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例谈

2021-08-09马艳平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整体语文课堂课文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新颖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应时而生。其中,单元整体教学凭借着自身的优势获得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并实施。实施的单元整体教学,主要指的是将原本独立的文本有机整合起来,找出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展开文本的学习和探究。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却并未对单元整体教学形成正确认知,影响了单元整体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应用。基于此,深刻把握单元整体教学内涵,找出其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契合点,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成为了现阶段语文老师亟待探究的重要课题。

一、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就现阶段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情况来看,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少鲜明的单元主题。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通常是单独讲解文章内容,并未根据单元的划分来总结整个单元的内容,这就导致学生无法明确各个单元的相同点及单元划分的主要准则、依据,极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体系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其次,设置的问题不深入。不可否认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然而实际上,部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并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无法真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亦或是难度过大,学生不知从何下手,这就会导致学生的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打击,甚至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对此,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全面的激发和运用,进而在思考、探究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最后,教学主体不明确。以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式仍旧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盛行,在此情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彰显,主体作用也未能得到有效激发。这样,不仅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单元整体教学的功能也无法得以发挥,最终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二、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原则

在语文课堂上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时,需要严格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全面设计单元整体。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单元是一个相对、系统的教学整体,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单元内容,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规划、设计。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细读单元中的每一篇课文,这样才能够精准把握单元主题,为接下来的正式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同时,把握单元中每篇课文的重点,找出文本之间的内在规律,从而确定课堂教学的方法,致力于浓厚学习氛围的营造,让学生从中收获丰富新知、技能。其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应用,需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能力、语文水平、接受能力等,以此作为出发点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摒弃以往的填鸭式教学,积极革新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此外,教师还可以对教学进行适当的延伸和补充,以此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对语文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把握。总之,单元整体教学赋予小学语文课堂鲜活的生命力,强化了整体教学实效,有利于学生全方位发展。

三、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

(一)把握单元主题,实施模块教学

就小学语文教学模块来说,它一般都是以单元为整体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其作为切入点,根据单元内容设计共性主题,对知识进行相应的拓展和延伸。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共性主题的设计,还需要将该单元所涉及到的口语、阅读以及写作等有效融合起来,彰显单元整体教学的共性化和模块化。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将文本中的资源进行提炼、整合,确保教学的模块性和实践性,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消化语文知识,促进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教师还需要为学生设定集中、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指明整体学习的方向,有效避免学生出现无从下手的问题。就小学语文教材来说,虽然其中的课文都是单独存在的,但是实际上,文本之间都具有内在联系。对此,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就有必要多加关注主题一致的文本,将其作为引申点,引入丰富的内容。如此,则能够将单元整体教学落实到位。例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以及《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三篇课文的时候,仅凭文本题目,这三篇课文并无过多关联。但是如若认真观察、探究,就可以明确一点,即三篇课文的主题都是相同的——“对于生活的观察”。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重心放在这一主题上,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课文之间的共同之处,并且将其作为线索,对文本展开深入探究。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站在宏观的角度理解和把握文本内涵,还能够提高整体教学的效率,有效促进语文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二)明确教学思路,彰显教学重点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若教师不明确教学思路和方向,那么就很难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也无法顺利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活动。对此,要想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教师就必须结合实际教学的内容,制定清晰的教学思路,并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主次分明。具体来说,“总——分——总”模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使教学呈现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例如:在教学《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走遍天下书为侣》以及《我的“长生果”》这四篇课文的时候,首先,从课文题目来看,本单元与“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次,带领学生整体、系统地归纳这些课文的主要内容:《窃读记》主要讲述的是作者因买不起书而偷偷躲在书店里读书的事情;《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主要是作者与北大著名学者季羡林就读书的话题展开的对话;《走遍天下书为侣》主要说明了一本书对于一个人或者世界的意义,号召人们开始读书;《我的“长生果”》主要是作者通过写童年时读书和写作的几件事,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之情。可以明确的是,这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关于“读书”的心得体会。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对文本进行具体分析,挖掘和探究文本与主题之间的联系。在结束上述环节后,再回归单元,从整体上回顾文本内容。这样一来,单元整体教学的目标才能够得以实现。可见,在实际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深入挖掘单元内容,根据教学思路带领学生明晰单元结构、脉络,促使学生在“宏观掌控”的同时,做到“见微知著”。

(三)唤醒学生感知,贯穿教学始终

“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如果教育只是书面上的,那么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意义。”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以此引发学生的共鸣,唤醒学生的感知。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选择关于单元主题的生活化话题,让学生参与进来,共同讨论、互动。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与作者之间的交流,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单元整体教学之中,这样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会更加理想。例如:在教学《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以及《香港,璀璨的明珠》这四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发现本单元的课文与祖国大好河山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对于学生而言,这事不陌生的。对此,教师就可以抛出引导性的疑问:“同学们,你们见过哪些著名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觀呀?对于这些景观,你们有什么体会?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等,让学生围绕上述话题进行交流。此时,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教学氛围十分浓厚。这样,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就会更加轻松,因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有了良好的沟通桥梁,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引发了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总体而言,教师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时,可以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个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着手,感知单元主题,把握单元内涵。如此,既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程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对单元主题形成更加深刻、透彻的理解和记忆,切实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价值与魅力所在,进而喜欢上语文这门课程,在后续学习中更加专注、积极。

单元整体教学在语文课堂应用的重要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势,反思教学不足,严格遵循教学原则,实现单元整体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有效应用。

马艳平,山东省青岛黄岛区海青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整体语文课堂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