作为与生态意识相对应的重要范畴,本身就构成了生态意识的现实根基并对生态意识起着决定性作用。从其内容构成来看,生态存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自然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作为生态存在的主要构成,不仅充当了人类展开物质生产和生活实践的重要载体,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物质能量等必需的生存条件,也在进入到人类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催生了人的思维能力即生态意识的诞生。二是人类本身。作为生态存在的重要因素,人类在参与自然活动的进程中不断与自然环境产生愈加深刻的联系,在不断实现自身进步的基础上催生了自身意识在生态层面的蜕变。三是生态实践。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反过来讲也是自然的人化过程。也就是说,通过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一方面实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使得自然不断地进入到人类社会的领域,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双向交流。正是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人类的生态意识不断地具体化与丰富化。四是生态现状。生态危机无疑构成了当下生态现状的表征。自然资源的浪费与生态环境的破坏,揭示了具有严重冲突性质的生态危机的现实性,也为人类的思想意识革新提供了某种契机。

(二)生成过程:历时性与层次性的统一

人类生态意识的系统生成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源于对自然的持续性、深入性探索,也体现了历时性与层次性的统一。在工业社会以前的诸多社会形态中,自然科学并没有得到突破性发展,“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1](P161),很多无法改变的自然现象使得当时的人类对自然充满着未知的恐惧与敬畏,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处于模糊状态。人们的“意识起初只是对直接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之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1](P161)。当时的人类虽然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入,但在生产力的限制条件下,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存在着一个固定的“天花板”,改造空间也在一个可视的固定的范围。可以说,当时的人类尚未全面认知自然状态,仍然处于“懵懂”时期。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样处于一种较为原始的稳定状态。

以工业革命为重要标志,人类对自然的大规模开发开始展开。“人是自然的主人”“人为自然立法”等一系列思想开始深入人心并付诸实践,自然科学得到迅猛发展,自然界的神秘面纱被人类层层揭开,人类对自然的实质性行动自此真正开始。在现实利益的驱使下,自然界失去了曾经的主宰地位进而沦为人类的现实性工具。“启蒙运动所确立的现代性价值体系把人类与自然对立起来,并把二者的关系归结为利用和被利用、控制和被控制的工具性关系,科学技术被看作人类控制和利用自然的中介和工具,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无限经济增长追求为目的的发展观”[2]。人类欢呼对自然界的胜利,殊不知大规模的开发伴随着严重的破坏,人类社会此时的高速发展是以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为巨大代价的,一系列的生态危机接连爆发。生态危机所隐匿的正是人类贪婪的物欲与资本逐利的本性。大工业时期崛起并延续至今的自我意识,是主张表达自我的意识,也是希望周遭的一切服务于自己的唯我意识,这种意识一直延续到当下。

(三)生成障碍:失稳与偏离倾向

在系统论视野中,生态意识在危机的映照下呈现出失稳的特质与偏离的倾向,表现为暂时平衡状态的破坏和不合乎目的性的发展趋势。

一是失稳特征的显现。“正是因为系统中存在不稳定的因素,这种最初是个别的、局部的不稳定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得以放大,超出了系统在原先条件下保持自身稳定的条件,系统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遭到破坏,才得以使得系统整体上失稳”[3](P267)。人类在自然层面的合理性伪装与绝对化控制的隐蔽事实被生态危机的现状一步步揭露出来,生态意识的生成也逐渐開始背离自然价值,一种表现为失稳形式的非秩序化阶段逐渐显现,生态意识自身的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

二是偏离倾向的显现。在系统论中,偏离即为突变中的分叉过程。“分叉就意味着获取新质的不确定性”[3](P257),“既可是新的进化,成为系统向上发展的创造性的源泉,也可能是系统走向崩溃、系统走向退化的前途”[3](P259)。过往发生的一系列生态危机透露出一种消除自然范畴的色彩。自然成了纯粹的人的理论和实践智慧征服的对象或领域,在错误的角色定位下,生态环境因为人类的过度干预而受到其自身不可承受的破坏,人类社会也因此面临更加深层次的生存危机。在这种背景下,自然范畴开始逐渐脱离人类社会的组织生产模式,人类的生态意识展现出一种偏离生命共同体意识的倾向。

