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下台湾当局的“防疫外交”及其影响

2021-08-23王英

唯实 2021年7期
关键词:当局防疫英文

王英

2020年国际政治、两岸关系中最有影响力的事件要数新冠疫情。在全球抗击疫情蔓延的关键时刻,两岸人民期待的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局面并没有出现,相反,蔡英文当局大做疫情政治化的文章。其“以疫谋独”的“防疫外交”行为压缩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空间,恶化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国际环境,导致两岸关系出现自开放交流以来最为艰困的局面。

一、台湾当局所谓“防疫外交”的表现

自李登辉推行“务实外交”起,拓展所谓的“国际生存空间”始终是台湾当局对外事务的战略目标。新冠疫情蔓延使蔡英文当局找到了与国际社会加深联系的结合点,蔡英文当局伺机大搞所谓“防疫外交”,极力在国际社会凸显存在,妄图在国际上打开“一个中国”的缺口。

1.开展防疫物资(口罩)“外交”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令全球出现防疫物资短缺问题,全球各地先后出现抢购口罩的浪潮。蔡英文当局以优先供应台湾内部的需求为名,第一时间(2020年1月24日)宣布限制口罩出口大陆,并故意使用“武汉肺炎”称呼新冠肺炎。同时,与大陆就援外抗疫物资展开竞争。2020年1月31日,蔡英文当局宣布征用所有口罩工厂,统一管理口罩的分配及产量,并将这一征收令一直延续到4月底,以储备“防疫外交”物资。蔡英文当局还斥资1.8亿台币购买机器、扩增生产线,新增60条生产线后台湾的口罩日产量达1000万片,蔡英文当局的目标是在3月中旬成为仅次于中国大陆的全球第二大口罩产地。2020年4月1日,蔡英文当局宣布将“基于人道考量”捐赠1000万片口罩给全球疫情严重国家的医护人员。截至2020年12月31日,台湾地区向全球88个国家捐赠了5400万片医用口罩,主要流向美欧国家、“新南向国家”和所谓“邦交国家”。

2.签署“防疫伙伴关系联合声明”

疫情期间,蔡英文当局假借防疫之名,与美国和捷克签署防疫联合声明,以此炒作“美台战略关系加强”和“台欧关系升温”。2020年3月18日,美台签署“台美防疫伙伴联合声明”,声明宣布,双方将在台美密切合作交流的既有成果基础上,推动更快速以及更多层面的合作,共同维护全人类的健康安全。2020年4月1日,蔡英文当局与捷克发表联合声明,建立防疫伙伴关系。[1]

3.借机炒作加入世卫组织(WHO)议题

由于蔡英文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单方面破坏了两岸协商的政治基础,台湾地区自2017年起未再受邀出席世界卫生大会。新冠疫情被蔡英文当局认为是一个炒作加入WHO的好机会。疫情发生后,蔡英文当局不断向WHO喊话,以无法即时取得第一手疫情资料、[2]不利于与其他国家分享“台湾模式”抗疫成果以及所谓的国际支持为由,要求参与世界卫生大会。作为“防疫外交”的重头戏,蔡英文当局在鼓噪参与世界卫生大会的议题上可谓煞费苦心。

一是大打悲情牌。蔡英文当局声称病毒不分国界及国籍,需要国际社会所有成员携手合作,才能有效防治。疫情之下,“不遗漏任何人”(Leave no one behind)显得更加重要。[3]台湾由于不是世界卫生组织成员,无法获取最新疫情信息,因此影响台湾与各国防疫的合作以及台湾民众的健康人权。蔡英文当局将自身无法参会的原因归咎于“中国打压”和世界卫生组织“中国中心”。标榜专业出身的“副总统”陈建仁声称,由于中国,台湾被国际社会“当作孤儿遗弃了”。

