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转型下城市阅读空间的创新发展

2021-08-04刘小旭张振鹏

出版广角 2021年12期
关键词:社群转型数字化

刘小旭 张振鹏

【关  键  词】数字化转型;城市阅读空间;价值创造

【作者单位】刘小旭,亳州学院中文与传媒系;张振鹏,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实施路径和协同机制研究”(21ZDA082);亳州市“十四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编制(横向课题)。

【中图分类号】G249.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2.005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城市阅读空间的数字化转型,云书店、无人书店、24小时书店、智慧书城等逐渐涌现。将数字技术应用到城市阅读空间建设中,加快推进其数字化转型,有效实现城市阅读空间“无处不在,随时随地满足全民阅读需求”的建设目的,是适应时代需求的重要举措,已成为当前城市阅读空间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数据确认为继劳动、土地、资本和管理等之后的第七种生产要素[1],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城市阅读空间的数字化转型正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一环。在城市阅读空间数字化转型的情境下,新一代数字技术已经实现了对传统互联网技术的突破和延伸,改变了城市阅读空间的价值创造核心维度,从而颠覆了城市阅读空间的传统价值创造逻辑。

一、数字化转型下城市阅读空间的价值创造

现有理论研究认为,数字时代的价值创造逻辑是服务生态系统,企业和用户共同创造价值。而传统时代的价值创造逻辑是服务和产品,企业和用户是孤立的,企业是价值创造的主体,用户是价值的消耗者。数字化转型使城市阅读空间的价值创造发生了变化,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了动态性和交互性的价值主张,同时创新价值网络,使城市阅读空间的价值创造逻辑从服务和产品向服务生态系统转变。

1.数字化转型下城市阅读空间的价值主张

在数字化转型下,价值创造逻辑从服务和产品转向服务生态系统思维,但城市阅读空间创造何种服务和产品,取决于城市阅读空间提供什么样的价值主张。在服务生态系统逻辑下,价值创造的核心是满足持续迭代的用户需求,因而更加强调利用数字技术激活城市阅读空间与顾客之间的交互性。

新型城市阅读空间利用数字产品来获取用户需求,通过持续与用户进行交互和反馈增强城市阅读空间的社交属性,与用户之间建立情感连接,并按照用户需求的不同建立具有相同价值观的用户社群,不仅为其创造了超越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体验,也为后期业务模式的数字化调整提供了基础。数字化转型下,城市阅读空间应坚守作为基层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以综合性文化体验消费中心为发展定位,融入文化休闲、创意设计、商贸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多元服务,打造聚合“智能化阅读空间+创意文化生活空间”的城市文化生态圈,成为人与城市沟通的媒介。

2.数字化转型下城市阅读空间的价值网络

数字化时代的价值往往是通过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创造的,因此,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持续发展的价值,成为数字化转型下价值网络的核心。

数字化转型对城市阅读空间价值网络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一是传统城市阅读空间主要基于单一、线性的价值链,通过“借阅—购买”来实现价值创造,但只依赖价值链中的互补资源提供者难以实现创新发展,需要通过外部力量的介入扩大利益相关者的网络,使内外部资源产生协同效应,从而实现传统城市阅读空间的创新发展;二是数据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新型城市阅读空间利用数字产品来动态获取用户数据的情境下,基于数据资源的可访问性实现价值网络中利益相关者共创、共享和共生。政府因此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价值;经营者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获取经济价值;用户通过数字产品满足了社交化需求,并利用共享的数据实现了创意资源的转化,进而促进城市阅读空间的创新。

二、城市阅读空间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

传统经济时代的很多元素在数字化转型下逐渐消亡,传统城市阅读空间的运营模式已无法创造新的价值和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与此相伴的是,数字化转型情境下城市阅读空间的价值主张、价值网络发生了变化,城市阅读空间的新要素正在逐渐形成。

