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课微写,改写定文体

2021-08-12方沫

新作文·初中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课后练习课本剧寓言

方沫

海南省海口市五源河学校教师,海南省省级骨干教师,全国“三新”作文教学研究会理事。

知识改变命运,写作改变自我。方老师要在后面再加一句,改写激发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的写作要求中有一个要求:“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方老师搜索了一下初中阶段包含改写关键词的课后习题,真不少呀,几乎分布在每个学段的每个学期。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后第五题:有条件的班级,可以尝试将这篇童话改编为课本剧并表演。

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两篇》课后第五题(《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从两篇短文中任选其一,发挥想象,将其改写成一篇白话散文。

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课后练习五:任选一首诗,发挥想象,增加一些细节,改写成一则小故事。

九年级上册第22课《范进中举》课后练习五:发挥想象,添加细节,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后练习四:《十五从军征》是一首叙事诗。试发挥想象,扩充细节,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综合这些改写题,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一些信息:1.改写可以改换文体,比如“将这篇童话改编为课本剧”“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小故事)”等等。2.改写可以改换语体。比如将文言短文和诗词“改写成一篇白话散文”,还可以试着将白话散文改写成文言文。3.改写需要“发挥想象,增加(扩充)一些细节”。4.古诗文的改写出现频率最高。这些特点在我们前几期中考微写作考试题型探讨的文章中都能找到印证。接下来,我们跟着七上第六单元《寓言四则》课后第五题来谈谈随课   改题。

随课微写:

《寓言四则》课后练习五

寓言的寓意与其情节设计有密切的关系。设想一下,如果赫尔墨斯不是爱慕虚荣,蚊子也没有撞上蛛网,我们又能从寓言中读出什么?任选课文中的一则寓言,或以前读过的寓言(如《塞翁失马》《智子疑邻》等),重新设计情节,赋予其新的寓意,把它改写成一篇新的寓言。300字左右。

从单元学习的角度来看,《寓言四则》是七上第六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的学习主题是“想象之翼”。这一单元的单元导言中提道:“本单元课文有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等,都富有想象力,引人遐思,能引导我们换一种眼光来看世界”。《寓言四则》的教学重点中有这样的表述:“寓言的寓意往往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对故事情节稍做改变也会改变其寓意,应该鼓励学生做多角度的不同理解。”本课随课微写的设计意图也是出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练习写作”。把它们联系起来读,就是鼓励我们要发挥想象,学习换一个角度看世界,以培养我们多角度思考的发散思维能力。随课改写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方法之一,它能让我们体会到“虚构与想象的力量”,在适度的改变要求之下体会思维的魅力,又不至于毫无根据地胡思乱想。

从写作能力的角度看,改写是初中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写作能力。除了在课后练习中频繁出现改写类拓展题,单元写作的训练点也和改写能力有关。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的主题是“发挥联想和想象”,我们知道,联想和想象一定要有所限制,不能信马由缰,无所约束。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单元写作主题是“学习改写”,对于改写的定义是“在忠于原作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文体、语体和叙述角度等,进行‘再创作,以服务于特定的需要。”你看,联想和想象需要约束,而“再创作”又需要借助联想和想象,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不就可以互为约束又互相补充了吗?由此也可窥见教材中随课改写类的写作题比例偏重的原    因了。

《变换文体,改写表达》一文中我们谈过了改写的方法,为了避免重复,随课微写我们重点说说“服务于特定的需要”。随课改写特定的需要一般包含在写作的要求中,“将这篇童话改编为课本剧”“发挥想象,将其(文言文)改写成一篇白话散文”“试发挥想象,扩充细节,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重新设计情节,赋予其新的寓意,把它改写成一篇新的寓言”等都是特定的需要,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特定”是文体的特定。它要求我们熟悉不同的文体,比如记叙文、课本剧、寓言、诗词等。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带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启示,带有讽喻或劝诫的意味。从文体定义来看,言短意长、一事一议就是寓言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也非常适合进行微写作。寓言的“意”关键在于故事是否能给人启示,因此写好寓言的关键就在于故事是否有深度,能不能给人启示或是引发人的思考。以《伊索寓言》为例,在写法上一般先叙后议,前面用假托的故事或是拟人化的手法来讲述一个小故事,结尾用一两句话来揭示这则故事的寓意。不同于西方寓言故事的直接揭示,中国的寓言故事比较含蓄,故事讲完了,寓意需要你自己去慢慢思考和体会。