二是吹嘘抗疫经验。疫情初期,台湾岛内的疫情控制比较理想。截至2020年5月11日,台湾累计通报了440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和7例死亡,同期比较“远远低于许多国家”,这成为蔡英文当局吹嘘的资本。在诋毁大陆抗疫成果的同时,蔡英文当局创建了“台湾能帮忙,而且台湾正在帮忙”(Taiwan can help,and Taiwan is helping!)这样的话题标签,并将这一标签张贴到各种援外防疫物资上面。据此,蔡英文当局通过国际媒体、国际视频会议、网络新媒体平台(脸书、推特、YouTube及IG)等各种渠道大肆吹嘘其抗疫防疫经验,并将抗疫行动上升到“台湾模式”,声称该模式可以提供“民主国家”防疫更好的做法,对抗疫有“国际贡献”。

三是鼓动“邦交国”提案闯关。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于2020年5月18至19日在日内瓦召开,因为受到疫情影响,大会采用视频会议形式举行。会议召开前,蔡英文当局鼓动尼加拉瓜等13国向WHO提交“邀请台湾地区以观察员身份参加大会”的提案,并游说亲台国际势力公开支持该提案。美国为此联合日、加、英、法、德、澳、新西兰等国联合发出一份口头外交照会,要求WHO邀请台湾出席世界卫生大会。不过,WHO拥有194个成员,台湾在WHO中的盟友并没有多少,“闯关”图谋失败。2020年11月9日,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续会以线上形式在日内瓦开幕。会议首日,瑙鲁、斯威士兰、马绍尔群岛及洪都拉斯等建议大会邀请台湾参会,会议主席用“二对二辩论”方式处理,在古巴及巴基斯坦发言反对后,提案就此被终结。

二、台湾当局“防疫外交”恶化了处理

涉台问题的国际环境

台湾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无不与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相关。一年来,蔡英文当局“以疫谋独”的行径得到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大力支持。美国等西方国家和部分亲台人士公开将台湾标榜为“民主防疫典范”,纵容支持蔡英文当局借“防疫外交”拓展所谓“国际空间”。在此背景下,蔡英文当局利用国际因素寻求“国际空间”突破的冒险冲动上升,我方处理涉台问题的国际环境压力明显增大。

1.利用“口罩外交”引发了国际社会关注

借“口罩外交”提升国际能见度是蔡英文当局的初衷,打着“Taiwan Can Help”的口罩真的有这样的效果吗?客观而言,“口罩外交”的即时效应比较明显。当蔡英文当局宣布捐赠国际1000万片口罩之后,美国、荷兰、英国、法国、比利时、波兰和欧盟等多国纷纷表示感谢。美国白宫国安会公开在Twitter上发文说,“谢谢台湾人民,在我们持续对抗武汉肺炎大流行之际,给予慷慨支持和合作”,文末标注“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美国国务院也罕见以发言人名义,发布新闻稿表示感谢。比利时联邦众议院于2020年7月16日高票通過所谓的“台湾的国际地位”决议案。[4]因此,苏贞昌洋洋得意地表示,“第一次感受到全世界这么重视台湾,也终于分出台湾与中国不一样。”

2.利用台捷合作模式拓展台欧关系

2020年9月3日,捷克参议长韦德齐访台。代表团将印有“中华民国”旗帜和捷克国旗的创意口罩,当作“外交”礼物。双方商定在民主价值、供应链经贸合作及人文交流等领域加强合作。捷克正在成为台湾当局开拓欧洲市场的重要基地。

3.利用联合防疫推动美台关系持续升温

疫情期间,美台关系持续升温。仅就“台美防疫伙伴联合声明”的标题而言,就不同寻常。之前最常出现的抬头多以“AIT-TECRO”(美国在台协会与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的机构代表为主,而且往往以备忘录或协定的方式呈现,此次用“U.S.-Taiwan Joint Statement”作政治称谓,并用“partnership against Coronavirus”陈述合作事实,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这是美台“断交”后首次出现的新形式。2020年12月22日美国出台“2021财年综合拨款法案”,其中包含所谓的“台湾保证法”条款。该条款鼓吹美国政府对台军售常态化,扬言支持台湾参与多个重要国际组织。

