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观念,教学有品味、有意义的语文

2021-08-09安丰国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课外教学方式教材

新课标下,我们教师应当认识到新时期语文教学在教材运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上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应当深入研读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学习与贯彻落实“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的教育理念,结合“教育即生活”的理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与認知能力,更加注重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能够接触到的生活化素材,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方式,从而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以及进行课外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过有品位的语文生活。

一、明确新版教材特点,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新课标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过有品位的语文生活,首先需要探析新版教材,进而明确新版教材的主要特点,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以此可以引入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制作丰富多样的电子课件与微课视频,创设符合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与教材更加贴近、能够让学生更好理解的教学方式,以此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做好充分的准备。

例如,通过实际研读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及运用问卷调查法、实践探究法等方法,可以明确新版教材的三大特点:一是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它改变了传统语文教材中的精读精讲过多、练习题太多、阅读内容太少的问题,更好注意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与读整本书,更加注重阅读内容的拓展延伸,更加注重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含有很多阅读方法的指导内容以及层次性的生活作文指导内容;二是蕴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以及注重双线教学。新版教材中含有很多与爱国主义相关的课文,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加了传统文化的篇幅,更加重视革命传统教育,同时在每个单元的前面点明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让教师更加明确单元教学目标;三是更加突出学生的立场,便于小学生学习与认知语言文化知识,比如一年级教材从认识最简单的汉字开始再学习拼音;低年级增加了“快乐读书吧”等栏目,指导学生读故事与读童话;中高年级推荐课外书籍,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整合教材阅读资源,拓展延伸阅读内容

统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最为突出的一点是更加重视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小学阶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该达到145万字以上,因此教师应当明确阅读的重要价值,意识到阅读对于小学生掌握基础字词、学习遣词造句、丰富文化储备、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教师可以根据统编版教材的阅读内容,整合教材阅读资源,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小学生的阅读基础,拓展延伸更为丰富的阅读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段,分析语文教材的课文主题与主要内容,引入与之相关的课外书目,创设课外阅读任务,组织开展多种阅读活动,指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感受阅读之美,引导学生过有品位的语文生活。

例如,在四年级上学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研读明确本册教材的主要阅读资源,并整合其中的阅读资源,分析阅读主题,引入与之相关的课外文章或者书籍,制作书单与倡导学生据此阅读。比如在第三单元中,含有《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两篇现代文,基于这个特点,教师可以引入与之相对应的《叶圣陶名篇赏读(小学生版)》《昆虫记》,将其融入到推荐书单中。经过以上分析,教师可以列出含有古今中外书籍的书单,主要包括《昆虫记》《中国神话故事》《山海经(小学生版)》《中国历史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等。以本书单为基础,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组织开展小组阅读竞赛活动,要求各个小组规划每一天的阅读页数,并要求在一个月内至少阅读完成一本书。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写读后感、阅读知识竞答、阅读辩论会等活动。

三、创设丰富多彩活动,更好落实课程目标

根据近年来的教学经验以及与其它语文教师交流和探讨,发现一些教师对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有一些疑惑和不解,比如:新版教材增加了很多内容,需要教授学生更多的阅读知识,课堂教学无法完成;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学习的积极性不强等。对于这些问题,总体而言是比较好解决的,教师应当改变传统上只在课堂上教语文的观念,形成“大语文”的思想意识,多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与课外实践中学习语文,同时应当改变传统上单一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根据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栏目,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进而更好落实课程目标。

例如在课前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求学生自行预习新课内容之外,还应当利用课前3-5分的时间,组织一些诵读活动,可以是诵读经典诗文、诵读名人名言、诵读书籍摘抄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一些具体的栏目,组织开展小组探究活动,比如对于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口语交际教学,教师可以结合“讲历史人物”的主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收集与整理一些熟悉的历史人物资料,比如勾践卧薪尝胆、秦始皇统一六国、项羽破釜沉舟、西汉击溃匈奴、张骞出使西域、匡衡凿壁偷光、刘备三顾茅庐、曹操统一北方等,然后再小组中互相讲述给对方听,之后开故事会,让小组代表讲述历史故事,最后进行分组评价,教师最后进行鼓励性质的总评。课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商品说明书上的汉字,利用词典查阅不认识的字,以及寻找商铺招牌上的不规范汉字,与家长一起共读一本书等,从而丰富学生的课外语文生活,过有品位的语文生活。

四、加强阅读方面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基于统版语文教材的特点,教师应当加强阅读方面的指导教学,通过构建“1+X”的阅读教学方式,在循序渐进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谓“1+X”的教学方式,其中的“1”是指课内的一篇课文,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精讲精读,指导学生阅读与探析的方法;“X”是指要求学生自行阅读其它相关文章,选择1-3篇与课文形式和内容相似的课外文章或者段落,运用课堂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利用这种阅读教学方式,落实了新课程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自身学习的主人;坚持更加突出的少讲多学和多读勤写的原则,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自主阅读,引导学生过有品位的语文生活。

例如,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神话主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进行精读精讲,先引入丰富的图文和动画资料,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我国的神话传说故事的基本体系,熟悉盘古为何人。接着,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本文,指导学生总结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最后,教师可以就本篇课文进行精讲,让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无私奉献、大无畏的精神,并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表演,将这个故事生动地展现出来,提升对于本故事的印象。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中国神话故事》这本书,选择1-3篇神话故事进行自主阅读,比如《后羿射日》《女娲造人》《夸父逐日》等,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的阅读方法,先查阅神话故事的背景资料,之后进行仔细阅读,总结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用自己的话说说主要内容与感想感悟。

五、加强写作方面指导,发展学生写作能力

作文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对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与表达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每当要求学生写作时,很多学生都表现出很苦恼的样子。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加强写作方面的指导,通过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平时注意观察自然和生活,平时注意积累好词好句,平时坚持写日记等,可以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例如,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中,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处处留心皆学问”,语文要素之一是: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在单元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写观察日记”的主题,指导学生基本的写作方法:先观察自然事物的变化、植物的生长、动物的活动等,注意记录下相关变化;之后列出提纲,试着将观察过程、观察到的现象、当时的想法等写出来;最后进行整理,和其它同学分享。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留出3天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选择一种事物进行认真观察,然后根据写作方法进行写作,还可以进行修改完善以及互相评价。

新时代下,教师应当及时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打开教学思路,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语文学习拓展延伸到实际生活中,指导学生自主与创造性地学习语文,过有意义、有理想、有追求的语文生活,为其未来的学习以及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安丰国,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滨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课外教学方式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