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公共艺术“跨界”之美
——读《我们对于一颗古松的三种态度》感悟

2021-08-07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主任讲师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1年7期
关键词:美感态度艺术

刘 明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主任,讲师

众所周知,城市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以城市公共空间设置为载体,以观者与公共艺术产生的互动为目的,给予民众接触空间的最小化和观赏自由的最大化。同时,城市公共艺术的“艺术性”特质囊括城雕、壁画、装置艺术、园林艺术、水景观、城市公共设施以及建筑装饰艺术等艺术类型,作品兼具城市文化与人文精神。因此,“公共性”与“艺术性”成为城市公共艺术中最突出的特点,不局限于艺术美学,是对建筑学、社会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等众多跨领域学科的融合。

包林教授曾经在《艺术何以公共?》中谈到:“所谓公共艺术,不是某种风格与流派,也不是某种单一的艺术样式,无论艺术以何种物质载体表现或以何种语言传递,它首先是指艺术的一种社会和文化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是以艺术为社会公众服务为前提,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参与程序来创作融合于特定公共环境的艺术作品,并以此来提升、陶冶或丰富公众的视觉审美经验[1]。”可见公共艺术与非公共艺术(如架上绘画、立体艺术等)的根本差异在于:前者不单单是纯艺术领域所需要的“美感”形式,还是地域特性和文化特性的综合呈现。这两种特性的呈现必须以社会公众服务及公众需求为出发点,毕竟大众话语权和参与权才是作品艺术价值的成立依据。

因此,城市公共艺术应建立在社会需求即实用性的核心理念基础上,再思考其艺术性和审美性,最后实现交互和参与。

1 关于 《谈美》

中国现代文艺理论经典著作——《谈美》写于1932年,作者是美学界泰斗,现代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者朱光潜先生。本书旨在指引当时的文艺青年走出“如何以新文化思想应用到传统文学艺术”的迷路,给予青年学子脱离彷徨、“在旧环境中应用新战术”的勇气[2]。诚如朱先生所言:“让我们也努力散步几点星光去照耀和那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这也是他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领悟。笔者多次拜读朱光潜先生这一经典著作,全书录文16篇,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自是《我们对于一颗古松的三种态度》(以下简称《三种态度》),文章字词温润平和,情感真切流露,将朱先生深刻的美学原理解释得更易于接受。

文章以“木商、植物学家、画家”的三种不同身份观察古松的不同体验所引出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朱光潜先生认为,如果想感知世间事物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3]。”这是“客观知觉”在“主观知觉”影响下所产生的不同形象的变化,所以朱先生提到:如果想见到如古松之类事物的美,我们需要把自身的如木商的实用态度、植物学家的科学态度均丢开,以美感的态度去欣赏。

由于近年从事城市公共艺术的研究与实践,结合当下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和公众需求,笔者对篇中关于“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三种态度”产生了新的感悟。

2 关于城市公共艺术的“跨界之美”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行业划分向横向拓展,例如建筑空间细化为室内空间与环境空间,室内空间设计又分为室内设计与陈设设计。行业领域的细分对于艺术设计工作者的人文修养及专业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下,“科技+设计+艺术”模式已是常态,艺术的创新相当一部分需要通过新观念与新科技实现,艺术的成立也需要通过大众需求提升其附加价值。可见与公共空间紧密结合的城市公共艺术天然兼容《三种态度》所述的三种要素,或者说城市公共艺术本身就包含了实用之美、科学之美以及美感。

2.1 城市公共艺术的实用之美

汉娜.阿伦特在其著作《人的条件》中论及“公共性”概念时,分别从“公开性”、“普遍性”、“同体性”阐述其含义。阿伦特用一个形象的比喻举例:“‘公共’作为公共生活领域的一种本质,就像是放在坐在它周围的人群中间的一张桌子那样的某种纽带,它具有将每个个体联系起来的同时又不抹杀其差异的特性[4]。”综合分析,公共性的作用体现在“联系纽带”的实用属性,公共艺术代表了艺术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取向。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应从社会学、政治学领域研究,而不只是把公共艺术理解为公共场所中的艺术品。

首先,谈及公共艺术的实用之美,应建立在艺术品与城市建筑、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协调与融合,既要体现公共艺术的承载体:人所处的空间环境—场域性,又要体现人居环境的历史、政治、人文等方面—文化识别性。“实用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起于经验[5]。”一个具备城市代表性的公共艺术既能够沉淀城市的过去,也可以呼应城市的当下发展,畅想城市的前景。

其次,公共艺术的实用之美还可从公众的参与意识中体现出来。如果艺术与公众缺乏日常沟通,仅是单纯的客观再现,那么最终只会剩下装饰功能。公共艺术家会以真诚且平等的姿态看待与公众的互动,看待不同城区环境与历史的人文记忆。这种特质在二战结束后,西方现代公共艺术形成初期有所体现。当时的西方正处在社会文化语境整体转换的背景下,宫廷宗教艺术与民间大众艺术、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艺术以文化福利的“身份”服务大众的理念在20世纪60年代逐渐成为西方艺术的新动向。例如美国的公共艺术复兴运动,通过如《百分比艺术》等各项政府支持计划的制定,推动了公共艺术的发展,艺术走出了高雅殿堂。

