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煤矿破坏区煤炭资源复采回收技术研究

2021-08-12李树林

建材与装饰 2021年23期
关键词:钢钎矸石煤柱

李树林

(桐梓县众源煤业有限公司,贵州 遵义 563200)

0 引言

对煤炭资源形成的各类研发工艺,加大小煤矿区整治力度,较为关键。比如,在贵州某矿区,在煤矿资源开采时,使用的采煤工艺较为落后,资源回收占比介于10%~25%之间。在众源、官仓相关井田内部,小煤矿破坏规模较大,高达数十平方公里。因此,加强复采技术使用,有效回收小煤矿破坏区内部的可用资源,以增强资源回收效果。

1 小煤矿破坏区的工艺类别

1.1 破坏区类型

(1)空洞型。煤层在采集完成时,煤柱间隔距离不大,煤柱相邻位置的顶板,固定效果欠佳。破坏区内未被填充,冒落煤矸石数量不充足。

(2)填充型。煤层处于采集完全状态时,在煤柱间规格较大的情况下,引起顶板结构掉落,同时在矿山压力下,形成填充型的破坏区。

(3)塌陷型。在破坏区形成后,煤柱间隔较大,同时上覆岩层重力条件下,引起煤柱顶板掉落,在顶板重力与岩层作用的双重影响下,破坏区发生形变、坍塌等情况。

1.2 采煤工艺类型

(1)壁式工艺。在采煤作业时,可操作的采煤工作面中,巷道至少为2,其一增强通风性,另一个巷道用来运输煤矿资源。

(2)柱式工艺。此种采煤工艺含有三种采煤方法:第一种为房式复采;第二种为房柱式复采;第三种为巷柱式复采。

2 资源复采技术

2.1 有冒落矸石的工艺处理

2.1.1 冒落矸石加固性处理

在破坏区内含有冒落矸石时,此时破坏区为填充类型。利用巷道进行破坏区横穿时,破坏区下方结构会含有一定数量的冒落矸石。在破坏区发现的冒落矸石,此种材料自身不具有较强的支护与结构平稳性能。在采煤工艺推进期间,可使用超前注浆形式,固定处理冒落矸石,使其具有一定结构平稳性。如果采空区积存大量水,需要在巷道施工前期,进行排水处理[1]。

2.1.2 临时支护

在超前注浆作业环节中,需要保持冒落矸石整体的平稳性。巷道穿进时,使用撞楔工艺,确保临时顶板位置相对平稳。同时在临时支护时,使用单体柱,继而操作架棚给予支护,再使用圆钢撑杆,保证钢棚处于坚固的连接状态,以提升钢棚整体结构的平稳性。由于顶板具有易碎性,需要有效推进短掘短支工艺。在进行临时支护时,可采取单体柱与园木梁相结合的形式,以保障临时支护可用性,如图1为临时支护样式图。

图1 临时支护样式

2.1.3 钢钎穿设工法

钢钎穿设操作流程:

(1)在进行钢钎穿设操作时,需要结合破坏区的具体情况,合理进行穿设操作。在钢钎穿设期间,钢钎间隔长度控制在200~800mm范围内。钢钎穿设间隔的设计,需要确保原有巷道煤矸性能平稳性,减少煤矸冒漏事故发生,保障钢钎性能。

(2)在穿设钢钎时,需要有效防控钢钎不牢固问题发生,保障工艺操作的安全性。在穿设完成时,需要将钢钎、圆形钢钻杆,有效固定在铁丝上。

(3)在钢钎穿设完成后,可作业间距介于1500~1800mm之间。在作业间距达标后,再开展超前空顶作业,形成交替施工体系。如果架棚顶部位置,发生煤质散落现象,在架设循环架棚时,需要间距控制在1500mm以内。

(4)在钢钎穿设固定时,使用的作业设备是凿岩钻机。钻孔作业区,位于底板高度3000mm处,紧挨着钢棚支护,以竖向垂直角度,完成钻孔作业。

(5)超前控顶作业环节。作业面位置,使用单体柱、木梁进行结合,以形成临时支护,放置在钢钎下方区。临时支护结构的放置,需要与钢棚相距长度保持100mm。

(6)在超前控顶作业完成后,如果钢钎安设存在较大困难,可采取顶锚杆工艺,开展临时控顶操作,同时保留钢钎支护结构。在保障钢钎安设效果的基础上,进行超前控顶作业。

2.1.4 破坏区填充工艺

在对破坏区进行填充时,需要全面考量井下的作业条件、注浆凝固效果、原材料等多重因素,综合配置填充材料属性,工艺方案如下:

(1)在采煤巷道正面进行钻孔打设,使用较低配比的水灰比例,进行注浆填充,对不完整煤岩结构进行加固处理。

(2)在打孔作业时,使用探水钻。在钻头选择时,以直径50mm规格为首选。作业时,保持每排设计钻孔2个,其中一个钻孔位置,设计在冒落矸石区,如果钻孔区未发生塌孔现象,可不进行套管操作。另一个钻孔位置,分布在空场区,同时使用套管,直径选择50mm,材质选择PVC。

