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化是阅读教学的至高境界

2021-08-09沈建妹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6期
关键词:内化阅读教学文章

著名学者帕尔默表示:“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1]。”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应将其视为一种艺术追求的实践活动。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持续推进,语文阅读教学变得更加多样化,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应基于其掌握的知识以及学生阅读水平,加强创新与探索,通过引导学生读书、内化语言的方式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加深对句子及文章的正确理解和全面认识,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全面提升。

内化其实就是对知识进行自我消化的过程,知识进行自我消化就是知识和人合二为一的过程,这是将知识融合进入人们普遍的生活经验中去,去获得领悟,最后再将自己的领悟转化为哲理的过程,从而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等。从语文阅读教学方面来讲,内化主要指的是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将个人思维及情感与文章中表达的思维、情感相融合,根据个人掌握的知识、积累的经验去思考、去剖析、去领悟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及真谛,通过文本互动的形式,促进学生凝练知识、理解内涵,将富含哲理及内涵的语言内化为个人实践,以期在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语文综合素养进一步提升[2]。

加强阅读是学生实现语言知识内化的重要前提,学生唯有不断扩大阅读量、丰富阅读作品类别,才能够在各种各样的文章中汲取知识,实现高效高质阅读。语言内化能够促进学生看到各国伟大科学家、领袖身上坚毅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将其视为人生前进之路上的榜样,不断健全和完善个人人格;语言内化能够促进学生扩展视野,丰富理论知识、积累大量素材,为其谋求创新和创造夯实了重要基础,有助于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获得至高成就。

一、将知识内化为实践,实现阅读教学的至高理念

刘向曾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阅读是人们汲取知识、扩展视野的有效途径,也是接触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的重要渠道。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能够见识到各种各样的趣闻轶事,能够使得知识面大幅延伸,能够在阅读的海洋中谋求进步,形成正确积极的理念,从而为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指引,实现阅读教学的至高理念。所以,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加深阅读,明确文章或者书籍的主题,促其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将其中的知识、思想内化为个人理念,为其开展实践工作提供正确指导。

譬如在阅读和学习《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加强对文章的反复诵读,促其在朗朗书声中体会到毛泽东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引导学生将毛泽东的壮志豪情内化为个人意识,激励自己在遇到挫折或者难题时,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不能够轻易放弃,同时,也要增强责任感,作为一名青年,亦当有家国忧。换言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加强对文章内涵的梳理及情感的把握,将其积极豁达的态度、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精神内化为个人信仰,为个人言谈举止提供正面指引,实现阅读教学的至高理念。

二、用知识提升人格,实现阅读教学的至高素养

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在进行阅读时,势必会随着文章人物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积极向上的情感體验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三观,促进人格健全与发展。所以,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我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强化情感体验,鼓励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展开深入细致地剖析,向大家分享阅读文章后受到的启迪,无形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促其在阅读过程中发展人格。

譬如《心有一团火》,这是一篇充满“正能量”的文章,我首先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地阅读课文,希望他们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全面准确地了解张秉贵的先进事迹,能够用凝练的语言总结他的性格特征及身上闪耀的光辉品质。阅读后,以时间为轴,将张秉贵的人生轨迹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分别是幼年时期、青少年时期、中年时期。要求学生准确地概括张秉贵在不同时期的经历。关于幼年时期,有学生概括地表示“1918年,张秉贵出生于北京,由于家庭比较贫困,才十余岁就进入纺织厂,成为一名童工,依靠其稚嫩的双手撑起家的一片天。”关于青少年时期,有学生总结道“17岁时,张秉贵来到一家杂货店做学徒,从事的事务非常细碎繁琐,尚未成年的他,无法像我们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内学习,饱受旧社会的磨难。”随着时间的增长,张秉贵的年龄慢慢地变大,建国后,已三十余岁的他依旧做着繁琐细碎的工作,收入非常微薄,仅能够满足一家糊口需求。上世纪50年代左右,已近四十的张秉贵偶然看到北京百货大楼招聘营业员,当时张贴的招聘广告中明确写道“只招25岁以下的年轻人”,但是张秉贵并未放弃机会,最终凭借着良好的口才以及“多年的经商经验”被破格录用,成为“新中国第一店”的售货员。作为售货员的三十余年里,他接待消费者超过400万人次,从未和任何一名消费者拌嘴吵架,始终微笑服务,和消费者之间构建起了友好亲切的关系。为了更好地服务工作、服务顾客,他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个头准”、“一口清”技艺。所谓“抓准”,就是指一把就能抓准分量;“一口清”则是非常神奇的算账速度[3]。

读过这篇文章后,有学者表示“张秉贵是一个积极向上、不畏困难的人”。我继续引导学生,若你处于张秉贵的时代环境,是否会如他一般坚强不屈呢?很多学生坚定地点头,明确地表示“在秉贵的身上,我切实看到了一个坚强的身影,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失去活下去的信心,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坚强勇敢地用个人双手、才智以及努力适应环境”。在对文章进行阅读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们将语言中渗透的力量、顽强不屈的精神内化为个人意志,促进个人人格健全与发展,实现阅读教学的至高素养。

三、将知识转化为创造,实现阅读教学中的至高成就

阅读从本质上来讲是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它主要包含两个阶段:一是对文章内容和知识的吸收,很多人将其称作为继承性阅读;二是对文章内容和知识的深化,人们将其称作为创造性阅读。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尽可能地引领学生实现创造性阅读,鼓励并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理解和认识重组知识要素,利用新的思维探寻出新的问题解决方法。我个人认为,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促其在问题的指引下针对性、高效化阅读,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自主思考、深入剖析,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意识,促其在阅读过程中提高创造能力。

譬如在进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时,由于这是一部篇章多、涉及人物繁多的宏伟巨著,学生难以短时间内阅读完此书,也无法快速把握书中人物关系,对此,教师可要求学生带着“捋清书中人物关系”的任务进行阅读,特别是第一次阅读《红楼梦》的学生,应根据此问题展开阅读,准确把握复杂的人物形象以及繁杂的人物关系,真切地体会到其日常生活细节中蕴含的人情、社会内涵等。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理解分析不同人物形象、总结人物特征,透过贾府的兴盛衰败洞察家族演变、时代变迁,促进学生在思考中发散思维,增强创造意识,形成有别于他人的观点与看法,从而使得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创造,实现阅读教学中的至高成就。

潜心阅读是一种风范,手不释卷是一种境界,高中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源于大量的阅读活动,唯有将语言知识内化为个人思想,以此为指导开展实践活动、塑造健全人格,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化、高质化阅读,才能够达到阅读追求的最高境界。所以,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秉承着因材施教的基本准则,采用合适的方法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在潜心阅读的过程中发散思维、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余灵芬.点击“语用”化教为练 内化语言——阅读教学练习设计举隅[J].小学教学设计,2018(13).

[2]沈谦.外化语言 内化语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索[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8,000(007):P.4-4.

[3]莫艳玲.整合挖掘内化——高中阅读教学的三重境界[J].中学教学参考,2020,000(010):10-11.

沈建妹,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内化阅读教学文章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