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的语法化考察

2021-08-04金雪洁

名家名作 2021年7期
关键词:词义副词形容词

金雪洁

《说文解字》中对“通”字的解释为:“通,达也。从辵甬声。”可见,通是形声字,本义是没有堵塞,可以通过。“通”在《汉语大词典》中共有十二个义项,其中,副词义共有两个:①整个,全部;②十分,很。但是,“通”从本义“没有堵塞,可以通过”虚化到副词义这一过程在学界并没有详细地讨论过,只有寥寥数篇论文粗略地涉及过。例如,张院利认为汝州方言中的程度副词“通”是由 “实在、真正”义演变而来。李美华认为“通”的程度副词用法是由“整个”义演变而来。我们在这里认同李美华的说法。张谊生在《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中提道:“与副词有关的虚化现象应该包括三个阶段:A.名动形实词向副词的转化;B.副词内部由略虚向较虚的变化;C.副词向更虚的词类,譬如连词、语气词的转变。”“通”的虚化过程主要是前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主要是隐喻和转喻造成的词义变化以及句式结构这两个因素在起作用,下面来具体分析。

一、由实词虚化为范围副词

(一)由动词“通过”到形容词“普遍、一般”

“通”的本义是没有堵塞,可以通过。 先秦时期,经常用作“通过”“通往”的动词义,例如:

(1)道远难通,望大难走,困往多悔。(《国语·晋二》)

(2)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列子·汤问》)

“通”在从动词义“通过”演变到副词义“全部、整个”的过程中,语义起到了关键作用。人的认知规律是从具体到抽象,“隐喻”是认知的主要方式。“通”的语义变化,也受到了隐喻方式的影响。

“通”的原始义包含空间上发生位移的含义,即“从一端到另一端”这一义素,后来词义不断扩大,而扩大的方式主要是义域广化。这里的义域指义位的意义范围和使用范围。此处主要指的是“通”作为动词义通过、通往的组合对象扩大。“通”表示通过、通往的意思时,往往指的是人,因此隐含着“人”这一义域。后来,“通”的义域由人扩大到货物等具体的事物,引申出某一物体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意义,例如:

(3)极技巧,通鱼盐。(《左传·货殖列传》)

(4)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何恶之能为?(《左传·襄公十四年》)

(5)通财货, 相美恶,辩贵贱,君子不如贾人。(《荀子·儒效》)

以上几例,指的是 “鱼盐”“贽币”“财货”从这一端到另一端,“通”可以翻译成“流通”义。

后来,“通”的义域进一步扩大,由具体事物扩大到抽象事物,例如:

(6)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习俗同,言语通。(《吕氏春秋·贵直论》)

在隐喻的影响下,非空间位置的变化也可以理解为移动。这里的“言语通”指的是“言语”能顺畅地“移动”,亦即“言语”是共通的,“通”的语义开始虚化,并慢慢引申出“普遍、一般”的形容词义。

下面借鉴张志毅、张庆云在《词汇语义学》中的隐喻分析模式对“通”的词义演变进行分析。

“通”的语义从S到S的转移依据的是结果的相似性,即都发生了位移,不同的是义域越来越大,因此“通”的语义也不断扩大,并且随着义域的不断抽象化,“通”的词义也逐渐抽象,并最终引申出“普遍、一般”的语义。

(二)由形容词“普遍、一般”到形容词“全部、整个”

除了“普遍、一般”,“通”还有一个形容词义,即“全部、整个”。“全部、整个”和“普遍、一般”出现的时间大致相同,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例如:

(7)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

(8)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

(9)匡章 ,通国皆称不孝焉。(《孟子·离娄下》)

(10)诸侯之丧动通国,属大夫。(《荀子·礼论》)

这里的(7)(8)两例中“通”的意思是“普遍、一般”,而(9)(10)两例中的“通”只能翻译成“整个、全部”,不能翻译成“普遍、一般”。二者在语义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别,“普遍、一般”是指全面、广泛,笼统地指大部分,但并不一定是全部,重在一致性,而“全部、整个”强调的是不缺少任何部分,每一个都是这样,重在总括性,范围比“普遍、一般”大一些。

我们认为,形容词“全部、整个”义项的来源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由“普遍、一般”范围扩大而演变出的,另一种则是依靠转喻。首先,比较早的语义“通过、通往”是人从一端到另一端发生了位移,这种位移是在“线”的层次上,并且是单向的。后来随着义域的扩大,由一端到另一端的单向性变成了双向性,这一点在例(5)“通财货”中尤为明显。后来,义域变得抽象,位移的方向也变得抽象,例如例(6)中的“言语通”。最后由“线”扩展到“面”的层次上,例如(9)中的“通国”。这时的“通”就由最初的“通过、通往”变成了“全部、整个”的形容词义,并且继续虚化,最终虚化为范围副词。综上所述,“全部、整个”这一义项是由线扩展到面,最后由面扩展到表范围。