4.利用疫情获取部分亲台势力挺台入世界卫生组织

一是美国借疫情不断发声支持台湾加入WHO。美国的挺台力量主要集中在白宫和国会。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国务卿蓬佩奥通过推特、记者招待会等形式,公开表态将全力协助台湾在WHO“扮演适当角色”。[5]美国国会议员以法案、联名信等方式支持台湾加入WHO。二是日欧多国呼吁WHO邀请台湾参与世界卫生大会。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等领导人,呼吁WHO给予台湾正式成员资格。2020年11月5日,欧洲25个国家以及欧洲议会共计644位议员联名致函WHO总干事谭德塞,支持台湾参会。三是国际媒体对台湾防疫的正面报导大幅超越往年。美国《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 《纽约时报》 《洛杉矶时报》《外交政策》《外交家》“美国公共广播电台”“布莱巴特新闻网”,英国“国家广播公司”《金融时报》《卫报》《每日电讯报》,德国“德国之声”“第一电视台”,法国《世界报》,瑞士《新苏黎士报》,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人报》等多国媒体发表了2100多篇关于讨论台湾参加WHO的报道、评论、专栏或文章。

疫情之下台湾当局妄图利用“防疫外交”寻求“国际空间”突破的心理预期节节攀升。美国等西方势力也趁机夸大台湾的防疫成效,纵容、支持蔡英文当局拓展所谓的国际空间。尤其是美国干涉、插手台湾问题的手法和力度都在增多、增强,当中国大陆在台湾海峡举行军事演习或派军机绕台飞行时,美国也派出军机、军舰在台湾海峡行动以示反制,这在很大程度上恶化了涉台国际环境。

三、台湾当局“防疫外交”加剧两岸民意的对立对抗

新冠疫情令人类对外界充满担忧与恐惧,人们在被禁止社交活动的同时,也展现了强烈的排他倾向。台湾当局以防疫之名,刺激“反中抗中”等“民粹主义”发酵,加剧了两岸民意的对立对抗。

1.刺激“反中抗中”的民粹主义

借疫情丑化大陆防疫形象。当世卫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式命名为COVID-1时,蔡英文当局竟宣称,台湾地区的官方网站和医疗卫生系统网站仍将以“武汉肺炎”为名称。此后,全世界一直顽固坚持“用地名命名疾病”的只剩下台湾地区。一年来,台湾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罔顾事实、颠倒黑白,对大陆有偏见的文字,无所不用其极地抺黑大陆的防疫。

释放负面信息制造两岸对立。为了挑拨离间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好感,并进一步强化两岸的对抗思维,蔡英文当局将防疫成果政治化,将所谓的“台湾模式”说成是“民主体制”的抗疫样板。按照蔡英文当局的宣传,两岸抗疫的最大区别在于信息公开程度不同,台湾抗疫信息公開透明、民众信任,大陆发布虚假信息误导民众。实际情况是,蔡英文当局在疫情发生初期直接向民众释放“大陆疫情可能失控”的负面信息,制造“两岸恐慌”,煽动民众对大陆的仇恨。对大陆进行封城管理、修建方舱医院等不得已的措施,以偏激立场攻击大陆“强化维稳,侵害人民表达意见的权利”,要求大陆“尊重并保障人权”。绿营“网军”甚至公然诬指“中国研制肺炎病毒作为生化武器”,公开宣称“大陆是威胁全人类健康的元凶”,叫嚷把大陆“当作疫区来处理”。[6]还有人幻想大陆生产停摆可以帮助台湾成为“高阶制造中心”。这种以疫“反中”、煽动仇恨的行径,实际上就是选择性地释放信息,达到其蛊惑人心,引发岛内民众“反陆仇陆”情绪的目的。

