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波蓝

2021-08-09渺渺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21年8期
关键词:隧道小女孩

渺渺

初冬的街道,有一种隐约迷离的疏朗。每一树错落的枝丫间的白雾,都像蓄了未落的雪。

沈烟就这样站在晨光熹微的空气中,把扣窗的木条向下扳,俯身向外推开窗子。老旧的红漆格窗因褪色而显斑驳,窗外被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一轮初升的红日拖着它长长的尾巴,流连于浑黄似浓咖啡的海面上。

麻利地够到衣架,让自己整装待发。踩着老房子嘎吱嘎吱响的木地板走下阁楼,用昨晚烧的开水冲泡牛奶,任水汽蒸腾上来给她的镜片重重一击,又冲着边角磨损的镜子看自己的睫毛,看它如何扫帚般在被雾迷蒙的镜片上划出一道透明的彩虹。

没有过渡就误闯入冬,以至于她翻箱倒柜大半天也找不到去年的围巾,只抓到更旧的浅灰色格子围巾胡乱围上。而后兀自叹气,都起球了呐。她像一只储存食物过冬的松鼠或小白兔,把大木匣从床底抽出又收回。

她拿了条毯子,轻手轻脚地走进奶奶的房间,把奶奶裹得只剩下小而干瘪的一个头。连贯的动作,娴熟得好似包一只饺子。心下一顿,奶奶越发老,也越发小了。把药放在奶奶枕边,口气轻软地向她作别,好像只是一个寻常的上学日。奶奶微张着眼,算作回应。

掩上木门。上美术课时间尚早,便背着画板走到海边。海风腥咸,撩起她耳边的碎发。她颇享受这样安静的清晨。太阳像一颗柠檬色的橙子,给四周的棉花糖白云、对面半淹在水中的灰色建筑,镀上蜂蜜色的金光。她仰着脸,想象自己是一座小小的金色雕塑,和她背上的画板永恒地凝结在一起。里面还有青皮的木头铅笔、未完成的素描稿。

过不了多久,那个清瘦的男孩子就会身披霞光,一步一步地踩着阳光走过桥来。他的手上会握着一只如他一般清冷瘦长的口琴,那柄口琴,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白杨”。就在那遥远的戈壁滩上,他是一棵挺拔而坚忍的白杨,默默地守卫着家乡的长夜。

12岁的沈烟戴一副圆圆的细边眼镜,眼底下青灰的眼圈,让她看起来像一只中毒的兔子。她闭上了眼,仰起脸,面朝大海,她知道那个17岁的大哥哥正沿着桥从海那端走向这端。他横渡了大海吗?在这座靠填海造起并被称为东海之珠的小岛上,是没有这种说法的。

她身后这幢房子说是要拆了。拆迁办催了好多年,却一直没动手,上头有文件下来,说这房子地基在山上,不可拆,会毁山的,于是又搁置了几年。它就像新区的一道影子,在周围雨后春笋般建起的楼房前,多少有些落寞。

远远的桥上有个人影向她招手,她终于不再扮演人鱼公主雕塑,朝大桥跑去。她脚步颠簸,也不管昨夜雨后未干的水坑,终是有惊无险地跑到了一双锃亮的黑色皮靴前。顺着微皱的裤管抬眼,沈烟发现黎澜系了一条深灰色的毛呢围巾,心下暗喜。老师说深灰浅灰这两种颜色搭配绝妙。来不及多想,一双修长的手带着体温,遮天蔽日地向她迎来,懵懂间覆住了她的发顶。暖意从头顶倾泻而下,还以为是一颗太阳炸裂在头顶,嗯,就像一只鸡蛋入锅那样。

她在那种昏天黑地中笑得眼睛倏忽一亮,而鼻尖凉凉。

黎澜把插在衣服口袋中的手伸出,像往常一样来牵她的手,这一次她滑溜溜的小手如游鱼般从他的指缝溜走。于是黎澜来捉她的手,几番折腾,便任沈煙牵着他大衣的袖口,沿着被人为地分割得很狭窄的海往前走,影子拖得长长的。海岸稍远处的樟树叶子摇动着,像他口琴中发出的回声,尽是天空的旷远和大地的苍凉。

走到隧道口,已是好长一段路了。黎澜听见只到他腰的小女孩喃喃地说话,低头轻声问:“烟儿,你说什么呢?”

