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蔬菜害虫新记录种——豌豆修尾蚜

2021-08-23司升云望勇王攀杨帆周利琳骆海波

长江蔬菜 2021年15期
关键词:学名蚕豆豌豆

司升云 望勇 王攀 杨帆 周利琳 骆海波

豌豆修尾蚜[Megoura crassicauda(Mordvilko,1919)],别名蚕豆修尾蚜,属半翅目蚜科蚜亚科长管蚜族,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半岛、俄罗斯,国内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宁夏、河北、北京、江苏、台湾等地,以成、若虫刺吸蚕豆、豌豆、山黧豆、野豌豆、歪头菜等豆科植物,其中蚕豆受害最为严重。

豌豆修尾蚜学名一直延用Megoura japonica(Matsumura,1918),M.crassicauda(Mordvilko,1919)为瘤突修尾蚜学名,虞国跃等[1]将豌豆修尾蚜学名修订为M.crassicauda,并将M.japonica作为该虫异名,本文采用修订后的学名。湖北地区未见该害虫的报道,但近年来成为蚕豆上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研究文献短缺,而且多有不统一及不实之处,作者重新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测量与描述,其在全国的越冬与发生代数尚需进一步研究。

1 为害特点

群集在蚕豆等寄主作物顶端嫩茎、花穗、嫩叶、嫩果等部位,特别是在嫩梢上刺吸取食,发生点密度大,造成茎叶节间变短、萎缩,叶片发黄、皱缩、卷曲,影响作物的开花、结荚,此外还造成叶面污染,并传播病毒病。

2 形态特征

2.1 无翅孤雌蚜

①成蚜 体长3.0~3.7 mm,宽1.5~1.6 mm,纺锤形,草绿色,体表光滑,腹部背面有深浅网状花纹。头部黄褐色至黑色,呈“凹”字形,后侧平缓波状,基部两侧具复眼1对,红色,外凸,眼突明显;无单眼;额瘤外斜,粗大,中额平,额沟呈梯形;触角与体近等长,细长,着生于额瘤前端,第1、2节粗短,第3节与第6节近等长,长于第4、5节,各节长度分别为0.24、0.10、1.10、0.61、0.56、1.10 mm; 喙 粗短,达中后足基节间。前胸、中胸背板呈黑色、横带状;足细长,棕黄色,基节、腿节端部2/3、胫节端部、跗节及爪黑色。腹部9节,第6节前端两侧着生1对腹管,长0.41~0.55 mm,长筒形、深黑色,端部略缢缩,顶部平截,有缘突;末节着生尾片,长0.42~0.57 mm,与腹管近等长,长圆锥形,中前部略收缩,两侧各具毛4根;腹管、尾片着生腹节有包围状黑色斑(图1~4)。

②若蚜 体形与成蚜相似,但小于成蚜,纺锤形,体草绿色,无黑斑,除腹管深黑色外,头部、胸部、附肢及尾片淡黄褐色,一般较成蚜色淡(图5)。

2.2 有翅孤雌蚜

成蚜体长2.5~3.2 mm、宽1.0~1.2 mm,长卵圆形,草绿色,有黑斑。头部黄褐色至黑色,呈“凹”字形,后侧平缓波状,基部两侧具复眼1对,红色,外凸,眼突明显;有单眼3个,分别位于复眼内侧与中额区;额瘤外斜,粗大,中额平,额沟呈梯形;触角6节,长3.4~4.1 mm,长于体长,细长,着生于额瘤前端,第1、2节粗短,第3节与第6节长于第4、5节,各节长度分别为0.18、0.10、1.01、0.70、0.56、1.34 mm,第3、4节密布隆起的圆形次生感觉圈,末节基部顶端和末前节顶端各有1个原生感觉孔;喙长0.56 mm,3节,黑褐色,粗短,达中后足基节间。前胸背板呈黑色横带,中胸背板黑色、隆起;翅2对,前翅大、后翅小,前翅前缘仅1条大纵脉,翅痣不明显;足棕黄色,细长,基节、腿节端部2/3、胫节两端、跗节及爪黑色,跗节2节,爪2个。腹部9节,各节两侧具黑斑1对,第6节前端两侧着生1对腹管,长0.43~0.57 mm,长筒形、深黑色,中部略膨大,顶部平截,有缘突;末节着生尾片,长0.36~0.47 mm,长圆锥形,两侧各具毛4根;第8腹节具黑色带状斑(图6~8)。

3 生活习性

豌豆修尾蚜在我国各地一年发生代数不详,越冬区域与虫态不详。在湖北省主要寄主为蚕豆,也为害豌豆等作物(图9~11)。3~6月是为害盛期,主要在蚕豆、豌豆等寄主作物嫩茎、花蕾、嫩荚及上部叶片,特别是嫩梢部位为害,喜群集,为害部位密布虫体,刺吸汁液,易造成植株矮小、黄化,新叶发黄、皱缩、卷曲,大量排泄物、脱皮及死亡个体会引发煤污病,还可传染病毒病。对黄色有正趋性。虫体被触动后纷纷下落。遇食物不足或其他不良环境,可产生有翅蚜转移为害。田间天敌有蚜茧蜂、食蚜瘿蚊、食蚜蝇、草蛉,以及各类捕食性瓢虫、蜘蛛等。

天敌(龟纹瓢虫幼虫)取食状

4 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

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残株败叶,铲除杂草。间作玉米,以玉米作屏障阻挡有翅蚜迁入繁殖。

4.2 物理防治

在田间悬挂黄板,进行诱杀;也可在田间悬挂银灰色薄膜条,驱避蚜虫。

4.3 化学防治

防治豌豆修尾蚜宜尽早用药,当有蚜株率达10%或每株有蚜虫3~5头时,及早施药防治。可选用1%苦参碱水剂800倍液、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或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在进行必要试验后喷雾使用,重点喷植株中上部,采收前10天停止用药。

猜你喜欢

学名蚕豆豌豆
什么是植物的拉丁学名
草莓主要害虫名录
润楠[Machilus nanmu(Oliver)Hemsley]学名订正过程及四川所产形态特征
蚕豆花开
且将蚕豆伴青梅
蚕豆大嘴巴
豌豆笑传
豌豆笑传之拔罐
图书中药用植物拉丁学名的规范和常见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