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 Python的职业院校德育管理系统设计

2021-08-21董艳敏曹尚周媛媛

机电工程技术 2021年12期
关键词:系统开发德育管理信息系统

董艳敏 曹尚 周媛媛

摘要:为改善职业院校的德育评价效果,对一种德育管理系统进行了设计。根据德育评价流程设定用户模块和后台管理模块,通反馈法修正德育积分管理功能。优选可操作性较强的 Python 对关键程序进行开发与编辑,界面设计选用图形界面编程软件 QYPt5,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德育管理;信息系统;编译;网络;系统开发

中图分类号:G5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9492(2021)12-0187-04

Design of Moral Education Manage System in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Python

Dong Yanmin ,Cao Shang ,Zhou Yuanyuan

(Tengzhou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School, Zaozhuang, Shandong 277599,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moral education evalu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 moral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moral education evaluation process, the user module and background management module were set, and the moral education score management function was modified through the feedback method. Python with strong operability was preferred to develop and edit key programs, and the graphical interface programming software QYPt5 was selected for interface design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data.

Key words: moral educ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ompile; network; system development

0 引言

中等职业院校是国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要求学生不但要具备过硬的实践技能,还要拥有良好的德育品质[1]。目前,国内职业院校对于德育评价体系的开发一直不够完善,无法通过具体的量化指标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满足国家战略[2]需要。设计一套完备的德育评价系统不但可以迎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而且利于整个教育体制推陈出新[3],激发学生素质发展的潜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德育评价系统的设计应具有合理的数据评价依据,在期末成绩数据采集、平时表现评价、心里活动测评等方面权衡考虑[4]。由于数据的采集、计算和存储量较大,为此,文中基于 Python软件,对一种在线德育积分与评价系统进行设计,通过信息管理技术充分促使学生德育品质的发展,有效提升人文素养。

德育管理系统是实现职业院校以学生为本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地为学生实现公平、公正的德育评价,满足新工科建设需要,与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式和内容匹配。因此,普及德育管理系统是开展明确、广泛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是快速发展的社会最需要的能力,职业院校承担着关键的教学任务。不断深化改革和持续改进德育积分体系,是呈现良好教育氛围的前提,也是为学术输出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捷径。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大大提升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兴趣和重视程度,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1 德育信息管理功能设计

1.1 模块功能规划

(1) 用户模块

用户模块包括管理员登陆模块和学生登陆模块,既可以网页注册(图1),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授权。管理员模块又分为多个优先级[5],可根据学生管理方式分别授权班主任、辅导员、院长等不同的职务权限,包括信息发布、制度与规程设定、成绩数据统计等。个人管理模块则主要针对学生端开放,主要用于德育积分的统计和数据处理。在个人管理模块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课外实践活动申请德育积分,提交后供各级管理员审核。如果出现异议,学生端可在系统填报申诉,由德育管理员老师收集并整理。

(2) 后台管理模块

后台管理模块包括数据库建设模块、公告管理模块和积分统计模块等。数据库建设模块的组成如图2所示,窗体端与教务系统学籍端有数据接口,用于学生信息真实性和有效性的考核;数据端块用于统计学生实践活动,包括集体项目获奖、英语或计算机等级证书下发、技能证书获取、校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技能大赛等加分项,同时也包含违纪违规、旷课迟到等减分项。

公告管理模块主要用于德育奖罚制度的公示与更新、德育积分周记、处分公告、会议活动举办通知等。该模块虽然属于后台管理模块,但需要德育管理员每日手动更新,并对学生发布的疑惑进行解释或解答。积分统计由后台自动进行运算,学生端只有查看权限。积分统计模块可根据管理员要求,导出不同格式的汇总,通过生成的表格曲线评价班级德育发展状況。

1.2 系統实现方案

为避免系统出现功能性错误,设计系统的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首先,底层系统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然后,根据百分位数法将德育指标进行分级,最后基于系统功能进行测试反馈和错误修正。

在框架设计方面,为涵盖整体的功能评价体系,设计系统包括五大管理方面:系统设置、学生信息管理、德育积分管理、学生成果管理和社会实践管理等。作为中职院校的学生,自学能力和技能进步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生的成果和社会实践是德育积分的主要来源,这个环节的分值量化均有文件可依。在积分信息录入时,学生或者管理员可通过数字或者文本的方式导入系统,这就要求系统界面良好,按钮易于操作。

2 软件设计方案

2.1  系统开发平台选择

在信息系统的开发方面,根据德育积分管理的要求,文中优选 Python 进行程序的开发与编辑,其可操作性强,易于结合服务器进行界面的设计。从本质上讲, Python 是一种具有较高编译性和交互性的系统脚本语言[6],与超文本预处理器和实用报表提取语言近似,但语法要求更为严格,能够被多种汇编语言识别,因此后续二次编译与升级非常便利。在系统框架完成编译后,可基于 HTML 对网页进行美化和细化,界面简洁实用,而且便于功能升级[7]。

由于源代码非常多,而且复杂,因此文中采用跨平台编辑器 Visual Studio Code作为代码生成平台。该平台支持多个操作系统,包括 Windows 、Mac OS X 和 Linux 等。在该平台中,Python可实现有效地程序解释,在建立模型对象时,动态数据链接能够快速形成并保持封装界面,对于局部管理模块的特别定义非常有效。德育积分管理系统的界面选用图形界面编程软件 QYPt5进行设计,可确保平台兼容。

2.2 模块编译

(1) 注册与登陆

系统在进行注册和登陆时,要充分考虑安全性和可靠性[8],不能出现账户重复、账户错误、字节过长等问题。为呈现该系统的优越性,该系统在手机客户端增加指纹和人脸识别登陆,而且密码以隐私状态[9]显示,从而有效保证学生信息的保密性。注册端的部分代码如下所示。

