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规疗法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重度抑郁症患者疗效分析

2021-08-10郑天明刘之旺禹海航敬攀张洁张巧真王婷婷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经颅重度疗法

郑天明 刘之旺 禹海航 敬攀 张洁 张巧真 王婷婷

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类型,以显著、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调查资料显示[1],我国抑郁症的发病率达6%。另有研究指出[2],仅有<10%的抑郁症患者接受相关药物治疗,大多患者并未重视,可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更为严重的问题,尤其是重度抑郁症患者。目前临床医师针对重度抑郁症患者多主张采用认知行为治疗配合药物治疗等[3-4],但疗效并不理想。经颅直流电刺激也是抑郁症患者常用的一种疗法,可对患者的颅脑产生电磁刺激,减轻抑郁程度[5],本文探讨常规疗法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本院重度抑郁症患者91例。(1)纳入标准:①均确诊为抑郁症,且均为重度病情,即抑郁自评量表(SDS)[6]总评分≥74分;②均为成年患者,即年龄≥18岁。(2)排除标准: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②有其它类型精神障碍者,如躁郁症等;③近1个月内曾应用抗抑郁药物或实施其它抗抑郁方案治疗者;④伴有其它类型疾病者,如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疾病等;⑤有吸毒史、药物滥用史等。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6例)。对照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5.83±10.20)岁。SDS评分74~79分,平均(76.75±3.02)分,抑郁症病程3个月~15年,平均(4.52±0.50)年。婚姻状况:未婚9例、已婚17例、离异11例、丧偶5例、重组家庭3例。观察组男23例,女23例;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45.77±10.12)岁。SDS评分74~79分,平均(76.80±3.01)分。抑郁症病程3个月~14年,平均(4.50±0.46)年。婚姻状况:未婚11例、已婚16例、离异10例、丧偶5例、重组家庭4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项目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治疗,包括①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制定活动计划,提醒患者自我监测,评价患者的负性自动想法并进行真实性检验,指导患者改变想法,合理、健康替代负性自动想法,通过深入交谈促使患者对负性想法背后的信念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设进行识别和矫正,在认知行为疗法实施的同时予以心理与社会支持,包括疏导负性情绪、支持鼓励、共情干预等,促使患者认同自身的社会角色,鼓励家属多支持、关心、帮助患者,为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氛围,1次/周,持续60 min/次,共治疗3个月;②药物治疗:帕罗西汀(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533,规格:20 mg)口服,初始剂量为10 mg/d,根据临床反应在2周内为患者增加剂量,最大用药剂量为60 mg/d,2次/d,共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方法治疗的同时予以经颅直流电刺激,采用英国MAGSTIM公司生产的RAPID 2型经颅磁刺激治疗仪实施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采用双线圈,其表面磁场为1.2T。嘱咐患者静坐在治疗仪上,保持头部固定,全身放松,去除戒指、手机、硬币、信用卡、手表等,对其运动阈值进行检测,设定治疗参数,将线圈固定在支架上。阳极放置于双背侧的前额叶,阴极放置于对侧眼眶上,刺激强度即为运动阈值,治疗20 min/次,40个刺激/min,1次/d,共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1)比较治疗前、1、2、3个月后两组抑郁程度:分别于上述时刻点采用SDS量表评价,包含20个条目,且每个条目评分范围均为1~4分,总分为20~80分,评分下降表示抑郁程度减轻。(2)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SDS评分下降≥75%或≤52分者为显效;治疗后SDS评分下降≥30%且<75%者记为有效;治疗后SDS评分下降<30%或无变化或不降反增者为无效。显效与有效总例数占比为总有效率;(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5-HT、NSE、BDNF水平变化:分别于上述时刻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5 mL,采用美国Thermo公司生产的Labofuge 300型台式离心机按3500 r/min转速离心分离10 min,抽取上清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电化学发光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上述血清学指标。(4)比较两组的安全性:帕罗西汀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口干、食欲减退等;认知行为疗法和经颅直流电刺激尚未见明确不良反应报道。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符合正态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重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两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两组比较用检验或校正检验,等级资料比较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刻抑郁程度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刻抑郁程度比较 [分,(±s)]

