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卷烟制丝加香工序加香均匀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1-08-06仲崇宝张磊崔嵬邱宇杰于富冬唐萍吴连川

新型工业化 2021年4期
关键词:加香香精卷烟

仲崇宝,张磊,崔嵬,邱宇杰,于富冬,唐萍,吴连川

(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济南卷烟厂,山东 济南 250000)

0 引言

加香工序为制作卷烟的关键步骤,此项操作的均匀性关乎卷烟消费者体验。现如今,对此项指标的评价方式,以理论及标记物为主,其中前者可能和生产实际不符,而后者易降低卷烟质量,并要经过再次验证,才可实施批量生产。

1 卷烟制丝加香均匀性的试验准备

以某卷烟为例,根据其实际加香制作方式,确认试验变量,即香精流量和相应的喷嘴数量、区域、雾化压力等。同时结合卷烟生产情况,选定达到质量标准的加工工况。对于加香均匀性的影响内容包括雾化指数及物料停留时长,其中前者和香精流量、喷嘴数量及区域、雾化压。基于加香设备的确定转速,即每分钟九圈,所以停留时长只能被物料流量干扰。确认试验对象后,进行取样操作,设置对照样本,借此测验该道生产工序中,添加致香物质的成分及含量。在确认工况平稳后,在确定的出料口获取样本,频率为两分钟,且样本重量是250g。筛选去除不稳定样本,并确保每组样本超过二十个,实际采集数量需结合对应批次的产量加以调整,但要求样本应当包括全批次[1-3]。提取其中致香成分,称出五克样本,放入锥形瓶内,而后添加一定量的环己烷,经过超声处理,添加碳酸钠后,放置五分钟,提取清液。之后进行过滤处理,得到的液体放入色谱瓶内,用GC-MS专业仪器实施下一步分析。从卷烟产品表香角度提取提取样本,先称出两克的样本,同样放入锥形瓶内,但规格是上一道工序所用实验瓶的二倍,添加适当计量的环己烷以及苯甲酸正丙酯,缓慢摇晃实验瓶,而后用混合溶液浸湿样本。需要经过四十分钟的超声萃取,并放置十分钟,提取清液后,使用合适的滤膜进行过滤,同样实施GC-MS处理[4-7]。

2 卷烟制丝加香工序加香均匀性及其影响因素

据前期试验验证,选用检测方式基本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平均回收率超过98%。由此可以判断,检测致香与表香的分析方式,具备较好的稳定性。

2.1 加香目标物

借助GC-MS设备对卷烟香精进行扫描检测,确定其总离子情况。据扫描结果能得出,选定试验对象包括香精成分为薄荷醇、苯甲醇、丁香酚、环己酮等十余种能致香的成分。利用超声提取处理,针对加香工序实施前后的卷烟材料开展,而后继续使用GC-MS设备,形成总离子情况,通过前后两个总离子信息的对比,判断波动较为明显的化合物。整理好试验及分析结果数据后,综合卷烟添加香精的数据加以分析,最终可以得出卷烟香精内包含的致香成分。通过对加香工序处理后,烟丝样本呈现的成本含量变化,其中丁香酚、薄荷醇等物质,实际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地增多。所以此类物质应当是卷烟香精内具有特征的物质,能将其确定为致香的目标物[8-10]。

2.2 绝对施加量

正式开始检测前,需要在空车内填入适量的水,观察在多种环境条件下,加香工序所用设备的雾化程度,此过程需要借助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判断。据最终观察结果显示,基于试验前期确定的喷嘴数量以及施加压力,在达到设定值后,现场雾化情况是:单侧喷嘴为0.3MPa;双侧喷嘴是0.2MPa;另一组双侧喷嘴为与单侧喷嘴压力相同。整个试验工序完全是根据卷烟生产程序实施并检测,实时计量安设装置显示的数据,同时所有操作步骤也均是根据试验对象原本的配方进行加香处理,最终生产所得的卷烟质量满足正常的生产标准。将香精样本分成三个实验组,各组取得的流量是50kg/h,由此,基于上一试验步骤中确定的目标物,开展绝对施加量以及雾化情况地探究,并分析二者之间存有的内在联系。在确定的四个目标物中,经过单一提取处理试验得出,绝对施加量最大的是异戊酸异戊酯成分,绝对施加量最小的是丁香酚。试验中,针对不同物质分别予以差异化的喷嘴及压力,由此得到的试验现象是单侧喷嘴条件下,施加量是最大的。产生此种情况是因为确认目标物都属于挥发及半挥发类的物质,所以雾化条件越充分,相应的耗散程度随之提升。此外,目标物中挥发效果最佳的物质,在不同试验中的变化最为明显,而且物质原本挥发程度下降,各组间的变化值便会减小。其中最大差值率接近24.7%,但挥发性最弱的丁香酚,其的最大差异值不足1.8%[11-13]。