1.边界扩展

数字化时代,随着以信息为纽带的行业界限日益模糊,现实世界和数字空间的传统边界也日渐模糊,由此重塑了城市阅读的空间体验[2]。

一是拓展了传统书店与图书馆的边界。首先,数字技术的应用使传统书店和图书馆由以往单一的“借阅—购买”场所拓展为融阅读、社交、文化、旅游、消费为一体的城市阅读空间文化综合体,使传统阅读空间从消费场所转变为可供阅读、知识交流与精神交往的公共文化空间,并将城市语言、环境语音、文化要素和科技要素融入阅读空间的设计中,通过复合经营模式拓展了传统书店与图书馆的边界,将单一的阅读空间拓展为知识传播空间,使其成为城市的“文化客厅”。其次,数字化轉型下的城市阅读空间将成为基于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通过“大数据+会员”为公众提供精准服务和智能化服务方案;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业务平台”为城市阅读空间经营者解决卖什么提供定制化服务以及怎么服务的一系列智能化解决方案[3]。

二是打破区隔,以阅读空间为媒介连接人与城市。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城市阅读空间采用人脸识别、语音交互、图书定位、自动售书、自动结算等技术打造了各种形式的阅读空间,打破了地理、时间与群体之间的阅读区隔,使阅读变得更为便利和自由,使阅读空间不仅成为人们阅读的场所,还是沟通城市的媒介。

另外,城市阅读空间将地方元素融入空间布局、设计中来表达城市风骨,不仅成为阅读场所,也成为城市书香的风景,使人与城市的连接更加紧密,从“城市阅读”发展为“阅读城市”。

2.社群化

依托数字产品,阅读这一极具个人化的行为逐渐显露更多社會化取向,社会不同个体之间互相连接,形成了经营社群的基础。在传统的城市阅读空间中,公众的阅读行为是孤立的,公众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在多元数字技术应用下,阅读媒介为公众提供了平等交流的线上空间,人们根据不同的阅读偏好自发形成各种阅读者社群。在社群逻辑下,品牌与消费者由单向价值过渡到两者之间的双向价值协同,品牌被赋予了社群的关系属性,转为社群的品牌,融入公众每一次价值互动体验中。社群成员的聚合程度越高,相应的阅读空间知名度就越高。

数字化转型下,城市阅读空间价值的逻辑思维是“书店是入口,社群是纽带,多元化经营是落点”[4],社群成为连接阅读与其他业态的媒介。当下,这种以经营社群为中心,强调线上线下融合的社群化阅读模式正成为阅读发展的新趋势。

3.价值网络

数字化转型下众多新型阅读空间的出现,一方面扩大了公众的选择面,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传统城市阅读空间的吸引力。在内部资源难以有效突破困境的情况下,传统阅读空间必须从外界获取资源,争取社会力量的介入,通过整合使之转化为新型阅读空间可以利用的资源,从而使内外部资源产生协同效应[5]。

城市阅读空间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公共文化机构、互联网科技企业、政府以及高校、社会教育机构、医院和公共交通系统等。目前,社会上出现了多种新型城市阅读空间,如合肥的“馆店一体”模式,坚持政府主导,通过社会力量的介入,按照“图书馆+书店”一体、“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业融合、“阅读+休闲+展示+活动”多元功能于一体、“政府+市场”双轮驱动,构建城市15分钟阅读圈。由此可以发现,城市阅读空间的发展离不开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

三、数字化转型下城市阅读空间创新发展的实现路径

1.数字基础设施及平台和生态系统建设

依托数字城市建设打造新型数字化城市阅读空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目前的技术已基本成熟。一是建设大数据中心,即依托企业数据中心,采用“企业私有云+公有云”的混合云方式,建设可扩展和共享的全民阅读大数据中心。二是营销运营数据化,即建立完善的数据价值发掘体系,实现数据驱动业务。三是数据管理可视化,即打造数据管理可视化终端,使城市阅读空间的经营者能够理解大数据处理分析后的营销运营数据。四是建立数字平台和生态系统,将顾客、书城、商家通过前端各数字化触点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数据中台为中心,以数据为纽带,实现城市阅读空间的数字化运营,通过数字基础设施及平台和生态系统建设,为城市阅读空间智能化、精细化运营提供科学化参考,推动城市阅读空间的创新发展。

2.完善城市阅读空间体验

(1)场景设计:盘活地方性文化资源,实施差异化设计

随着阅读方式、阅读场所的多元发展,人们对阅读空间的需求也趋于多样化,城市阅读空间应以公众的需求为核心塑造差异点,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6],实施差异化设计策略。