二、生态意识的系统构成论

系统论认为,一个系统是由要素、结构、环境等诸多条件共同构成的复杂集合体。从生态意识的构成来看,它囊括了生态认知、生态思维、生态意志等诸多要素,时空结构、表深层结构、耗散结构等多种复杂结构及其各类外部环境。

(一)构成要素的系统展开

一是生态认知。所谓认知,是指认识和知识,是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从具体内容上来看,生态认知包括人类对自然科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对自然价值的理解。自然科学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已经清晰地展现出人类对自然认识运动的图景。在这种意义下,人类对自然展开的不同类型和秩序的思考,既包含着人类对自然存在的认知与珍视,又将这种认知与珍视建立在一种自主构建的自然与社会秩序之上。可以说,生态认知是对自然科学最直观最普遍的反映,并以此进入到人类的思想视域中。

二是生态思维。生态思维是由人类在不断践行生态理念的过程中产生的深入到人类基本价值观中的思想形态,能够内化于人类自身并转化为人类的内驱力。在生态思维的影响下,“人的生命力量本质的发挥、人的需要的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受制于自然界及生态环境状况可能提供的条件及其容允的程度,即是把人类实践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容许的限度内”[4](P57)。此时的社会状态,“要求人类实现对内在自身实践的生态化,从人类内心深处生发出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来规范人类的行为举止”[5]。

三是生态意志。作为带有一定目标指向性的主观状态而存在的意志,在进入到生态层面后便具体表现为一种对生态稳定状态的倾向性。具体而言,生态意志的基本具备标志着人类尊重与顺应自然的基本价值观的定型,同时也意味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觉悟提高的状态下进入到一个更加和谐的层面。生态秩序的局面形成,正是以人类对自然更具生态意志的改造活动为重要依托。“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6]。人类在不合理开发自然界的实践中会逐渐吸取经验教训,形成一种生态保护意识,这种转变正是人类生态意识从自发到自觉的表现。

(二)内在结构的多重阐释

一是时空混合结构。生态意识系统的组成要素具有不同的时间、空间分布形式,进而决定了生态意识系统的结构呈现出一定的时空混合性。首先是时间结构。生态意识系统的结构之所以呈现出时间性特征,就是因为生态意识本身就是一个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与自然进程不断发生变化的集合体。在它的内部,包含着诸多历史节点所产生的关于自然的思维观念与基本理解,是自然秩序与历史进程在实现某种契合后在人类思想层面的投射。在时间结构的影响下,生态意识系统中的诸多要素如生态认知、生态思维等相互作用和相互改变,在限制与约束要素本身的自由度与随机性的同时,也使得它们之间形成一种更加稳定的结构模式,进而更加有规律有秩序地运行并与其它系统区分开来。其次是空间架构。从空间构成主体来看,生态意识经历了从个人到集体再到国家,最后到全球的空间范围逐步扩增的过程。这一过程呈现出空间结构的两种特质,即量和质的双重规定性。从量的规定性来看,生态意识首先是个体意识。在个体的作用下,生态意识逐渐深入到集体场域,蜕变为集体意识中的一部分。依照空间秩序的构建,生态意识的范围进而扩大,并衍生为国家层面的意识及其全球全人类的意识。从质的规定性来看,生态意识的系统结构在空间要素有序排列与层次分布的作用下,逐渐突破量的规定的范围,呈现出质的规定性特征,即生态意识是一种关系到整个人类根本生存与发展的意识。

二是深表层混合结构。系统中的要素由于数量分布不均,在发生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的具有实质性,有的具有非实质性。对应的,系统的结构也呈现出表层与深层两种特征。首先是表层结构。生态意识系统的表层结构表现出一种具体性,即它是对自然最直接最现实的思想反馈。例如,在当下环境危机的面前,人类首先表现出对自身现实与未来生存的一种担忧,是一种忧患意识;人类在看到环境破坏的种种现实后果后,会反思自身的行为模式进而产生保护意识;人类在保护自然的过程中,会逐渐意识到它是一种责任与情感。其次是深层结构。生态意识系统的深层性意味着生态问题不仅仅是反思生态环境本身与人类本身,同时也要深入到人类价值、文明层面展开讨论。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生命共同体意识、生态价值意识、生态文明意识等。

