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传统民居中孝文化对现代家居设计的启示

2021-08-14魏鹏郦张睿智

工业设计 2021年7期
关键词:孝文化

魏鹏郦 张睿智

摘要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蕴含在以民居为代表的各个载体之中。湖北是孝文化的发祥地,文章以湖北传统民居为基点,通过分析该地传统区民居的孝文化体现,针对湖北现代家居设计孝文化缺失的现状,用设计手段加以改善,以期对现代家居老人生活环境的提高以及现代家庭关系的促进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孝文化 ;湖北传统民居 ;现代家居设计 ;设计伦理

中图分类号 :TU2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码 :1672-7053(2021)07-0127-02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enduring, and the culture of filial piety, as the spiritual cor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embodied in various carriers represented by the dwellings.Hubei province is the birthplace of filial piety culture, based on hubei modern residence, by filial piety culture by analyzing the area of modern residence, according to current situation of hubei modern residential household design lack of filial piety culture, with the improved design method, in order to explore other parts of the traditional dwellings of filial piety culture and exert positive effects on household design to improve the study of family relationships.

Key Words :Piety Culture; Hubei Traditional Residences; Modern Home Design; Design Ethics

1 湖北传统民居中的孝文化体现

1.1 逝者追缅空间

据光绪德安府志(今湖北孝感)记载,历史上孝感明文记录在案的孝子多达 493 名。湖北传统民居中孝文化集中表现为堂屋的设置,堂屋位于整座民居中轴线的尽端,也是纵向民居空间序列的最后一环,它兼具会客与祭祀的功能,是民居的核心空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经不断演化,堂屋逐步成为湖北传统民居的核心,尺寸大于其他空间区域,并且严谨的建在民居纵向的中轴线之上,是一个半开敞的空间,堂屋中祭祀着宗族的祖辈及先贤,着重突出了民居内部成员密切的血缘关系。湖北传统民居堂屋具有多重功能,它既是供奉祖宗先辈的场所,又是宗族或家庭议事的场所,使得“堂”的释义表达中充斥着礼法与人情,后来慢慢变成了一种对人的尊称,例如“高堂”。

1.2 长者生活空间

湖北传统民居中的孝文化代表着人的精神本原,家是国的最小单位,在家国同构的思想下 [1],传统民居的空间划分无不体现了古人尊卑有序的礼制观念。天井式院落的布局特点有利于区分内外、尊卑的秩序。湖北传统民居宅邸庭院常住人口少则十几人,多达几十人,每个人的居住空间都按照尊卑的礼序被安排的井井有条,不可擅自僭越。民居中居住空间除了以方位秩序为标准之外,还基于民居整体中轴线的方向,扩张出左右、前后等不同位置。传统民居的天井院落,前院通常为仆人居住,天井两侧的厢房多为第二进院。在湖北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里,每个人的居住方位和形制都是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而定。此外,两侧厢房在平面尺寸、空间布局上多为一致,尽量避免因居住空间的差异引起不睦。

2 湖北现代家居设计思考

2.1 缅怀故祖先人的空间设计

湖北现代民居的设计对于故祖的考虑较少,已逐渐与传统民居中的祭祖之情相脱离。在湖北现代民居家居设计中,应考虑在居所内留出用于缅怀故祖先人的空间,这类设计侧重表现在居所空间内的上方,正对厅堂门或者较为显眼的地方。现代民居楼层层高与传统民居不可比拟,在高度受限的情况下可将故祖设计在侧面,即斜对厅堂、门的空闲墙面,但不应设置在下方,低于一米在常人腰线以下,则为不恭 [2]。

2.2 针对长者进行的适老设计

长者的归属感表现为渴望建立一种深厚的关系,并在这段关系中有着自己固定的位置。现代生活节奏快,以核心家庭为主的现代生活模式导致多数子女与父母,即使在一起居住也无法感受到第一顺位的重视感,老人的晚年生活环境主要依赖于社区,不仅与外界的交流减少,同时也缺少子女的关爱,因此缺乏安全感。以此户型为例(图 1),在湖北现代家居设计中,大多居所中存在设施尺度不适、室内色彩不搭、灯光分布不均、布局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从为老人设计的角度来看,湖北现代民居的设计分为基础设计、增值设计和智能设计三部分。其中基础设计包括生活、健康必需品设计与空间设计 ;增值设计便是在尊重的基础上以独有的设计手段改善长辈的心情状态,使他们达到精神愉悦以及满足其自我实现。智能设计则是传统与未来融合的主要趋势,当下科技发展迅猛,应当借助科技的力量,以设计的手法达到老人生有所安的生活状态。

2.2.1 布局设计

现代家居設计应遵从孝文化观念,父母健在,子女不居于正房。现代商品房林立,方位也多为坐北朝南,社会目前现状为向阳的主卧主要是年轻一代的家庭成员居住。一套居所坐北朝南的房间在节气和温度的把握上做到了阴阳相衡,所谓阴阳相衡是指这个房间利于养生。此类房间应设置为老人房,冬暖夏凉且明亮,适合年长者宜居和安养身体。老人床位需设计在朝南房间的近窗之处,这样能接受足够的光照并具有开阔的视野。适当增强阳光能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 [3],还能调节心理状态,消除精神萎靡的精神状态。老人房尺寸应适宜,避免卧室空间过大、过空,引起老人心理不畅 [4]。现代民居的空间多有异形,在设计上也应当效仿传统民居长辈卧室的规整四方形制。