“嗯……我没说什么,澜哥哥。”

于是他们挨着墙角像大小两只壁虎,小心翼翼地向隧道的出口前进,以免被疾驶的电瓶车剐伤。

澜哥哥,隧道是单行道吗?

是呀,烟儿真乖。进了隧道,就只能往前走,不能回去了,知道吗?

黎澜发现小女孩毛茸茸的头低低垂着。没有应他,嘴却在开合。

沈烟快走几步,抓紧了他的袖口,手指打转,终是有了几分娇俏的小女孩模样。他一偏头,一列公交车晃晃悠悠面朝他驶来投下一片阴影。

妈妈,我想你。

妈妈,澜哥哥是你派来的天使吧?

一列公交车正通过隧道,像一下子沉入黑暗的海水中。

我坐在公交车上,听到风中的话,声音烛火似的,时断时续,时隐时现,好像远在天边又触手可及,然后我看见那个眼睛清亮的女孩,瘦小却有着高大得过分的影子,牵着她走似的,她的脸一闪而过,蒙着一种烟雨的灰蓝色。

我照例选了个靠后窗的座位。日日从同一路公交车的起点站到终点站,那是一趟漫长的旅途。出门时顺手从书架抽了本杂志,是很久前的了,纸张泛黄。就着隧道顶上幽暗的光线,看到书页上印着一幅摄影作品。

画面是寡淡而清冷的色调,天与水无边际,构图似乎在无限延展,透着一种只有冬天才有的肃杀与决绝。海水不是宣传画上的蓝,而是浑黄的,反而透出农民的淳朴。天空不是静止的,丝丝缕缕的白云,虚虚地笼罩着一个不成型的光球,携着那道深深浅浅的光明向某个方向奔去。

海上一点孤帆,把轮船启航的汽笛声落进我的眸中。

其下书着浅浅一行字:不可见,水云天。

我被什么击中,似乎仍是那个凭海临风的小女孩。海的对岸是灰色的建筑,其后是低矮的群山,山里有条长长的隧道,山朝海的那面有一幢低矮的房屋。12岁那年,我搬离了那间带阁楼的小屋。没多久,我的奶奶就躺在那间小小的床上归去了。我闭上眼仍能描摹出那墙面上海风刮出的苔痕。

公交车上哗啦哗啦一串响,我的目光从照片上抽离,只见隔条走道上邻座小女孩的玩具掉了。在行进的车辆中,像一棵树摇落了它满身的果子。山洪突发似的滚滚前涌,红红绿绿的,甚是惹人。坐在前端的乘客们冷不丁见着那玩意儿从脚底下冒出,慌乱抬起的脚失了磨砺出的风度。放眼望去,车厢就此被那些小玩意儿杂乱无章地填充了,像电视上所见的彩球池,小孩子玩的那种。

做错事的孩子傻愣愣地张着嘴,任她的奶奶或外婆躬身赔笑,小心翼翼地扶着栏杆去捡拾车厢中游走的玩具,有毛绒的,也有金属的,把老旧的车厢装点得儿童节般。但是由于在黑暗少光的隧道中,像挖矿似的,显得诡异。一场闹剧在老人慌乱的身影和几位好心人的帮助中草草收尾。

我盯着闯祸的小女孩发辫上歇脚的一只大红蝴蝶结,她在老人的责骂声中低下头,那蝴蝶结便顺势有了翩然欲飞之意。我想她不会见过,这座连通本岛的小岛屿刚填海造陆时的样子,而“小岛的边界在哪儿”也是只有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才热衷的问题。小岛其实是没有边的吧?海与岸还连着桥索、海底隧道。关于这座小岛终将塌陷沉海的预言,是我们这一代从小生活在这片人造陆地上的人的集体性恐慌。

好小的时候,我见过在海上铺地的场景,海面上突然破了一块洞,才发现海原来那样深,才知道什么叫无底深渊。早些年,我们这区很受重视,说是开发的先驱,如今反被批评。

公交车经过她身旁时,沈烟听见什么碎裂的声音,抓着黎澜袖口的手紧了紧。隧道幽深而漫长,尽头光点虚无。

“真冷啊。”

真不会聊天,都不知道该加句“不是吗”,黎澜挑了挑眉,嘴角溜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和这个小孩待在一起,自己也缩小了一般。

