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样的“优课”评选,意义有多大?

2021-08-10梁书新郑桂兰

师道 2021年7期
关键词:优课课例一节课

梁书新 郑桂兰

近日,接上级通知,各校又开始了“一师一优课”(以下简称为“优课”)的评选活动,此项活动已经进行了几届,活动的方式很简单,就是要求老师们录制一节课例上交参评,然后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进行评比,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发放相应的证书进行通报表彰。此类比赛,属于地方教育部门组织的赛事,其证书的认可度比较高。比赛的获奖面较广,并且采取逐级推荐的形式,地区一等奖的优课,可以推到市里,评为市里的优课又可以推到省里,这样,一节课就有了多次获奖的机会;当然,最主要还是老师完全在“自由状态下”进行,在自己的学校自己的课堂完成,与公开课相比大大减少了比赛的难度……于是,看似简单的一个比赛,老师们参与的积极性普遍较高,甚至有个别教师每年都乐此不疲地参加,大有不得“奖”不罢休的架势。

学校为确保本次“优课”获奖率,圈定了各学科的录课教师,当教务处通知我准备录课时,我以学生临近中考,课程紧张为由婉言拒绝。看我把“机会”让给其他教师,同办公室的老师都不解地问我:“老梁,你是区里的学科带头人,还担心评不上‘优课不成?”“这样的优课对晋升职称、分级聘任都起作用的,你应该参加啊……”我冲他轻轻一笑:“这样的‘优课评选我真的不行,我还是认真上好自己的课吧。”面对同事的不解,我没有过多地解释,我之所以不愿意参加“优课”评选,主要是感觉这些课“掺入课堂之外的东西”太多,距离“真实性”越来越远。特别是近几年担任了几次“优课”的评委工作,使我对这种“优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借此可略说一二:

“优课”多为群体而为,缺失了教师的“本真特色”。“优课”在内容、形式上没有硬性要求,参赛教师虽然会选择自认为最“拿手”的课来录制,但获奖心理的驱使,仍会征求学科教师的意见,会让众多的教师参与到自己的准备中来,教学设计一次次修改,字句一遍遍推敲,细节一个个完善……这种多人合力完成的备课,从教学目标、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一定会很到位,整体设计很完美,但授课教师却不一定能“消化吸收”。课堂就是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最本真的一种反映和体现,“东拼西凑”的东西会让自己的课堂不自然、不流畅、不真实。一次参加体育优质课评选,比赛当日天气突变,气温骤降,授课教师仍按教案按部就班进行,一节课下来,同学们都冻得嘴唇发紫、瑟瑟发抖。问及该教师为什么不进行课的调整、不增加学生的运动量时,该教师说课是大家帮着设计的,自己不敢调整怕影响了课的整体效果……我们听那些优秀教师、教育大家的课,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精准把握、对学生的激发调动,对节奏的合理掌控、对课堂的灵活驾驭,再辅以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智慧,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无不让我们惊喜、叹服。我们也曾拷贝他们的课件、重复他们的话语,但举手投足却出不来他们的效果、总感到差距万千,原因就是水平不够,实力不足。真正优质的课堂是需要我们静心“修炼”的,在教学中我们倡导集体教研,通过教学研讨来相互学习、博采众长、教学相长,从而促进我们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但切不可盲目去复制其他教师的备课教案,追求教学中的“省时、省力”和“捷径”。任何一位教师最终都要从“群体作战”走向“单打独斗”,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强化自我要求,让自己站稳讲台,让自己的课堂焕发光彩,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才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优课”中的学生经过“组合和排练”,效果“虚化”。学生的课堂表现是优课评选中很重要的一个参照指标,特别是实施了新的课程标准后,各学科都在倡导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这也是“优课”倡导的方向。为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展现,让学习小组活动变得有序、有效,老师们也是做足了学生的文章,录课班级一般都是由各个班中挑选出来的优秀学生组合而成,这些学生普遍成绩优异,接受能力强、发言积极,舉止规范,“画面感”极佳,非常能“配合”教师。学生确定后,把这些学生分成几个合适的小组,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培训”。有的教师这样规范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首先要踊跃举手,争相向老师示意要求回答,老师点名后,起立保持立正姿势,声音洪亮,逻辑顺序是“我的答案是……我的理由是……我的回答完毕,请老师和同学们指正,谢谢!”有的教师这样要求小组活动:先2号和4号、1号和3号同桌间进行交流,随后四人围坐展开讨论,形成小组答案,最后由小组长代表小组进行展示……总之,教师把课堂中的一切活动都进行了充分、详尽的设计,学生何时与老师展开互动,在哪个环节需要同学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如何开展小组内的交流合作,每个小组需要展示哪个问题,小组内谁负责回答老师的问题、谁负责交流展示、谁负责板演,课堂检测中同学们的正确率、课堂小结中谈那些收获等等都分工明确具体,步步妥帖。目的就是让学生的表现成为课堂中的亮点,展现出这节课超高的学习效果。

