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分析

2021-08-13尤洪帅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心内科北京1013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4期
关键词:造影心电图冠心病

尤洪帅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心内科 (北京 101300)

内容提要:目的:分析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本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所有患者均先进行心电图检查,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心电图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在检测患者阳性率方面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检出率在心电图ST-T段改变患者中显著高于ST-T段未改变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ST-T段改变虽存在漏诊、误诊状况,但可作为辅助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方式。

临床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类型之一即冠心病,主要发病特点为患者的心肌缺血、缺氧性损伤,如果不对其进行积极的治疗,可致其并发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加剧对其生命安全所造成的威胁性,因此在疾病早期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积极救治可有效改善其预后恢复[1]。心电图检查是临床诊断冠心病的常用方式,而冠心病患者心电图的常见表现类型之一即ST-T段改变,但存在一些冠心病患者ST-T段改变状况并未明确的情况,因此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ST-T段改变的应用仍有待商榷[2]。基于此,本院就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先进行了心电图检查,后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对诊断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现将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研究时间在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本次参与研究80例患者中,包含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37~76岁,平均(58.42±9.61)岁,患者心率50~110次/min,平均(77.37±0.36)次/min。

1.2 方法

心电图检查:先嘱患者仰卧体位,之后使用MAECG-200心电图设备(北京麦迪克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为其行相关检查。首先将心电图设备连接好,然后对患者的心电图相关情况进行了解,包括其心率、ST-T段状况、P波以及Q波等,以确定其冠状动脉病变以及梗阻的实际状况。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先使用冠状动脉造影设备对患者行右冠状动脉造影,在为其使行左冠状动脉造影,之后取其6个标准投照体位,包括右前斜位、右前斜头位、右前斜尾位、左前斜位、左前斜头位以及左前斜尾位,并结合具体情况增加投照体位。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对心电图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心病的诊断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ST-T段阳性:心电图上有≥2个导联ST段存在下斜或是水平压低超过0.1mV;两次缺血间隔时间超过1ms;下移持续时间超过1ms。冠状动脉造影阳性:出现≥1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超过50%。

(2)对不同心电图ST-T段改变患者的冠心病诊断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诊断金标准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24.0,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心电图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心病的诊断结果分析

心电图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在检测患者阳性率方面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心电图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心病的诊断结果分析[n(%)]

2.2 不同心电图ST-T段改变患者的冠心病诊断效果分析

冠心病检出率在心电图ST-T段改变患者中显著高于ST-T段未改变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心电图检查冠心病的诊断结果分析[n(%)]

3.讨论

随着我国居民日益提高的生活、经济水平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近些年在我国临床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正呈现出持续性增长的现象[3]。并且在调查中可以发现,由于我国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对于心脑血管等疾病来说,早期治疗的效果要高于晚期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病情复发患者。因此,对于此类疾病的临床检测已经成为重点关注的情况之一[4]。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该疾病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心脏功能,使患者心脏的血液供应不足,还会引起患者其他脏腑的功能紊乱,引起患者心绞痛、心脏扩张、心悸以及气短等临床症状,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较大程度的威胁,使其心理、情绪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不可忽视对冠心病的日常管理与病情监测。目前临床上有许多检测冠心病的方法,比如心电图检测、超声检测以及动脉造影检查等,其中诊断准确性较高的方式主要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该检查可利用X射线技术在心脏导管插入手术、心导管置入术等方式下观察患者的血管状态以及心脏状态,从而判断患者的症状类型,且对心血管疾病亦可起到治疗效果[5]。但是由于该方式可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且需要较高的检查费用,因此受到了在普及方面的一些限制,临床应用率相对较低。心电图检查作为一种临床检查患者心脏状态的重要诊断方式之一,应用价值较高,由于该检查在应用过程中,不仅简单易行、费用低廉,而且不会损伤到患者,因此患者对该方式有着良好的接受度,且患者对该检查方式的适用性较高[6]。

在实际的心电图临床检查操作中,正常人ST段多表现为电位状态,而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时的临床常见表现为ST-T段改变,且患者肌缺血部位不同,ST段变化亦不尽相同[7]。另外,导联ST-T段的变化与患者心脏损伤位置亦具有一定相关性,因此患者可在心电图检查中表现出缺血性T波变化或是具有损伤性的ST段变化,因此通过分析患者ST-T段改变可为诊断冠心病提供一定帮助[8]。由于患者的情绪波动、劳累与心电图ST-T段改变均具有一定相关性,且虽然在心电图检查中可以表现出患者的ST-T段改变,但是ST-T段改变并不是只有冠心病才能够引起,假设患者患有心肌炎或是心脏病等疾病亦可能引起ST-T段改变,或是有些患者亦存在无ST-T段改变的情况,因此可以认为临床通过采取心电图检测能够有效为患者查看ST-T段的改变,且ST-T段改变患者有较大几率为冠心病患者,而采用ST-T段检查可以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率提高,使患者更早的确诊疾病。

本次研究对本院80例冠心病患者先进行了心电图检查,后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发现心电图检查阳性率41例,占比51.25%,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阳性率43例,占比53.75%,两种检测结果并无明显差异。且在心电图检测中ST-T段改变患者冠心病检出率要显著高于ST-T段未改变者,证实了心电图ST-T段改变虽存在漏诊、误诊状况,但可作为辅助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方式。

综上所述,心电图检查在患者冠心病方面具有较高准确率,且存在ST-T段改变患者的检出率较高,可在临床上广泛宣传与应用。

猜你喜欢

造影心电图冠心病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