七上第六单元《寓言四则》的改写还有这样的特定要求:“重新设计情节,赋予其新的寓意。”这两个“新”的要求就让它比一般的改写更有想象的空间。我们不妨按照《伊索寓言》的体例来进行改写,这样能更直观体现出故事新编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来看两篇微习作,看看同学们有没有抓住课后的特定要求进行改写呢?

微盘点:

盲人摸象

正值盛夏,四个盲人坐在树下乘凉,突然听见有人大喊:“大家让开,象来了。”

四个人很好奇,于是问道:“象是什么东西?能让我们摸摸吗?”赶象人同意了。

一个盲人摸着大象的身子:“大象是一堵墙。”另一个盲人摸着象牙反驳:“明明是一根锥子。”第三个盲人摸着象腿:“难道不是跟柱子一样吗?”第四个盲人则大叫:“不是像一条绳子吗?”赶象人看着他手中的象尾巴,笑了。

这时第一个盲人开口了:“我们明明摸的是同一个事物,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模样?”于是他上下摸索,摸到了象牙、象腿……啊,原来是个大家伙呀!大家在他的提醒下把象都摸了個遍,不禁哈哈大笑       起来。

学会倾听,善于思考,不片面、不盲目坚持自己的观点,才能得到客观真实的结论。

(海口市五源河学校  刘畅祺)

蚊子和狮子

有一天,蚊子兴高采烈地飞着,一不小心撞在了一张蜘蛛网上并粘住了。它苦苦呻吟,大声呼救。一只狮子路过此地看见了,心想:这么弱小的一只蚊子,我救了它,对我有什么好处呢?于是狮子装作什么也没看见,走开了。

这一天,狮子被偷猎者抓住了,正当偷猎者要捆绑狮子的时候,一只蚊子飞了过来,它盯着偷猎者的鼻子一阵猛叮。偷猎者忙着去打蚊子,狮子趁乱逃走了。狮子跑远后松了一口气,心想:这只蚊子心机可真重呀,它一定是看我足够强大,才故意来救我,想要讨好我的。

后来,蚊子和狮子打了一架,赢了的却是蚊子。狮子想起蚊子救它的场景,不禁感慨万分。

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轻视他人又自以为是      的人。

(海口市五源河学校  符乃熹)

微点评:

这两则故事都根据寓言故事的文体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来揭示一个令人思考的道理。作者仿照《伊索寓言》的写作手法,先叙后议,故事简短,寓意深刻。两则故事都在原有寓言故事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做了情节的修改,情节的变化也赋予了寓言以新的寓意。寓言改写紧扣本次随课微写中的“特定”要求进行,写作有模有样。

微链接:

《新作文》微写作栏目在2020年第4期的《情境所依,扩写有序》一文中谈到过缩写、扩写、改写类微写作题型的“三有”:有写作的情境;有写作的要求;有写法的指导。2020年第12期《变换文体,改写表达》一文对中考微写作改写类考试题型做了进一步探讨。“文体”,是改写作文的特定要求,你发现了吗?我们课本中还有很多关于“改写”的课后题目,比如《狼》《唐诗三首》《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十五从军征》等,等待你在实践中提升改写能力哦。

最后,还是用微口诀结束今天的学习吧。

微口诀

随课话改写,角度常变化。

文体要清楚,要求有特定。

猜你喜欢

课后练习课本剧寓言
课后练习中语文要素落实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PEP《英语》六(下)课本剧Freer and happier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寓言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与使用问题的研究
小学音乐教材课后练习使用方法之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