最后还要进行一次次的检验、彩排,对不足和漏洞反复进行修正,直到教师满意为止,如此一节课下来,耗费的时间精力,尤其是学生的“付出”需要多大不言而喻。以前,某城区学校曾传出一则新闻,有位数学教师,要出一节课参加“国家级”比赛,足足和班里的学生准备了一个月的时间,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课程进度,最后引起了学生家长的集体投诉。此事虽是极端例子,对当前热衷于“优课”比赛的教师而言,也是一种警醒。

“优课”中的教学环节依靠“技术合成”,过程“失真”。某日,学校一位生物老师在我任教的班级录课,中午饭后,各种录制设备就在教室安装起来,授课教师也开始进进出出、吆吆喝喝,忙着组织、安排学生,走廊内还扯起了警戒线,以防止有人走动影响到课的录制效果。下午第三节是我的课,走到该班级,没想到警戒线依旧,教室里还在紧张地进行录制着,我深感困惑,问该班的班主任:“还是录生物课吗?我的课咋办啊?”班主任告诉我:“你的课没法上了,现在录课就是这样,不是一节课完整地录,而是一部分一部分地录,这样对于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或者失误随时可以重录,当每一部分教师都认为可以通过了,最后合成就OK了,班级没变、学生没变,合成的课效果更好……”听后,我真的是长见识了,现在的课竟然是这样录成的,难怪一节课竟能录一下午呢。课的完整性是一节课最基本的标准,如此把一个一个片段加工起来去参加“优课”评选,简直是对课堂的一种“亵渎”,如果这样的课也能评个一二等奖的话,真正是一种“笑话”了。不难想象,照此发展下去,终有一天,我们的老师找来他人现成的录像,通过软件加以处理,让声音转化为自己的声音,让授课教师改头换面成为“自己”,这样岂不更加简单?课堂教学不是“演戏”,学生不是道具,教师不是导演,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为我们的岗位尽职,我们要对课堂充满敬畏,我们要加强教学自律,自觉抵制“作假”的课堂,要为自己的施教行为负责。

“优课”的录制需要高额的费用支撑。虽然组织方在“优课”录制上没有过高的技术要求,但在评选环节,画面的清晰程度、音质的效果、角度的切换、近景与全景的合理切换等一定会左右评委的评分,就如同一幅风景照,我们用手机拍出的照片和摄影师拍出的照片在效果上就是不一样,差距明显。所以,各校在“优课”录制上都是聘请社会上的专业团队帮助拍摄完成,动辄三五人,架起多台摄像装备,有的负责跟踪教师、有的负责捕捉学生、有的聚焦场景、有的负责移动切换……录制完成后,再利用专门的软件进行编辑处理,如噪音的屏蔽、画面的删减、镜头的组合、字幕的穿插等,如此下来,录制完成一节课从时间上算少说也要一天左右,外加动用的人手器材,其费用可想而知了。正是源于“优课”的市场,现在社会上的很多广告摄影公司专门承接学校的这项业务,从整体设计到录制到加工完成,提供“一条龙”的服务,对于一些室外的课,他们还可以利用无人机进行俯视场景的拍摄,其专业性程度和效果的确令我们刮目相看。即使费用逐年提升,如遇比赛阶段的录课高峰,很多学校连排队都排不上,只能提前预约……对于教师录课的费用,无论是学校支付还是个人负担,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值与不值,很难说得清楚。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提出了一节好课的五个标准:扎实,让学生学到新的东西,是一节有意义的课;充实,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是一节有效率的课;丰实,有资源、状态的生成,是一节有生成性的课;平实,心中有学生,是自然状态下常态的课;真实,不粉饰、有缺憾,是有待完善的课。对比这五个标准,我们的“优课”能符合其中的一个吗?

如此的“优课”评选能反映出老师的真实教学水平和能力?如此的“优课”评选能促进老师的专业发展?其目的和作用仅仅是为了评奖而已,面对这样的优课我们或许能有点滴的收获,但过多不真实的成分更会误导我们常态的教学。如果立足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我还是觉得“真刀真枪”的原始赛课更好一些,这样的课能激发我们的教学积累、展现我们的教学智慧,让我们俯下身子去研究教材,探究教法;這样的课有疑惑、有缺憾、但也有惊喜、有感悟。

我们很难弄清楚举办此类活动的初衷和目的,但作为一个认可度高、对广大教师有益的比赛,我还是希望共同努力把“好事”做好、做到位:可以进一步规范参赛标准和各环节要求,聚焦课堂中的核心问题,让课例更加符合实际;可以加强对课例的监督管理,利用必要的技术对课例进行检测,让课例趋向真实;可以聘请专业的评委进行评价,删除华而不实的成分,让课例更具借鉴和推广价值……

期盼“优课”真正“优”起来,于自己有提升,于学生有收获,于他人有价值。

(作者单位: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召口中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优课课例一节课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A party (Checkout time & Writing time)(部级优课)
跳吧!跳吧!(部级优课)
Going to school(部级优课)
Summer is coming.(部级优课)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课例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