表1 两组不同时刻抑郁程度比较 [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1个月后比较,#P<0.05;与2个月后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1个月后 2个月后 3个月后观察组 46 76.80±3.01 65.33±5.82*▲ 60.03±5.42*#▲ 44.85±4.96*#△▲对照组 45 76.75±3.02 69.74±5.39* 64.30±5.39*# 49.83±4.78*#△F值 F组间=10.038,F时间=16.375,F交互=12.209 P值 P组间=0.002,P时间=0.000,P交互=0.000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5-HT、NSE、BDNF水平变化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5-HT、NSE、BDNF水平变化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5-HT、NSE、BDNF水平变化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5-HT(ng/mL) NSE(ng/mL) BDNF(n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696.15±7.85158.97±12.32* 30.26±5.82 12.30±2.51* 25.20±4.0643.85±6.75*对照组 4595.89±8.15123.59±10.07* 30.07±6.10 19.09±3.18* 25.38±4.1232.38±5.25*t值 0.155 14.981 0.152 11.320 0.210 9.035 P值 0.877 <0.001 0.879 <0.001 0.834 <0.001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既往有研究显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因素均可参与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7],其中生物因素主要涉及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及遗传等方面,且心理学易患素质是抑郁症发病的主要性格特征,如抑郁气质。有研究认为[8],在抑郁症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多种生物学因素均参与其中,使多种神经内分泌因子、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等异常改变。有研究显示[9],在抑郁症患者中血清5-HT、BDNF水平均较健康者显著下降,而血清NSE水平则较健康者显著升高,且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强相关性。因此在治疗重度抑郁症患者时不仅应当积极控制抑郁症病情,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上述血清学指标,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本资料结果显示,治疗1、2、3个月后观察组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呈逐步下降趋势,观察组上述时刻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常规疗法相比单纯常规疗法可显著减轻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观察组抗抑郁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表明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常规疗法对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显著。经颅直流电刺激是一种无痛、无创的治疗手段,可通过细小电极向特定的脑损伤区域传递恒定的低压电流,并利用电磁刺激调节患者大脑皮层的生物学活动,增强其兴奋性,从而可改善其大脑功能[10]。有研究指出[11],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抑郁症时主要刺激前额叶皮层,而该部位是脑系统功能发育最晚、成熟最迟的神经组织部分,但其作为人体大脑最高级的认知中枢又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控制机体注意力、工作记忆、执行功能等方面均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且还可调节机体情绪,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可通过刺激前额叶皮层组织提升其认知功能,同时还可增强患者的注意力、工作记忆与执行功能等,对调节其情绪状态也可发挥极大作用。另有研究指出[12],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抑郁症患者不仅可减轻其抑郁程度,还可控制其非精神症状,效果确切。

本资料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血清5-HT、BDNF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治疗后两组血清NSE均下降且观察组更低,表明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重度抑郁症患者有助于改善其血清学指标。5-HT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中,尤其是大脑皮层及神经突触,也属于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13],可通过相应的受体介导发挥作用,属于一种能促使机体产生愉悦情绪的信使,可影响多种大脑活动,已有研究证实5-HT缺乏与酒精依赖、抑郁症、双相情绪障碍等均有关联[14-15];BDNF主要在神经系统广泛表达,属于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员,可参与神经元的存活、分化及突触可塑性调控,还可参与大脑学习与记忆过程,在抑郁症患者中血清BDNF水平偏低,可能是记忆力下降、情绪失落的重要原因[16]。NSE主要由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属于一种酸性蛋白酶,被认为是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特异性标志物,在抑郁症患者中也明显升高,有研究认为其与神经电生理紊乱有关[17]。帕罗西汀属于5-HT再摄取抑制剂,可减少5-HT的再摄取,提高血清5-HT水平,减轻抑郁症患者的病情,从而提高血清BDNF水平,控制血清NSE水平。经颅直流电刺激可刺激大脑皮层组织,调节其生物学活性,因而上述神经内分泌因子和营养因子等含量均得到改善。本资料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提示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重度抑郁症患者安全可靠。

综上,在重度抑郁症患者采用常规疗法的同时实施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可显著减轻病情,提升疗效,且还可提升血清5-HT、BDNF水平,控制血清NSE水平,安全可靠,推广价值高。

猜你喜欢

经颅重度疗法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重度牙周炎牙齿的牙髓治疗时机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的影响
经颅磁刺激问与答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宫斗剧重度中毒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CT增强扫描重度碘过敏反应1例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