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奶业发展风险及应对策略

2021-08-21傅成斌邓伟华侯晓洋

中国乳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奶源乳品奶业

傅成斌,邓伟华,侯晓洋

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 750000

0 引言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夏”)地处北纬38°上下,平均海拨1100 m,年均日照3000 h以上,年均降水量300 mm米左右,年均气温8.5 ℃,日照充足、气候干爽、空气纯净,位于国际公认的“黄金奶源带”。

近10 年来,宁夏奶业持续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全区奶牛存栏57.38 万头,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达98.0%以上,66.0%的规模化养殖场奶牛存栏量超1000 头,这些数据均位居全国前列。2020年,全区规模化养殖场数量增加30.6%,原料奶产量增加17.2%,乳品企业平均每月加工原料奶13.76 万吨。奶业全产业链产值470.00 亿元[1]。全区现有全年正常生产的乳品企业13 家,主要分布在银川市和吴忠市,停产或季节性生产的乳品企业6 家。

但在强劲的发展势头下,宁夏奶业仍存在着资源、污染、疫病、市场竞争、原料奶收购及人才等多方面的风险。

1 宁夏奶业发展风险

1.1 资源风险

一方面是宁夏地区适宜发展奶牛规模养殖的土地和水资源紧缺。大部分新建养殖基地规划在荒山、荒坡,如灵武白土岗、利通区五里坡、平罗红崖子以及环罗山区域等,距农业种植区较远,受水资源配量限制。新增66 万头奶牛,按每头养殖用水100 L/天计算,需配套水资源2600 万L/年。同时,当前土地流转成本和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架构不完善的问题也限制了规模化奶牛养殖业的发展[2]。

另一方面是饲草料资源约束。饲草料资源,特别是优质饲草料是优质、高效发展奶业的根本保障,但是宁夏地区青贮玉米种植面积不到玉米种植面积的30.0%。引黄灌区年饲草需求量530 万吨以上,缺少青贮玉米、苜蓿、燕麦草等优质饲草100 万吨左右,占需求量的18.9%,每年区内县域间调购饲草约70 万吨,增加了运输成本,拉高了饲草价格,进而影响了原料奶的产出和养殖场规模的扩大。

1.2 污染风险

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废饲料、动物的粪便、毛皮和病死的畜禽等称为畜禽养殖废弃物。近几十年来,宁夏地区奶牛养殖业迅速发展,奶牛养殖场数量越来越多,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出现了逐渐加剧的趋势,对大气、水体、土壤和人居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3]。

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发现,由于粪污还田、种养结合需要大量土地,养殖场需要配套更多的土地进行奶牛粪污还田处理,而政府对于该项用地的规划配套落后于奶牛养殖场扩大规模的需要。同时,面对环保政策压力,奶牛养殖成本居高不下,散养户和小型养殖场无法承担环保成本,逐渐退出。

1.3 疫病风险

疫病风险是指奶牛在养殖过程中,受奶牛常发的布鲁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口蹄疫、结核病等影响,进而对原料奶质量安全和养殖场收入产生不利影响。一旦奶牛养殖场发生重大疫病,奶牛养殖主体将付出高额奶牛诊治费用,甚至出现大规模奶牛病死的情况[4]。

对宁夏部分地区流产牛血清分析发现,调查样本普遍存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牛病毒性腹泻(BVD)、新孢子虫抗体和布病,其中IBR和BVD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流产牛[5]。

随着宁夏地区奶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势必要大规模引入其他地区的奶牛,这将对宁夏地区奶牛疫病防控带来更大的风险和挑战。

1.4 市场竞争风险

原料奶价格和成本是直接影响奶业相关生产主体利益的关键因素。宁夏与国际奶业发达国家相比,原料奶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均高于西方奶业发达国家,低于日本(表1);与国内奶业主产省区相比,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处于中等水平(表2)。

表1 2017—2018 年全球主要奶产业主产地原料奶成本和价格情况 单位:元/kg

表2 2019 年12 月各有关省(区、市)饲料成本、公斤奶全成本和奶价情况 单位:元/kg

随着国内对乳制品功能认识的不断成熟,对乳制品的需求不断上涨,2020年中国乳制品消费需求量实现15 年来最快增长[6]。在这种形势下,宁夏原料奶成本和价格如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法取得优势,将对宁夏“打造奶产业千亿产值”,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带来不利影响。

宁夏产区在产品种类上比较单一。全区乳制品以常温液态奶为主,占乳制品总量的77.0%,奶粉、乳清粉、奶酪等精深加工产品占比较低。区内金河乳业虽以生产高附加值的乳清粉、撞奶等为主,在国内占有一定的市场,但受限于原料奶来源不足的问题,难以扩大产能。

1.5 原料奶收购风险

原料奶价格受销售市场、质量安全和乳品企业间竞争等因素影响,始终处于较大波动之中。在利益驱使下,一些乳品企业在奶源紧缺时哄抬奶价、争抢奶源,在奶源过剩时压低价格甚至限收、拒收。这些行为破坏了正常的原料奶购销秩序,给乳制品质量安全带来一定风险,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据调查,全区每年3—6月消费淡季时,原料奶平均收购价格比全国同期低0.10~0.15 元/kg,养殖场每头牛减少收入300.00~450.00 元,淡季全区原料奶收入共减少约2.00 亿元。

