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海乾务飘色的传承与展望

2021-08-09卢心微

雨露风 2021年6期
关键词:珠海粤港澳传承

摘要:在珠海众多又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中,斗门区乾务镇飘色非常具有广东地方特色。但其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也面临着瓶颈和挑战。我们应该发扬珠海的优势,同时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案例,提出珠海乾务飘色的未来发展设想和展望。

关键词:珠海;乾务飘色;粤港澳;传承;文化

一、引言

珠海,作为极具现代文化氛围的一座城市,在成为经济特区之后,快速发展,从浪漫休闲的情侣路和美丽海滩,到欧式的午夜酒吧和星光闪耀的日月贝大剧院,从人头攒动的商业娱乐广场,到平静温馨的文化馆站,珠海文化的内涵日益显现,逐渐形成一种具有经济推动力的“大文化”,所以“文化珠海”的建设已经是今日珠海的必然选择[1]。

在珠海众多又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中,斗门区乾务镇飘色非常具有广东地方特色。飘色表演在广东很多城市都有传承下来,有着特殊的表演形式和独特的制作工艺,而且分布很广,广州、中山、珠海、茂名等地均有飘色。斗门区乾务镇飘色,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它起源于明末清初,是珠海民俗文化中的一大特色。但是与此同时,珠海飘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也面临着瓶颈和挑战,虽然起源早,但知名度远不如沙湾飘色。因此,珠海乾务飘色在文化交流和延续方面还需要多方努力,根据时代潮流的发展,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案例,作出相应的改进和应对措施,与时俱进、取长补短,才能取得长足发展。

二、飘色的含义及特点

(一)含义

广东方言中,“色”字具有其独特的意义。例如,广东人会习惯性把“景色”简称“色”,用于描述美丽的场景和场面。“睇色”在粤语中代表“看景色”,“出色”代表巡游,“赛色”指相互评比。在广东,“色”有很多种类,除了凌驾于空中的人物演绎被称作“飘色”,还有于马之上扮演人物的被称作“马色”;于水之上装扮人物的称作“水色”。其中有著名的饶平马色、佛山秋色、潮州灯色、市桥水色、紫坭春色、麻车火色等,各式各样,五彩纷呈。“睇色”可用于表示观看此类表演。

“飘”字,则非常生动形象地体现出一种飘凌空而立,衣袖随风拂动,飘逸灵动的感觉,也正是飘色这一独特的岭南民俗文化的艺术特色的亮点之一,虚幻神秘,动人飘逸,神采飞扬,引人入胜。“飘”与“色”二字结合起来,形象而又直观地为人们展现出这一在岭南地区极具艺术价值、有广泛影响力、独树一帜的民间艺术[2]。

(二)特点

乾務飘色由色棍、色柜、色芯服饰等组成。飘色的各式造型和多变的形式表现,都离不开这三个基本要素作支撑。这三个部分共同组成了飘色这项传统岭南艺术的技艺核心[2]。

色柜,作为载体,为飘色表演提供了核心表演舞台,使其能更好地表现。乾务飘色的色柜是木制的柜体,四面都有各式各样的雕刻图案,如花草、龙凤等,象征着吉祥如意、富贵花开。一般色柜高74厘米,宽80厘米,长180厘米,两边还分别有两条长杠穿过,长约4米,当地人称之为“色杠”,艺人在表演时,可由4~8人抬着进行巡游。有一个直径大约2厘米的方孔留在柜面中间,色棍从中穿过。柜身还有着两扇刻有各种图案的木板门,可以往里面放置沙包或其他东西。从整体效果来看,色柜起到类似轿子的作用。色柜本身就有500多斤的重量,包括在柜子中间存放300多斤的沙包(用于保持平衡),以及200多斤的色柜本身。所以大柜底的四角会装有滑轮,以方便推行。在制作飘色使用的色柜过程中,艺人会想方设法精心打造与飘色表演所匹配的色柜,用于衬托渲染故事情节,烘托气氛,营造出与故事情节相符合的情景。所以在飘色表演中,色柜装扮与故事表演和人物扮相相得益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色棍,是一条直径大约2厘米、长度大约250—360

厘米的钢材,根据飘色所需要描述的内容而铸造成不同的形状。比如在著名的“八仙过海”(“螃蟹过江”)飘色表演中所用的色棍,先直竖150厘米,接着横折60厘米,然后折90度向上150厘米,最后藏立于色柜上。色棍是整个飘色中最核心的部位,也是整个飘色的支撑重心。所以在选材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认真,选用坚硬又有韧性的钢材。