2.2.2 路径设计

年长者行为动线的便捷性与安全性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长者的行为动线应保证抵达任何一处室内功能区的距离最短、障碍设置最少 [5]。如图 2 所示,此户型内的老人路径规划设计使老人与各个功能区的距离增加,没有充分考虑老人的生理特征,增加了出现意外的可能。在家居设计中,地面材质应平坦防滑,防止入夜后行走发生意外,各处门槛石上应铺设硅胶防滑垫,侧面适当安装防撞侧板。

2.2.3 家具设计

室内家具设计是长辈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最直接的视觉元素,家具的定做、研制与要求也应当符合一定年纪长者的人体需求。这些经过量身定做的家具对老人日常避免的碰撞、损伤来讲是相对有效的。调整家具设计后,不仅方便长者的日常生活,也能保障老人生活起居的便捷与安全。相对于家具尺寸来说,家具的款式、装饰虽在长者日常使用中居于次位,但也是不可轻视的。例如,云气纹是一种用流畅的圆涡形线条组成的图案,是汉族传统的装饰纹样,单独出现的云气纹寓意高升和如意,满怀对居所内老人的美好祝愿。

2.2.4 色彩设计

湖北传统民居的老人房多为全屋最高处,太阳照射充足,光线集中,各物件识别度高。在现代家居设计中,室内光主要依赖于人造光源,而人造光源的塑造常常为了追求气氛而忽略老人对于明亮的需求。对于年纪大的老人而言,视觉感受会直接影响其心理感受。同时,年纪增长会导致其眼部病变、机能骤减、视力下降,应多用明度较高的浅色,不宜使用纯度较高的纯色系。或者可选用舒馨氛围的暖色调,如浅米、暖白色,为老年人营造安宁、典雅的氛围。居所内整体的灯光和色彩搭配衬托出柔和明亮的室内环境,可使老年人从生理到心理感受到被关怀 [6]。

2.2.5 智能设计

湖北传统民居建造虽生产力落后,但始终将长者放在最尊敬的位置。然而当今科技发达、技术进步,现代家居设计中应用智能化的设计可以实现长者安养、老有所依 [7]。国外设计师 Ruth Amos 在家居设计中引入“楼梯滑动扶手”的概念,使老人独自在错层的居所内可依靠自身轻松上楼。老人在使用“滑动扶手”的时候用攀爬楼梯时的手部力量推动向前,这样可增加行动时的灵活度。此外,滑动扶手能随着楼梯的长度拆卸和分解,并且两端可折叠收纳,但需要保证楼梯间距与畅通。滑动扶手也可以用于一切能安装轨道的位置,来确保行动不便者的出行安全。

3 结语

在中国老年人的传统观念中,养老不离家是中华民族传统,亦是现代绝大多数老年人所希冀的。近几十年,老人在家庭关系中逐步边缘化,多以独立的核心家庭为主,老人共居模式也大多是建立在照顾第三代成员的基础之上,随之而來的家居设计中孝文化观念流失的问题也逐渐显现。通过借鉴湖北传统民居中的孝文化体现方式,运用独有的设计手段将古人智慧实现于现代家居设计之中,从设计的各个视角出发,改善家居生活中老人的生活环境,以期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以及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

本文系 2021 年三峡大学学位论文培优基金项目资助《鄂西南留守老人居所适老性设计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 :2021SSPY159);2021 年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湖北传统民居设计伦理融入湖北新农村家风建设创新路径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 :R2021014);2021 年全国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 :202111075014)。

参考文献

[1] 唐凯麟.孝 :中国人最初的哲学思考和文明建构 [J].求索,2019(05):4-10.

[2] 聂双燕.湖北乡村传统民居装饰的艺术性探究 [J].大众文艺,2018(07):126.

[3] 远离老年痴呆 不妨多晒太阳 [J].上海医药,2016,37(02):34.

[4] 张鹏飞,李亮,许亮.夯土再生――“同居式”宜老空间设计 [J].装饰,2017(07):48-49.

[5] 杨志.针对老年人的文字、色彩及版式设计研究述评 [J].装饰,2012(05):86-87.

[6] 李沙,段萌萌.打造一条关爱链――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初探 [J].装饰,2010(12):92-93.

[7] 杨海宇,王志武,沈惠吉.基于健康数据挖掘的智能养老床系统设计研究 [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9,32(06):56-60.

猜你喜欢

孝文化
慎终追远
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孝文化渗透研究
浅析孝文化的当代价值
近30年来宋代“孝文化”研究综述
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
浅析土家族摆手舞的“孝文化”土壤
传统文化视角下把握 “孝文化” 概念
孝文化与现代法律融合的途径探析
论新媒体语境下的孝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