刁难滞留湖北的台胞回台。武汉疫情暴发时正值春节,滞留湖北的台胞如何返台成为一个议题。2020年2月3日大陆方面应台胞诉求,协助运送滞留湖北的247名台胞返乡。首批台胞抵台后,蔡英文当局却以“包机有确诊病例”为由叫停后续包机,导致其余1000多名滞鄂台胞返台过程一波三折,延宕多日。蔡英文当局此举除了对于岛内隔离、检疫和治疗的信心不足外,主要是政治计算。其意图在于借接返滞留湖北台胞的机会,“挟迫”祖国大陆恢复两岸协商谈判,至少也是“两会”协商,甚至采用所谓“撤侨”模式,以凸显两岸关系是“国与国关系”。当阴谋受挫后,蔡英文当局借口第一批加班机有问题,把后面的加班机全部卡住,不让台商台胞及时返台,还甩锅大陆,说“卡就卡在大陆”。蔡英文当局甚至把东航提交的台胞运送名单变成“注记管制”名单,禁止在湖北的所有台湾乡亲自行搭机返台。即便是后来台胞从湖北回到台湾,也被歧视对待。更令人吃惊的是,近三分之一的台湾医务工作者连署反对接滞留湖北台商回台。

叫嚣关闭“大三通”。疫情之下,蔡英文当局以“防疫”为由急不可耐地关闭“小三通”,甚至企图关闭“大三通”以断绝两岸往来。2020年2月7日,台湾“陆委会”以应对中国大陆新冠肺炎疫情为由宣布,自2月10日起暂停“小三通”客运船舶往来,只开放北京、浦东、虹桥、厦门、成都与港澳航班。2月23日,台湾当局疫情指挥中心宣布,严格禁止台湾医务人员赴大陆、香港和澳门,赴其他旅游警示区须报准。此后,蔡英文当局授意讨论关闭两岸大三通问题,后因大陆成功抗疫以及两岸民间交流的压力,讨论没有下文。

限制陆配子女返台。疫情发生后,蔡英文当局借限制陆配子女返台操弄“国籍”议题。2020年2月12日台湾“陆委会”下令对陆配子女入台实行从严政策。这一政策规定陆配子女滞留大陆、香港、澳门者,若不具“台湾”籍,都不被同意入境。按照台湾当局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的说法,“当初可以选择‘国籍,选了就要自己承担”。

2.臺湾社会对大陆的敌意升高

2020年岛内大选,民进党等“台独”势力大肆操作“抗中保台”,成功挑起了以年轻族群为主的选民的反中情绪,让台湾社会出现一股巨大的“仇中、恐中、亲美”氛围。民进党胜选后,又利用疫情攻击大陆,散播仇恨,挑拨两岸人民感情,阻绝两岸交流,进一步强化了两岸民意对抗。民调数据显示,台湾民众在两岸现状、两岸和平、两岸交流、两岸关系价值取向等问题的认知上出现严重退化,“趋独排统”意向明显升高。

“反中亲美”比例短期内上升。台湾“陆委会”委托政大选举研究中心于2020年11月所做的调查显示:受访者中86.4%支持台湾当局主张的台湾的未来及两岸关系发展要由台湾2300万人决定;74.4%不认同坚持“一国两制”和“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美丽岛电子报民调2020年12月的民调数据显示,74.3%的台湾民众偏向配合美国放宽美牛美猪进口。台湾民意基金会2021年1月做的民意调查称,65%的20岁以上成年人不担心拜登主政下的美台关系会后退。需要说明的是,台湾民众亲美的驱动力更多在于希望美国支持其加入国际组织,当假设中美发生冲突时,高达72.1%的台湾民众选择保持中立。[7]

赞成“独立”的比例接近或超过五成。关于台湾民众的统“独”倾向,政大选举研究中心2020年12月民调显示,偏向“独立”的比例由2018年15.1%上升至2020年25.8%,偏向统一的比例由12.8%下降为6.6%,升降对比明显。台湾民意基金会2021年1月的调查显示,在20岁以上的台湾成年人中,50.2%选择“台湾独立”,14.2%期盼未来“两岸统一”,24.5%主张未来仍“维持现状”。根据“绿媒”的数据,超过五成的台湾民众赞成“台独”,这一现象需要警惕。