色芯,在广东不同城市有着不一样的称呼,有的称“色角”,有的称作“色仔”,一般专门指在飘色表演中凌空而起表演的儿童演员,他们通常被固定在色梗的顶端,被装扮成相关的故事人物,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表演。色芯是飘色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常位于色梗上部的儿童年龄较小,体重较轻,便于艺人抬起并扛着巡游,而不至于过度劳累。凌空的孩童为整个飘色表演增添了更多的活力和刺激惊险的观感,也能使画面更加鲜活,有画龙点睛之意。飘色巡游时长较长,有时候充当“色芯”的儿童会睡着,因此匠人还在儿童固定和安全上做了相应的措施,使他们能长时间待在上面。此外,色芯的服饰和其相关道具也是各式各样,各具特色,例如:有螃蟹、蛇、鸡、塔、扇、扇面、红缨枪、花卉、剑尖等,使整个飘色表演活灵活现,精彩纷呈。

色芯要求整个飘色制作技艺要精益求精,不仅要造型精美,引人入胜,还要有相应的承重设计,以此保障表演人员的安全。色芯的选拔也有严格过程,只有体重符合承重标准,长相俊美的儿童才有可能被选中。选角的严格过程让被选上的儿童和儿童的家长都感到荣幸。

乾务飘色艺术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

首先,它是一项综合性民间艺术,融合了装饰艺术、戏剧和杂技等相关元素,集合物理力学、美学于一身,体现了劳动人民不凡的聪明智慧。

其次,乾务飘色有着精湛的艺术美。表演者在注重其神秘技巧的同时,还讲究艺术造型,险中称奇,稳中求险。从色柜上雕花的镌刻,色棍以及道具的精心制作,到人物服饰的绣花镶珠,处处体现出精湛的工艺技巧。

其三,造型丰富多彩,表演阵容庞大。每台飘色表演,根据不同内容和故事,“色女”“色仔”的造型和表演都各有千秋,异彩纷呈,美妙绝伦。无论是抬色柜的,扛色旗的,或演奏民间音乐和敲击鼓点的,都穿上色彩鲜艳的服装,整个表演队伍艳丽夺目,鼓乐喧天,产生强烈的喜庆气氛和视觉吸引力[3]。

三、珠海乾务飘色的发展及传承

飘色发源于古代佛教的行像仪式,由南宋时期的台阁艺术演变而来。广东飘色最早起源于吴川,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现仍有传承的有:吴川飘色、中山飘色、黄圃飘色、信宜飘色、珠海飘色、香港飘色番禺飘色。

乾务飘色以其丰富的内涵、神奇的造型、庞大的阵容,在巡游表演时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营造浓厚的喜庆欢乐气氛,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也由此产生了杰出的欣赏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乾务飘色是综合性的艺术,每一台飘色就有一个民间故事或传说,包含着深厚的民间文学内涵。一台飘色就是一个艺术舞台,展示着戏剧、文学、造型、音乐、服饰、雕刻等艺术于一体的“百科艺术”,所具备的艺术价值是不可忽视的[4]。

乾务飘色最吸引观众眼球的是其中民间故事或历史典故中的人物的扮演者,通常由5至10岁小孩扮演,飘立在被“蛇”“螃蟹”或“梅枝”隐蔽的色棒上,倏忽若飞,造型独特,实有似无,奇妙无穷,极具欣赏价值。

此外,乾务飘色多次受邀到周边县、市和澳门地区进行巡演,已成为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应澳门商会负责人梁成彦之邀请,前往澳门为澳门总督上任时的庆典巡游助兴,受到澳督的高度赞赏;2003年8月应澳门马黑佑居民联谊会之邀,参加“澳门北区花灯节”之万家欢乐嘉年华活动,无数澳门游客和市民被飘色的玄妙艺术吸引着,很多市民表示从没有见过这样神奇的巡游艺术。《澳门日报》及澳门电视台分别给予了专题及大篇幅报道。乾务飘色对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繁荣群众文化艺术,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两地经济、文化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6]。

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背景下的飘色

(一)粤港澳大湾区

早就在2005年,在《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中,广东政府就已经明确要求将“湾区”的发展归到重大建设和申报国家湾区的计划中。2008—2010年,国家发改委又正式出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等文件。2015—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倡议的概念第一次被明确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和规划、内地和港澳的深化合作被提上日程。根据国家“十三五”等规划,建设相应的世界级的城市群。以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龙头,以珠江至西江经济带为腹地,带动西南和中南地区的发展,辐射南亚和东南亚的重要经济支撑带[7]。

(二)文化使命

珠海作为珠三角区域的一部分,也是岭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又因为其毗邻港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特别是在2018年开通港珠澳大桥后,便利的交通条件为珠海文化的输出和交流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应该充分发挥珠海得天独厚的优势,借鉴其他城市的文化传播途径,取长补短,将其发展为岭南传统文化传承的平台之一。借用珠海这个文化平台,不仅能将飘色这项传统艺术好好地传承下去,而且希望能在这个平台上开出国际之花,把乾务飘色推向国际。

(三)珠海定位

1980年珠海成为面积只有6.81平方公里的经济特区,是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经过几次调整,到2009年,纳入横琴地区,珠海总面积扩大到227.46平方公里。陆路面积约169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大约163万。珠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粤港澳湾区的重要枢纽地位,同时还是国家一级口岸枢纽。珠江口西岸综合交通樞纽城、贸易强市、文化旅游强市是政府对珠海的城市文化定位。华南旅游之城也是珠海的定位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珠海GDP增长了接近600倍,目前珠海已经拥有10所大学。毫无疑问,珠海是珠三角地区文化和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7]。

