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作视角下游记散文解读

2021-08-13张垠莹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游览一滴水丽江

张垠莹

统编本语文教材八(下)第五单元编排了多篇游记类型课文,这些游记都是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情思。在教学中,如何凸显各自的特色,教出“与众不同的那一篇”,是值得语文教师思考和探索的话题。纵观四篇游记,我们可以感受到它们写作视角的差异。写作常用的视角一般有物的视角、人的视角、物我一体的视角。游记写作一般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从人的视角叙写景观,表达情思,如《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等。然而,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的视角独特,以“一滴水”的视角横穿古今、游览丽江,值得学习。

一、跨越古今

游记通常借助景物之美表现作者游览时的亲身感受,《一滴水经过丽江》一文也不例外。阿来除了表现丽江古城的美,更重要的是将丽江的美置于长久的历史层面、文化角度来思考。文章第1~5节叙写了丽江的历史,以水的口吻講述了丽江城的建成史和成名史。在文章中,作者没有使用传统说明式的刻板语言,而是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将丽江厚重的历史娓娓道来,再通过水的流动荡开过渡,自然不着痕迹。接着,课文后半部分描写了古城的现状,并刻意与历史相勾连。在如今声名显赫的丽江城,“一滴水”追忆了进城闸口的历史渊源、纳西族的古老文字、古代的特色音乐等,彰显了丽江繁华之下的民风民俗与深厚底蕴。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将古、今两条时间线结合起来,使得文章有机融为一个整体,让读者在阅读中不仅能感受美景,还能浸润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产生无限遐想。

二、纵观全貌

游踪是一篇游记的线索,《一滴水经过丽江》的作者让“一滴水”带领读者走遍丽江。在文章中,这滴水一开始落在玉龙雪山上,随后一路奔流下山到达四方街,最终汇入大海,这前所未有的视角体验给人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如写落水洞,若是从游人的观察角度,只能看到表面的寂静深邃而无法深入了解,但从一滴水的视角,则可以任其坠入洞中,由此全面描摹落水洞内部的黑暗寂静、巉岩的状貌,以及洞内的千沟万壑。

视角的不同,也使得观察角度发生了变化,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又如总写四方街,作者让“一滴水”搭坐上丽江的特色水车,从高处俯瞰,以获得独特的体验。作者以水的视角来记录游踪,时而登高远眺,时而入水仰望,时而驻足留观,时而一瞥即逝,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全面展示了丽江的方方面面。

与此同时,作者通过操纵水的流动,不着痕迹地完成了不同场景之间的转换,既能够“点到为止”,又能够突出写作对象的特点。水的流动性在写作上赋予了作者极大的自由,将拓展介绍的内容巧妙地纳入游踪所见的范围。如果按照传统游记以游客的视角展开描写,那么不但缺少了水的连接,在描写中极易产生割裂感,破坏阅读体验,而且视角受限,难免会出现“身在此山中”的情况,难以深刻地了解古城全貌。

因此,作者通过水独特的视角、多样化的观察角度,串联起了丽江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风民俗、历史文化,使得文章流畅灵动的同时,又扩大了写作范围,更有利于作者在此基础上升华感情。

三、物我合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在文学阅读中,教师要重视情感熏陶,因为文学阅读是一种审美感知,其全过程贯串着情感活动。这样的一篇游记,需要读者跟随作者的脚步,透过文字读懂作者内心真正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文章中,“一滴水”不仅是记叙者,还是情感的寄托者。通过水的视角,读者可以感受到丽江的巨变,体会如今热闹非凡的古城之美。作者借助水的流动,带读者跳跃式地领略了丽江白天与夜晚的美丽风光,也摆脱了游人视角的束缚,客观地表现出丽江与周遭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无论是描写丽江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是表现古城与自然的关系,都是为了突出“人”的要素。若干年前,木氏家族铸就了丽江古城,徐霞客使它名扬天下,而如今灵秀的丽江山水又哺育涵养了这里的人们:四方街的白发老者、浇花的房东、游览客居的旅客、夜游欢饮的游人等。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里得到了最好诠释,文章不但表现出了作者对丽江的深厚感情,而且由衷地赞美了丽江淳朴和谐的性格,感叹古城与自然的和谐辉映,更赞美了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综上可知,写作视角对于一篇游记来说至关重要,它影响着游览的时空线索,也传递着作者的直观感受。因此,在解读游记散文时,除了常规的游踪、见闻、感受之外,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从视角的因素入手,探寻不同的教学角度。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

猜你喜欢

游览一滴水丽江
哪些动物灭绝的危险最大?
一滴水照见太阳
“丽江之恋”诗二首
我是山上一滴水
爱情有多美,请问丽江水
一滴水
给乌丽娜的一封信
给乌丽娜的一封信
游览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