三是耗散结构。耗散结构是相对于平衡结构而言的,平衡结构指的系统中不需要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结构。与之相反,耗散結构则是一种“必须通过不断耗散能量,即跟环境交换能量才能实现的结构”[7]。生态意识系统就是一个耗散结构。这一结构一方面是指生态意识在诸如其他意识的侵袭、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的忽视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出现一定的耗散与消失的倾向,另一方面是指在诸如生态破坏现象、制度、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干预下成为更具有稳定性的动力系统。换言之,耗散结构本身就意味着系统与环境之间会源源不断的发生交互与作用,其中必然包含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因为有序涨落是耗散结构的特征之一。正是在耗散结构的作用下,生态意识系统才能够通过外部环境的刺激进一步优化,实现更深一层的升级,进入到新的稳定态。

(三)外部环境的系统介入

“所谓系统的环境,指的是与系统组成元素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又不属于这个系统的所有事物的总和”[8]。系统与环境通过交换物质、能量、信息实现相互作用与相互联系。从本质上而言,环境构成了系统的外部规定性,对系统主要起着催化与约束的双重作用。生态意识系统的环境主要从制度、文化、社会、法律等层面展开。

首先是制度环境。有效制度的介入能够为生态意识系统提供一个更加合理和公正的关系秩序。以当今人类社会存在的两种最主要的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所要阐释的生态意识的差异性为例。“作为共产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为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和光明前景”[4](P116)。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保障了人类生态意识的本真性,是适应于生态意识系统的良好影响因素。反观资本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自然界是服从人的需要的工具,是其有用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资本不断展开对自然界的利润化过程及其破坏程度的深化过程。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响下,生态意识处于一种畸形状态。

其次是文化环境与社会环境。作为嵌套在生态意识系统周围的文化、社会环境,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从文化、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来看,它不仅包括了生态文化产品、生态公共服务等因素,同时与人类消费理念、节约与保护意识、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与认可度有着密切关联。

最后是法律环境。法律环境在更多层面上对生态意识系统起着制约与规范的作用。从形成过程来看,法律环境主要依赖于生态立法、生态执法及其生态监管三个层面。从具体内容来看,包含了诸如大气污染法等具体的法律规定,不同形式的生态执法与监管措施等等。生态意识与法律的互动互塑,在提升生态意识系统稳定性的同时,也加强了生态意识系统的整体涌现性,并使之更加适应生态建设与人类历史的进程。

三、生态意识的系统维生论

“在现实世界中生成的系统都有一定的自我保持能力,或称维生能力”[9]。系统生成过程的结束意味着系统整体的定性,但同时也面临着维生的压力。从整体而言,系统的维生依赖于系统的要素、结构及其环境三个部分的相互作用。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增强系统的整体涌现性

一是要增强系统与要素、结构的相互作用。具体来说,在考察生态意识系统这一整体时,应该更加注重其要素如生态认知、生态思维、生态意志等在时空混合结构、表深层混合结构中的新的表现形式与特点,进而提升生态意识系统在根本上的前进性。二是要进一步协同与整合生态意识系统中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在生态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与之相关的价值意识、发展意识、文明意识、共同体意识等诸多意识,在多样性呈现的过程中既要考察其差异性,同时也要将其进行更深层次地差异整合,进而实现协同发展。三是选择与塑造更优环境。系统的整体涌现性依赖于外部环境的作用力,环境的选择与塑造对系统结构的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具体要素上来看,生态意识系统的外部环境不仅仅包括制度、文化、社会、法律等,同时也与经济、政治、历史等因素息息相关,因此,在环境选择与塑造中存在着很大的空间。而越是充满差异性、丰富性、复杂性的环境塑造出来的系统越能呈现出多样的整体涌现性。