2017年由珠海市社科联与宣传部联合举办的推选“珠海文化名片”活动,提名推荐项目一共收到265个,包括旅游资源、地域地标资源、经济产业、事迹事件、遗迹遗产、文化艺术等等类别的文化名片。珠海拥有丰富的民俗遗产资源,例如金湾区三灶镇的三灶鹤舞——一种宋代人民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模仿白鹤捕鱼、鸣叫、嬉戏、飞翔、休息等动作神态,从白鹤的生活习性创作出来的一种民间舞蹈,是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当地一种贺老拜寿、迎春接福的方式,深受大众喜爱;斗门区的水上婚嫁习俗——融合了客家文化和广府文化的相关元素,亦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家湾镇等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陈芳家宅;距今约3800年的宝镜湾岩画,位置在高栏港经济区南水镇高栏岛宝镜湾;还有斗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醒狮;斗门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装泥鱼习俗、沙田民歌等等。其中,斗门区乾务镇飘色,作为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珠海市珍贵的民俗文化之一,深受人民喜爱[7]。

五、飘色的传播及未来设想

(一)改变老旧、单一的宣传途经

当前珠海乾务飘色的短板之一在于公众并不了解这项传统文化。有很大一部分广东人并不知道,也不了解什么是飘色,即使是斗门本地人,特别是90后,也不一定亲眼见过飘色巡演。目前珠海现有的飘色宣传多为官网上的简单介绍[6],或者寥寥无几的网页新闻报道。随着信息、科技和网络的迅猛发展,公众每天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在网络上,因此网络宣传应该成为珠海乾务飘色的主要宣传途径之一。在微信、微博上搜索“飘色”,出来的词条除了百度介绍以外,其次的就是“沙湾飘色”,还有“吴川飘色”“湛江飘色”“中山飘色”等,唯独不见“珠海飘色”或“乾务飘色”的踪影。可见,珠海飘色在当前主要媒体网络平台上的宣传是非常欠缺的。建议可以结合当前是网络流行趋势,与微信公众号或者微博VIP账号等进行合作,发送推文,用符合当代人的信息接收方式,结合文字、图片、视频等载体进行合理宣传。

(二)吸引年轻人,培养接班人

目前乾务飘色传承遇到的另外一个瓶颈,是这门技艺的流失,因为很多新一代年轻人对这项技艺并不了解,也不感兴趣。回看乾务飘色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传承人都为乾务镇本地人。这个现象局限了珠海飘色的传承。因此,珠海政府应该大力支持乾务飘色走进学校,最大化地吸引年轻人的兴趣,因为年轻人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只有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致力于飘色的传承,这项精美绝伦的传统技艺才有经久不息的可能性。这也对珠海飘色的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传统的文字介绍,把其变为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是当务之急。例如进行学校节日巡演;与学校合作让学生参与到飘色的设计、制作甚至表演过程中;给学生布置走访作业等等,能让学生更深入又生动地体会到飘色的魅力,激发他们为珠海飘色传承和传播做出贡献的欲望和热情。

(三)推陈出新,与时代接轨

作为一项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珠海乾务飘色不应该局限于本市或者本省的传播,珠海所处的这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更应该充分发挥优势,争取与国际接轨。倘若飘色要走向国际,首先应该有相应介绍的翻译文稿。其次,可以开发一些飘色的相关产品,作为珠海的特色纪念品,例如飘色模样的剪纸、明信片、钥匙扣、挂件、摆件、海报等,结合珠海的旅游城市定位,进行对外宣传,形成珠海飘色自己特色名片以及文化品牌。同时还可以征集广大群众的意见,集合所有人的智慧,在原有的珠海乾务飘色的基础上,在故事创作、宣传形式、制作工艺等方面推陈出新,发挥优势的同时,也借鉴、汲取其他地方的做法。

另外,除了民间的努力,政府的支持也很重要。只有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经济上大力资助飘色的国内外传播,飘色才会迎来发展的春天。

作者简介:卢心微(1994—),女,广东茂名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英语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珠海香洲政府,人文香洲[OL].http://www.zhxz.gov.cn/mlxz/xzgs/rwxz/.

〔2〕王维娜.千色天空:沙湾飘色,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

〔3〕刘亚,珠海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07):132-135.

〔4〕稂艳玲.广州沙湾飘色艺术及旅游开发对策浅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104-106.

〔5〕谢浩.沙湾古镇——岭南民间建筑文化博物馆[J].城乡建设,2012(11):91-92.

〔6〕珠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OL].http://www.zhfyk.com.cn/web/catalog.php.

〔7〕王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文化特色与发展对标[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珠海粤港澳传承
珠海 革命风云
编读往来
解码粤港澳大湾区
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了“计划表”
新机遇,新飞越
珠海之旅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