宁夏乳品企业目前与大型规模养殖场是以签订合同书的形式来约束养殖场,以此来保证奶源的供应。在奶业的整个产业链中,饲草种植业、奶牛养殖业、乳制品加工业和乳制品销售业等多个环节没有太大的关联,利益分配不均也导致养殖场地位颇低。同时,由于当地奶业协会没有形成行业约束力,尽管政府出台了维护原料奶收购秩序的相关文件,在竞争奶源时,大型乳品企业利用价格优势抢占奶源,原先与本地乳品企业签订收购合同的养殖场在面对利益诱惑时,也会出现违背原有收购合同转卖他家的情况。

1.6 人才风险

养殖场中高端技术及管理人才缺乏。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牧场高素质人才欠缺,从业者大都为大专以下学历,极个别为本科或研究生学历。除管理人员外,兽医师、配种员、营养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呈逐年下降趋势。原因主要来自于中高端人才对于收入、工作环境、健康等方面的担忧。奶牛养殖工作具有感染传染病特别是布病的风险,在农村奶牛个体养殖户中,患有该病的人群占比较高。且从事奶业相关工作薪资待遇及工作环境对于中高端人才缺乏吸引力,进一步加剧了奶业优秀人才的缺乏。

2 宁夏奶业风险对策建议

2.1 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因地制宜开发利用饲草资源

一方面,面对水土资源的限制,需按照科学规划、合理选址、分区建设的原则,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滩等土地资源。同时依托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引导奶牛养殖场向生态容量更大的区域集中。另一方面,对散养户和小型养殖场进行整合,推动集约化奶牛养殖社区发展,既有利于配套设施的建设,也利于提高奶牛养殖效率,保证原料奶的质量。

围绕奶牛养殖聚集区,大力推进饲草料种植和奶牛养殖配套衔接,推广欧美“种养结合”模式,在奶牛养殖“种养结合”用地上给予支持,同时推广“青贮玉米+黑麦草”等一年两收种植模式,就地就近保障饲草料供应。同时加强草原保护,积极推进人工种草,提升牧草供应能力,缓解饲草供给压力[7]。

2.2 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建立粪污处理及再利用系统

围绕奶业提质增效,由高校和农牧科技站积极对接养殖场,推广优良奶牛品种选育、信息化管理及精准化饲喂等标准化养殖技术。全面推行养殖场信息化管理系统、物联网系统、全程监控饲喂系统等“智能化”管理。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大力引进和繁育良种奶牛,提高良种繁育与供应能力及奶牛生产效率[8]。

对于中小型奶牛养殖场,由于其规模小,资金紧张,粪污处理能力有限,政府可以建立粪污处理中心,帮助其处理粪污,减轻中小型养殖场的负担。同时,粪污无害化处理后可以再利用为有机肥出售给种植户,实现绿色循环[9]。对于大型奶牛养殖场,鼓励其自建粪污处理设施,同时推广“种养结合、粪污全量还田”模式,建立区域生态循环。

2.3 完善奶牛疫病防控体系

加大卫生防疫力度,做好奶牛养殖场卫生清洁工作,有效防控鼠、鸟、虫等病原生物。建立科学的疫病免疫程序,切实做好牛口蹄疫、布病、牛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的疫苗注射和检疫工作。建立奶牛健康档案,落实奶牛场疫病免疫、病原监测、检疫监管、病死牛无害化处理等防疫措施[10]。加强动物疫病监测系统建设,定期对奶牛养殖场进行疫病检测工作,扩大本区动物疫病信息来源,与科研单位、兽医门诊等机构建立信息互通渠道。

2.4 强化利益联结,构建长效机制

引导乳品企业与奶牛养殖场、家庭牧场、合作社等签定长期购销合同[10],积极推行股份合作、二次分红、溢价收购、优质优价,密切乳品企业与养殖主体利益联结,切实保护奶牛养殖场的合法权益。

建立原料奶购销合同备案制度,督促原料奶生产方与收购方规范签定并履行原料奶购销合同。对签定不符合示范文本要求的合同、签定霸王条款合同、随意毁约争抢奶源的乳品企业和不遵守合同的养殖场,支持和鼓励相关企业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切实规范原料奶购销合同并提高合同履行约束力。

2.5 推进产品链纵深发展,打造宁夏区域公共品牌

利用宁夏奶产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高品质奶源,增加产品多样性,发展高附加值乳制品加工,避开乳制品市场红海,抢占消费升级时期新的市场。加强宁夏优质奶源、优质乳制品的宣传,利用宁夏位于“世界黄金奶源带”这一显著优势打造宁夏区域公共品牌,扩大和提升“宁夏牛奶”的知名度。

2.6 加快奶业人才培养,强化科技支撑

加强奶业人才梯队建设,解决奶业中高端人才缺口。加强人才培训,以政府购买、校企合作等方式,对养殖、加工紧缺技术人才进行培训,提升从业骨干的素质和技能[11]。发挥“科技支宁”“东西合作”机制作用,利用东部强大的科研力量,引入国际国内先进技术。鼓励乳品企业、养殖场对优秀人才提高投入,改善奶业从业人员的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

2.7 加大政策及资金扶持

进一步优化奶业发展扶持政策,支持优质奶源基地、良种繁育、优质饲草料生产、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和规模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立自治区政府奶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对发展潜质优秀的养殖场及乳品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在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金融方面予以支持。

猜你喜欢

奶源乳品奶业
乳品加工的关键技术及主要设备
关于规范奶源市场秩序促进奶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乳品检测中的问题及措施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共同推动中国奶业全面振兴
消费者进口乳品的安全选择
奏响中国奶业发展新篇章
乳酸菌成乳品市场新宠 年增速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