2.2 无冒落矸石的工艺处理

巷道穿设作业时,如果破坏区不存在冒落煤矸石,需要保障架棚整体结构的平稳性,在架棚底部采取相应的固定措施。在小煤矿破坏区底部没有底煤资源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破底掘进作业。同时,进行注浆填充,形成具有较强抗冲击性能的支护结构。架棚外围在加固处理时,使用填充袋,以保障破坏区结构处理效果[2]。

2.3 资源复采工艺实例分析

2.3.1 破坏区情况

桐梓县众源煤业有限公司,设计生产能力30万t/年,成立于2010年。结合破坏区整体情况,对其进行煤岩情况分析,发现众源煤矿内部情况较为严重。此矿井所在区域的矿田,主要承受的外界作用有两种:第一种作用类型,横向应力最大值>竖向主要承受应力>横向主要承受应力的最小值;第二种作用类型,竖向主要承受应力>横向主要承受应力的最大值。

如果矿井内藏的煤层位置较深,可视为拥有应力场特点,同时矿井横向应力具有主导性。此矿区内的横向主要应力最大与最小值,均以巷道、采矿深度为变化依据,在巷道增加、深度加深时,横向主要应力会升高。然而,此矿区应力场的边侧压力,并不会在深度增加时发生规律性变化,取值介于0.5~1.5之间。众源煤矿破坏区的顶层岩石,质地坚硬,抗压强度的测定结果是94MPa。直接顶岩石属性是页岩,呈黑灰色,质地脆弱,对其进行抗压强度检测时,检测结果是83.9Mpa。底板岩石属性同样是页岩,抗压强度相比较小,测定结果是75.8MPa。煤层结构的整体性能,抗压检测结果是58.6MPa。

2.3.2 积水探测

众源煤矿破坏区情况较为严重,以一采区受损状况为主。选择一采区两个曲面,标号分别为0902、1105,进行地质条件分析。使用瞬变电磁设备,对选定的两个工作面,进行积水、巷道空旷性探测分析,以此获取小煤矿破坏区内部状况。探测结果发现:0902曲面离地有300m,与左巷相距100m位置,有煤层,而煤层距离运煤巷道将近700m;在左帮距离80m左右位置,有低阻异常表现,证实此区域存在积水;1105曲面相距煤炭运输位置有110m左右,与左帮距离间隔有百米;在左帮相距长度有80m左右的位置,发现低阻异常,此区域能够残留积水,需要辅以钻探作业进行验证,以此保障井下破坏区作业安全。

2.3.3 矿山压力分析

在煤层开采完成时,煤岩体在自身质量条件下,会发生结构变形与质量受损,引起覆岩层内部的破损区持续扩展。为获取破坏区与煤柱岩层之间存在影响关联性,以众源煤矿0902曲面对应的地质属性为视角,进行有效分析,获取回采煤柱时的各项地质条件,包括应力场、岩层位移等,为空巷作业给出合理建议。结合现场实际勘测发现:对空巷进行开挖作业时,会对煤层原岩产生一定破坏性,引起应力场受到干扰,形成较强集中性的应力效应,如果此时在曲面进行煤柱回采,加固措施不到位的话,会引起应力效应的强力释放现象,形成较为严重的生产事故[3]。

2.3.4 回采工艺

在进行回采作业时,需要前期进行顶面垮落操作,顶面首次垮落操作的距离间隔为45cm,垮落高度控制在3.7cm左右。在直接顶操作过程中,老顶会发生一定旋转,在老顶首次垮落间隔达到60cm时,周期内垮落间隔均值达到36cm。依据1:50的配比,获取首次垮落间隔长度是30m,周期内垮落单位长度均值为18m。在回采期间,操作面与空巷的相距距离会逐渐缩小,操作面与空巷间隔潜藏的煤层,可视为宽度动态变小的煤柱。在操作面作业过程中,煤柱位置应力的集中效果会有所增强,操作面动压对于煤柱会形成一定影响,此时需要对空巷给予加固处理,防控作业事故发生。在具体复采操作时,使用先进性的机械式采煤工艺。复采工艺操作时,工艺流程共有三个环节,分别从操作曲面进行通风处理、灰尘清除、煤层自燃控制,以此保障复采工艺进展顺利,确保作业安全。

3 结论

综上所述,填充与重复采集工艺结合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小煤矿破坏区的资源回收能力,有效释放剩余煤炭资源,使煤炭资源回收效率处于67%左右,能够有效提升矿井的作业价值创造能力。经实例复采技术使用发现:证实复采工艺的作业可行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钢钎矸石煤柱
公路下压煤巷式似膏体充填开采暂留煤柱合理宽度优化
薛虎沟矿1209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矿井矸石山环境危害与防治措施分析
基于温度场分布规律的矸石山注浆钻孔布置方案研究
矿山矸石绿色充填系统设计及参数研究*
粗矸石回收系统改造的实践
大埋深矿井区间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采动影响下双巷掘进煤柱承载特征研究
钢钎静探设备的研制及其在输电线路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Tujia Mas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