因此,作为公众可参与和分享的艺术形式,公共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西方文化事业与活动的发展,它从侧面反映艺术在“参与和共享”中的更多可能性。

2.2 城市公共艺术的科学之美

城市公共艺术从被界定之始就不曾缺少科学元素,察今知古,公共艺术作品从表现形式到落地实施一直和科学紧密相连。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从“一场设计盛宴”的视角生动地向世人展示了“跨界设计”的魅力。众国家展览馆内无一不是新科技与新艺术观念结合的产物。公共艺术、建筑设计、环境设计作品通过各种科技媒介以打破观者思维贯式的视觉空间语言呈现出来,例如英国馆、阿联酋馆、日本馆等均是在建筑设计中融合雕塑形体造型手法。

公共艺术与新科技的跨界融合不仅存在于世博会这样的概念科技盛会,在人口集中、互动最为紧密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是层出叠见。将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艺术装置融入现代科技,不仅丰富了公共艺术的视觉形式,也改变了公众对公共艺术等同于城市雕塑的传统认知。例如,近年渐受大众青睐的“声光电”沉浸式体验艺术展览、动力雕塑装置、影像交互公共装置等,这些充满科技含量的新媒介已成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创新趋势。另外,现代新工艺与新材料的运用也是构成公共艺术科学之美评价的重要一环,如图1所示。

图1 《雨后春山——广东省人大之家公共艺术多功能屏风》 作者:刘明、李全恒

面对城市日渐凸显的多样性、互动性和高度集中性,公共艺术体现科学之美的思路也是富有创造性与活力性的。科学技术的合理联动路径实际是为公共艺术插上高飞的翅膀,而现代科技借助公共艺术这一载体,为公众创造了更美好、更亲和的城市体验空间。

2.3 城市公共艺术的美感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6]。”在经历了当代艺术观念的变革后,博伊斯关于“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论不断受到重视,为公共艺术的美感呈现提供更多可能性。

一方面,区别于传统纪念性公共艺术,强调观念性的公共艺术不局限于固化的表现形式,而是注重传达艺术思想。当代公共艺术蕴含的思想形态能敏感捕捉公共热点议题,引发民众思考,最后推动社会自我完善,公共艺术借助置身于城市空间与观者产生观念“冲突”以“唤醒公众觉悟”。实际上,不同时期的艺术思想均来源于当时社会的影响。

德沃夏克谈到“要理解任何一个时期的艺术,关键是要理解这个时期的精神史

[7]。”例如,欧洲中世纪时期,在社会整体生活态度转变的基础上,世俗物质的感官体验转向新的信仰,古典艺术中如“真实的空间”和“优美的人体”等阻碍精神信仰表达的元素被去除,中世纪艺术以分散的构图、呆板无生气的形象统一画面,表达内在精神,这种内在的新统一性成为后来西方艺术的中心观念。可见,“以美为最高目的”的美感应贴近大众生活之美,应是关注公众所关注的社会现象之美。

另一方面,美感作为公共艺术外在呈现,就是通过视觉审美的形式满足观者的思想情感、精神与感官需求。“生理和心理的审美是对美好事物外表的初步感觉,思维的审美则是审美的最高境界,是理性的感觉[8]。”例如法国雕塑大师亨利摩尔的《母与子》系列,如图2所示,作品本身既是雕塑艺术又是公共艺术,作者通过描述战争期间人类生命脆弱与伟大亲情之间所产生的巨大精神力与动情力,触碰世界民众从原本的“理性参与”向“道德情感带动审美心理”的转变过程,最终获得触及灵魂深处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感是深刻的,更是强烈的[9]。

图2 《母与子》作者:亨利摩尔

正如康德所说:“美是情感与道德的桥梁。”公共艺术的美感表达往往是向道德性转化的手段,观者通过美感体验发现真我,获得求真、求善的精神愉悦和满足[10]。

3 结语

《谈美》被学界誉为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诚如他在书中的开场白所说,当时的中国处于危急存亡的紧迫关头,他决定和青年们来“谈美”,因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11]。”

当下中国正进入新时代,一带一路、脱贫攻坚、绿水青山等,在一系列重大政策和伟大成就的背景下,国家已经不是当年成书所处的20世纪30年代,但当下的社会还是存在需急迫解决的社会话题与难题。究其原因与解决方法,朱光潜先生给予了回答:只有不图近利,抱有一颗出世的心境,怀有弘远的眼光与豁达的胸襟,不斤斤于利害得失,艰苦卓绝地奋斗,才可能做出卓越的成就[12]。

同样,重读《我们对于一颗古松的三种态度》,结合“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态度”去思考当下公共艺术的跨界之美,我们会发现以“真、善、美”作为三种态度的最高目的,城市公共艺术的可持续发展除了需要如“公”与“共”关系的形而上学理论支撑,明晰我们如何通过艺术作品反思“人生艺术化”的具体路径是更重要的。“真、善、美,三者俱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感悟城市公共艺术的跨界之美,彰显人类生命力至诚至性的真切需求[13]。

猜你喜欢

美感态度艺术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纸的艺术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态度决定一切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