通过设定多样化的试验环境,得出加香目标物,实际绝对施加量的变化及对应数据。在确定香精流量时,目标物呈现的绝对检出值均达到确定指标,由此可以反映出,雾化水平满足设计标准的基础上,雾化程度和能检测出的绝对施加量呈反向变动关系,换言之,雾化程度相对更高的情况下致香物质耗散现象越显著。如果在加香设备转速确定的情况下,烟丝在设备内停留的时长和原料流量为反比例关系。通过试验现场观察,加香环境确定,原料在设备内停留的时长在半分钟左右,并且停留时长偏多的目标物,其绝对施加量也相对更多。

2.3 施加均匀性

针对目标物添加均匀性,仅对主要成分开展探究,笔者试验采用Minitab工具。把上述步骤完成后得到的数据录入到选定工具中,由此能快速得出目标成分特征数据与累计贡献值。该次试验涉及到的分析成分,数量均达到标准指标,同时,累积贡献率也超过90%。单就其中一次试验而言,开展二十一次检测,而后计算出对应的成分分值以及总评分数据,由此计算均匀性。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Sd表示标准偏差,表示平均值。在各组检测中,由总评分数据得出的均匀性系数,能看成该次试验的加香均匀性指标。

通过在相应工具中填入试验信息,确定分析方式,便可得出对应的矩阵特征以及向量。继而得出主成分以及综合评分,计算各组的均匀性系数。通过整理试验数据结果可知,各试验组的数据有效率极高,且有效数据包含的主成分几乎涵盖所有数据。各组检测数据均匀性都超过90%,继而可以判断在单一检测操作过程中,加香工序的质量较好,都具备均匀性。根据试验数据来看,如果香精流量达到30kg/h,且烟丝制作原料是2700kg/h情况下,加香工序的质量和雾化程度为反向变动关系。如果香精流量仅在50kg/h,且烟丝制作原料流量在4500kg/h,以及香精流量是68kg/h,且烟丝制作原料流量在6100kg/h的两种情况下,加香质量和雾化程度为同向变动的关系。出现此类变化的原因在于香精内,致香成分通常拥有挥发性的特点,如果加香装置雾化水平超过卷烟生成标准时,雾化程度过大,也就是喷嘴数量、雾化压力偏大的条件下,会造成致香物质耗散,特别是香精流量偏少的情况,该类耗散会引起加香结果地变化,使得处理均匀性有所降低。所以,香精流量偏大时,应当适量添加喷嘴量及雾化压力。基于达到香精雾化程度标准,提高香精流量,能有效抵消香精耗量产生的波动。经过种种分析得出,在双喷嘴且雾化压力在0.3MPa情况下,加香工序处理质量最佳。而如果使用单喷嘴进行卷烟的生产处理,如果香精流量超过60kg/h,得到的卷烟质量不能适应基本的生产要求[14]。

如果应用单喷嘴生产处理,若香精流量达到制作标准时,停留时长较多,且雾化指数更高,呈现的加香均匀性较好。如果应用双喷嘴处理,在保证停留时长以及雾化指数均为最佳情况时,也就是在香精流量为50kg/h且停留时长为半分钟时,能得到最佳的加香均匀性。形成此种情况的原因在于,香精流量和卷烟制作原料混合时,后者流量少,会增加烟丝和香精之间的混合时长,由此增强材料的雾化系数,所以造成具有挥发性能的物质,其耗散程度对此道工序的均匀性起到较大的影响。此外,如果物料流量偏大,会减少二者的混合时长,由此便使雾化程度下降,均匀性也随之下调。经过对上文试验步骤及有关数据分析得出,加香工序中,填入的致香目标物,基于此开展定量与定性的探究。结合试验结果可知,如果加香达到一定程度后,香精流量和绝对施加量为反向变动。如果香精与物料确定的条件下,雾化水平同样和绝对施加量是反向变动。由此针对加香工序的均匀性加以探究,实际均匀性都满足90%的标准,基本达到卷烟生产均匀程度的需求。在加香比例确定的情况下,相应流量偏小,不易提高雾化程度,如果香料流量偏高,则需合理提高雾化系数,由此保证加香均匀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加香均匀性会影响卷烟的质量,所以应当强化对此的关注程度。通过细化了解生产卷烟的原料,得出致香成分。而后综合分析雾化程度、各类原料流量与均匀性之间的联系,以得到最佳的加香处理条件,从而实现动态监控制作过程,提高卷烟的质量。

猜你喜欢

加香香精卷烟
丝束加香滤棒主要香味成分衰减特性的研究
二流体喷雾干燥制备微胶囊香精及其在油墨中的应用
垂直料管式加香设备的研制和应用
提高混丝加香瞬时精度
天然香精比人造香精更健康?
烟支重量和密度对加香加料表达效果的影响研究
卷烟包装痕迹分析
我国卷烟需求预测研究述评
卷烟引燃倾向测试方法的研究与改进
卷烟加料中1,2-丙二醇的快速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