一是融入城市语言。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人文情怀、风俗礼节等是特定地域的文化符号,是城市文化语言和风骨的具化。城市阅读空间可基于地方文化元素,通过创造性转化将城市语言融入空间布局、设计和装饰中,实现人与空间、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融合,以此打造地方专属文化阵地。

二是融入环境语言。城市阅读空间是连接人与城市的媒介,公众进入阅读空间不仅出于单纯的阅读需求,也会对目之所及的一切进行感知。对城市文物保护建筑和老旧建筑的利用,是将环境语言融入设计的重要手段。此时,阅读空间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城市生活的重要场所,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三是依托数字技术加快地方性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科技手段的融入不仅提升了空间设计的科技感,智能化的服务设备也会使用户形成强烈的“空间在场”感,为其带来全方位的沉浸式阅读体验。

(2)业态多元:打造文化消费和精神体验的复合城市文化生活中心

城市阅读空间要利用数字技术带来的机遇提供多元服务和增强公众的参与性,以阅读为中心进行无边界聚合,丰富新型业态。随着数字化的冲击,城市阅读空间传统边界日益模糊,这为突破行业边界进行资源整合提供了可能。城市阅读空间在设计中要兼顾其作为开放性公共活动空间的功能,以阅读为中心与其他业态融合,优势互补,形成集多种服务功能于一身的城市文化综合体,除满足阅读需求外,还可集合社交、文化、旅游、消费等多种服务功能;同时,还要在场景设计中加强社交属性,依托数字产品持续与用户进行交互和反馈,增强城市阅读空间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连接,提升公众的参与感。

3.打造“空间+社群+多元化业务”的运作模式

社群已经成为连接阅读与其他业态的有效媒介,城市阅读空间首先要通过大数据分析读者阅读偏好,将具有共同兴趣的社群进行分类,由专人负责管理,并针对不同社群打造不同的体验式阅读空间,通过有吸引力的主题性活动加强社群内的沟通与交流,建立稳定的社群。其次,围绕社群进行多元化运作。社群是城市阅读空间开展多元化业务的基础,城市阅读空间可围绕社群整合相关业态,通过自身经营或合作经营的方式进行一体化运作,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开发满足社群需求的多元化业务,在垂直细分产业领域进行多元化运营,如围绕社群开展培训业务或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4.构建城市阅读文化生态圈

一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探索社会企业运营模式。数字化时代,城市阅读空间作为以信息数据为纽带的多视角社会融合器,可以与社会上很多利益相关组织开展资源整合,包括政府、公共文化机构、互联网科技企业、文化产业相关企业、高校等,从供给侧改善公共阅读空间的投入机制,变单一投入为多元投入,变单一主体为多元主体,在经营上坚持公益性为主,经济性为辅原则,兼顾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建立城市阅读空间利益相关者共同体。

二是以大数据为核心,建立大数据共同体。城市阅读空间要重视数据资源的共享互联,采用通用的数据格式建立集成数据中心,通过资源的共建共享和重新整合构建一个资源更广、效率更高的资源平台,打造“中国城市阅读空间联盟”,提供基于数据采集与分析的科学管理和精准服务,通过线上与线下、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打造聚合“智慧阅读空间+创意文化生活空间”的城市阅读文化生态圈。

|参考文献|

[1]孙新波,苏钟海,钱雨等. 数据赋能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20(2):155-166.

[2]关灵姝. 数字媒介时代城市阅读空间的融合实践[J].新阅读,2020(12):52-53.

[3]尹昌龙. 智能化阅读空间与智慧书城建设:以深圳书城中心城的智能化实践为例[J]. 新阅读,2021(5):50-52.

[4]连娜. 基于社群的实体书店商业模式研究[J]. 编辑之友,2016(6):73-76

[5]徐双.“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与利益相关者间跨界资源整合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3):68-71.

[6]肖雪锋. 公共阅读空间的发展策略研究[J]. 出版发行研究,2019(5):79-83.

猜你喜欢

社群转型数字化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转型
数字化制胜
沣芝转型记
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
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