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提升国民养老金融素养的思考①

2021-08-18苏亚利

热带农业工程 2021年3期
关键词:国民养老金融

苏亚利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 201620)

中国不仅是人口大国,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根据联合国的数据预测,中国将在2030 年左右达到人口顶峰,到2050 年,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到27%左右。正如中国养老金融50 人论坛中的核心成员胡继晔所说,中国的老龄化就像是青藏高原,上去就下不来了。所以,老年金融消费者将不可避免的成为中国金融消费中的主要群体,“银发消费时代”即将到来。因此,了解国民的养老金融素养水平,分析养老金融素养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养老金融教育的开展,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理性的金融消费观,做出科学的金融决策,提前规划养老资产,从而保障自己过上更健康,更有品质的老年生活。

1 养老金融素养相关概念

1.1 养老金融

养老金融50 人论坛提出,养老金融是一个概念体系,是指为了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围绕社会成员的各种养老需求,所进行的金融活动的总和,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个方面的内容[1],见表1。

表1 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的概念对比

1.2 金融素养

金融素养指消费者所拥有的为其一生金融福祉而有效管理其金融资源的知识和能力[2]。这里的金融素养是个综合性的概念,不仅包括消费者所掌握的金融知识,而且还包括运用这些金融知识处理各种金融事务,做出明智决策的金融能力。有学者将金融能力做了进一步延伸,认为既包括消费者在金融知识、金融态度、金融行为、金融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又包括了消费者获得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机会,并最终实现自己的最大金融福利[3]。总的来说,金融素养包含以下四个维度(见表2)。

表2 金融素养四个维度的概念对比

1.3 养老金融素养

目前,关于养老金融素养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但根据相关概念可以得知,养老金融素养是指消费者基于退休后对较高生活质量的追求,有意识地运用所拥有的经济金融知识,对养老金融资源进行合理评估和有效管理,最终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

2 我国养老金融素养的现状

2.1 国民的金融安全意识薄弱

近年来,金融领域的犯罪活动屡屡出现,各种非法集资、金融诈骗案件等屡屡得逞。2017 年中国养老发展报告调查数据显示,随着消费者年龄的增加,金融素养呈现出“倒U 型”结构,而理财及其他金融消费活动中被骗的比例则与此相反。60 岁以前,消费者被骗的比例不断下降,但是60 岁之后,被骗的比例高达26.1%。这可能是因为随着人生知识的丰富和阅历的增加,人们相对变得越来越理性,对信息的甄别能力逐渐增强,金融素养有逐步提升的趋势。但是60 岁以后的老年群体由于缺乏对不断更新的金融知识的学习,且身体素质和记忆力等各方面也有所下降,金融素养又有相对下降的走向,。此外,该报告,被骗金额在一万元以下的人群在各个年龄段中都占了较大比例,约半成以上。可见在人生的任何阶段,人们稍不加以防范,就会有被骗的风险。但被骗金额在10 万元以上的,主要是集中在50 岁及以上的中老年群体。这部分人群大多是为20 世纪60 年代出生人员,手里有了一部分闲钱,这才成为了金融诈骗分子的目标群体。

之所以这样是由于人们的金融知识普遍不足、金融素养不够造成的。如果人们都接受过较高的金融知识教育,明白何为市场,何为风险,那么被骗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被骗的损失也可大大避免。所以加强对国民的金融教育,提高国民的养老金融素养迫在眉睫。

2.2 国民的养老金融储备意识不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国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国民生活质量提高了,节奏也加快了。但也不断涌现出各种各样新的社会问题,飞速上涨的物价,居高不下的房价,相反,工资水平增长速度相对缓慢。不少年轻人都面临着多重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和住房压力等。人们在住房,家庭等方面的开支已经占据了收入的大部分,所以能够用于养老的资产所剩无几。2017 年中国养老发展报告的调查数据表明,养老资产储备在30 万元以下的调查对象占比达55%,有4.5%的调查对象目前尚无任何的养老金融储备,这着实令人担忧。

国民的养老储备意识薄弱,除了资金储蓄不足这个无法改变的现实以外,还受到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局限于传统孝道观念的人们已经习惯了家庭养老的传统养老模式,而且还习惯过分依赖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和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等社会养老机制,国民的养老意识仍停留在初级阶段。所以有必要对国民进行养老金融教育,提高国民的养老金融素养,唤醒人们的养老储备意识,合理地实现有限资产的变现能力,积极参与到第三支柱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中去,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老年生活的品质。