当用户完成注册或者登陆后,界面将显示注册完成或登陆成功状态,如图4所示。登录后,系统的界面主要以分级的形式显示,用户可以非常直接的查看个人信息。虽然学生端只有查看和下载自身德育数据的权限[10],但是能够看出自身所处的积分水准所处的阶段。

(2) 数据发布与查询

在手动统计数据方面,目前应用较多为 Excel 和 Ac? cess软件。但是,对于文字性的评价难以实现具体的数据化。文中设计数据发布与下载的控制流程如图5所示,可过严格的相关性和分级性处理,构建索引函数,在根据逐级比较完成功能添加。学生上传数据文件后,通过审核后才能在系统发布。在查询和下载时,则能够针对关键字快速索引。

2.3 数据通讯与交互

通讯是德育管理系统最重要的外部功能模块,也是数据发布与下载的核心功能,一般由特定额定软件包支持。为确保数据的可传递性,学生在录用德育数据时,可自动保存至后台,支持断点续传,即网络发生中断时,能够自动下载所保存或者上传的数据信息。由于德育数据会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处理,为避免网络堵塞,服务器采用多线程模式,并实时查看各个通道的传输速率,避免卡死。

3 德育评价体系设计

3.1 德育评价方法

本文德育管理系统引入多种有效的评价方法,其中,基础的数据处理方法为百分位数法,即通过百分数折算出不同数据的权重,最终以不同的标准进行换算和排名。比如,某个学生参加的课外实践项目有N个,每个项目有独立的占比权重,将所有项目按照权重数目进行依次排比,以标准差为单位,结合离差法计算指标平均值。

德育评价方法的本质和依据为强化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师资建设水平,并以长远角度考虑综合素质人才的优化培养方案[11]。基于德育体系评价方法,可制定出适合院校特色的信息管理系统,有效促使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3.2 德育积分实施方案

为实现更为合理的德育积分政策,需要制定科学的德育积分实施方案。文中针对中职院校培养方案的特点,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1) 提升德育管理教师的专业水平

德育教师不仅仅需要扎实的教育技能,还需要掌握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可通过技能培训、专业拓展、集中实习等方式改进管理员教师的工作能力,使得师资队伍不再存在薄弱点。德育管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不但能够全面改进德育管控机制,而且建立更为合理的评价机制。

(2) 建立德育积分激励政策

通过调研可知,中职院校的学生以被动学习为主,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德育积分激励政策,促进学生主动学生,提升自身对实践学习的兴趣和能动性。该方面的实施可体现在德育分值量化和奖学金制度中。

(3) 完善学习交换制度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和互换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作为德育管理的教师队伍,应积极外出进修,学习不同院校的德育管理方案,以便形成科学、专业的德育评价制度,最终促进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课外实践的开展。

3.3 师生德育建设措施

目前,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以教师团队的形式发展和实施,因此,教师团队的德育建设同等重要,不仅仅是德育管理教师的责任。根据职业教育和专业规划建设方案,文中提出师生德育建设措施如下。

(1) 课程思政建设

在课程中体现德育建设是实现德育建设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同时也能够拓展教师的教学思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化学校的职业教育目标。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学生的反馈可作为德育管理系统的评价内容之一,即在考核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德育建设的理解。

(2) 德育发展思路专业培训

聘请德育专业教师团队,对不同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德育发展思路的规划和建设培养,不但能够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还能为学生树立争取的价值观,使其对教育本身更为认可。德育专业培训是促进学生正向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通道,让学生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发展院校间的交流

德育管理系统完成功能设计和框架建设后,要进一步完善其功能,这离不开院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观察、分析和调研,专业教师能够以更开阔的思路感受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创新性教学思维,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优越的技术保障[12]。

4结束语

德育管理系统对于提升职业院校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职业教育是国家制造业的重要支柱,良好的德育品德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伟大复兴的前提。本文通过对职业院校德育管理系统的设计,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市场竞争力,而且满足教育优化改革的方向。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的,缺一不可,如果离开平衡的状态,则无法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德育管理系统的设计,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鲍艳."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德育评价的思考[J].品位·经典,2021(7):96-98.

[2]王芳,肖马丽,杨红梅.大学生德育积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交际,2021(5):97-99.

[3]伏永祥,王宇翔.十九大精神引领下的大学生德育创新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11):9-12.

[4]罗湉.我国高校德育评价模式的质性评价之路[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8):39-40.

[5]陈健.基于 Web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J].医疗装备,2021,34(17):77-79.

[6]武锋.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18):65-66.

[7]徐建昊,潘红,胡文彦.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应用及拓展[J].中国处方药,2021,19(9):29-31.

[8]李徐根.德育管理视域下中职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1(5):99-100.

[9]王芳,肖马丽,杨红梅.大学生德育积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交际,2021(5):97-99.

[10]韩建.信息化技术在韩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21(9):86-88.

[11]沈培輝,陈常晖.基于创新思维的启迪式教学方法研究[J].职业技术,2021,20(10):7-12.

[12]张建林,王锁柱,李猛坤,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探索[J].计算机教育,2021(9):77-80.

第一作者简介:董艳敏(1981-),女,山东菏泽人,大学本科,助理讲师,研究领域为德育管理等。

(编辑:刁少华)

猜你喜欢

系统开发德育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
基于项目化+翻转的物流信息系统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信息系统管理在社会中的应用
基于网络数据分析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开发
试析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基于以人为本的高职德育管理艺术
发射机房运行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
基于开源系统的综合业务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研究
加强德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研究
信息系统运行质量评估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