“台湾人认同”比例超过六成。政大选举研究中心2020年12月民调显示,台湾人的认同由2018年的54.5%上升至2020年的64.3%,中国人认同由2018年的3.7%下降为2020年的2.6%,两者都认同的比例由2018年的38.2%下降至2020年的29.9%,约为三成。与统“独”立场一样,台湾民众的身份认同定位具有高度的政治性,直接揭示岛内民众对台湾目前定位与未来前途的看法。不论现在还是未来,台湾民众的民族认同之态度和内涵都是两岸关系中最重要的变量。台湾民众心态上对“民族—国家”这种国家构建的质疑,已经成为两岸统一的最大阻力。

认为两岸不友好的比例有所上升。台湾“陆委会”委托政大选举研究中心于2020年11月所做的调查显示:台湾民众认为中国政府对台湾当局态度“不友善”的比例(74.0%)高于“友善”(11.3%);认为中国大陆人民对台湾人民态度“不友善”(56.9%)亦高于“友善”(29.6%)。联合报系民意调查中心的数据显示,台湾民众对中国政府不友好的印象持续发展,由2000年的54%上升至2020年的66%。

在台湾社会对大陆的敌意升高的同时,大陆网友对台的不满情绪在疫情下也有所上升。大陆网友对于“口是心非”的部分台湾民众不再低调包容,直接差评:“我把你当同胞,你把我当钱包。”对于“跟香拜独”的国民党常常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希望其重新检讨,不要自绝于两岸统一进程。对于一心向“独”的民进党则主张加大威慑,网上有一句话颇具代表性,那就是:“等疫情过去,是时候解决台湾问题了。”一边是“反中”,一边是“武统”,两岸民意针锋相对的局面为开放交流以来鲜见。

总之,2020年两岸民意对抗不断升级与加剧,严重伤害两岸关系。按照联合报系民调中心相对乐观的估计,2000—2020年的两岸关系已经从友善/互利逐渐向紧张/竞争转化。其量化结果是:两岸社会关系由5.1上升至5.7,进入竞争临界点;经贸关系由5.5上升至6.4,处于竞争边缘;军事关系由6.1上升至7.3,属于完全竞争状态;政治关系由5.2上升至7.3,接近紧张状态。对此,两岸著名学者都深感忧虑。台湾两岸关系专家担忧新冠肺炎加深两岸民意对抗,大陆学者认为民意对抗与民心疏离,是新冠疫情对两岸关系的最大伤害。这是需要我们引起高度警惕的。

参考文献:

[1]“中央社”.“捷克和台湾签署防疫联合声明”[EB/OL].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4010409.aspx,2020-04-01.

[2]台湾“外事部门国际组织司”.“外交部”呼吁世界卫生组织应尽速接纳台湾完整参与,并与台湾直接研商相关安排[N].第092号新闻稿,2020-04-15.

[3]台湾“外事部门国际组织司”.“我国”争取参与“世界卫生组织”获得空前强劲的国际支持,“外交部”深感振奋并表示诚挚感谢[N].第117号新闻稿,2020-05-15.

[4]台湾“外事部门欧洲司”.“外交部”诚挚感谢比利时联邦众议院高票通过友我决议案,支持“我国”民主发展及国际参与,强化与我方合作[N].第150号新闻稿,2020-07-17.

[5]Michael R. Pompeo.Secretary Michael R. Pompeo Briefing With Journalists from East Asian and Pacific Media Outlets[EB/OL].https://2017-2021.state.gov/secretary-michael-r-pompeo-briefing-with-journalists-from-east-asian-and-pacific-media-outlets//index.html,2020-03-30.

[6]新华社.扒一扒“台独”媒体和“网军”之恶[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2/15/c_1125576868.htm,2020-02-15.

[7]台湾指标民调公司.最新民调美中打架台湾人如何选边[J].新新闻,2020,1750期.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世界经济教研部教授)

责任编辑:彭安玉

猜你喜欢

当局防疫英文
“豪华防疫包”
防疫宣传
防疫宣传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