(三)从形容词“全部、整个”到范围副词

刘坚等人在《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提道:“在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过程中,一个实词的语法化通常是发生在它的某个义位上。”我们认为,“通”的副词义是“全部、整个”这个形容词义位变化的结果。

甲洛洛嘴上的条条皱纹挤在一起,后背冒出汗,他翻了个身,整个身子缩成一团,再度沉入思虑:我虽然只是一个守仓库的,但在营业部里我的年岁最大,人缘也不错,不管别人当面怎么说也好,背面怎么说也好,管我叫甲洛洛(汉人坨子)也行,但我还是笑脸相迎,从没得罪过任何人啊。就算所有人管我叫甲洛洛,可部里无论遇到打架斗殴的,还是小偷小摸的,都是我去息事宁人,大家虽然表面不说,可暗地里还是对我有几许佩服的,更别说小瞧了我。

作为形容词的“通”经常出现在状语的位置,是其虚化的重要原因,例如:

(11)岂能一视而通见千里之外哉?一听而通闻千里之外哉?(《墨子·尚同下》)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

(1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核舟记》

这里“通闻”“通习”“通计”中的“通”后面跟的都是动词,“通”在这里做副词,表示“全部地”。随着“通”出现在状语位置上的频率的增加, 范围副词“通”就慢慢形成了。

因此,范围副词“通”的形成经过了两个阶段,首先是由动词义引申出形容词义,而后形容词进入状位造成了副词的产生。

二、由范围副词虚化为程度副词

“通”在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词义演变之后词义继续演变,完成了第二个阶段即由范围副词义“全部地”向程度副词义“很、十分”的演变 。

首先,从语义上来看,“通”从表范围到表程度的演变也是受到了隐喻的影响。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概念形成的基础,隐喻的心理基础是意象和意象图式在起作用。“全部、整个”的意思本身具有+范围大的义素,我们可以将“范围大”和“程度高”抽象出一个“大”的意象图式,因此很多表示范围大的词也经常用来表示程度高,例如“全”有“都”的意思,表示范围之大,“全来了”表示来的人多,但是在“大获全胜”中表示的则是“胜利”的程度之高。

其次,从结构形式来看,“通”作为范围副词可以与单音节性质的形容词搭配,例如:

这里“通”的含义依然是“全部、整个”的意思,但是随着与形容词搭配的增多,形容词的词义慢慢凸显,而“通”的含义更加抽象,从而进一步虚化,例如:

(15)虽事非通圆,良其风轨有足怀者。(《后汉书·独行传序》)

(16)然诗有恒裁,思无定位,随性适分,鲜能通圆。(《文心雕龙·明诗》)

(15)(16)两例中的“通圆”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为“十分圆满”。

由此可见,南北朝时期正处于A、B两个词义共存的阶段。如果说南北朝的“通”理解成表范围和表程度在语义上都能成立,那么到了唐代,“通”已经开始完全虚化为程度副词了,例如:

(17)清芳一夜月通白,先脱寒衣送酒家。(崔道融《对早梅寄友人二首》)

这里的“通白”只能解释成“很白”的意思。

宋朝的话本小说中也存在“通”的副词用法。例如:

(18)魏生措手不及,通红了脸。(《错斩崔宁》)

这里“通红”的“通”还保留着“整个、全部”的意思,体现了语法化的并存原则,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通”虚化为程度副词的用法已经成熟,表示程度高,多出现在话本、小说中,例如:

(19)不意之中,猛抬头见了吕大,不觉两耳通红。(《初刻拍案惊奇》)

(20)早晨看镜子,兀那脸皮通黄了。(《金瓶梅》)

(21)姚大点起火把,照得舱中通亮。(《警世通言》)

但是,“通”作为程度副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仅存在于“通红”这一词中,但在一些方言中,“通”依然保留着程度副词的用法,与形容词的搭配范围也比普通话广,例如汝州方言中,可以说“通美”“通大”“通好吃”等。

“通”在虚化后其他几个实词义位并没有因此而消失,而是继续使用,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可见,“通”在春秋战国时期就由动词义引申出形容词义,并由形容词义虚化成表示“全部地”的副词义,之后继续保持虚化的趋势,虚化出“很、十分”的程度副词义。第一个过程主要是由表示位移的空间义素通过隐喻引申出“全部、整个”的形容词义,由于形容词频繁进入状位造成了副词的产生;第二个阶段是表示“全部地”的范围副词受到隐喻以及和形容词搭配的句式的影响,虚化出程度副词“很、十分”的义位。由此可见,在实词虚化的过程中,词义演变和句式结构这两个虚化机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词义副词形容词
西行学院成语班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短句—副词+谓语
Comparative Adjectives (形容词比较级)
大少不同
副词和副词词组
形容词
hardly是hard的派生词吗?