(二)提升系统的层次秩序性

“层次是指系统内在组织结构有序的间断和连续,或是系统要素有机结合的等级次序”[10]。生态意识作为一个系统,是由低级层次向高级层次不断发展而形成的。

从层次上来看,生态意识起初只是一种生态忧患意识与生态认知意识,所包含的仅仅是对自然界基本的了解。随着人类对自然与人类社会认识程度的加深,便逐渐完成了生态道德意识、生态价值意识、生态文明意识等更加深层次的进化。加强层次的有序递进,能够使得整个系统形成整体的差异协同运动,进而实现整体的进化。生态意识的变革经历着从浑浊到有序的蜕变过程,其内在架构的逐层演变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生态意识的层次秩序化过程中应注意两点。一是将层次性与递进性相结合。生态意识内在架构的层次递进依托于人类对自身与自然的深入洞察,是人类内驱力与外在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将层次性与协调性相结合才能推进生态意识的革命性变革。二是将动态性与有序性相结合。生态意识的变革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始终保持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应同时兼顾不同层次递进过程的有序性与系统诸要素的有序性,通过与现实环境的动态交流而不断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态意识的真正蜕变与发展。

(三)明确系统的目的指向性

生态意识系统的建构目的首先指向自然的价值及其意义。“自然界在本体论意义上的本原性与优先地位,就从根本上规定了自然界是人类及人类社会存在的根源性基础”[4](P86)。人类的出现只是丰富了自然的特征,但自然界并不会因为人类的出现而改变其内在规律,人类所充当的仅仅是自然界的参与者角色。其次,生态意识的建构呈现出这样一种深层目的。通过人类的干预与自然本身的自愈,将生态恢复到适应其长期发展的状态,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恢复到本真状态。在这一状态下,人类在通过实践改变自然界的过程中将自身需要与自然界内在变化规律保持一致性,使人类的实践保持在自然界的承受范围之内。总之,只有时刻注重系统的目的指向,克服系统进化过程中的偏离倾向,才能有效增強生态意识系统的系统性与实效性。

(四)促进系统的边界开放性

系统的边界则是指将系统与环境分开来的某种界限。促进系统的边界开放性意味着系统与外部环境的更深程度的互动与协同。

生态意识作为一个耗散系统,只有在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过程中才能维系本身的稳定性。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升生态意识系统与意识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的互动。意识系统不仅包含着生态意识这一子系统,同时也囊括了价值意识、共同体意识等各种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同时也构成了生态意识系统的外部环境。提升生态意识系统与这些系统的相互交互,能够更大程度地促进生态价值意识、生态共同体意识等生态意识的进化。二是提升生态意识系统与整个系统环境的协同。从整体而言,生态意识系统的外部环境包含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诸多现实存在要素。它们在构成生态意识系统的外部基础的同时,也为生态意识的生成与进化提供了充足的动力。而加强两者的协同,能够在提升生态意识系统的整体涌现性的同时,使得生态意识系统进入到更高一层的进化阶段。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方世南.重新思考人的真实需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0(01).

[3] 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4] 刘思华.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 薛永民,曹满玉.论绿色发展理念蕴含的生态实践智慧[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03).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98.

[7] 苗东升.系统科学大学讲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01.

[8] 魏泽贤,范冬萍,張华夏.系统科学导论——复杂性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7.

[9] 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46.

[10] 乌 杰.系统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86.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Ecology: An Examination of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Theory

Tang Xiuhua, Chen Quanshun

(School of Marxism,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00)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ystem theory,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is a complex system that penetrates into all aspects of human society and consists of various elements and structures. From the viewpoint of its generation,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is based on ecological existence, and evolves with the process of human history, which shows unique hierarchical feature.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faces obstacles of instability and deviation. From the viewpoint of its composition,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involves many elements such as ecological cognition, ecological thinking, ecological will, and complex structures such as spatiotemporal hybrid structure, deep-surface hybrid structure, dissipative structure, and various external environments.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maintenance of ecology, we should start from the overall emergence, hierarchical order, goal orientation, and boundary openness, and so on, so as to realize the consciousness innovation of human beings at the ecological level.

Keywords: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System Theory;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of Ecology

责任编辑:孟   筱

猜你喜欢

生态意识系统论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人对自然的暴力
解析小说《白鲸》的生态意识和德性伦理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意识渗透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系统论视域下的高校实验室发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