“是呐,连一点点温暖都显得很奢侈。”

“但是,其实这样的季节很好。”

“在一个连阳光都珍贵的时节,人会懂得知足。”

两个人达成了一致,吃吃地笑起来。沈烟抬起头,看见黎澜唇下两颗清冷冷的小虎牙。明明像柄刚出鞘的剑,她却分明感到其中蓄着太阳能。

风从隧道洞口灌进,一大一小两个孩子专心地走路,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在外人看来好像只是在自言自语。就这样走下去吧,没有尽头。

出了这条隧道,就是群岛的主体——本岛,那是不足为人道的。他们去往青山上寺庙样的少年宫。她总坐在临近教室后门的角落,因为靠近隔壁的音乐教室。黎澜学的是钢琴,只是总会在下课时分,走到走廊上,掏出他心爱的、叫“白杨”的口琴吹上一曲,清清浅浅的调子。她在一边专心地刨她的木头铅笔,脚边堆起一层碎屑。那样的晨昏,他们好像在一个玻璃茶杯中,活在一个茶底世界。一切都因了光的折射而显得澄澈,阳光和煦,光阴缓慢,岁月悠长。

开始过路的师生会停下来,听上一段。看一旁低着头的小女孩专心地削笔,一支又一支,有碳墨的,也有彩色的,因此她脚边是一道波纹形的彩虹。有人调侃这是流浪卖艺的绝佳组合。他们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都是寡言的人。

此刻他们好像泅渡在黑暗的海面上,头顶有星星般不可靠而渺远的光芒。她背着画板像背着太阳,他握着口琴像握着金色的麦穗。他们的身体里绷着一根,名为相依为命的弦。

车前玻璃外的出口渐渐生长,像无声移近的镜头。

每次经过楼下一大一小两条狗时,我会远远地躲开,却回头观望。它们不是母子,只是两条先后来到的丧家犬。但天性的需求使它们相依温存。而幼时我每每醒来推开窗时,都希冀有一个温婉清丽的女子,像我喜欢的诗里那样“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我能对她说出那句“妈妈,我想你”。

车快要驶出隧道了,天好像一下子亮了。隧道里幽暗的光下的秘密會无处遁形。我在轰隆声大作的车厢里一遍遍回望,隐约看见那个灰蓝色的小女孩牢牢吸附在墙壁上,手紧紧握着墙面上瘦长的影子,竟有些许诡异的凄凉。

我听见大人的声音:“这孩子不正常,总一个人说些傻话,对着她的影子,叫……哥哥。啧啧,真可怜……”

车子脱离了隧道吗?阳光像一柄带谷穗的剑,刺穿我的眼。平铺直叙的街道,本是一眼可望到头的,在如今这支离破碎的光晕中,我看见好远的地方泛起烟波状的蓝。是天空,还是海呢?我怀着称不上憧憬的猜测。隧道尽头,是一树冰凇,还是满城花盛?

我回头看车驶过的黑暗。因为冷,小女孩的嘴里呵出白汽,涂抹在墙上的影子上,画出一道微挑的眉和一双不开的唇。那影子似极一棵白杨。她从我现在所在的这一头,与我逆向而行。

只消一步,她就出了另一边的隧道了。

“澜,他们见不到你,就说你不存在。”

“澜,总有一天,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会随着这座岛如鲸向海而彻底消失。”

“至少这座岛还没有沉。”

“失去,就不会贪心了,一点点温情就够了。澜,我怕的狗等来了它的孩子。它们非亲非故,却越长越像。”

隧道里昏黄的灯光渐淡,年年岁岁渐渐消隐的对白湮没在黑暗中。碎银的海面,渔船的汽笛声,细瘦的脚踝,棱角分明的肩胛骨,骨节分明的手,冬天哗啦哗啦归家的鸽群……都虚化为一种,缥缥缈缈的,烟波样的情怀。一如冬日里浮起在海面上,麦子味的阳光,在她睫毛和指尖跃动着。

编辑/胡雅琳

猜你喜欢

隧道小女孩
大扫除
可爱的小女孩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新编《卖火柴的小女孩》
小女孩的三、六、九
最长隧道
黑乎乎的隧道好可怕
进击,时空隧道!
穿格子裙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