2.3 国民的养老金融理财观念偏颇

对养老金融进行理财,可以帮助人们积累财富,促进财产的保值增值,使老年生活更有保障。但国民的养老理财观念不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养老投资意识不强。如今,市场上针对国民养老理财规划需求而设计的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趋势,但是人们对养老进行投资的意识依旧不强。2017 年中国养老发展报告的调查数据表明,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人们养老理财金额占其收入的比重均不足20%。二是不能选择合适的养老理财产品和服务。目前,金融领域不断创新,市场上涌现出多种类型的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但是该报告调查数据显示,人们进行养老储蓄和投资的首要选择依旧是银行存款或者银行理财;其次,人们购买较多的养老理财产品是商业养老保险,占比为20.5%,还有13.2%的人群选择购买股票基金,10%的人群选择购买房产作为养老投资,购买信托的人群最少。当前大多数人选择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时,往往把安全稳健,保值增值作为首要考虑因素。此外,人们对短期收益比较敏感而忽略了长期收益,即便从长远来看,某种金融产品比银行存款的收益更好。还有部分人群会有从众效应,就是身边的人买了哪种产品,他就选择哪种产品,或者是受到销售人员销售技巧的吸引,而去选择一些不适合自己的养老金融产品或服务。而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也主要是由于人们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无法准确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内容,最终做出不利于自己的金融决策。所以,对国民进行养老金融教育是必不可少且迫在眉睫的。

3 提升国民养老金融素养的对策建议

针对国民养老金融素养中存在的问题,金融安全意识薄弱,养老金融储备意识不强,养老金融理财投资观念偏颇等问题,有必要对包括青少年,中年人和老年人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进行养老金融教育。要形成一套系统的养老金融教育体系,离不开国家政府,公民,社会和市场的多方参与。

3.1 开展养老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教育,引导公众学会维权

早在2015 年11 月13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首次对金融消费者的相关权益进行明确规定,其中特别强调了要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受教育权。所以国家有责任对国民开展一系列的养老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大多数人的养老金融素养不高,在参与养老金融活动过程中,明显对消费、投资、心理等方面缺乏辨别能力,没有充分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安全保障权等权利,最后容易受到金融损失。不知道具体的维权途径,最终投诉无门,追讨无果。所以通过对国民开展养老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人们能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知道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知道去哪里诉说自己的遭遇。当人们发生了养老金融消费纠纷时,能够迅速拿起法律武器及时维护自己的权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2 开展养老金融基础知识教育,转变公众理财观念

通过对国民进行金融基础知识的教育普及,特别是与养老有关的金融知识,比如养老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等,还有各种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介绍等。学习了基本的养老金融知识,就能唤醒公众的养老储备意识,提前规划自己的养老资产。鼓励公众从生命周期角度出发,树立养老金融意识,形成长期养老储备的概念,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第三支柱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中。

当然对公众进行养老金融基础知识教育要针对不同的年龄群体。首先,对于青少年来说,建议养老金融教育从小抓起,把养老金融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体系。因为青少年时期是树立养老金融意识,培养养老金融素养的重要启蒙阶段。其次,对于成年人来说,这个时候他们已经离开学校,面临更多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缺少金融知识的学习时间,为了提高他们的养老金融素养,建议通过成人教育,企业培训或社会培训教育机构以及手机电视等宣传媒体来进行养老金融基础知识的普及。最后,对于老年人来说,是金融诈骗分子的目标群体,所以对老年人进行养老金融基础知识方面的教育也是极为迫切的。可以通过社区居委会,老年大学等渠道去宣传基本的金融知识,这样他们就能理智地购买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

3.3 开展养老金融风险意识教育,提高养老金融素养

通过对国民进行养老金融风险意识教育,能够让他们在选择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时擦亮眼睛,准确识别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收益和风险。特别是年轻人,不要过分关注市场的短期波动,而要注重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长期收益。敢于打破传统保守的投资观念,敢于选择有创新性的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适当放宽风险的承受度。比如公募基金,就在于长期投资能够满足稳健增值的需求,确保养老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还有高净值人群可以选择信托产品,信托制度是全世界养老都在做的模式,只有信托制度可以实现个人从工作到退休甚至是死亡的终身养老金融服务。总之,开展养老金融风险意识教育,可以提升公众的养老金融素养,合理规划养老资产,从而保障自己的老年生活更加美好。

3.4 建立完善养老金融教育的评估反馈制度

当对国民进行养老金融教育时,还要注重对养老金融教育建立评估反馈制度。因为即便开展了养老金融教育制度,但是在真正实施时,还是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比如养老金融教育宣传不到位,公众养老金融知识普及不到位等,那样无疑浪费了时间和资源。还有即便国民经过了养老金融教育后,有了养老金融储备意识和投资意识,但是在进行养老金融消费活动,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投资不当,上当受骗等事件。所以,建立完善的养老金融教育评估反馈机制,不但可以强化对养老金融教育实施主体的有效监督,促使养老金融教育实施环节落实到位,还可以跟踪调查教育实施的真实效果,及时反馈和解决出现的后续问题,并为养老金融教育的发展完善提供帮助。

提升国民的养老金融素养,对国家,政府,社会和个人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国民的养老金融素养提高了,一定程度上既能应对老龄化的挑战,还可保障自己老年生活的品质。因此对国民进行养老金融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这是造福全社会的活动,国家,政府,社会和个人的积极参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养老金融教育氛围。

猜你喜欢

国民养老金融
养老生活
一直难忘
"国民健康监测"专栏导读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养老更无忧了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